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塑料的介电强度2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21
塑料介电强度测试标准
塑料的介电强度测试标准因材料类型和测试条件而异。
一般来说,介电强度测试是通过在材料上施加一个电场,并测量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反应来评估材料的介电性能。
对于塑料材料,介电强度通常用伏特/厘米(V/cm)或千伏/毫米(kV/mm)等单位来表示。
不同种类的塑料其介电强度可能有所不同,一般在10-30 kV/mm之间。
在进行介电强度测试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进行操作。
具体的测试标准可以参考相关塑料材料的测试标准或者国际标准,例如ASTM D149、ISO 139、IEC 60243等。
需要注意的是,介电强度测试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测试温度、湿度、试样厚度、测试设备等。
因此,在进行介电强度测试时,需要保证测试条件的统一和规范,以便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塑料的电介质强度与介电强度分析塑料作为一种常见的绝缘材料,在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塑料的电介质强度和介电强度是衡量其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塑料的电介质强度和介电强度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塑料材料的电介质强度分析电介质强度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绝缘材料能够承受的电压或电场强度。
对于塑料材料而言,其电介质强度与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要影响塑料电介质强度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子链的取向性塑料材料的分子链结构决定了其电介质强度的大小。
当分子链排列有序,呈现高度取向性时,塑料的电介质强度相对较高;反之,分子链的随机排列会导致电介质强度的降低。
2. 结晶度塑料的结晶度也会对其电介质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结晶度高的塑料材料,其分子链排列有序,结晶区域能够抵御电场的压力,从而提高电介质强度。
3. 含水率塑料材料的含水率也是影响其电介质强度的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都会使塑料的电介质强度下降。
适当的含水率有利于提高塑料的电介质强度。
二、塑料材料的介电强度分析介电强度是指作为电介质的塑料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绝缘性能破坏的临界电场强度。
塑料材料的介电强度与其分子结构、含水率、温度和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影响塑料材料介电强度的主要因素:1. 分子极性塑料材料的分子极性会对其介电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极性较强的塑料材料,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增强,使其介电强度相对较高。
2. 含水率如前所述,塑料的含水率对介电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都会导致介电强度下降。
3. 温度和频率温度和频率是影响塑料材料介电强度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频率的增加,塑料的介电强度会下降。
三、塑料电介质强度与介电强度的关系塑料的电介质强度和介电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
通常情况下,电介质强度越高,介电强度也会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电介质强度的增加意味着材料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或电场强度,同时也表现出更高的绝缘性能。
电性能一、介电强度和耐电压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高分子材料介电强度和耐电压值的基本原理○2.掌握高分子材料材料介电强度和耐电压值的测定方法2.实验原理本方法是用连续均匀升压或者逐级升压的方法,对试样施加交流电压,直至击穿,测出击穿电压值,计算试样的介电强度,用迅速升压的方法,将电压升到规定值,保持一定的时间试样不击穿,记录电压值和时间,即为此试样的耐电压值,以千伏和分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如绝缘漆、树脂和胶、浸渍纤维制品、层压制品、云母及其制品、塑料、薄膜复合制品、陶瓷和玻璃等在工频电压下击穿电压,介电强度和耐电压值的测试。
对有些绝缘材料如橡胶以及橡胶制品,薄膜等的上述性能实验,可按照有关标准或者参考本标准进行。
3.实验试样本次实验采用多型腔圆片模具注塑成型的高密度聚乙烯圆片试样,试样尺寸直径为120mm,试样外观:表面要平整、均匀、没有裂纹、气泡和机械等缺陷试样数量:不得少于3个4.实验设备轻型高压实验变压器YDQ10/100放电球隙测压器规格Φ100M/m (泸州试验变压器厂) 1台球形电极游标卡尺1条5.实验操作①按连续均匀开压法,先安装好式样,即将HDPE圆片放在2球中间夹住;②通过变压器控制器连续升压,直到听到击穿的声响,电压表指针所指最大值即为击穿电压。
6.实验结果7.思考讨论1.用不同的试样制备方法所得试样测试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答:用不同的试样制备方法制得的试样,其均匀性密度及杂质含量会有所不同,而这些都会使击穿电压发生变化。
2试样中的含水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由于水未及性分子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十分活跃,会加速试样的击穿,也就是说降低试样的介电强度。
含水率越大,水份越多,能明显增加高聚物导电的极性杂质。
3.实验条件对实验有何影响?如何影响?答:在较低温度段下的升高,一方面使聚合物的粒度降低,极性链的活动增强,导电能力增加,击穿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在较高的温度段下,分子热运动加剧,对偶极转动干扰增加,使极化减弱,导电能力下降,击穿强度增大。
实验: 塑料电性能的测定塑料的电性能,通常是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比体积电阻、比表面电阻、击穿电压等。
测定塑料的电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广泛使用高分子材料。
譬如:电容器需要介电损耗尽量小,而介电常数尽可能大的介电材料,仪器绝缘要求比电阻高,而介电损耗低的绝缘材料;但是,在塑料的高频干燥、薄膜的高频焊接、大型制件的高频热处理时,则希望高分子材料的介电损耗适当大一些。
又如:无线电遥控技术需要高频以至超高频的绝缘材料。
但是,在纺织与化工部门,有时为了除去静电,则希望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测定塑料的电性能,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电性能往往相当灵敏地反映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分子运动状况。
比如,当温度固定时,在某频率范围里观测介电损耗的变化,聚合物试样一般都出现几个极大值,分别对应于不同尺寸运动单元的偶极子在电场中的松弛损耗。
何况电性能的测量方法,可以有很宽的频率范围,更显示其优越性。
因此,电性能测试是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运动的一种有力手段。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比体积电阻、比表面电阻的物理意义。
(2)初步掌握高电阻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将平板状试样放在两电极之间,施与两电极上的真流电压和流过电极间试样表面层上的电流之比,称为表面电阻Rs 。
若试样长度为1厘米,两电极间的试样宽度为1厘米,则这时的 Rs 值就是该试样的比表面电阻ρs ,单位为欧姆。
同理,施与两电极上的直流电压和流过电极之间试样体积内的电流之比,称为体积电阻Rv。
若试样厚度为1厘米,测量电极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这时的Rv值即为该试样的比体积电阻ρv,单位为欧姆·厘米。
通常,在提到“比电阻”而又没有特别注明的时候,就是指ρv 。
超高阻测试仪(ZC36型)的主要原理如图10-1。
CB图10-1超高阻测试仪示意图测试时,被测试样Rx 与高阻抗直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0上的串联,并跨接于直流高压测试电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