个人所得税实务
- 格式:pptx
- 大小:226.67 KB
- 文档页数:69
纳税实务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从各种合法经济活动取得的所得征税的一种税收。
1.税收对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对象是我国境内的个人。
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个人以及无民族国籍的个人。
2.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是指应当向税务管理部门依法申报应纳税款并履行其他税收义务的纳税人。
3. 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分为七个级距,其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适用不同的所得收入级距。
4.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5.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起征点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综合所得累计超过个税起征点的个人,才需要缴纳相应的个税。
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不同的收入来源有不同的计税方法,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第二部分: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是以货物和劳务等各种形式的经济交易为征税对象,按照货物和劳务在生产、加工、分配和流通环节中所增加的价值或者所接受的约定价值来计征税款的一种一般性税种。
1. 纳税人范围:增值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 一般纳税人:指境内单位和个人,就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及进口货物应纳税,且卷入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特定行业的单位个人,以及其他规定。
- 小规模纳税人:指境内单位和个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进口货物的纳税总额不超过规定数额的,应当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管理的其他规定纳税人。
2. 纳税政策:定额征收是增值税的计税方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税率应纳税额为一定的比例计算的。
3. 开具发票: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者从事进口货物等均应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 纳税申报:纳税人要依法履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义务,按规定提交各项报表和报告。
纳税实务练习题答案【纳税实务练习题答案】纳税实务练习题一:个人所得税计算1. 纳税人A是某公司的员工,他的月工资为8000元,公司按照工资总额的10%代扣个人所得税。
请计算A的个人所得税应缴金额。
解答: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纳税人A的月工资为8000元,而公司按照工资总额的10%代扣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如下:个人所得税应缴金额 = 月工资 ×税率 - 速算扣除数首先,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A的月工资处于8001元至17000元的范围内,适用税率为20%。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速算扣除数为555元。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纳税人A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个人所得税应缴金额 = 8000 × 20% - 555 = 1600 - 555 = 1045元所以,纳税人A的个人所得税应缴金额为1045元。
纳税实务练习题二:增值税计算2. 某公司在一季度内销售商品总额为500,000元,购进商品总额为300,000元,请计算该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解答: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该公司在一季度内销售商品总额为500,000元,购进商品总额为300,000元。
计算方法如下: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 销售额 ×税率 - 进项税额首先,确定适用的税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规定,商品销售适用税率为13%。
进一步,计算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公司购进商品时支付的增值税金额。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进项税额为购进商品总额的税额。
税额 = 购进商品总额 ×税率 = 300,000 × 13% = 39,000元最后,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 500,000 × 13% - 39,000 = 65,000 - 39,000 = 26,000元所以,该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26,000元。
纳税实务练习题三:企业所得税计算3. 某公司上一年度利润总额为10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税会实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计算和处理案例根据个人所得税分项计算征收,分项计算费用减除和分别使用不同税率的规定,其各项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现将各项应税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和举例列举如下,以使节税者在节税策划中参考比较。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工薪月薪所得-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外国人应纳税额=(月薪所得-4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举例如下:某纳税人某月工资、薪金所得为1500元,该月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为:应纳税额=(1500-800)×10%-25=45(元)(二)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举例如下:某个体工商业户某纳税年度全年收入总额为70000元,成本、费用和损失经税务部门确定为45000元,该个体工商业户年应纳税额为:应纳税额=(70000-45000)×20%-1250=3750(元)(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举例如下:某承包经营者某纳税年度全年收入总额为50000元,允许扣除的必要费用9600元(800元×12月)该承包经营者年应纳税额为:应纳税额=(50000-9600)×30%-4250=7870(元)(四)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采用定额扣除,适用20%的税率。
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每次所得额-800元)×20%举例如下:某纳税人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000元,该纳税人应税额为:应纳税额=(3000-800)×20%=440(元)《税法》规定,按上述计算方法计算的稿酬所得的应纳税额,要减征30%。
个人所得税法律实务个人所得税的税务违法违规行为个人所得税法律实务:个人所得税的税务违法违规行为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照居民个人的经营和劳务所得征收的税收制度。
在征收和管理个人所得税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税务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这些行为,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个人所得税的税务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应的法律实务。
一、逃避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个人所得税逃税是指个人在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行为。
逃税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未申报个人所得税:个人从事经营、劳务、稿酬等取得的所得应当依法申报个人所得税,但个人故意不申报或者虚报申报的行为属于逃税行为。
2. 提前支取个人所得税:个人提前支取应当在未来发生的居民个人所得税缴纳义务的行为,既违反了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时间要求,同样属于逃税行为。
逃避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行为会对国家财政造成严重的损失,也损害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为了遏制逃税行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相应的罚则,对逃税行为实行处罚。
二、偷税漏税行为偷税漏税是指个人通过编造、伪造或者变造账簿、凭证等手段,故意隐瞒、抬高费用和损益等财务信息,以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的行为。
偷税漏税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虚开发票:个人通过编造虚假的交易活动,开具并获取虚假的发票,以此减少应纳税额的行为,属于偷税漏税行为。
2. 操纵账簿:个人在会计账簿上伪造或者隐瞒相关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偷税漏税行为对国家税收制度的完善和税收公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法律对偷税漏税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三、虚报扣除行为虚报扣除是指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虚构或者夸大应扣除项目的真实情况,以减少应纳税额的行为。
虚报扣除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虚报家庭负担:个人通过编造、伪造家庭成员信息,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行为。
2. 虚报教育支出:个人夸大或者虚构教育支出的真实情况,以此减少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纳税操作实务1. 税收政策和法规概述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给国家的税费。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操作实务包括税务登记、计算纳税额、申报纳税、缴纳税款等环节。
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操作时,需要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以确保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税务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应在取得应税所得的60日内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个人所得税纳税操作的第一步,纳税人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如个人身份证件、居民户口簿、纳税人的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证明材料。
3. 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依据是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额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所得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的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在计算个人所得额时,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减除费用和专项附加扣除等因素。
4. 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结果填写在纳税申报表上,并提交给税务机关的行为。
纳税申报表可以在税务机关的官网上下载,或者通过线上纳税申报系统进行填报。
纳税申报需要按照规定时间进行,通常是每年的3月份。
5. 缴纳税款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款是个人所得税的最终付款金额。
在纳税申报表上填写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结果后,需要根据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将纳税款缴纳给税务机关。
纳税款可以通过线上银行转账、线下银行柜台缴款等方式进行缴纳。
6. 纳税优惠和减免为鼓励个人纳税的积极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纳税优惠和减免政策。
例如,对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的个人纳税人,可以享受一定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专项附加扣除,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7. 外籍人士纳税外籍人士在中国取得的所得也需要依法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外籍人士的所得分为中国境内所得和中国境外所得。
外籍人士需要按照规定的税务登记、计算所得额、申报纳税和缴纳税款等程序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操作。
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B4. B5. A6. C7. C8. D9. C10. D11. B12. B13.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CD3. BCD4. ACD5. ABC6. ABC7. ABCD8. AD9. ABC10. AC11. ACD12. CD13. ABC14. ABCD15. ABD三、计算题1. (1)工资、薪金应纳税额=[(12000-1600)×20%-375]×2+[(12000-2000)×20%-375]×8 +[(12000+5000-2000)×20%-375]+ [(12000-2000+60000)×35%-6375]=3410+13000+2625+18125=37160(元)(2)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18000 ×(1-20%)×20%-1800=1080(元)(3)劳务费收入应纳税额=30000×(1—20%)×30%-2000=5200(元)(4)个人转让境内上市公司的股票,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股票转让收益应纳税额=0(元)(5)朱某实际应纳税额=37160+1080+5200=43440(元)。
2.(1)B独资企业能够扣除的工资=10×0.15×12=18(万元);(2)B独资企业能够扣除的广告费=200*15%=3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35万元,则税前可以扣除的广告费用为30万元;(3)B独资企业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可以全额扣除;(4)B独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10+35-30+3+0.3×12=1.6(万元)(5)张某应纳税额=1.6×20%-0.125=0.195(万元)。
四、综合题1. (1)稿酬纳税应由出版社扣缴税款:50000×(1-20%)×20%×(1-30%)=5600(元)(2)小说版权即著作权,著作权费属于特许权使用费,应由影视公司扣缴税款:10000×(1-20%)×20%=1600(元)(3)3月发票中奖,单张超过800元的,依法缴纳个税1100×20%=220(元)(4)对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专项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20 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外籍人员中,属于 2019 年度居民个人的是()。
A. 马丁于 2019 年 8 月 1 日来到中国,2019 年 10 月 31 日离开中国B. 亨利于 2019 年 7 月 5 日来到中国,2020 年 1 月 5 日离开中国C. 琼斯于 2019 年 3 月 1 日来到中国,2019 年 12 月 1 日离开中国(正确答案)D. 路易于 2018 年 9 月 1 日来到中国,2019 年 5 月 1 日离开中国2.(2020 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A. 作家李某取得的剧本使用费B. 演员孙某从其所属单位领取的工资C. 律师赵某出租房屋取得的租金D. 教师王某在校外兼职讲课取得的课酬(正确答案)3.(2020 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稿酬所得的是()。
A. 画家将书画作品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取得的所得(正确答案)B. 科研工作者取得的专利赔偿所得C. 剧本作者从电视剧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D. 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拍卖取得的所得4.(2020 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中国公民张某任职于国内某软件公司,2019 年 10 月在 M 大学授课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 3 500 元,自行负担交通费 200元。
已知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为 20% ;每次收入不超过 4 000 元的,减除费用按 800 元计算。
下列计算张某当月该笔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3 500 — 200 — 800)×20% = 500(元)B. 3 500×20% = 700(元)C.(3 500 — 800)×20% = 540(元)(正确答案)D.(3 500 — 200)×20% = 660(元)5.(2020 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试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项扣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