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Unit4 I Have A Pen Pal 第三课时导学案B.Let’s learn Let’s practise Let’s try Let’s talk——董淑芳●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短语:lives in Beijing、teaches English、gose to work、by bus、watches TV at night、reads newspapers everyday.2.能听、说、读写句子:Dose she teach English ? No,she doesn’t./Yes,she does.能听、说、认读句子:Does your pen pal live in Shanghai ?No, he doesn’t.He lives in Beijing.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该类句型。
重难点:五个动词短语的单三形式及疑问句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let’s talk部分的对话(试读、试翻译,可借助单词表)。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学习,利用书中的let’s practise 进行展示,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找朋友”游戏。
抽取两小组同学进行演示:一组持单词卡片:goes to work|、teaches、reads、goes home、goes to bed、watches 另一组持卡片:by subway、math、newspapers after lunch、at 5:30、TV in the evening、at 10.老师打乱顺序,然后学生一次寻找自己的搭配。
如:一个持有单词卡片为 goes home 那在寻找搭配时可以问“Does Bill go home at 5:30 ?”遇到是对的同学就回答“Yes!”遇到错的就回答“I don’t know”.直到最后找到真正的“朋友”。
)3.根据本节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导学案。
第3课时认识米导学案设计课题认识米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认识米”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和运用新知,并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1.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创设学生用小尺子测量黑板长度的情境,有意给学生设“难”,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尺子某些时候用起来小,引起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创造的欲望,使认识米尺成为一种精神需要,在思维的碰撞中体会到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开展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巩固初步建立起来的“米”的表象,为估计、测量及培养数感积累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12厘米长的尺子米尺学生准备:尺子米尺绳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实践操作,复习旧知。
(6分钟) 1.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手比画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1.思考后明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尺子。
2.回答问题并用手比画。
1.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作单位。
(2)食指宽约()厘米。
呢?3.引导学生讨论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3.交流用尺子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自主探究,引入新课。
(15分钟) 1.组织活动。
(1)用老师提供的尺子(12厘米长)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2)在测量时有什么问题或想不通的地方及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导入单位“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过秦论》导学案第三课时【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
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4、5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研读文章4、5段,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预习案】一·知识积累: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①赢粮而景从通②百有余年通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①才能不及中人()②将数百之众()③赢粮而景从()④斩木为兵()⑤山东豪俊()⑥同年而语()3.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②天下云集而响应()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并起而亡秦族矣()⑤序八州而朝同列()4.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A.为天下笑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E.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5.默写:①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⑦,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探究案】1.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2.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3.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4.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记叙部分():写第一层:():写第二层:():写(二)议论部分():写5.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③试用几个词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切线长定理,初步学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2.了解有关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3.学会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农村建设中,张村计划在一个三角形中建一个最大面积的圆形花园,请你设计一个建筑方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切线长定理 【类型一】利用切线长定理求三角形的周长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于点E 、F ,切点C 在AB ︵上.若PA 长为2,则△PEF 的周长是________.解析:因为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所以PA =PB ,因为⊙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为C ,所以EA =EC ,CF =BF ,所以△PEF 的周长PE +EF +PF =PE +EC +CF +PF =(PE +EC )+(CF +PF )=PA +PB =2+2=4. 【类型二】利用切线长定理求角的大小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点C 在⊙O 上,如果∠ACB =70°,那么∠OPA 的度数是________度.解析:如图所示,连接OA、OB.∵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OA⊥PA,OB⊥PB,∴∠OAP=∠OBP=90°.又∵∠AOB=2∠ACB=140°,∴∠APB =360°-∠PAO-∠AOB-∠OBP=360°-90°-140°-90°=40°.又易证△POA≌△POB,∴∠OPA=12∠APB=20°.故答案为20.方法总结:由公共点引出的两条切线,可以运用切线长定理得到等腰三角形.另外根据全等的判定,可得到PO平分∠APB.【类型三】切线长定理的实际应用为了测量一个圆形铁环的半径,某同学采用了如下办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锐角为30°的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可求得铁环的半径.若测得PA=5cm,则铁环的半径长是多少?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解:过O作OQ⊥AB于Q,设铁环的圆心为O,连接OP、OA.∵AP、AQ为⊙O 的切线,∴AO为∠PAQ的平分线,即∠PAO=∠QAO.又∠BAC=60°,∠PAO+∠QAO +∠BAC=180°,∴∠PAO=∠QAO=60°.在Rt△OPA中,PA=5,∠POA=30°,∴OP=55(cm),即铁环的半径为55cm.探究点二:三角形的内切圆【类型一】求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如图,⊙O是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内切圆,则⊙O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OD .由等边三角形的内心即为中线,底边高,角平分线的交点.所以∠OCD =30°,OD ⊥BC ,所以CD =12BC ,OC =2OD .又由BC =2,则CD =1.在Rt △O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D 2+CD 2=OC 2,所以OD 2+12=(2OD )2,所以OD =33.即⊙O 的半径为33. 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的内心为等边三角形中线,底边高,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类型二】求三角形的周长如图,Rt △ABC 的内切圆⊙O 与两直角边AB ,BC 分别相切于点D 、E ,过劣弧DE ︵(不包括端点D 、E )上任一点P 作⊙O 的切线MN 与AB 、BC 分别交于点M 、N .若⊙O 的半径为r ,则Rt △MBN 的周长为( )A .r B.32r C .2r D.52r 解析:连接OD ,OE ,∵⊙O 是Rt △ABC 的内切圆,∴OD ⊥AB ,OE ⊥BC .又∵MD ,MP 都是⊙O 的切线,且D 、P 是切点,∴MD =MP ,同理可得NP =NE ,∴C Rt △MBN =MB +BN +NM =MB +BN +NP +PM =MB +MD +BN +NE =BD +BE =2r ,故选C. 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强调用切线长定理可解决有关求角度、周长的问题.明确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切线长定义,掌握切线长定理,并利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 1 课时公民基本权利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1.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预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惟独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干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公民的身体。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等。
5.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行风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
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公民给行风热线电话,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什么权利?(2)政府部门开通行风热线电话有什么重要意义?(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的周围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请你通过行风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是国家的主人。
( )A.公民人民B.人民公民C.人民人民D.人民公民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
据此回答 2—3 题。
2.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B.肖像权C.政治权利D.经济权利3.面对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楣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4.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5.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不少人对此非常不满。
第三课时Section B(1a~1e)01基础过关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How smart Jim is!He can speak three l________-English,Chinese and Russian. 2.Zhu Ling wasn't happy though she got good g________ in the test.3.You should often e________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ier.4.Her classmate wants to join the school basketball t________ next week.5.We are all Chinese,but Bob,Frank and Linda are from f________ countries. 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Does Henry look much ________(healthy) than his brother?7.Now Jack studies Chinese ________(real) hard.8.Your sister's plan sounds very ________(interest).9.Both Alice and Helen ________ (watch) a movie tomorrow evening.10.Mr.Green ________ (climb) the mountain with his friends next week.Ⅲ.单项选择。
( )11.—What is her New Year's ________?—She's going to study a lot.A.subject B.educationC.exercise D.resolution( )12.Lily loves music.She is going to ________.A.play sportsB.exercise moreC.eat more vegetablesD.take guitar lessons( )13.Chengdu ________ a beautiful place to live in.A.sounds B.sound likeC.sounds like D.sounds as( )14.—________ are you going to be a pianist?—I'm going to practice the piano every day.A.How B.WhyC.What D.Where( )15.—I'm going to join a soccer club to practice soccer next year.—________.A.No problem B.Sounds greatC.Thank you D.Have a good day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年级:九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制作人: 不知名 编号:2023-12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重点)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重点)3.能够结合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难点)【预学案】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是怎么定义的? ;一个锐角的余弦是怎么定义的? ;一个锐角的正切是怎么定义的? .2.互余的两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若∠A +∠B =90°,则sin A cos B ,cos A sin B ,tan A ·tan B = .【探究案】1.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各是多少度?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各是多少?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下表:2.求下列各式的值.(1)cos 260°+sin 260°. (2)-tan45°.3.如图,在Rt △ABC 中,∠C = 90°,AB =,BC =,求 ∠A 的度数; cos 45sin 45︒︒634.如图,AO 是圆锥的高,OB 是底面半径,AO =OB ,求的度数.【检测案】1. ,锐角的度数应是( )A.40°B.30°C.20°D. 10° 2. 已知∠A 为锐角,,则下列正确的是( ) 3. 在 △ABC 中,若,则∠C = . 4. 求下列各式的值:5. 如图,在△ABC 中,∠A =30°, ,求 AB 的长度.6. 已知,△ABC 中的∠A 和∠B 满足| tan B |+(2 sin A )2=0,求∠A ,∠B 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