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概述及使用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593.50 KB
- 文档页数:4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操作规范(中山医院版)一、原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是经股动脉将球囊导管插入降主动脉,球囊内充以氨气,并与体外的气源及反搏控制装置相连。
将患者的心电或血压信号馈入反搏控制装置,使球囊泵与患者的心脏搏动同步反向动作。
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瓣开放时), 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瓣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
二、目的1 . IABP可以降低左室后负荷: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迅速完成排气,使主动脉内瞬间减压,左心室射血阻力(左心室后负荷)同时降低,心排血量增加;2 .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球囊立即充气。
由于球囊的挤压,产生反搏作用,将主动脉血逆流向挤压至主动脉根部,使近端主动脉舒张压升高,而舒张期冠脉阻力最小,舒张压升高后,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
三、适应症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 .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PCI患者(左主干病变、严重多支病变、重度左心功能不全);4 . PCl失败需过渡到外科手术;5 .因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特发性心肌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心肌病晚期导致的心脏泵衰竭;6 .围术期循环不稳定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旁搏路移植术(OPCAB)中搬动心脏导致循环不稳定者。
四、禁忌症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尤其中、重度者;3、严重的主动脉-骼动脉病变;4、凝血功能障碍;5、其他:如严重贫血、脑出血急性期等。
五、IABP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指征1 .心脏指数<2L∕ (min∙m2);2 .平均动脉压(MAP)<60 mmHg;3 .成人尿量<20ml∕h,四肢凉,发弟,末梢循环差。
4 .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调整心脏前负荷,积极应用药物治疗,特别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剂量>20μg∕Kg∙min,血流动力学指标仍无改善,应及早开始反搏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操作和使用要点IABP工作原理:通过股动脉在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体积约20-40ml的长球囊。
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脉舒张压增高,在球囊的反冲压力下使舒张期冠脉的血流灌注增加,从而提高心肌血流灌注。
在收缩期前球囊被抽干,使左室的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起到辅助心肌功能恢复的作用。
IABP应用适应症:顽固性左心室衰竭伴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机械并发症如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等、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为高危外科及冠脉搭桥的病人提供心脏辅助过渡、外科重症体外循环脱机过渡、高危PCI预防性置入。
IABP应用禁忌症:夹层及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腹主动脉钙化严重或外周血管病变。
IABP放置要点: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左或右侧股动脉穿刺,送入0.035’’导丝,继之送入IABP鞘管,沿导丝送入球囊。
球囊大小的选择:身高大于165 cm的患者,选择40 mL的IABP球囊,身高低于165 cm,则选择34 mL的IABP球囊。
球囊充盈压的选择:主动脉气囊充盈以阻塞主动脉85-90%内径为佳,以免造成主动脉壁的损伤。
除非存在高心搏出量、球囊放置过低或过小、存在严重容量不足、外周阻力低等情况,球囊充气产生的舒张期峰压(PDP)应高于收缩期期峰压。
球囊置入部位的选择:球囊过高可影响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导管尖端可能损伤主动脉内膜造成主动脉夹层,导管位置过低可导致肾灌注不足而出现肾功能不全。
推荐透视下置入,应将球囊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1-2cm,但下端不要超过肾动脉开口。
如情况紧急,在床边置入时,可在体外先将IABP球囊导管的尖端与患者的胸骨角平齐做一测量,粗略判断经股动脉穿刺置入的球囊长度,然后再沿导丝送入球囊.。
球囊导管送入后与主动脉球囊反搏机连接。
置入后可复查X片,球囊尖部应在第2到第3肋间。
图1:IABP理想置入部位示意图IABP的触发:IABP需要可靠的信号来触发球囊充盈。
主动脉球囊反搏xx年xx月xx日•主动脉球囊反搏简介•主动脉球囊反搏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主动脉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优势与局限性目•主动脉球囊反搏的安全性与护理措施•研究进展与展望录01主动脉球囊反搏简介主动脉球囊反搏(ABP)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装置,通过在主动脉内植入球囊,利用气囊的充盈和排空来辅助血液循环。
定义主动脉球囊反搏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临时或长期的血液动力学支持,以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命体征,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或过渡到更持久的循环支持手段。
作用定义与作用球囊充盈在心脏收缩前,气囊充盈扩张,增加主动脉内的血流阻力,从而增加心肌灌注压和心输出量。
球囊排空在心脏收缩后,气囊迅速排空,减少主动脉内的血流阻力,降低心脏的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功能。
工作原理1历史与发展231950年代初,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概念由美国医生Charles A. Cooley和J. Hardy首次提出。
1960年代,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目前,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危重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
02主动脉球囊反搏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适应症1适应症2 Array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适应症3适应症4难治性严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中提供辅助支持禁忌症禁忌症2:主动脉溃疡禁忌症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禁忌症4:严重主动脉峡部狭窄禁忌症3:严重主动脉钙化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指征注意事项1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注意事项2合理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注意事项3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球囊反搏泵参数,保证治疗效果注意事项403主动脉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03外科手术支持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主动脉球囊反搏可以协助维持患者循环稳定,降低手术风险。
临床应用范围0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对于此类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改善冠状动脉灌注,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