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24.13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包括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确定中心、寓情于景和增加知识性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分析讨论和实际写作,提高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记录美和分享美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游记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能够清楚地交代游踪,抓住景物特点,融入自己的感情。
学会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使游记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游记中巧妙地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所描写景物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受,避免游记的平铺直叙和空洞无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古老的建筑等。
同时,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旅行之中。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分享其中的趣事和感受。
接着,我会说:“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也是一种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美好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留下珍贵的回忆,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游记,让我们的旅行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了解概念:在讲解游记的定义时,我会这样说:“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旅行的文章。
写作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情感,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重点描写最能吸引游人的景物,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的特色。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方法指导)一、新课导入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游记。
二、文题展示1.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2.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1.在写风景的时候,要选择自己观察的角度,再梳理观察的顺序,然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如果在观察景物时要转换观察点,就要在写景中鲜明地表现出来,让读者明白你看到的景物是有地点转换的。
2.(1)最需:线索清晰。
游记散文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地点、方位、特点,能使读者读了你的游记,知道该怎样走。
方法是在段始或文中的关键位置,放置能体现游踪的词句。
具体写一处景观时,可采用方位变换的写景顺序。
(2)最宜:只抓重点。
一篇游记写下来,最怕的就是面面俱道,生怕哪个环节被漏掉,从出发到路上,从到达到每一处行踪,甚至在每一处景点凡眼前所见,耳中所闻,均写于笔下,将文章写成了流水账,索然无味。
应该把自己印象深的景物,或是能体现景物主要特点的东西详细地写下来,其余的可以写简略点,有的甚至可以不写,做到重点突出,详细得当。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通过记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写作文体的知识,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游记这种文体较为特殊,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和体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掌握游记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将旅行中的感受和思考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旅行照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游记写作的兴趣。
2.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讲解如何观察生活,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表达。
3.实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并进行小组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身的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学写游记》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重点】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多角度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写作课——《学写游记》。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贴近学生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我们本单元所学,谈谈你对游记的认识。
2.技法小结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总结出,游记,是游览者把他游览过的经历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般而言,游记有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和“所感”(感想)。
(二)技法指导1.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呢?2.技法小结(1)游踪清晰。
课文主要写作顺序《小石潭记》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路线《壶口瀑布》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的行程路线《登勃朗峰》作者登山游览路线及见闻《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的流动路线游览的经过是行文线索,交代清楚,起到串联文章的作用即可,不能巨细无遗地叙述。
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上路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所有的游客都已赶到,甚至还抢在了我们前面。
统编八下第五单元《学写游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教读和方法欣赏和品味语言。
对于游记写作来说,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写清所至、所见、所感,运用议论、抒情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游记类作品的阅读经验,基本能够理清游踪,分析出景物特点,但无法从言语形式上进行细致分析,也不能理解景物所触动的作者情思。
不少学生出游时也为所观之景而激动,动笔写游记时,要么不知如何动笔,要么像记流水账。
基于以上学情,以为我们的家乡定制“秦皇记忆”这一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供写作知识和材料支架,帮助学生梳理所至、所见、所感,指导学生起草小岛游记。
教学目标: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随着“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及近期甘肃天水麻辣烫的“爆火”,各地文旅局已经开始了宣传热潮,为了迎接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秦皇岛市文旅局也特意推出《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秦皇岛》特别活动,为我们的家乡定制“秦皇记忆”。
请同学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岛游记”,文旅局将择优制定旅游宣传册,吸引更多人来欣赏小岛的自然风貌、风土民情,感悟小岛历史文化底蕴。
同学们可要加油哦!活动一:规划路线,曲径通幽1.请同学们选择家乡你最喜欢的景点,制作“我在很想你”宣传路牌。
预设:我在天下第一关很想你、我在老龙头很想你、我在阿那亚很想你、我在孟姜女庙很想你、我在秦皇小巷很想你……2.借鉴《一滴水经过丽江》的选点方法,规划游览路线图,并标注文案内容的详略。
写作学写游记1.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根本要求。
2.把握游记的写作技巧,反复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外出旅游的时机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总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展示旅游图片)如果能把这些美丽的风景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遗忘的时候随手翻一翻,犹如故地重游,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游记。
二、了解概念游记: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展描绘来到达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的一种文体。
游记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三、写法指导1.清楚地交代游踪,带着读者跟着你“游山玩水〞,领略和感受美好的大自然。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把行踪的进展转换跟文章段落层次的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或一点一层,或一景一段,使行文井然有序,层次清楚。
2.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逼真,历历如绘,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优秀的游记作品要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不仅要写出景物的形貌、色彩、声音、气势和变化,将千姿百态的山光水色、花鸟草虫以及大自然的变化等描摹得栩栩如生,还要把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并心向往之的感觉。
例如《壶口瀑布》中以多种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魄震撼。
3.确定中心,写景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态度。
写游记并不是把自己在游览中的见闻毫无目的地描绘出来。
如写其他文章一样,仍然有一个中心思想。
为了集中、鲜明地表现中心,不可将所见的景物不分主次详略地完全描绘出来,而要精心地进展选材,抓住最能吸引读者的景点、最富有特色的景物特征作重点描写。
4.游记应当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令人遐想的意境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写游记》。
游记是一种以描写旅行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展开,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旅行见闻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游记这一文体,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同时,学生对于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有浓厚的兴趣,这为学习写作游记提供了良好的动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范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组美丽的旅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游记的特点,讲解游记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表达出来。
3.阅读范文:学生阅读优秀游记范文,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旅行经历和感受,互相借鉴,丰富写作素材。
5.实践训练:让学生根据旅行经历,尝试写作一篇游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一等奖创新教案《学写游记》【设计背景】单元目标知能目标:能理解游记这一文体的特点;能归纳游记的三要素;能紧扣游记三要素进行自读,通过对游踪、写景、语言的把握,梳理出游记作品的外在表现,抽取概括游记的阅读策略;能运用策略展开游记写作。
理解目标:能够理解阅读游记,不仅要读出外在的所见所闻,更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要从外部世界中读出观景主体内部的精神世界和表达风格。
迁移目标:能够将写景游记阅读策略迁移到有游历生活的“诗歌”、古代“记”的文体以及有内在成长的名著《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上。
单元结构化任务【课堂设计】记游:外在和内在的旅程课时情境1如果请你们写一篇游记为四川来的老师推荐长沙的网红打卡地?你该如何写?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游记。
出示定义何为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言语实践活动一初思·游记阅读读什么如何阅读游记?根据资料进行信息分类,初步思考阅读游记的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读?(5分钟)生自主分类信息,抽象概括,拿出问题解决方案,并用思维导图展示解说。
(5分钟)言语实践活动二探究·游记阅读有策略学生探究的这种游记阅读策略是否科学?继续研读五单元三篇游记:《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探究游记的阅读策略。
课时情境2如果你是马丽华、马克吐温、阿来中的一人,你准备向大家说说如何阅读你写的游记,你会如何说?请用思维导图展示你的解说。
(10分钟)活动1 依据任务阅读游记分三组阅读《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完成三个任务,选择其中一篇课文,用思维导图画出“游览图”并批注。
任务1:浏览全篇,圈画“所至”——画路线任务2:字斟句酌,精读“所见”——描风貌(景事人历史风土人情等的角度方法)任务3:揣摩品味,品读“所感”——说感受(对景物特征的感受,内心因景触发的感悟思考等)小组自行分配任务,组员独立阅读并做好批注,再合作交流完成“游览图”绘制,形成汇报方案,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学写游记写作教学教案
导航我的家乡--天台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游记写作。
2.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绘所见景物的特征。
3.学生能够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正确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5.19是中国旅游日,天台县旅游局为了扩大天台山的影响力,提升旅游竞争力,现要求天台山旅游公众号制作几期专版,希望通过自媒体的形式扩大影响力,小编选了几个天台著名景点:琼台仙谷、龙穿峡、国清寺、天台山大瀑布……而天台山大瀑布,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瀑布群之一,自古以来就名闻天下,今天我们就帮小编制作一期天台山大瀑布专题,让读者先从天台山旅游公众号感受一下大瀑布的风采吧。
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学写游记,大家还记得什么是游记吗?
明确:游记: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的一种文体。
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学习活动一:绘制游踪】
可以和家长或班级实践小组同学一起实地旅游或者借助网络云游,画出你的游踪路线图。
预设:让一组展示他们画的游踪图
明确:写游需要注意:
一、游踪清晰,线索分明
游记常常以“游踪”为线索,将自然风光和游览观感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看《小石潭记》,思考:本段话中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
明确:移步换景。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出新的画面,这就是移步换景。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能清楚地交代作者游踪。
二、血肉丰满,主次分明。
游记要交代游览的过程,却又不能写成面面俱到的流水账。
在写作中,对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要重点描写,其余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如《壶口瀑布》一文中,作者在枯水季节来到壶口瀑布时,其观察角度有何独到之处?
明确:作者采用定点写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
作者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写壶口得名的原因,景物特点是“奇”;再仰观河面上游,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景物特点是“雄”;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碎成水雾,景物特点是“险”;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水雾和彩虹,景物特点是“多姿多彩”;最后把视角转换到自己脚下,描写常年被河水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巨石“坚硬”的形态中蕴含着河水的力量,景物特点是“震撼人心”
作者在某个固定的立足点上,游目四周,变换视角描写景物,叫“定点观察”。
【活动二:记录美景】
同家人或者实践小组一起,利用周末实践,对大瀑布进行观赏。
旅游时记得用一定的方式记录路的美景。
方式一:拍照。
将你所拍照片中选出三张贴在下框中,并在照片下面附上你选择的理由。
方式二:画画。
将你一路收录在眼中的美景进行选择,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三处场景。
方式三:文字记录。
可以搜集一些与天台山大瀑布有关的名人、诗句等,也可以自己关注一
处美景用文字描绘。
预设:派2-3个组展示
同学们的展示都很棒,那现在我们能不能将我们所拍、所画、所写的素材变成文字,运用一定的写景技巧用文字记录下来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梁衡《壶口瀑布》
思考:壶口瀑布与别处的瀑布有什么不同?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将其特征描绘出来的?
明确:这一段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写出了瀑布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势等,选用精准的四字词语,凸显景物的特征。
明确: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回顾活动二的任务,选择一处你印象最深刻的景观,根据评价量表对这一景观进行细腻真实的描绘。
【活动三:抒感受】
情景交融,表情达意。
一篇好的游记,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必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文章才会余味无穷。
看两个片段,思考:你能从以上两个片段得出游记写作中生发感觉和思考的方法吗?
明确: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得出,想在游记中自然而然生发出感受与思考,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将观景体验融入景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融情于景!除了融情于景外,还有一种做法是写景后转向议论或抒情。
但是,必须注意作者所发的议论或抒情须与景物的
特点存在某种契合之处。
契合之处:强调的是眼前的景与生发的思考、感悟的自然贴切。
回顾任务二,结合你所收集的美景或一些与天台山大瀑布有关的名人、诗句等,谈谈你此次游记的感受。
【方法总结】:
回顾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梳理下学写游记的写作要点:1.明游踪2.绘景致3.抒感受。
【教师结语】: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同学们:带着温情、爱心去看风景,才能领略四时朝暮之景的妙处,才能洞察风景的价值和意蕴;带着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抒发自己独特的体验。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够有所收获。
【作业布置】:
1.根据实地游览或者云游天台山大瀑布的经历,结合本节课的写作要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要求:写完后,根据自查量表进行修改,然后班级评比,进行评比,评出“十佳”游记,在公众号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