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3.12 KB
- 文档页数:4
《登上地球之巅》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体会登山队员的精神品质(重点)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流程【活动一】(2分钟)一、温故——登峰遇到的困难(学生简述)1.客观——风雪、陡峭、黑夜、缺氧等;2.主观——体能消耗等二、知新——学习目标(略)【活动二】(25分)赏析并批注尽管登山如此困难,然我登山英雄成功登顶。
这期间一定有令你感动的地方,请在文中勾画出来,并作简要批注、赏析。
提示:(1)独学(速读课文,勾画感动语句,多色笔批注<5分钟>(2)对学(同桌交流,分享感动)<5分钟>(3)群学(同组起立,聚首交流,存疑待展)<5分钟>(4)展示(讲清页码、段落;口齿清晰流畅;结合语境具体从修辞、用词等方面分析;存疑师生互析,归纳总结) <10分钟>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板书)坚持不懈团结协作……总结时结合《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在沙漠中心》的主人公一起分析。
【活动三】(10分钟)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方法同上)温馨提示:1.要与刚才所画句子的符号相区别2.此环节着重从阅读效果的角度对描写珠峰美丽景色的作用进行分析。
作用:(1)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2)阅读紧张之余,欣赏美丽的景色,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活动四】(5分钟)拓展延伸——乌兰察布人的“探险精神”1.登山队员王勇峰事迹简介并推荐阅读《我在珠穆朗玛峰》(王勇峰)2.“星光大道”周冠军刘智鹏事迹简介【活动五】总结(3分钟)愿我们发扬可贵的探险精神去攀登心中的珠穆朗玛峰。
【活动六】作业收集有关探险的事迹。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
教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
教学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本课重点: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教学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背景资料: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1960年3月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
这里是登山队的大本营。
参加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
在大本营里,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尽早的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作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基础知识:P182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有关词语;课下注解中的有关词语的解释。
3、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
还重点描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问题探讨:课文中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的用闲笔来描写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
在阅读效果上可谓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课后作业:P181二、三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3篇Lesson 23 on the top of the earth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登上地球之巅模板2、篇章2:登上地球之巅范本(实用版)3、篇章3:登上地球之巅模板篇章1:登上地球之巅模板知识目标:1.丰富有关珠穆郎玛峰的有关知识2.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能力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德育目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内容2.体会文章景色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并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并搜集有关珠峰的知识教师:1,投影仪、录音机、歌曲《珠穆郎玛》、自制投影的资料2.有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和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
教学思路:先从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后让学生合作探究,感受写景的妙处。
然后延伸拓展,以认识和理解为主旨,对学生进行感情的熏陶。
教学课型:新授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与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1、呈现有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并播放歌曲《珠穆朗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