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部编物理专题力和弹力(专项测试)(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231.61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力、弹力巩固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 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D. 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④3.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 16NB. 12NC. 28ND. 4N4.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以上都是5.甲班和乙班进行拔河比赛,甲班获得了胜利,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大于乙班拉力B.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小于乙班拉力C.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等于乙班拉力D. 比赛时两班拉力的大小无法比较6.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上方,没有调零他就用该测力计来测量拉力大小,则测量结果()A. 偏小B. 偏大C. 与真实值相等D. 无法判断7.小明用力向上提水时,小明的手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对这两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施力物体相同,力的作用点、方向也相同B. 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C. 施力物体不同,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不同D. 力的作用点相同,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都不同8.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手B. 车C. 绳D. 沙子9.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B.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C. 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D. 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10.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所受拉力12N时,长度变为()A. 10cmB. 12cmC. 14cmD. 20cm11.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 4N和8NB. 4N和4NC. 4N和0ND. 8N和8N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A. 0 2.0NB. 2.0N 0C. 2.0N 4.0ND. 2.0N 2.0N13.如图所示,各用6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若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A.12NB. 6NC. 0ND. 2N1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4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关于测力计示数正确的是()A. 8NB. 4NC. 0ND. 2N15.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 几个同学都一样大B. 手臂长的同学C. 体重大的同学D. 力气大的同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6.如右图,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______;后者改变运动员的______。
专题02 7.2弹力专题训练(解析版)考点1 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典例1】(春•额尔古纳市校级月考)物体受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
【答案】弹性;塑性。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但外力撤消后,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弹性,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
【解答】解:物体受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弹性;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塑性;故答案为:弹性;塑性。
【典例2】(春•怀安县期末)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典例分析+变式训练 考点直击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答案】B。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解答】解: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若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故A说法正确;B、各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产生弹力作用,例如竹竿、弹簧片、塑料尺发生弹性形变时,可以产生弹力作用,故B说法错误;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C说法正确;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D说法正确。
故选:B。
【变式训练1】(春•横山区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长橡皮筋,将“纸弹”弹出去。
其中,橡皮筋发生了 (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 力使“纸弹”的 (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2弹力(专题训练)【五大题型】一.弹力的概念(共8小题)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共8小题)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共9小题)四.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共5小题)五.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共6小题)一.弹力的概念(共8小题)1.(2023秋•肇源县期末)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答案】A【解答】解:A、不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正确;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故D正确。
故选:A。
2.(2023春•六盘水期中)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压在弹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由于形变而受到压力B.弹簧由于形变而受到支持力C.物体发生形变了,所以受弹力的作用D.弹簧由于形变而产生对物体向上的弹力【答案】D【解答】解:A、弹簧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对弹簧施加的力,故A错误;B、弹簧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而对弹簧施加的力,故B错误;C、物体发生形变了,所以对弹簧施加压力的作用,故C错误;D、弹簧由于形变而产生对物体向上的弹力,故D正确。
故选:D。
3.(2023春•潞州区校级期中)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
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乙同学B.甲同学C.丙同学D.三个同学都一样大【答案】A【解答】解:三个同学都把同一弹簧拉力器上的弹簧拉开,都把手臂伸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故A符合题意。
物理弹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的刚度系数有关。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正确的关系?A. 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与刚度系数成反比B. 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与刚度系数成正比C. 弹力与形变量成反比,与刚度系数成正比D. 弹力与形变量成反比,与刚度系数成反比答案:B3. 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当施加的力为F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若将力增加到2F,弹簧的伸长量变为多少?A. 2xB. 4xC. x/2D. 3x答案:A二、填空题4. 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时,若该力的方向与物体的接触面垂直,则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为______。
答案:F5.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为F=______。
答案:kx三、简答题6. 请简述弹力的产生条件。
答案:弹力的产生条件包括: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7. 描述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答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基于胡克定律,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施加在弹簧上的力成正比。
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来确定施加的力的大小。
四、计算题8. 一根弹簧的弹性系数为200 N/m,当弹簧受到10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了多少?答案:弹簧伸长量为0.05 m。
9. 一个弹簧挂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5 cm。
求弹簧的弹性系数。
答案:弹簧的弹性系数为40 N/cm。
五、实验题10.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胡克定律。
请简要描述实验步骤。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一根弹簧、一个固定支架、一个测力计和一些已知质量的砝码。
-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弹簧垂直悬挂。
- 用测力计测量并记录弹簧在不同质量砝码作用下的伸长量。
- 制作伸长量与力的关系图,观察是否为一条直线,以验证胡克定律。
初二物理弹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A. 物体相互接触B. 物体相互挤压C. 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D. 物体发生形变答案:C2.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 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伸长的方向答案:C3.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依据的原理是()A.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B.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短C.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正比D.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反比答案:C4. 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伸长5cm,若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A. 7.5cmB. 10cmD. 15cm答案:A5.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A.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B.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短C.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正比D.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反比答案:C6. 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伸长5cm,若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A. 7.5cmB. 10cmD. 15cm答案:A7.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A.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B.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短C.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正比D.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反比答案:C8. 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伸长5cm,若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A. 7.5cmB. 10cmD. 15cm答案:A9.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A.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B.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短C.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正比D.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但伸长与拉力成反比答案:C10. 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伸长5cm,若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A. 7.5cmB. 10cmD. 15cm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初中物理弹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弹力只存在于固体中B. 弹力只存在于液体中C. 弹力只存在于气体中D. 弹力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答案:D2.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仪器,其原理是()A.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的力成正比B.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的力成反比C.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的力无关D. 弹簧的形变与所受的力成二次方关系答案:A二、填空题1.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的______成反比。
答案:劲度系数2. 当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弹簧会发生______形变。
答案:伸长三、简答题1. 请简述弹力产生的条件。
答案: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并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2. 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和物体的劲度系数有关。
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力也越大。
四、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根弹簧、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些钩码。
(2)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
(3) 每次增加钩码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的弹力。
(4) 记录每次测量的弹力和对应的钩码数量。
(5)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2. 请描述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答案: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步骤如下:(1)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至零点。
(2) 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3) 确保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4) 读取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力的大小,即为物体的重力。
专项测试力和弹力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2.2N B.2.4N C.3.3N D.3.6N 2.(2019·全国初二课时练习)农夫赶着马车,拉着货物在水平路面上缓缓行驶。
那么使马车、车夫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车夫B.地面C.马D.车上货物3.2017年5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南宁市南湖鸣锣开赛,再度上演了“群龙聚会”,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湖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C.浆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水对浆也施加力的作用D.手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浆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4.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6.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推A点最容易将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B.推C点最容易把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C.推A点最容易把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D.推C点最容易把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7.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B.用竖直方向上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无须重新调零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D.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8.火箭发射升空把卫星送往太空预定轨道。
2020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 N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D.一张书桌2.如图1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3.如图2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 N的物体在F=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关于此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物体在AB段的摩擦力等于10 NB.物体在AB段的摩擦力小于5 NC.物体在BC段的摩擦力等于5 ND.物体在AB段的摩擦力大于在BC段的摩擦力4.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3所示。
水平向右推窗,在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图3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5.如图4所示,重为500 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他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f1>500 N,方向竖直向下B.f2=500 N,方向竖直向下C.f3<500 N,方向竖直向上D.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6. 如图5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7. 如图6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F1、F2分别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F1=3 N,方向水平向左,力F2=5 N,方向水平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6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5 N,方向水平向左D.B对A的摩擦力为5 N,方向水平向右二、填空题8.如图7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07 重力和弹力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重力和重心目标2判定弹力有无目标3弹力的方向目标4弹力的大小一、重力和重心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特别提醒:(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例1】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上容量最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主机室基坑,完成开挖,就在杭州未来科技城。
关于重心、重力和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B.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重心在绳子的延长线上C.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D.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答案】BC【详解】A.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才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所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也不一定在物体上,A错误;B.用悬挂法找物体重心时,物体所受重力与悬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重心一定在悬绳的延长线上,B正确;C.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C正确;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错误。
故选BC。
二、判定弹力有无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
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
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判断。
【例2】下列对图中弹力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球随车厢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B.图乙中,小球被轻绳斜拉着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斜面对小球有弹力C.图丙中,小球被a、b两轻绳悬挂着处于静止,其中a绳竖直,b绳对小球有弹力D.图丁中,两相同球各自被长度一样的竖直轻绳拉住而静止,则两球间有弹力【答案】B【详解】A.假设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不能随车厢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故小球受到重力和车底板对小球的支持力,车厢左壁对小球无弹力,故A错误;B.假设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小球将在细线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故斜面对小球有弹力,故B正确;C.假设b绳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在水平方向合力不为零,小球无法处于静止,故b绳对小球无弹力,故C错误;D.假设两球间有弹力,则细线不可能处于竖直状态,故两球间无弹力,故D错误。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专题04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第7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蚌埠月考)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 B.10N C.35N D.20N【答案】D。
【分析】知道弹簧的原长,又知道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可以求出弹簧的伸长量,再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受力与伸长的关系,可推断出弹簧此时受力的大小。
专题05 力和弹力专项测试(满分50分,时间20分钟)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2016·湖北初二月考)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2.2N B.2.4N C.3.3N D.3.6N【答案】B【解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0.2N,其分度值为0.2N.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2×0.2N=2.4N,故选B。
2.(2019·全国初二课时练习)农夫赶着马车,拉着货物在水平路面上缓缓行驶。
那么使马车、车夫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车夫B.地面C.马D.车上货物【答案】C【解析】马蹬地给地面施力同时地面给马一个向前的力,马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马给马车施加一个拉力,所以使马车和车夫前进的施力物体是马。
故选:C.3.(2019·连城县罗坊中学初二月考)2017年5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南宁市南湖鸣锣开赛,再度上演了“群龙聚会”,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湖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C.浆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水对浆也施加力的作用D.手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浆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A.在比赛过程中,以湖岸为参照物,龙舟与湖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与龙舟上的座位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浆对水施力的作用时,水对浆也施加力的作用,故C正确;D.手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浆对手也施加了力的作用.故D错误.4.(2019·辽阳市第九中学初二月考)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B.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C.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答案】A【解析】A.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发生形变,故A正确;B.用力压桌子,桌子会发生形变,由于桌子的形变量较小,不易观察到,故B错误;C.物体发生的形变分为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两种,故C错误;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撤掉外力后它不能恢复原状,是非弹性形变,它的弹性很差,故D错误;5.(2019·全国初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答案】B【解析】A.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的作用。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还必须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压力、支持力、绳子中的拉力均是由于形变而引起的,都属于弹力。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2019·山东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推A点最容易将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B.推C点最容易把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C.推A点最容易把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D.推C点最容易把门关上,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答案】C【解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故选C。
7.(2016·上海上外附中初三课时练习)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B.用竖直方向上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无须重新调零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D.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答案】B【解析】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竖直方向测力时,示数是弹簧重力和对挂钩拉力的和,所以用竖直方向上已经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时,必须重新调零,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为测量准确,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被测力必须作用在挂钩上。
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为保证测量准确和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8.(2019·山西初二期中)火箭发射升空把卫星送往太空预定轨道。
有关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只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D.火箭升空时只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答案】B【解析】火箭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变化,A错误;火箭升空时,燃烧液态氢气,向下释放出大量的燃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对火箭有向上的作用力,B正确;火箭升空过程中除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燃料对它的反作用力,CD错误,故本题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8分)9.(2019·甘肃初二期中)一根弹簧长15cm,其下端挂6N重物时,弹簧伸长4cm,当其下端挂3N重物时,弹簧长________cm;当弹簧长23cm时,它所受的拉力为________N.【答案】17 12【解析】因为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当其下端挂3N重物时,弹簧伸长量为L,即6N4cm =3NL,所以L=2cm,弹簧的长度为17cm;当弹簧长23cm时,弹簧伸长量为8cm,同理得6N4cm =F8cm,所以F=12N.10.(2019·辽宁辽阳初二期末)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答案】相互、球【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脚对足球施力时,足球同时对脚施力,因此,脚会感到痛,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球.11.(2019·江苏初二月考)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练习跳水时,跳板发生了_____形变。
于是产生了_____力,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
【答案】弹性、弹、向上、运动员【解析】跳水运动员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运动员起跳时,用力向下踏跳板,对跳板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是由运动员施加给跳板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跳板也对运动员产生一个垂直于跳板向上的力即此弹力,受力物体是运动员。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计16分)12.(2019·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初二月考)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L1、L2;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L1′、L2′;③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填写序号).(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是为了得到_____和_____均相同的两根弹簧.(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_____有关.(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和_____.【答案】2、得到材料、粗细均相同的两根弹簧、拉力大小、弹簧的原长、对应的伸长量【解析】(1)保持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改变拉力大小,对比伸长量的大小关系,这是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原长的关系,故是研究猜想2;(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保持了弹簧材料、粗细相同,原长不同;(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观察伸长量的变化,探究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4)该探究过程需要探究的物理量是弹簧的原长,比较弹簧的伸长量.13.(2019·江苏初二期中)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也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如图乙。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6N 的钩码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则用橡皮筋___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均选填“A”或“B”)。
【答案】12、B、A【解析】(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 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 A=k A△x A,F B=k B△x B,由图知,当F A=5N,△x A=10cm;F B= 10N,△x 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 A=k A△x A、F B=k B△x B得:k A=0.5N/cm、k B=1N/cm,因此F A=0.5△x A,F B=△x B,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 A=6N0.5N/cm =12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x B=6N1N/cm=6cm;(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14.(2019·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初二月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