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3
- 格式:pdf
- 大小:5.84 MB
- 文档页数:33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8篇《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帮大家的《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一:导入1、板书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读题质疑课件出示: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拜小老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采纳学科告诉自豪(毫米)预料联想意识感触谦虚萧条口吻娜塔莎请教(多音字)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的,来提醒一下大家好不好?(1)“诉”的书写,不能漏掉一点,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2)自豪(毫米)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3)请教(多音字)教育,管教;教书(4)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让学生造句。
例: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有感触。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课件出示:按照相遇——临别——事后这样一个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节):萧伯纳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玩了很久。
第二段(2—4):写临别是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小姑娘出乎意料的答复使萧伯纳为之一震。
第三段(第5节)写萧伯纳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并从中受到教育,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并认定那个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5、分段朗读,适当指导(1)指名朗读第一节,再齐读。
读出小女孩的“可爱”(2)读2—4节,男生读萧伯纳说的话,女生读小姑娘说的话,师读旁白。
(3)指名读最后一节(2个学生),再齐读。
三、精读第一小节,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1、找出课文中能答复这个问题的句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作家的小老师3 苏教版(4)仔细观察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师生共同写一遍,学生在生字表上描一个。
4、指名开火车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1、画出课文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A、出示,读句子,读加点词语B、给加点词语换个词C、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著名作家(出示,指名读)2、读出名气。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小老师是谁?1、过渡: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却拜了一个小老师,这位小老师是谁呀?出示:娜塔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2、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A、指名读B、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她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加着重号)C、你也在书上给这几个词语加上着重号。
D、怎样读出她的可爱呢?试一试、3、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三)解决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拜小女孩作老师1、指名说。
说不好没关系,我们来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2)出示填空:……萧伯纳对小姑娘说……a、指名填空。
(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b、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出示第三自然段。
(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小姑娘说了什么让大文豪出乎预料的话?谁来读一读。
(3)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天真可爱、勇敢无畏、有礼貌、聪明机智……)学生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段话。
4、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
(1)同桌练习。
(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老师读旁白。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过程方法1、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揭题,板书课题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呢?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二、初读课文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读字词,分节读课文,提出不解的词讨论。
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板书人物名称三、整体把握课文1、读课文,找出转换情节的两个关键词:临别时事后 (加上“有一次”)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2、分部分请同学读课文,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找找关于萧伯纳的资料板书设计:10 大作家的小老师萧伯纳娜塔莎有一次临别时事后第二课时一、题目切入(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你读一下课题(指名学生读题)。
作家就是作家,为何要加一个大字呢?说明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鲁迅、冰心、高尔基等)[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谁能读好这句话。
2、你们叫过自己的老师为小老师吗?为什么加个“小”字呢?[出示:露珠―小露珠鬼―小鬼可爱―小可爱]发现什么没有? “小”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讨人喜欢。
形象更可爱。
)3、娜塔莎讨人喜欢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节,划出描写娜塔莎的可爱之处。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生读] [出示:小姑娘的图。
]是她吗?可爱吗?谁来把她读得再可爱一些?4、一起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二、学习重点段落,走近萧伯纳1、我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出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一些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分享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鲁迅及其作品教学内容: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阅读《呐喊》中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分析作品主题和写作风格。
2. 第二课时:学习冰心的诗歌创作教学内容: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阅读她的诗作《繁星·春水》,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三课时:欣赏老舍的戏剧作品教学内容:介绍老舍的生平事迹,阅读他的戏剧作品《茶馆》片段,分析戏剧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4. 第四课时:阅读巴金的散文教学内容:介绍巴金的生平事迹,阅读他的散文《小狗包弟》,分析散文的抒发情感和写作技巧。
5. 第五课时:了解曹文轩的小说创作教学内容:介绍曹文轩的生平事迹,阅读他的小说《草房子》片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学生作业和写作表现,分析他们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包括审美情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料。
2. 教学PPT、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小组讨论所需的白板、彩笔等工具。
4. 学生作业和写作作品的评价标准。
六、教学准备:1. 教师需提前阅读和熟悉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案例。
2. 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准备PPT和多媒体资源,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4. 准备评价标准和作业要求,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10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众好!本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大作家的小老师》。
我将分为以下几个个环节来举行说明。
一、课本剖析《大作家的小老师》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位第四篇课文。
本文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讲了著名作家萧伯纳和苏联小密斯娜塔莎的故事,议决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
故事以写人物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密斯的活泼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
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议决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人物形象对学生举行情绪熏陶的好课本。
二、学情剖析学生议决火线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敷衍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把握了一些要领。
所以面对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议决多读明白本课的仔细。
但是“萧伯纳”、“莫斯科”敷衍三年级、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生疏的,所以让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课文中所要蕴含的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三、传授目标本篇课文的传授我将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识记生字、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畅,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议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萧伯纳的心理变化历程,领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
本日我着重对第二课时的传授设计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素质教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思虑本课在课本中的身分,和学生的实际环境,综合知识与能力、历程与要领、情绪态度代价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时的传授目标:1、能正确、娴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萧伯纳和蔼可亲、严于律己、谦逊和小密斯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
3、从萧伯纳的话中明白不能自夸、永远谦逊的原理,学会做人。
而本节课的传授重点是:能正确、娴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萧伯纳和蔼可亲、严于律己、谦逊和小密斯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
根据课本的特点,连合我班学生的实际环境,我将本节课的传授难点设定为: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语言,从人物对话中领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大作家的小老师读后感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大作家的作品充满了敬佩和好奇。
而当我有幸读到《大作家的小老师》这本书时,我深深被它所感动和启发。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位大作家之间的故事。
小女孩是一位普通的小老师,而大作家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巨匠。
两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启发。
小女孩用她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了大作家,而大作家也在与小女孩的交流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小女孩的善良和真诚所感动。
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和照顾大作家,让大作家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受到过的关爱和帮助,也让我意识到,善良和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
同时,我也被大作家的谦逊和包容所震撼。
他虽然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巨匠,却能够在小女孩的身上找到灵感和启示。
这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心胸有多么的开阔,决定了他能够接纳和感受到的东西有多广阔。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思考了知识和情感的关系。
在书中,小女孩用自己的真情和善意,让大作家感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这让我明白,知识固然重要,但情感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了真诚和善良的情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这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用真情去对待他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总的来说,《大作家的小老师》是一本充满温情和启发的好书。
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通过小女孩和大作家之间的交流,我明白了真情和善良的力量,也明白了知识和情感的关系。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和情感的启发之书。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它所感动和启发。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三一、课堂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的第三次教学,主要教授的是课文的第四段内容,围绕着“小说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在前两次的教学中,学生们已经了解了小说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以及个别名家创作小说的故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的特点和类型。
2.通过不同的理解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更多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课前启动:•班级氛围营造:布置小组赛作文主题,让学生小组互相竞赛。
•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前面两次小说的教学,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课前预习:•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第一部分,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学生预测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3.课堂教学:–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说明小说的特点和类型,并强调包括散文、传记、神话等类型。
•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和其他文学类型的不同之处。
•介绍批评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分组讨论熟悉的小说作品,以及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小说,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的寓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课后作业:•组织小组内部比赛,让每个小组成员来讲述自己喜欢的小说,并通过批评的方式与其他小组进行竞赛。
•作文:以小说中角色为原型,形象化地描写小说故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任务交付”和“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小组赛和作文的形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赛和作文的表现来评估。
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口头表达的流畅性和深度;小组赛和作文主要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思维创新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第三单元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一课时总第课时主备人:顾圣花审核人:汤建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认识1个多音字“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故事顺序,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疏通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图片小黑板预习导航:1认真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 查查萧伯纳的生平成就等。
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由题设疑,引发思考:(1)出示课题:10、大作家的小老师,学生读题。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时,你的脑海里会产生哪些疑问呢?①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作家?什么是大作家?②课文中大作家是指谁?③小老师又是谁?小姑娘怎么会成为大作家的老师呢?(3)学生根据预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回答。
2、回答了这几个问题,现在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学生提出心疑问:这么有名的作家还需要老师吗?而且这个老师还只是一个小朋友啊?过渡:同学们可真会提问呀,说明大家越来越会学习了。
那就认真地来学学这篇课文吧。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指名说说对有关词语的理解。
“大文豪”——非常杰出的、伟大的作家;“出乎预料”——在自己的预想之外,没有想到的;“为之一震”——因某件事情而振奋起来;“深有感触”——因外界事物而引起的很深的思想感情;(3)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识触)翘舌音(吻谦联)前鼻音“娜”的声母是 n不是 l“料和联”的声母是l 不是n多音字“教”在“教育”中读什么?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3、这几个该怎么写呢?先在自练本上试写两到三遍,再告诉大家书写的秘诀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4、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范写生字。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突出全文情感点,顺清脉络:1、创设情境,贯穿全文教师取出道具话筒,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萧伯纳。
教师发表谈话: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大作家的小老师读后感大作家的小老师读后感(一)今天我学了《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有次在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一个小姑娘,萧伯纳同她玩了好久。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可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一听就发现自己太自夸了,他觉得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为人要谦虚谨慎,不论自己已经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应戒骄戒躁。
我还要学习萧伯纳知错就改的精神,只有抱着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进步。
大作家的小老师读后感(二)我读完了《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以后,认为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课文中的萧伯纳去莫斯科访问时,他遇到一个小姑娘,萧伯纳同他玩了好久,临别时萧伯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一个人不论取多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这位小姑娘教育了我,她是我的老师。
萧伯纳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不论他贫穷富贵,名人有名人的优秀,各人有各人的缺点,做人只有平等相待,不骄不躁,有句话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大作家的小老师读后感(三)今天,我们学了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我有很多的感想。
从这篇课文我了解到萧伯纳是英国着名的作家、大文豪。
()她严于律己、知错就改。
文中的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临别前用行动“告诉”萧伯纳不应该有成就就自夸,之所以萧伯纳称“她”是自己的老师。
因此,小姑娘让萧伯纳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
三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10大作家的小老师苏教版今天上午,我们在三年级(1)班教室听唐老师讲课,题目是《大作家的小老师》。
听下来总的印象不错,如果用平时给作文写评语的套路来说,那就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如果让挑毛病的话,我挑两个细节:一、课文的第一段很简单,主要讲小姑娘可爱的外貌及萧伯纳对她的喜爱。
在学这一段时,唐老师出示了几个问题后让学生自学后问:“萧伯纳为什么同小姑娘玩了很久?”有学的生答,萧伯纳很喜欢这个小姑娘;有的答,这个小姑娘很可爱;还有一个女生把小姑娘可爱的外貌读了一遍。
接下来,唐老师又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其实这个问题在回答刚才的问题时学生已经答得差不多了,所以只能重复读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了。
我觉得对于这么简单的一段话,没有必要设置这些简单问题,这样做会浪费时间。
二、学课文的重点部分时,唐老师出示了自觉要求后,让学生默读、思考,然后交流。
可是刚等老师布置完问题,学生马上开始小组合作起来:有的画线,有的说着什么。
这样做我觉得不妥。
拿笔画出人物的语言固然简单,但是读读人物的语言之后有什么体会,可不是直接能交流的。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我们平时很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听课时冷不丁地套一下模式,能出什么效果呢?以前我上二年级的《花木兰》时,也有过一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检查了三个小组,只有一个组搞得勉强过关。
看来临时抱佛脚真是不行。
综合思考一下,能不能这样安排教学思路呢?在学习开始,就抓住纲领让学生学习,比如,大作家的小老师长什么样?她教给了萧伯纳什么?是怎样教的?这样学习的话,也许整体感更强一些。
听这一课,我还有另外两点收获。
一是结合我们才学的《苹果里的五角星》,我模仿课文结尾写了一小段话:小姑娘说的话,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不服气,使我深在感触的是,这话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那就是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二是我们应该真正思考一下人与人说话的方式方法。
真诚而不生硬,委婉而不圆滑……会说话不容易呀!。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内容:三年级《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教材分析: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
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课文分为3段。
故事以写人物间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
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人物形象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所以读好对话,体会言语背后的含义,从而走进人物内心是关键。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学会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复述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出乎预料、口吻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课文的对话,借助不同层次的朗读和对比,读懂对话背后的言外之意和语言表达的特色,从而感悟人物形象。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的对话,借助不同层次的朗读和对比,读懂对话背后的言外之意和语言表达的特色,从而感悟人物形象。
2.结合课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的道理,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
四、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词组温故,导入人物。
1.读课题。
2.复习三组词语。
第一组:英国著名作家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世界大文豪你发现什么?板书:萧伯纳出示一些课外资料,说说你对萧伯纳的认识。
第二组:苏联小姑娘可爱极了板书:娜塔莎出乎预料为之一震深有感触刚才我们通过课文中的一些词串和课外的资料认识了大作家,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这位小老师。
【设计意图:以三组结合课文的词组出示,引出课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同时结合课内和课外的资料,引导学生感知萧伯纳的了不起,为下面体会萧伯纳说话的语气做铺垫;第三组词组是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一为了使学生对这些关键词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也是为了最后课文的复述做准备。
】二、初步感知,设疑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