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流程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流程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流程
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

二、输血适应证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成人失血量在600ml以下的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最全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最全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成立输血管理组织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组成由主管院长负责,成员由输血科(血库)主任、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3.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管理办公室在输血科(血库),负责日常工作。主任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兼任。 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科学用血。 2.指导、督促、检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血库)的输血工作。 3.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4.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5.调查、处理不良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6.协调和裁决临床用血的不同意见及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7.负责对全员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8.负责对开展的输血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新设备进行论证。 三、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按照卫生部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管理。 2.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输血及输血管理水平。 3.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4.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5.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大量输血的知道与协调。 6.组织鉴定输血相关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感染性疾病等)。 四、输血科(血库)的岗位职责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 2.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3.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计划领取所需全血、成分血。 4.做好全血、成分血的运输、贮存与质量观察。 5.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7.认真做好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做好临床输血会诊。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2019

目录 一、输血前告知制度 (2) 二、临床用血评估、评价制度 (3) 三、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 (4) 四、输血前检查制度 (7) 五、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 (8) 六、输血后感染的登记报告制度 (9) 七、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非同型输血管理制度 (10) 八、紧急输血后上报制度 (12) 九、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3) 十、临床科室和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4) 十一、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15) 十二、受血者标本采集和送检核对制度 (20) 十三、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21) 十四、临床输血危急值管理制度 (24) 十五、医院临床输血适应症管理制度 (26)

类别:输血科制度编号:BY-SX-001 题目:输血前告知制度修订日期:2019年12月26日 一、输血前告知制度 一、输血是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挽救生命的医疗手段,但鉴于目前血液采集与检测技术限制,仍不能完全避免输血所存在的风险。如输血不良反应有荨麻疹、寒颤及发热等;输血传播的疾病主要有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二、临床医师实施输血治疗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输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可能的替代方法(如自体输血)、选择的血液品种(详见临床输血告知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患方与经治医师共同签署),同意书中须明确其他输血方式的选择权,方能实施输血治疗。 三、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节假日、夜班报行政值班)或分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输血治疗同意书》随病历保存。门急诊患者的输血《输血治疗同意书》送至输血科保存。 四、每次输血前均应实施输血前告知。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介绍

输血标本采集规范 1、查看输血申请单,询问病史,查对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 2、请患者准备,对孩子应多哄劝,避免剧烈躁动、哭闹。对于紧张或有晕血史的病人要进行安慰。 3、采血器材准备,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记录采集时间。 4、选择穿刺血管:扎好压脉带,观察血管走向,选择穿刺点,正在输液的病人绝对不可同侧采血,更不可以利用原有的输液针头采血。 5、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伏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5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6、采样及混匀:等待碘伏干了以后,再次扎好压脉带,将针头平面朝上与手臂成15°刺,最好一针见血。拔出采血管后立即进行颠倒8次混匀。在抽学时要询问病人感受(如有无心慌,头晕等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7、止血:采血结束后,解开压脉带,退针后请病人“手指压住棉球,手伸直抬高于心脏,保持两分钟”(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8、送检:抽血后立即在试管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输血查对制度 一、采集血样查对 1、接医嘱后,认真核对姓名、床号、输血申请单。 2、采集血样前,2人再次核对姓名、床号、年龄、性别、病案号、血型,在试管上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 3、采集血样时,必须一人一次,如同时输2人或2个以上人的血,应分别执行。 4、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同时送至输血科并与对方逐项核对。 二、去输血科取血与发血者共同核对,内容为: 1、交叉配血试验单:受血者姓名、科别、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 2、检查血袋标签: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3、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或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或凝块,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字。 三、血液领到病房后2人共同逐项核对 1、受血者姓名,床号,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2、再次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渗漏,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 3、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皮条,输2袋血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注意事项: 1、禁止同时采集2个人的血标本,输2个人或2个以上病人的血液,应分别执行。 2、血液切勿振荡,加温,血液领会后应在30分钟内输用。 3、输血过程应严密执行无菌操作,不可随意加入任何药物,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输血病人应做到三查八对。 5、输血病人24小时三班交班。 6、按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执行。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申请输血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双方当面核对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做血交叉试验。 二、医护人员凭医嘱和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并与血库发血人员共同查对签名。无特殊情况一次只取一个患者的血。取血过程中要避免血液震动,以防血细胞破裂溶血。 三、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如有疑问立即与血库联系,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四、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3-4h内输完(200-300ml)。估计静脉穿刺困难者,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再到血库取血。血液一经启封不可再退回血库。输血前应将血袋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五、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签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六、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七、输入冷藏血液时,不必加温,输入前轻摇血袋4-5次,使血浆与细胞混匀即可,有冷凝集现象的血液或有血管痉挛者及大量输血时应适当复温。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观察15min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及做如下处理: (一)减慢或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更换生理盐水,再次“三查八对”。 (二)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医护人员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将余血返还血库保存、封存输血袋及输血器等,做好记录。 九、输血完毕,应填写输血卡及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 十、护士长要加强对输血制度的教育及管理,严格督促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凡有输血患者,护士长要亲自专人再次核对或经两人核对,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安全制度和流程图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 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对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对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要认真确认患者身份。查对供血者、血型、血袋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2. 2.取血后在30分钟输入;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 袋再次核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3. 4. 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注。 5. 6. 4.输血前将血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 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液继续输注。 6.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开始,应观察 患者5-1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 贴在病历中保存。 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2-4小时之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9.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输血流程 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无菌操作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记录单、血袋(核对方式:一人持病历、输血记录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核对,另交叉重复一遍核对容:患者、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品种、剂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有效期)→洗手,至患者床边→输血时核对:患者、床号、住院号、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两人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液制品﹝推治疗车﹞)→接血袋:确认通畅、消毒(严格执行两人核对)→调节滴数,<20滴/min(确认患者静脉通路完好、用安尔碘消毒血袋出口,将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架上)→输血后核对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头卡(输血单必须双签名)→签名:输血单、输液单、临时医嘱(严格执行两人核对:核对容同输血前核对)→15min 再次调节滴数(成人40~60滴/min,休克患者适当加快,儿童、老年、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输血结束冲洗(输血结束后,继续滴入注射用生理盐水把输血管血液全部输完;血袋按要求处理)→观察与记录(记录输血起始与结束时间、速度、输注量、输注是否通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主诉等,将输血记录单放入病历)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1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检验科门诊)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 填写输血申请单时,严格按照以下执行;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1款、第2款和第3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4).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请提前1-2天备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急诊除外),并提前一周与血站联系备血。 5).备用血以1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以便及时补充备血。 6).申请用血必须抽取受血者血液3mL,连同申请单送检验科备用进行交叉配合试验。如果用血量超过800 mL以上,标本须酌量增加。 4.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一次输入3个献血者血液的受血者,如仍须输血,必须重新抽血做交叉配合试验。 5.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所有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免浪费。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制度及考核办法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制度 1、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建全各种工作制度,要求各级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授权各部门或科室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报,定期公布。 2、各用血科室输血管理员每月负责对本科室医师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考核结果与医师个人业绩考核挂钩。 3、输血科负责临床使用全血、成份血的审核和发放,以年度为单位制定临床用血计划、临床成份输血目标,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4、医务处定期按科室随机抽取输血病历,对成份输血情况、输血符合率、输血前评价及输血后疗效评价、大量输血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全院公示,对血液制品使用不当的临床科室提出指导性建议。 5、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科室和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申请用血资格,由医务处和所在科室负责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重新获取用血权限。 6、开展临床输血的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医生法规知晓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医生对成份输血指征,各种成份血的作用和适应症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计入医务人员年度考评。 7、全院年度成份血使用率>98%,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8、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见附件。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标准

临床输血管理考核标准

临床输血管理检查表单

临床输血管理检查表单

输血流程图()

附3;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输血流程图 (输血全过程质量控制) 授权医生评估用血指征/开医嘱;医/患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开输血前检验单、开输血申请单。医生 患者/家属 处理(微机)医嘱责任护士 采血样(三天内):核对患者资料/ 确认身份,用EDTA管(3ml)、贴条 码、采血者及患者/家属双方签名, 或两名医护人员双核、双签。 责任护士 送血样、申请单/血型单到输血科外勤护士/陪检人员 输血科接收申请单、血样,核对登 记并审核输血指征、审核申请单是 否规范、血样/标签是否合格规范 外勤护士/陪检人员、输血科。 鉴定/复查血型(Rh)、半抗体筛查、配血,相关标本冰箱保留七天输血科;双核双签。一人时再次复核结果签名。 通知临床取血、收费,护士取血前 先测患者体温(正常时来取血) 输血科人员。责任护士 核对、签字、取血;每次只能取一 袋(种)血液。使用专用取血箱。护士、输血科人员

治疗室两人核对两名责任护士。(或 两名医护人员)血液取回30分钟内 开始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两名责任护士或两名医护人员 输血时持病历在患者床旁两人核 对;两名责任护士或两名医护人员。 两名责任护士或两名医护人员 最初15分钟应缓慢输入(15滴/分)。 一袋血应于四小时内输完。血小板、 冷沉淀以患者能耐受程度快速输 注。 责任护士 输血过程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 时中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通知 医生及输血科处理、记录处理过程。 责任护士、医生、输血科人员 记录输血开始、终止时间、主要过 程,配血单/输血记录单贴病历保存 责任护士 输血结束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卡;送 交输血科。输血科整理上报医务处。 责任护士或医生。输血科 血袋送输血科保存24h(病人无异 常情况时)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外勤护士/陪检人员 输血结束72小时内,进行输血效果评价(评估/评价)均应记载于病程记录中(并含;输血原因、目的、血型、品种、数量、输血反应/处理等)。申请用血医生、临床科主任。 血液中不得加入任何药物,无需加温责任护士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各科室: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是临床输血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经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 一、临床用血重点科室: 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科、普外科(一)、普外科(二)、血液科、产科、骨科、消化科。 二、临床用血的关键环节: 1、掌握输血适应症。经治(值班)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拟定病人输血治疗或手术前备血,应当充分告知病人或其授权人,征得同意后提出临床用血申请。主治医师(及主治以上医师)应当严格审核,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 2、标本采集。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采集病人血样时,应当携带《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联号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后于申请单上分签字。 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送申请单和血标本者明要在输血科的接收登记本上签字。禁止所送血标本没有贴联号或送血标本者在输血科室窗口贴联号。 3、管理信息。输血科应建立好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做好血液入库、储存和发放制度。负责制定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4、血型的检查。输血科负责全院输血前血型的检查,包括:ABO血型、Rh血型、血型抗体筛查。 5、交叉配血。输血科要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 复查受血者供血者ABO血型(正、号反定型),并常规检查病人的Rh(D)血型,准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6、抗体筛选。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1)交叉配血不合时;(2)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7、取血。配血合格后,输血科于预约输血日通知取血。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取 血时,必须与发血者双方共同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在《输血记录单》上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病人的家属和陪侍人不能取血。 8、血液制品取回后要尽快输注。储血设施应当保障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 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 9、输血前查对。输血时,临床科室要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 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执行者要在《输血记录单》上注明输血时间,并签字。 10、输注。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审批制度

海源中医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工作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检验科负责。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 3、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输血四项(又称输血前检查):ALT、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nti-HCV、anti-HIV、RPR,下同)、血型血清学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备查。 4、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批后,逐项填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交检验科作交叉配血。 5、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6、xx《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7、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同意书。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 8、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1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检验科门诊)备血,电话、口头备血无效。填写输血申请单时,严格按照以下执行; 1)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1款、第2款和第3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4)(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请提前1-2天备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急诊除外),并提前一周与血站联系备血。 5)(备用血以1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以便及时补充备血。

6)(申请用血必须抽取受血者血液3mL,连同申请单送检验科备用进行交叉配合试验。如果用血量超过800 mL以上,标本须酌量增加。 4(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一次输入3个献血者血液的受血者,如仍须输血,必须重新抽血做交叉配合试验。 5(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所有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免浪费。 8(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包括Rh阴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细胞)必须提前一天与血库预约,以便血站及早预约、分离、洗涤、分装;新鲜血、全血备血必须经科主任签名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与血站联系;临床特殊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早输用、及时记帐,避免浪费。 9(临床领取用血时,务必认真查对,一经出库不能退还。 10(以上未尽事宜,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准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委员会及职责 会议记录

广水市妇幼保健院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及职责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的管理,加强临床用血指导,使医疗用血更安全、更科学、更合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特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临床工作实际及人员变更情况,改选组织机构成员,重新修订相关制度,现公布如下:一、输血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于敦松 副主任委员:李东升 委员:郝毓海汪继黄程菊容高丽玲欧阳诗胜雷涛 刘冬梅王帆孙蓉晖 二、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发展和管理。 2.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临床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院内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和临床输血标准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全院临床用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的发生。 4.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5.制定本院输血计划、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6.制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性地促进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运用。 7.组织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差错,提出预防或减少、杜绝其发生的措施和方案。 8.监测、分析和评估本机构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情况。 9.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和统计上报工作。 10.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及时整改。 11.定期总结分析全院输血管理工作情况,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管理水平。 12.宣传《献血法》,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13.处理其他和临床用血有关的问题。

紧急(特殊)用血预案和批准流程图

紧急(特殊)用血预案和批准流程 1 目的 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的生命,血液能快速安全用于临床,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制定紧急用血预案和流程,确保输血安全。 2 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4 组织及职责 4.1 为做好临床紧急输血工作,确保紧急用血的顺利实施,成立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 组长:医务科科长 副组长:输血科主任 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 4.2 职责 4.2.1 医务科科长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4.2.2 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 4.2.3 输血科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 4.2.4 其他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各相关人员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随叫随到,保证应急输血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启动本预案后,应将处理结果、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向院领导及输血管理委员会作出书面报告。 5 紧急用血管理预案 5.1 自然灾害和群发性事故而造成大量伤亡下,报院领导和医务处暂停我院择期手术用血和非抢救治疗用血,全力保证此类临床用血的同时,紧急联系资阳中心血站调配血液。 5.2 首先立即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 5.3 急诊输血时应尽快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送血库,并在申请单右上方标明“紧急”或“火急”字样,禁止口头医嘱申请用血。大量输血后,经治科室应尽快到医务处补办用血审批相关手续。 5.4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立即实施。5.4 输血科在接到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情况紧急且又不知患者血型情况

临床输血流程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流程 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明确临床输血过程及各环节操作要求,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临床输血流程。 一、临床输血流程具体步骤 是从患者病情决定需要输血起,到血液输注完成且达到了临床输注的疗效为止。 1、评估患者的用血需求以及要求输血的时间。 2、告知患者(或)其亲属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目的和理由、输血风险与利弊,使其知情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在患者病历中记录输血的原因、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类型、种类和数量。 4、准确和清楚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检验申请单,注明输血的原因。 5、如果紧急需要血液,立即通过电话和检验科联系,事后补填输血申请单(仅限于患者配血标本已在检验科,之前申请血量已经用完)。 6、采集并正确标识用于配血试验的血样及输血前检查血样。 7、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样送到检验科。 8、检验科进行血型鉴定及配血试验,选择配合的血液。 9、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到检验科领取并核对血液制品。 10、发血时及输血前由2名医务人员核对以下各项的一致性: ⑴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所需血液品种与数量; ⑵血液制品信息: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血液制品有无凝块、异物、溶血、漏血等。

医院临床输血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血标本采集流程图(菱形为关键控制点)

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病案号:科别输血目的: 输血史:有/无孕产 输血成分: 输血方式:1.异体输血□ 2.自体输血□ 3.其它□: 临床诊断: 输血前检查: ALT U/L; HBsAg ;Anti-HBs ; HBeAg ; Anti-HBe ; Anti-HBc ; Anti-HCV ; Anti-HIV1/2 ;Anti-TP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 但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 虽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已按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检测,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输血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输血时可能发生的主要情况如下: 1.过敏反应 2.发热反应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 4.感染艾滋病、梅毒 5.感染疟疾 6.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7.输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同意输血次数:1次□2次□3次□由主治医师决定输血次数□在您及家属或监护人了解上述情况后,如同意输血治疗,请签署相应意见,并在下面签名。 受血者(家属/监护人)签名:年月日 医师签字:年月日 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最新版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1. “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 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工作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检验科负责。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 3、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输血四项(又称输血前检查):ALT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anti-HCV、anti-HIV、RPR 下同)、血型血清学检查。 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备查。 4、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上级医师或科主 任审批后,逐项填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准签字后, 连同受血者血样交检验科作交叉配血。 5、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 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 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6、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7、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 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同意书。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 区。 8、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 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者、核对者在输血申请单 反面签全名。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9 、 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科室医务人员送交检验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1 0、由检验科通知血站送血并交叉配血,配好后由检验科送到输血科室。 号、血型、 接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图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图

静脉输血流程图 输血前准备 遵医嘱准备采血试管,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后采集血样。(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名患者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 输血前两人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 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送血库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取血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携病历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备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品种剂量、血液质量、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取回 输血时 两人带病历床边再次三查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品种、剂量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执行输血。 取回后尽快输用,避免剧烈震汤,30分钟内输入。 连续输注一袋以上血液时中间根据医嘱用0.9%生理盐水冲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填写输血反应表,剩余血液交血库备查并及时上报护理部、医务处。 严密观察输血过程认真巡视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入,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严密观察受血者不良反应,观察15分钟后巡回单上认真记录双签名后方可离开。 护士在输血申请单和医嘱单上双签名,并写好执行时间,将输血记录单附在病历中,输血结束后血袋注明结束时间送回输血科保存24小时。

用血申请程序 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 紧急情况 在1小时内或更短 时间内需要血液肯定需要血液 例如:择期手术 可能需要血液 例如:产科,择期手术 紧急申请ABO血型和RH (D)配合血液。血库可选择O型血申请ABO和RH(D)配合 血液,要求在指定的时间 内备好 申请定型,抗体筛选和保 留备用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85号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并根据自身功能、任务、规模,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 不具备条件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的医疗机构,应当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开展成份输血 1.成分输血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可以输用各类血浆制品,如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 (2)补充携氧能力可输用红细胞悬液、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 (3)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可以输用浓缩血小板和新鲜血浆; (4)纠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输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2.成分输血的原则: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血细胞破坏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患者对失去的血液成分的恢复能力,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取决于病情需要,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对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坚决不输,禁止输安慰血; (2)适合输成分血的患者,决不给全血,临床80%的输血患者是需要某种 成 分,而不适合输全血; (3)各种成分血的输注剂量要符合标准治疗剂量,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3.成分输血的优点: 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性疾病传播。 二、申请输血程序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2.申请成份输血或全血:全血申请量在200ml ,需科副主任签字;全血申 请量400ml ,要由科主任签字,并输血科上报医务科批准;申请红细胞量超过15 U,要经分管院长批准,并通过医务科上报市中心血站。 3.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长、院总值班人员或分管院领导同意,并记入病历。 4.输血前应进行输血前相关检查。首次输血,应检查ABO血型和Rh (D) 血型、和输血前检查 (受血五项) ;曾输过血的患者,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 血型和Rh (D)血型和受血五项结果,如上次输血超过7日,交叉配血出现疑 难时,应进行抗体筛检。

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pdf

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规范 输血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随着输血技术的革新进步, 从单一的全血输注发展到 成分输血, 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和血浆等血液制品, 这对护理技术操作提出了更新 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临床规范输血、保障病人安全的需求。优化临床输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科学合理实施输血, 是提高输血疗效, 保障输血安全, 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病人输血中或输 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标本收集与处理及各种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 依照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 分析总结从采集血样到血液输注完毕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规范, 综述如下。 1 规范临床输血护理操作 1.1 配血标本采集要求 1.1.1 血标本要求 1.1.1. 1 受血者血液标本无污染、无溶血, 为非输液管道留取的标本。从输液管道留取的受 血者配血标本, 液体中的大分子物质改变了血标本中红细胞、血浆及各种分子的浓度和比例, 造成实验结果假阳性, 干扰了配血试验, 需要重新采集配血标本。 1.1.1. 2 配血标本要求新鲜(48 h内标本) 。大多数护理人员不清楚为什么长期输血的病人, 当血库还保存着病人以前配血的标本时, 当次输血还要采集新的配血标本的原因, 希望病人能少扎一针。曾有1例病人连续 4 d输血都用同一标本配血, 导致迟发性(发生在24 h以后) 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 对于多次或长期输血的病人, 每次申请输血时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配血, 以保证本次配血结果是反映病人当前的真实血液状况, 避免病人因前次输血后产生 IgG免疫抗体而未在配血中发现, 造成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次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 病人均在每次输血前留取新的标本配血, 避免了同种输血反应的发生。 1.1.2 标本容器的要求 根据配血方式选择相应的容器。随着配血试验从手工试管法进入到全自动凝胶法, 必须有配血标本的配套应用才能与新技术接轨。这是实验技术的要求。当用全自动配血仪配血时, 要求用抗凝标本, 否则将导致吸样针堵塞停机。乙二胺四乙酸对细胞膜的影响较小, 是首选的配血抗凝管。如采用手工方法配血, 对标本无严格要求。 1.1.3 采集标本身份确认与送检 1.1.3. 1 进行床边身份确认, 绝对禁止只通过床头卡来核实相关信息。采集标本后, 立即在病人床边将病人的姓名、科室、ID号填写在标本上, 并由另一人查对, 避免先写试管后抽血导 致血样注入错误的危险。 1.1.3. 2 按输血前检查项目和配血1人次需要的血清量计算, 申请1次备血量≤ 6 U (1 U=100 ml) , 血标本量 2 ml;申请1次备血量7~20 U, 血标本量3~4 ml。由医护或专门人员将病人 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交接登记时间及签名。 1.2 血液领取及领取后的保存要求 1.2.1 血液领取 临床医护人员持处方(领血单) 并携带病人血型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到输血科(血库) 取血。每次只可取1袋血, 同一病人身上有2个以上输液通道或抢救需要除外。取血时, 取发血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