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一册第十八课
- 格式:pptx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8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1. S1+跟+S2+一起+V+O:我跟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2. S+总是/常常/不常/很少/有时候+V+O总是:星期一早上我总是去食堂吃饭。
常常/常/不常:晚上我常复习课文,预习生词。
很少: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
有时候:我有时候上网查资料,有时候上网跟朋友聊天儿。
3. A或者B。
晚上我有时候复习生词或者做练习。
4. A还是B?晚上你复习生词还是做练习?5.借:我去图书馆借书。
6.S1给+S2+发邮件/写信/打电话/发微信。
我常常给朋友写信。
我有时候给老师发邮件。
7.聊天儿:我跟朋友聊天儿。
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1.S+在/正/正在+V+O+呢1)你在做什么?我在听音乐。
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听音乐呢。
他正做什么呢?他正听音乐呢。
他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听音乐呢。
2)你在听音乐吗?=你是不是在听音乐?我没有在听音乐。
我正听课文录音呢。
2.怎么+V:你怎么来学校?我骑自行车来学校,坐车太挤了。
3.……怎么样?:骑车去学校怎么样?4.V+的时候:我出来的时候,他正在听音乐呢。
5.要+V:我要买书。
我不要买杂志。
6.要+N:我要一本《汉英词典》。
我不要《汉英词典》。
7.想+V:我想买书。
我不想买词典。
8.想+N:我很想家。
9.想:我先想一下。
10. S1+教+S2+O:林老师教我们听说课和综合课。
S1+问+ S2+O:我常问老师很多问题。
S1+回答+ S2+O:老师常常回答我很多问题。
S1+借+ S2+O:我借图书馆一本杂志。
第十八课我去超市买东西。
1.S+V1+O1,顺便+V2+O2:我来上海学习汉语,顺便旅行。
我去北京工作,顺便看朋友。
2.S1+替+S2+V+O:张老师病了,李老师替他上课。
我不想做作业,你替我做作业吧。
S1+帮+S2+V+O(S1V,S2也V)今天的作业很难,你可以帮我做作业吗?(S1V,S2不V)你去食堂?可以帮我买一杯咖啡吗?S1+给+S2+V+O:你可以给我买一杯咖啡吗?3.S1+V1+O1,顺便+替+S2+V2+O2:我去超市买水,顺便帮朋友买可乐。
第十八课fù xí在下面这个表里有我们已经学过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对表里的每个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都要做到会读、会写。
请跟我读;声母:b p m f d t n lg k h j q xzh ch sh r z c sy w韵母:ɑo e i u ü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ɑn en in un ünɑng eng ing ong请跟我读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yi wu yuye yue yinyun yuan ying请跟我读:tiān tiānshàng xiǎoniǎo zài tiānshàng fēi 。
天天上小鸟在天上飞。
shuǐ shuǐ zhōng xiǎo yú zài shuǐ zhōng yóu水水中小鱼在水中游。
dì dìshàng xiǎo chóng zài dìshàng pá 。
地地上小虫在地上爬。
cǎo cǎodì wǒ zài cǎodì shàng wán 。
草草地我在草地上玩。
儿歌mín jǐng shūshu běn lǐng dà,民警叔叔本领大,qìchē 、kǎchē tīng tā huà ,汽车、卡车听他话,tiāntiān zhàn zài lù zhōngyāng ,天天站在路中央,fēng chuīyǔ dǎ dōu bù pà。
风吹雨打都不怕。
儿歌fēng chuī xiǎo cǎo wān wān yāo ,风吹小草弯弯腰,xiǎo māo qiáo tóu mī mī xiào 。
第16课或者有时候借还是总是一起安静走资料常常1.晚上我___________听音乐或者看电视。
2.我常在宿舍看书___________跟朋友聊天儿。
3.你上午去___________下午去?4.我___________上网跟朋友聊天儿,___________给朋友发微信或者收发邮件。
5.我要___________图书馆一本书。
6.你的宿舍___________吗?7.我不常上网查___________。
8.星期六和星期日我___________去超市买东西。
9.我有时候在宿舍休息,有时候跟朋友___________去公园玩儿。
10.晚上咱们一起___________吧。
第17课挤的时候事儿没不问阅读回答学期教坐门怎么在1.他___________做什么呢?2.我出来___________,他正在听课文录音呢。
3.下午你有___________吗?4.咱们___________去呢?5.我们___________车去书店吧。
6.今天星期六地铁里太___________了。
7.这___________你们有几门课?8.我们现在只有四___________课: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和___________课。
9.林老师___________你们什么课?10.A:他们在上课吗?B:他们___________在上课。
11.我们常常___________老师问题。
12.老师常常___________我的问题。
第18课本拿替浇火车帮吧时候盒用飞机当骑代表顺便1.我去修车,___________去超市买点儿东西。
2.你顺便___________我买一___________曲别针和一___________《读者》吧。
3.我给你___________钱。
4.他们___________车去超市买东西。
5.我朋友明年来上海___________。
6.明天一个外贸___________团去上海参观。
7.我要给我爸爸妈妈___________翻译。
第十八课我听懂了,可是记错了一、复习巩固复习生词和语法二、导入新课谁寄过信或者包裹?在哪儿寄的?步骤是怎样的?三、讲解新课1.本课生词1记: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记生词,记得快。
错:记错,说错,写错。
些:表示不定的数量;一些,有些,这些,那些书,买些东西。
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略微的意思:稍大些|更好些|简单些。
包:用纸、布等裹东西。
包书,包包子客气:不客气,别客气,太客气,不要客气别: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别忘了,别写错了往:去。
往来,来往。
向(某处去):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往哪儿走,这趟车开往上海。
过去的:往年|往事。
介词,向:往前看|往南去|水往低处流。
学习生词2路:路线。
803路车公共汽车:803路公共汽车公共:公有的;公用的。
公共厕所经过:从某处过。
经过华富,经过俄罗斯好像:有些像。
好像是班学生站:为乘客上下或货物装卸而设的停车的地方。
两站,下一站,汽车站放心:心绪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放心吧,不放心糟糕:指事情或情况不好。
真糟糕,太糟糕了里:里边。
往里走乘客:下车的乘客地铁:乘地铁,坐地铁,换地铁2.学习句子(1)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2)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教学过程设计:在讲解完重点词语后,再读一遍生词,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同时结合句子操练。
①领读生词和相应的句子。
②类似地复读其它生词。
(注:用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学会读生词,还可以学习生词的使用。
在汉字的提示下,教师一边领读,一边让学生复述,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住所学内容。
这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充分调动了视听功能,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学习课文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①结果补语“没(有)”,“……了没有”你听懂了没有?——我没听懂马大为包好包裹了没有?——他没有包好包裹②把字句(2)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已学过的句子,引出把字句,教师领读并讲解③“是”字句(2)讲解重点词语。
【导语】《乌鸦喝⽔》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
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喝不着⽔—想办法喝⽔—喝着⽔了”这⼀系列变化过程。
同时,教育学⽣明⽩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语⽂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乌鸦喝⽔》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只乌鸦⼝渴了,到处找⽔喝。
乌鸦看见⼀个瓶⼦,瓶⼦⾥有⽔。
可是瓶⼦⾥⽔不多,瓶⼝⼜⼩,乌鸦喝不着⽔。
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
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个⼀个地放进瓶⼦⾥,瓶⼦⾥的⽔渐渐升⾼,乌鸦就喝着⽔了。
【教案⼀】 教学⽬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喝——-喝不着⽔——-想办法喝⽔——-喝着⽔了”这⼀系列变化过程。
能⽤“渐渐”说句⼦。
4、明⽩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准备:⽣字卡⽚、挂图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 第⼀课时 课时⽬标: 1、会认“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办”3个⽣字。
2、整体感知课⽂内容,朗读感悟第⼀⾃然段,读出乌鸦四处找⽔喝的⾟苦和焦急的语⽓。
3、有合作意识,培养学⽣认真思考的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整体感知内容,朗读感悟第⼀⾃然段 教具准备:⽣字卡⽚、⼩⿊板、乌鸦图⽚ ⼀、故事导⼊: 1、出⽰“乌鸦”图⽚,这是什么? 板书:乌鸦(师⽣唱笔画书空) 2、谈话:同学们想知道有关乌鸦的故事吗?(⽣:想) ⽼师给同学们讲⼀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只怎样的乌鸦?(⼀只孝顺、孝敬⽼⼈的乌鸦) (⽼乌鸦把⼩乌鸦养⼤后会脱⽑⽽不能飞⾏,此时⼩乌鸦会到处觅⾷喂养⽼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
当乌鸦母亲年⽼体衰,双⽬失明飞不动的时候,⼩乌鸦便将觅来的⾷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并且从不感到厌烦,⼀直到⽼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
第十六课1.晚上你常做什么?2.你星期五晚上常做什么?3.你星期天常做什么?4.你常去图书馆做什么?借书还是查资料?5.你常在宿舍复习课文、预习生词吗?6.你常在宿舍做练习吗?7.你常上网吗?你常上网做什么?跟朋友聊天儿还是收发邮件?8.你星期天常去超市买东西吗?9.你常给你爸爸妈妈发微信吗?10.你常看中文电影和电视剧吗?11.你常跟朋友一起去公园玩儿吗?12.你觉得你们宿舍安静吗?第十七课1.你现在在做什么?2.你的家人现在正在做什么呢?3.你上课的时候,你家人在做什么?4.你休息的时候,你室友在做什么?5.你出来的时候,你室友在做什么?6.你的同学是不是在听音乐?7.明天你有事儿吗?8.你这个星期六想做什么?9.你要去哪儿?你打算跟谁一起去?你们打算怎么去?为什么?10.这学期你们有几门课?11.你们有没有文化课和体育课?12.张老师教你们什么(课)?13.谁教你们听力课和阅读课?14.你常问老师问题吗?第十八课今天早上我身体不太好,我室友去食堂吃饭,他____________________我去食堂__________ __________。
我也不可以来教室上课,所以(suǒyǐ)我不懂(dǒng)。
我的同学们都非常好,他们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身体好非常好。
我要去超市买东西。
我室友有事儿,不可以去,但是他也想买一些东西。
我_____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
他的钱包里没有钱,他说他要先去银行__________钱,然后给我。
可是我没有时间等他。
我跟他说:“__________给我__________钱,先用我的钱买吧。
我的钱包里有很多钱。
”我__________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玛丽给我发__________,她说她也要去超市,想_________我一起去。
我说没问题。
我们打算坐__________去超市,又快又便宜。
阅读第一册第18课教案第一课处理生词教学目标:1.通过对较难记的汉字的分解掌握猜测汉字的意思及背生字的技巧。
2.通过扩展一些重点生词同学们掌握生词的意思并能在句子中准确应用。
教学内容及环节1.教师领读本课生词学生们齐读。
3分2.做课后课外练习题(一)(二)并让同学学们猜“观/拿/裹”的意思。
2分3.组词扩展。
同学们认读并理解其意思。
10分寄信/寄包裹/寄钱邮票/邮局旅行/旅游代表团/旅行团参观/参加火车票/飞机票/船票/电影票帮忙/帮助顺便/顺利/顺序报纸/报名/报道4.同学们做检测题。
8分报纸/报名/报道我的爷爷喜欢读()。
你看了今晚的电视新闻()吗?我们学校有中国书法课,我想()。
顺便/顺利/顺序我的工作很()。
请同学们按()排列下面的句子你去书店的时候()帮我还一下书。
帮忙/帮助同学们常常()我。
我不会写这个汉字,我让老师()翻译替参观旅行寄我学汉语是为了当()。
妈妈每个月给我()两千块钱。
明天代表团去上海()。
请()我办一件事。
我要跟姐姐去北京()。
5.同学们口述以上的句子,正确理解填空。
12分6.同学们自己读会话,做课后判断题。
5分7.让同学们口头儿回答判断题。
5分8.作业(1)分角色背会话内容,下节课表演。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要求114页的汉字注音并组词翻译。
第二课处理短文教学目标:1.流利的读出对话,并进行会话表演。
2.理解短文并能流利的复述短文。
教学内容及环节:1.老师让同学们表演会话。
10分2.限时阅读并完成选择题。
同学们从文中划出答案。
8分3.教师领读课文让同学们学会阅读时正确的断句。
5分4.限时背短文。
然后进行复述短文练习。
17分5.布置作业(1)默写课文内容。
(2)阅读理解课后短文。
教学解析语文第一册第十八课第一册第十八课教学解析教学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第一册第十八课《阿凡达》的内容及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重点:1. 教学文本《阿凡达》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阿凡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作品要点。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朗读法: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4.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关键词激发学生对于《阿凡达》的兴趣,引入课文。
2. 引导学生讲述他们对于《阿凡达》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解分析(15分钟)1. 教师讲解《阿凡达》的内容,介绍作品要点和情节发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和作品背后的意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例如: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他的价值观?或者探讨当代社会背景下,类似《阿凡达》的故事有何借鉴意义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意见和观点。
四、课文朗读(10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
2.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五、文学创作(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例如:写一个类似《阿凡达》的故事情节,或者写一篇关于环保主题的诗歌等。
2. 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思考能力。
六、展示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或者读出自己的文学创作。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分享。
七、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的重要性。
《汉语教程》语法点设置北语杨寄洲主编 1999年8月1——10课语音11课:他住在哪儿?1、汉语句子的语序:the word order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种成分组成。
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是谓语的连带成分。
例如:主语谓语你好。
我去银行。
There are no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strict sense in Chinese;the word order is the main grammatical constituent of the language。
Chinese sentences are made up of six elements:subject,predicate,object,attribute,abverbial and complement。
The subject normally precedes the predicate in a sentence,and the object is an element related to the predicate,e.g.:2、动词谓语句 the sentence with a verb as its predicate动词作谓语主要成分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的语序是:主语(S)+谓语(V)+宾语(O)。
A sentence with a verb as its predicate is one in which the verbis the main element of the predicate。
The prammatical order for this type of sentences is:subject +predicate+object例如:e.ge.(1)我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