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86.62 KB
- 文档页数:2
电学变化量问题知识点一:两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一) 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当滑片向右滑动时,R 2增大,R 总增大,I 减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增加。
➢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 1示数的减少量等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增加量,即21U U ∆=∆(二) 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三) 结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21U U ∆=∆;➢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比值为此定值电阻,即IU R ∆∆=11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除滑变之外其他定值电阻,即IU R ∆∆=21知识点二:三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一) 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 U U U =++321 312U U U ∆+∆=∆∴,➢ 在R 1、R 2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V 4,UU U =+3434U U ∆=∆∴;➢ 在R 2、R 3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V 5,U U U =+51 15U U ∆=∆∴(二) 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三) 结论:➢ 电表示数之比的变化情况由电压表所测的电阻决定,如果测的是定值电阻,则示数之比不变;如果测的是滑动变阻器,则示数之比的变化情况与电阻的变化相同。
➢ 变化量之比均为定值电阻,所以变化量之比都不变。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除滑变之外其他定值电阻(之和)。
(四) 变化量大小比较 已知321R R R >>,则321,,U U U ∆∆∆的大小关系为:312U U U ∆>∆>∆(五) 比例计算312131U U U U R R ∆∆== 知识点三:电功率变化量(一)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量②……………①……………12111211R I P R I P '='=1211111111111212112112111R I UI U U I R I R I I R I I I I R I I R I R I P P P ⋅∆>∆⋅∆>⎪⎭⎫ ⎝⎛+'⋅∆=⎪⎭⎫ ⎝⎛+'⋅∆=⋅⎪⎭⎫ ⎝⎛+'⎪⎭⎫ ⎝⎛-'=⋅⎪⎪⎭⎫ ⎝⎛-'=-'=-'=∆同理:1211R U I I U P ∆>⎪⎭⎫ ⎝⎛+'⋅∆=∆(二) 总功率的变化量I U P ∆⋅=∆【题型分类】1.同类变化量大小比较2.电表示数之比与电表变化量之比3.变化量计算4.电功率变化量【专题讲练】1. 同类变化量大小比较(2011延庆一模)11.图4是小李探究电路变化的实验电路,其中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R max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一、电压、电流的概念电压(U):电压是指电场力在单位正电荷上的作用力,单位为伏特(V)。
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流(I):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电流是电压作用下,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结果。
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公式为:U = 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三、电阻的概念电阻(R):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四、电路的串并联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在各个元件中相同,电压分配。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并行连接,电压在各个元件中相同,电流分配。
五、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线性关系:在理想条件下,电压与电流之间呈线性关系,即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
2.非线性关系:在实际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元件。
3.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称为相位角。
六、电路中的功率1.电功率(P):电功率是指电路中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单位为瓦特(W)。
2.功率公式:P = 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用于描述电路的效率。
七、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应用1.电压调节:通过变压器等设备,实现电压的升高或降低。
2.电流控制:通过电阻、电容等元件,实现电流大小的控制。
3.电路保护:利用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设计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电路。
4.信号处理:在电子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用于处理各种信号,如放大、滤波等。
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关系是电路学中的基本知识点,掌握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电路以及功率等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物理原理和数学表达方式。
一、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总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存在离不开导体、电源和负载,其中导体是电流的载体,电源提供了驱动电流的电势差,负载则消耗电流产生功率。
二、电压的定义电压是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差,用字母U或V表示,单位为伏特(V)。
电压是表示电荷受到电场力作用产生的势能变化,也可以理解为电荷单位正电荷由高电势区向低电势区移动所做的功。
三、欧姆定律的描述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欧姆定律来描述。
欧姆定律指出,电流(I)与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且由电阻(R)所决定。
数学表达式为:I = U / R其中,I为电流(安培),U为电压(伏特),R为电阻(欧姆)。
欧姆定律表明,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会增加;当电压减小时,电流也会减小。
而电阻的变化会对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四、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 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相同的,而电压则会依次降低。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和总电流:Ut = U1 + U2 + U3 + ... + UnIt = I1 = I2 = I3 = ... = In其中,Ut为总电压,U1、U2、U3等为各个电阻上的电压;It为总电流,I1、I2、I3等为各个电阻上的电流。
2. 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多个电阻并联在一起,电压相同,而电流则会依次增加。
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
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压和总电流:Ut = U1 = U2 = U3 = ... = UnIt = I1 + I2 + I3 + ... + In其中,Ut为总电压,U1、U2、U3等为各个电阻上的电压;It为总电流,I1、I2、I3等为各个电阻上的电流。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非常基本且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电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从基本概念、电路中的应用以及数学模型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概念。
1. 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1.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安培(A)。
1.2 电压的定义电压是指电场力将单位电荷分别推向正电极和负电极的能量差。
用字母U表示,单位为伏特(V)。
2. 2.1 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U / R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这个公式表明,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电压增大;反之,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电压减小。
这说明电流和电压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2 电流与电压的时域关系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呈周期性变化,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
根据欧姆定律仍然成立,但电阻在这里被称为阻抗(Z),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U / Z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Z是阻抗。
这个公式说明了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与电路的阻抗有关。
阻抗的大小与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相关,影响着电路的稳定性和能量传输效率。
3. 电流与电压的应用3.1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最常被使用和调节的参数。
通过改变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可以实现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控制和电能转换。
例如,在家庭电路中,电压可以通过调节电压降来控制电器的明亮度或速度。
而电流的大小则决定了电器的运行状态和功率消耗。
3.2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是电工和电子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通常使用安培计或毫伏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
测量时需要注意正负极性的连接,并选择合适的量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两个十分基础且密切相关的概念。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使用电器、充电、还是电路中的各种元件,都离不开电流和电压。
它们是电学中最为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了解它们的关系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电流(I)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数量,通常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从正电荷高电位流向负电荷低电位。
而电压(V)是电场力对单位电荷做的功,在电路中用伏特(V)作为单位表示。
电压可以理解为电荷所具有的产生电场的能力或电势差。
那么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欧姆定律表达了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即 I = V/R,其中 R 表示电阻。
按照欧姆定律,如果电阻不变,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即电压增加,电流也会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这意味着,电压的大小对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除了欧姆定律外,电流和电压之间还存在其他重要关系。
例如,根据功率公式 P = IV,功率(P)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这意味着电压的大小不仅影响电流的大小,还直接决定了电路中的功率输出。
在家庭中,我们常使用各种功率不同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等,而这些电器的功率需求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电器的功率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压。
此外,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还可以通过电阻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电阻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的大小,即 R = V/I。
这意味着电压和电阻是成正比的,而电流和电阻则成反比。
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我们可以调节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除了直流电路中的关系,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是更加复杂的。
由于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无法使用简单的直流电路公式计算其关系。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被描述为阻抗(Impedance)以及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
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一、电感元件上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1.电感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伏安特性)从第3章我们讨论的电感元件上的伏安关系知道,在图 4-24所示的关联参考方向下,有图4-24 电感元件上的正弦量式(4.20)是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关系式,二者是微分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
设电流为则电感元件的端电压为上式表明:电感元件两端电压uL 和电流iL为同频率的正弦量。
比较电压和电流的解析式,它们之间关系如下。
(1)大小关系。
电流与电压最大值关系为电流与电压有效值关系为其中XL称为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单位为欧姆(Ω)。
感抗的倒数称作感纳(inductive susceptance),单位为西门子(S)。
感抗是用来表示电感元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一个物理量。
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ωL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式(4.22)表明感抗XL与电源的频率(角频率)成正比。
电源频率越高,感抗越大,表示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反之,频率越低,感抗也就越小。
对直流电来说,频率f=0,感抗也就为零,电感元件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因此,很容易得出电感元件具有“通直流、阻交流”或“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
在滤波电路、微分电路中,电感元件就是根据这一特性工作,在实际电路中应用的高频扼流圈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相位关系。
即关联参考方向下,电感元件上电压较电流越前90°,或者说,电流滞后电压90°。
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如图4-25所示(波形图中ψi =0°,ψu=90°)。
图4-25 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波形2.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在关联参考方向下,流过电感元件的电流为对应的相量为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为对应的相量为所以有图4-26 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和相量图式(4.24)就是电感元件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也就是相量形式的伏安特性(VAR)。
它不仅表明了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之间有效值的关系,而且包含了相位关系。
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是非判断(共8小题)
( )1、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 )2、在相同温度下,横截面积相同时,金属丝的长度越长,它的电阻越大。
( )3、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流经它的电流为零,它的电阻也为零。
( )4、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5、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自由电荷。
( )6、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 )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电阻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 )8、由I =U /R 可知,在相同的电压下,不同导体的电流跟它自身的电阻成反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9.规定: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0.如图1所示,用酒精灯给电阻丝加热,在电阻丝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灯泡的亮度会逐渐变________(选填“亮”或“暗”),说明电阻丝的电阻在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1、如图2所示,改变滑动变阻器R 3阻值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
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1)请写出电流表示数I 与电压表示数U 的关系式I = 。
三、选择题(共5小题)
12.如图3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当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并要求当滑片P 向D 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应该把电路的两个接头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
A .A 和
B 接线柱 B.
C 和
D 接线柱 C .A 和C 接线柱 D .B 和D 接线柱
图1
电阻丝
图3
图2
2
13.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提醒驾驶员系
好安全带。
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
图4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14.如图5所示,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R 1、R 2两端的电压U 1、U 2与电流I 的变化关系图象如下选项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B .
C .
D .
15.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
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 1
、V 2、V 3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 1、ΔU 2、Δ
U 3,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压表V 3的示数变大;
B.定值电阻R 1的阻值大小等于为;
I
U ∆∆3
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过的那一段距离对应的阻值为;I
U ∆∆2
D .
比I U ∆∆3
大。
I U
∆∆2
选做:16.如图所示7的电路,电源两极电压U =9V 且保持不变,若R 2=4 Ω ,且R 1的最大阻值
为2Ω,。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 端向b 滑动的过程中,请在座标系中画出U
1-I 和U 2-I 图像。
图4
A B
C D
图6
图5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