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最大的运河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中国最大的运河。
中国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大运河名词解释大运河是位于中国境内的一条重要的人工运河,也被称为京杭大运河、京杭大渠等。
它是世界上最长且历史最悠久的运河之一,全长约1,794公里,起点是北京,终点是杭州。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时已经有人们在最早的“昆明池”附近修建了一条小型的运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不断扩建和改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特点。
大运河起点的北京段又被称为“京杭运河”,它是明代的皇家“神道”之一,被用来供应皇宫及其仪式活动所需要的物资。
这一段河道经过北京的南城门,沿途经过了许多古代的城墙、庙宇和宫殿,在运河两岸的景观非常壮丽。
大运河的中段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运输通道,连接了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地。
在隋唐时期,大运河成为国家的交通动脉,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在这一段河道上,有许多古老的城镇和港口,如扬州、徐州、淮安等,这些地方都曾经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商业中心。
大运河的末段是杭州段,这一段河道沿绕着钱塘江流域,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
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景点都位于大运河的附近。
这一段河道也是运河最南端的一段,连接着长江水系,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的修建和运营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商品和信息的交流,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沿着大运河的河道,人们可以欣赏到古代的运河码头、运河桥梁以及沿河而建的古代建筑,这些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现在,大运河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沿着运河的河道,人们可以乘船游览,感受到古代商贸繁荣的壮丽场景。
同时,大运河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中,以确保这一历史遗产得以永久保存。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
横贯我国的大江大河是古代阻隔南北的天然屏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时间,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时间京杭大运河开掘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现在所说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各朝代基础之上修建起来的,主要是隋朝修建的。
隋朝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工程分4段进行。
公元605年4月14日(隋大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隋炀帝下命开通济渠,通济渠起于洛阳城,西引榖(即涧水)、洛水入黄河;又从极清把水镇东北周黄河水向东到河南开封,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
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
同年,隋扬帝又征发淮南民十几万开邗沟。
608年2月,再次下“诏发河北诸军百余万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深郡”。
611年元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由京日至余杭,800余里”。
这段工程的告竣,全长4000多里的大运河贯通,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所以,隋朝修建大运河,从下命修建到竣工,用了差不多7年时间。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元代开通海运,但是每年几百万石的漕粮、东南的贡赋和官吏商民每年不下亿万件的消费品都要过长江渡淮河,经会通河北运,海外运来的商品过境之后也是经运河到燕京,会通河得名会通,就是因为“江淮之漕,浮汶泗经达临清,而商旅贸迁,游宦往来往暨闽粤、交广、邛、川蜀,航海诸番贡之入莫不由是而达”。
由明而清,每年400万石(1石约今天27市斤,400万石大约有5万4千多吨)的漕粮由运河北上,此外,每年数十万匹苏杭织造丝织品运抵京城,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局,专办御用官用的绸、缎、纱、罗、布匹。
简述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及历史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长的运河之一。
它起自中国的京城(今北京),贯穿中国的中部地区,最终至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八个省市。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卓越智慧和技术水平。
大运河的修建不仅解决了水运问题,也起到了灌溉田地、防洪抗旱的重要作用,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连接了中国北方和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通过大运河,北方的粮食、煤炭等资源可以顺利运往南方,同时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也可以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京杭大运河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沿运河的各个城市和景点,如扬州、苏州、杭州等,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观光和研究。
这些地方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遗址和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总的来说,京杭大运河的流经区域及其历史意义十分重要。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交通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大运河,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精神,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大运河都经过哪些省和市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
大运河都经过哪些省和市呢?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运河都经过哪些省和市,欢迎阅读!大运河都经过哪些省和市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
中文名称:京杭大运河别名:京杭运河所属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地理位置:中国东部主要港口:天津港、临清港、济宁港、滕州港主要港口:徐州港、扬州港、镇江港、杭州港大运河的主要河道通济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凿了鸿沟,又名蒗宕渠(即浪荡渠),亦曰汴渠。
汉魏时期又开凿了阳渠、疏浚整修了汴渠。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隋朝通济渠是将汴渠、阳渠疏浚而成的。
汴渠(蒗宕渠)是通济渠的主要渠身。
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绕道今洛阳城南及城东,经偃师县和巩县之洛口而入于黄河,此段河道是旧有的阳渠道。
通济渠的上段是疏浚东汉所开凿的阳渠故道而通到黄河的,然后再沿黄河的自然河道至板渚引黄河水入汴渠而达于淮。
邗沟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凿了连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
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
吴邗沟自今扬州市东南边的古邗城之下起,城下掘深沟,引长江水北流,运河向北穿行于武广湖(今武安湖)和陆阳湖(今洋湖)之间,东北入博芝湖,继而入射阳湖,最后由射阳湖入今淮安东北五里的北神堰合淮水。
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成为隋唐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东汉顺帝时期,陈敏修理邗沟,另开新道,由江都经樊良湖改道津湖,再由津湖直接由末口入淮,避免了射阳湖的风涛之险,给漕运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所开邗沟(山阳渎),正是利用之前王朝开凿留下的邗沟疏浚而成的。
京杭大运河文化概要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跨越了南北多个省份,沟通了沿线多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命脉。
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将对京杭大运河的文化概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运河文化的形成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时期,但真正形成运河文化是在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为了满足南北水路交通的需要,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
这个时期的运河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
随着运河的开通,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运河文化逐渐形成。
二、运河文化的特点南北交流: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和频繁。
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可以通过运河运往北方,而北方的煤炭、铁器、粮食等物品也可以通过运河输往南方。
这种南北交流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水路交通: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以水路为主的交通通道,它的开通使得水路交通逐渐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
与陆路交通相比,水路交通不仅更加省时省力,而且可以承载更大的运输量。
这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和高效。
多元文化:京杭大运河沿线经过了多个省份和城市,这也使得运河文化具有了多元性的特点。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
历史文化:京杭大运河沿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古代的宫殿、寺庙、水利工程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运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生态文化: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交通通道,还是一个生态系统。
沿线的水域、湿地、植被等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循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沿线的生态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观赏等多种生态文化体验。
三、运河文化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京杭大运河经过地方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下面店铺整理了京杭大运河经过地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京杭大运河经过哪些地方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
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
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
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苏湖熟,天下足”。
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
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杭州大运河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北京: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
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
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北京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还有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各胜古迹。
京杭大运河基本情况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
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74千米,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
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扬州市市花——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这个长度似乎不可信,因为我家住在通州,在北京上班,不可能有82公里。
另外,通惠河的定义是什么,起于哪里,止于哪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第3期运河。
主要指元、明、清阶段。
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
公元十八年(1281)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地区、邢台地区,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
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
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
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
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苏湖熟,天下足”。
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
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沿线地理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
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
现状特征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五种流向: 节点1 天津(海河) 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 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 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 ?通惠运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
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
目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
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南运河。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
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
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
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由于上游岳城水库畜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鲁北运河。
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
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
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鲁南运河。
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
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
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
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
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
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
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
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里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
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
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
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
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
反复论证了近20年的京杭运河二通道工程,终于开工了。
12月18日,京杭运河二通道八堡船闸引航道工程奠基,意味着“二通道”从纸上蓝图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交通部门称,“这条全长39公里、总投资估算为77.5亿元的二通道,是解决现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堵航、环保以及运输功能降低的‘杀手锏’。
”从1989年提出京杭运河“二通道”方案到18日正式开工,该工程反复论证了近20年。
杭州交通港航部门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进行了“二通道”线位综合分析论证、方案预审、线位初定,以及与相关县市的协调、上报项目建议书、组织工可研究等大量工作。
仅“二通道”的线位问题,就先后有过东、中、西三套方案。
东线:起自杭申线的余杭区博陆,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01省道、杭浦高速公路,穿绕城高速公路、德胜路、下沙路,在八堡附近入钱塘江;中线:经杭州主城区从三堡入钱塘江的现有通道。
起自北星桥,经拱宸桥,越武林门中山北路桥、艮山铁路桥,从三堡船闸出钱塘江;西线:起自北星桥,西穿勾运路、104国道,经三墩穿绕城公路、天目山路,经屏峰在花牌楼与绕城公路置换,出龙坞、望江山至新浦沿出富春江。
天价“架高”沪杭铁路最终,工程按照东线方案施工。
“虽然要下穿沪杭铁路、穿过3条高速公路和钱塘江出口等不利因素,但从贯通的可能性来讲,最具优势。
”而西线从航运的角度来看是最理想的,但建设成本巨大,破坏西线附近的景区旅游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有一定冲突;改造现有航道的中线方案会极大地破坏已有的城市规划,难以解决文物保护等难题,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杭州市港航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选择东线方案,仅仅为了航道下穿铁路,就要为架高沪杭铁路买一笔‘巨单’。
可以说,为了保护城市规划和环境,我们做了最不经济但也是最经济的选择。
”运河通道变“瓶颈”1999年,京杭运河浙江段进行了四级航道改造,但随着腹地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货运量成倍增长,航道的升级步伐大大落后于船舶的升级步伐。
据预测,2015年、2025年京杭运河浙江段货运量将分别达到10770万吨和15640万吨。
作为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市区段的航道只有五级航道标准,25座桥梁均未达到五级航道的通航要求,严重制约了京杭运河作用的发挥和未来航运的发展。
千吨级船舶从山东直达杭州运河二通道建成后,京杭运河航道等级将达到三级,届时1000吨级的船舶可从山东东平湖直达浙江杭州,运力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