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高二历史学业基础会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下列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可看作质点的是(D)A.武术B.击剑C.自由体操D.马拉松赛跑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定的参考系是(A)A.云B.月亮C.地面D.观察者3、二十世纪初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的科学家是(B)A.牛顿B.爱因斯坦C.法拉第D.麦克斯韦4、如图1所示,两人同时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方向拉小船,下列几种情况中,合力最大的是(A)5、以下几种发电方式,属于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B)A.火力发电B.水力发电C.太阳能发电D.核能发电6、学校运动场的弯道可以简化为一个半圆,圆的半径为R=20m,如图2所示,某同学从弯道的一端A处沿弯道跑到弯道的另一端B处,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C)A.位移大小为40m,路程为40mB.位移大小为62.8m,路程为62.8mC.位移大小为40m,路程为62.8mD.位移大小为20m,路程为62.8m7、如图3所示,商店里使用的电子计价秤可将货物的质量、单价和金额清楚地显示在面板上,既方便了工作人员,又方便了顾客。
电子计价秤使用的传感器是(B)A.红外线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C.超声波传感器D.温度传感器8、一学习小组利用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的关系。
同学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C)A.类比法B.科学推理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D)A.宇航员从地球到达太空,惯性减小B.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C.战斗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惯性增大D.空卡车装满货物后,惯性增大10、如图5为直线电流、环形电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其中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关系正确的是(A)11、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D)A.向外界散热B.做为油罐车的标志C.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D.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由静电造成危害12、如图6表示一条放在磁场里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图中已经分别标明电流、磁感应强度和安培力三者方向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C)13、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如图7所示。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2009年1月福建会考1题)图l 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科举制3.(2009年6月福建会考1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4.(2010年1月福建会考1题)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A.血缘B.地域C.财产D.宗教5. (2010年6月福建会考1题)周公东征后,“封建亲喊,以藩屏周”,“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中的“封建”是指A.建立周朝B.分封诸侯国C.委任官职D.实行郡县制6.(2011年1月福建会考1题)图1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监察制7.(2008年6月福建会考1题)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8.(2010年1月福建会考2题)图1 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9.(2008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2009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C.行省制D.内阁制11. (2010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 所示的是唐代中央机构,其积极意义是A.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D.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12.(2009年1月福建会考2题)清朝皇权日益强化。
其主要表现是A.设立三省六部B.废除丞相C.设立军机处D.设立内阁13.(2010年1月福建会考3题)《清史稿》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2008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英语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七级要求,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和《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英语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英语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
严格按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七级要求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命题。
考试将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核,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英语基本能力的考核;检测学生业已形成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检测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创设的语言运用情景要充分考虑各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要尽可能避免因学生的生活经历的差异而影响试题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4.时代性原则。
阅读文章和书面表达的选题应贴近学生实际、尽量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英语素材,体现时代感。
三、考试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完1~5必修模块后,达到七级的目标要求。
七级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如下:1.语言知识词汇1)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4)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
语法1)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常用表达方式;2)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常用表达方式;3)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4)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续手段,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机密★2008 年6 月14 日2008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信息技术试题(信息技术基础)(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50 分)注意事项:1.本卷共8 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选择题(共50 题,每题1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北京时间5 月12 日14 时28 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 级地震。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动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紧急有序的救灾工作,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信息的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不完全性D.真伪性2.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赶赴灾区的解放军战士B.在现场报道的电视台记者C.救灾指挥部的总指挥员D.新浪网滚动播出的地震伤亡情况3.通过广播和电视跟踪报道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福建的传递盛况,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有A.声音和文字B.声音和视频C.文字和动画D.声音和动画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实况视频在因特网上传播,世界各地都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会议情况。
这主要归功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A.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B.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C.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D.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5.用计算机制作模拟汽车碰撞的全过程,这里应用了信息技术的A.虚拟现实技术B.语音技术C.GPS 全球定位D.生物技术6.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A.飞鸽传书B.移动电话C.烽火狼烟D.动画制作7.将课本中的“二叉树”结构图输入计算机中,下列合适的设备是A.扫描仪B.打印机C.显示器D.音箱8.朋友参加“开心辞典”节目碰到一个有关“更新后的珠穆朗玛峰的具体高度”的难题,他通过电话向你求助,为迅速找出准确的答案,你将选择A.到图书馆查阅B.收看电视C.实地测量D.上网搜索9.下列信息来源中,可以通过事物本身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是A.同学B.图书C.事件现场D.网络10.使用搜索引擎查找《鲁迅全集》,下列关键词中,最佳的是A.鲁迅B.全集C.鲁迅全集D.周树人1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E-mail 地址是A.@ B.fjhk@C.c:\163\com D.12.下列不属于下载工具的是A.网际快车(FlashGet)B.迅雷(Thunder)C.网络蚂蚁(NetAnts)D.动画制作(Flash)13.URL 路径/index.html 中,“news”部分称为A.协议B.主机名C.帐号D.用户名14.Windows 系统自带的网页浏览器是A.IE B.QQ C.ACDSee D.WinRar15.复制网页中的信息到“记事本”文档中,能被粘贴的信息是A.图像B.文字C.声音D.动画16.下列对象中,Word 不能处理的是A.视频B.文字C.图片D.表格17.如图1 所示,该文稿片段的排版没有用到的是图 1A.艺术字B.图文混排C.字体设置D.竖排文本框18.在字处理软件中,键盘上<Backspace>键(退格键)的作用是A.删除光标前的字符B.删除光标后的字符C.复制光标前的字符D.复制光标后的字符19.在字处理软件中,剪切选定的文本,不可以粘贴在A.Word 文档中B.WPS 文档中C.记事本文档中D.声音文件中20.Word 文件默认的扩展名是A..bmp B..doc C..wps D..mp321.下列软件中,适用对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分析的是A.PowerPoint B.Excel C.记事本D.千千静听根据图2 回答22-24 题图 222.如图2 所示,表格中的数据排序方式是A.按人员升序B.按人员降序C.按总分升序D.按总分降序23.如图2 所示,在E3 单元格中统计“一班”的总分,应使用的函数是A.Min B.Max C.Sum D.Average 24.如图2 所示,分别计算二、三、四班的总分,最快捷的操作方式是A.逐个使用函数计算B.使用计算器计算C.使用填充柄复制函数D.逐个使用公式计算25.如图3 所示的图表是A.柱形图B.面积图C.折线图D.饼图26.下列软件中,适合于处理图像文件的是A.Winamp B.超级解霸C.PhotoShop D.Cool Edit27.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的顺序是①需求分析②素材采集加工③发布与评价④作品集成⑤规划与设计A.③①B.⑤①②C.②①④③D.①⑤②④③图3 28.下列软件中,可以播放.avi 视频文件的是A.Windows Media Player B.IE 浏览器C.Microsoft Word D.超级音频解霸29.编程解决问题的核心步骤是A.算法设计B.界面设计C.检测结果D.调试运行30.下列属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是A.Visual BasicB.FrontPageC.OCRD.ACDSee31.如图4 所示,求x 的绝对值,算法描述方式是A.自然语言B.流程图C.伪代码D.程序代码图432.下列问题中,最适合用计算机编程来解决的是A.制作电子报刊B.合成数码照片C.播放MP3 音乐D.找出1000 以内的所有质数33.智能机器人“Asimo”能根据播放的背景音乐节奏跳起舞来,这个过程体现了人工智能中的A.指纹识别技术B.文字识别技术C.模式识别技术D.在线翻译技术34.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A.灭火机器人B.指纹识别系统C.校本课程管理系统D.医疗专家系统35.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邮件比普通邮件传送更方便、快捷B.发送电子邮件时,收发双方必须同时在线C.电子邮件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个收件人D.电子邮件可以发送文字、图像等信息36.下列违背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是A.通过网络登录他人计算机,擅自拷贝他人文件B.在QQ 群上发布消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福建省2008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图1中的甲骨文最能反映商周政治特征的是()2.秦朝政治制度为后世所沿用的有()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④三省六部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北方游牧民族内迁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前番已将敌军击退,但皇帝无抵抗决心。
待敌军再至,都城被其攻破,两帝遭其生擒”。
材料中的“敌军”是指()A.辽军B.西夏军队C.蒙古军队D.金军5.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
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其体现的建筑理念是()A.天人合一B.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布局合理6.下列历史事件中,反映当时中央政权与地方关系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B.澶渊之盟C.雅克萨之战D.册封五世达赖7.图2被割占的中国领土中,与中俄《北京条约》规定相关的是()A.③⑤B.①②C.②④D.④⑤8.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
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这反映了船政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A.西方思想文化B.近代西方科学技术c.中国传统经典D.人文科学9.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这意味着()A.北洋政府实行民主政治B.国民党取得组织责任内阁的权利C.国民党领导人依此将取代袁世凯的总统职位D.总统制将取代责任内阁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回答10-15题。
福建省2013年1月一般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理科)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全部的答案都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选择题:1、家谱是一种特别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以下制度中,与家族的出现关系最亲密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郡县制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伺以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强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先一步。
”“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致远号”撞向敌舰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3、与图1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天京事变B、黄海海疆C、武昌起义D、台湾捍卫战4、全面抗战迸发后,公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
此中打破日本三个月消亡中国计划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5、俗语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它经历了:A、30年B、40年C、79年D、109年6、图2是高中历史必修一某课中的知识构造。
据此判断该课的主题是:、新中国早期的政治建设、新期间外交政策与成就C、祖国一致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波折发展7、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目标,遇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誉和拥护,此次会议的地址是:A、中国北京B、埃及开罗C、印度新德里D、印度尼西亚万隆8、图3所反应的历史事件,标记着:1A、中日邦交正常化B、新中外国交政策的成熟C、中美两国正式成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9、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拟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王位继承法》10、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幻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1卷(选择题44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4页。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以下做法与此精神相违背的是A.控制高能耗企业上马B.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C.无节制地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逐步实现化工企业零排放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0.8mol二氧化碳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C.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3.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
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右图所示标志,应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是A.废旧电池B.厨余垃圾C.危险废物D.可回收物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NaCl B.Ca(OH)2C.H2O D.CH45.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气体是A.NH3、HCl B.N2、O2C.H2、CO D.CO2、O26.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0”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4HNO32H2O+4NO2↑+O2↑B.NaOH+HCl=NaCl+H2OC.Fe2O3+6HCl=2FeCl3+3H2O D.2H2+O22H2O7.成人人体中缺某种微量元素时,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该元素是A.碘B.氟C.铁D.锌8.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A.新元素B.新分子C.新物质D.新能量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氯水B.液氯C.海水D.盐酸10.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化学知识。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高二历史学业基础会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第1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4页。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是A.《四洲志》B.《天朝田亩制度》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4.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B。
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5.图片、实物与文字一样也承载着历史。
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开国大典D.中美建交6.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经济制度C.两种法律制度D.两种军事制度7.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E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是A.朱德B.周恩来C.叶剑英D.陈毅8.图2《乔的笑》拍摄于1971年,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事件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9.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民主政治发源于古代的A.埃及B.印度C.波斯D.希腊l0.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并被选为第一任总统的是A.华盛顿B.杜鲁门C.林肯D.罗斯福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2.中国历代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海禁政策1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纲要历史必修2检测题必修(Ⅱ)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从此出现了中国的原始农业。
这个人是( )。
A.神农氏B.大禹C.周公D.黄帝2.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出现C铁犁的使用D.新型灌溉工业的出现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生产部门是( )。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工业4.以下图片可以反映汉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
5.“……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
……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
A.四川都江堰B_扬州古运河C.关中郑国渠D.河北赵州桥6.“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特点是( )。
A.自耕农生活富裕祥和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商品经济不发达D.自耕农经济很脆弱7.某收藏家收藏的瓷器有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的真品。
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 )。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8.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9.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晚上“市”门紧闭10.“客行野田问,比屋皆闭户。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模拟试题(09.1.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秦朝开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2.西汉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 B.荀子提出“性恶论”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科举制的需要3.唐代,负责任命“中举入士”者的官职的政府机构是A.工部 B.户部C.礼部 D.吏部4.下列发明家中,对中国古代造纸术贡献最大的是A.蔡伦 B.毕升C.沈括D.王祯5.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其中以“三吏”、“三别”等代表性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是A.李白 B.杜甫C.李清照 D.苏轼6.《红楼梦》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思想内涵与同一时期的思想家的思想基本一致。
这些思想家不包括...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7.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土地国有制8.根据下图分析,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在“市”的发展上有所突破的是①城市布局成棋状②手工业发达③“夜市”出现④打破了坊市界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9.1845年后“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女织工)失业”。
下列不平等条约与这一现象出现有直接关系的是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10.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时期革命纲领的是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1.一位对孙中山怀有无比敬仰之情的外国人想到孙中山曾经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旅游。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高二历史学业基础会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第1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4页。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是A.《四洲志》B.《天朝田亩制度》C.《天演论》D.《孔子改制考》4.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B。
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5.图片、实物与文字一样也承载着历史。
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开国大典D.中美建交6.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经济制度C.两种法律制度D.两种军事制度7.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E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是A.朱德B.周恩来C.叶剑英D.陈毅8.图2《乔的笑》拍摄于1971年,让乔冠华开怀大笑的事件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9.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民主政治发源于古代的A.埃及B.印度C.波斯D.希腊l0.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并被选为第一任总统的是A.华盛顿B.杜鲁门C.林肯D.罗斯福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2.中国历代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海禁政策1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14.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A.报童在街上叫卖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15.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A.黄河、长江流域B.中西部地区C.北京、西安等大城市D.东南沿海地区16.清末考取状元,但未贪恋官场,而选择了实业救国,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A.张謇B.梁启超C.李鸿章D.荣德生17.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A.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c.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推行福利政策18.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斯大林模式19.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图3标志的区域经济集团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东盟20.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调整人际关系、建立礼乐文明社会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1.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孔子B.朱熹C.陆九渊D.李贽22.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图4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
其构思取材于A.草书B.篆书c.楷书D.行书23.《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和批判。
这些作品创作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24.1977年,国家开始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是A.恢复高考制度B."三个面向"题词C.实行义务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25.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用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B.袁隆平C.李四光D.杨利伟26.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两部作品所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2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政治主张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民主权说C.三权分立D.开明君主制28.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能验证这一说法的理论是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万有弓{力定律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9."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该广告词中爱迪生的贡献是A.研制彩色电视机B.改良蒸汽机C.研制电子计算机D.发明电灯30.贝多芬的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他曾视拿破仑为英雄,并为他谱写了A.《命运交响曲》B.《田园交响曲》C.《英雄交响曲》D.《合唱交响曲》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
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本卷第2页右上角座位号填写清楚。
题号总分3l 32 33 34 35得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3l、32小题各8分.第33、34小题各7分。
第35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县制度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材料三雍正年间……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T-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檐曝杂记》(1)材料一中图5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3分)(2)材料一中图6所示的三省六部制哪一时期开始实行?它起到什么作用?(3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2分)32.阅读下列材料: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
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请回答:(1)依据材料,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并指出从欧共体到欧盟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5分)(2)欧共体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3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十一届3中全会材料二一首《春天的故事》曾传唱大江南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勾起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作出什么重大决策?(2分)(2)《春天的故事》歌颂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2分)(3)近30年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更加文明进步。
请举出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分)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问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先进的技术手段把世界连接在一起。
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请回答:(1)写出材料一图8中D航路的开辟者。
(1分)(2)有人认为:新航路开辟的真正原动力是寻找黄金,追求财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便是其所到之地蒙受灾难的开始,财富被掠夺,土著居民遭屠杀。
同时,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
因此,新航路的开辟从动因到结果都没有什么可歌颂的。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以上观点的看法。
(3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不能全部照抄材料)。
C3分)35.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历史知识,感知体验历史,再到理解感悟历史的过程。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提示,完成"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活动素材表。
(3分)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背景图片③(只填写杂志名)历史人物①康有为陈独秀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民主、科学(2)图9所示内容是哪一革命政党的纲领?这一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释为什么主义?(2分)(3)图10所示内容是毛泽东在什么时期写的?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写出这条革命道路的中心内容。
(3分)(4)你认为孙中山、毛泽东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2分)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B 2.C 3.B 4.D 5.C 6.A 7.B 8.B 9.D lO.A11.C 12.B 13.A 14.C 15.D 16.A 17.C 18.D 19.C 20.A21。
B 22.B 23.D 24.A 25.B 26.C 27.B 28.D 29.D 30.C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31.(1)秦朝。
(1分) 秦始皇(赢政)。
(2分)(2)隋唐时期(如答隋朝或唐朝亦可)。
(1分) '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