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68.91 KB
- 文档页数:1
精力【2 】决裂症护理措施1、树立优越的护患关系,是顺遂开展护理工作的基本精力决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多缺少自知力,对住院常持敌视立场,对四周持有疑惑或抵抗立场,对工作人员警醒性高.护理人员应控制与不同患者接触的技能,与其树立优越的治疗性护患关系.2、做好基本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越治疗后果的必要前提神决裂症患者常常沉浸于幻觉.妄图症状之中,顾不上摒挡本身的生涯,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甚至一部分成长为精力阑珊.懒惰.生涯不能自理.是以,做好患者饮食.卫生.睡眠等基本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获得优越治疗后果的必要前提.3、强化安全护理,是进步精力科护理质量的保证精力决裂症患者因为缺少对本身行动控制的才能,在精力症状的安排下,可能产生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安全行动.是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治理,采取有用的防备措施,防止不测事宜产生,一向是精力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权衡精力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有用指标.4、针对症状护理,是进步护理后果的有用方法精力决裂症患者的症状庞杂多样,但并非同时消失,而是在不同的类型或统一类型的不同时代以某些临床症状为重要表现.对这些重要精力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使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后果.5、增强药物治疗的护理,实时发明药物的不良反响在精力决裂症的治疗中,体系地进行抗精力病药物治疗起着症结的感化.服药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且药物在治疗精力症状的同时,又有着很多轻微的不良反响,是以,对运用抗精力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增强护理.6、进行有用的社会技能练习精力决裂症因为病程迁延,迟缓进展,有逐渐成长为精力阑珊的可能.患者表现为生涯懒惰,社会才能欠缺,缺少自力生涯的才能.对此,当患者情感稳固后,可与患者配合制订生涯技能练习和社交技能练习筹划,勉励患者自理,参加各项工作娱乐运动,多与病友接触攀谈.对极端懒惰的患者,除督促外,还可对患者进行行动治疗,经由过程正性鼓励,造就优越的生涯习惯,促进生涯劳动技能的恢复,延缓精力阑珊的进展.7、增强壮康教导,宣扬疾病常识因为精力决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致残的.重复发生发火的毕生性精力疾病,复发次数越多,精力缺损也越轻微.是以,精力决裂症患者仅依附治疗控制单次发生发火是不够的,应看重和强调全程治疗,甚至毕生治疗,以下降复发率,使患者保持优越的健康状,恢回复复兴有的工作才能,重建优越的人际关系.所以增强对恢复期患者的有关治疗.预防和保健常识宣教很重要.。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病人一般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病程多迁延,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次发病后病情加重恶化,部分最终导致精神衰退。
临床常见有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紧张型和未分化型等,每型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该型占国内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50%以上,是最常见的类型。
该型以幻觉和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缓慢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年龄偏大,以青壮年和中年为主。
病人可以出现各种幻觉和妄想,一般以幻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症状最为常见,在幻觉和妄想的影响下,病人可以出现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该型在发病以后的相对较长时间内,病人可以保留部分社会功能,较少出现精神衰退,预后相对较好。
【病例1】病人庄某,女性,43岁,已婚,教授,因耳闻人语,猜疑被害加重一个月入院。
一、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一)入院时1.诊疗情况入院后病人自行步行入室,合作,对答切题,常耳闻人语,猜疑被害加重一个月入院,情绪显得较紧张,Ⅰ级护理;生命体征:体温36.8℃、脉搏84次/分、血压130/78mmHg、呼吸20次/分,神志清楚;大小便正常,生活自理。
半年前病人在工作中与人发生过学术争论,以后出现失眠、少食,怀疑单位领导存心与她作对,每次在单位进餐后均有头昏、手胀、喉塞,怀疑领导在食物中放毒加害于她。
近一月来,回家路上觉得有单位派人跟踪,有人要害自己,在饭菜中下毒。
去医院看病怀疑领导串通医生开毒药害自己,听到公安局指定她吃规定的药,其他都是假药。
认为自己身体已被搞垮,曾到各大综合性医院求医,查肝功能、心电图、拍胸片,未发现异常。
在家提及单位即表现激动,指责家人“你们都不知道,当心上他们的当!”近日连续写控告信,并去公安局要求保护。
既往史:无患重大疾病史。
个人史:母亲孕期体健,延期2周生产,幼时病人生长发育正常,个性内向,欠合群,对人礼貌,按时入学,学习成绩好。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要点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这种病多发生在青壮年身上,起病比较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心理上受到了非常大的创伤,所以护理工作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而言起着关键性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要点。
1.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病人多是缺乏自知力,对于医院持有一种敌视的而态度,对周围的事物或是人员也都是持怀疑的情绪,对工作人员更是抵触。
所以护理人员要灵活运动更多的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保证病人可以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配合各种治疗。
2.加强基础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幻像中,根本想不到整理自己的卫生,照顾自己的生活,经常是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生活无法自理。
所以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协助病人整理日常生活,帮助其洗澡换衣,定期修剪指甲理发,做好卫生护理,避免因卫生不洁而引发感染。
一定要加强巡视,如果发现有病人没有穿好衣服随处乱走要及时制止。
必要时也可限制其活动的范围。
做好病人的卫生清洁,饮食健康以及充足的睡眠等基础护理,是获得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
3.强化安全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缺乏行为自控能力,在病态时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或是伤害自己的冲动,也可能会毁坏物品、逃跑等。
所以一定要加强病人的安全管理。
对于有自杀倾向的病人不要单独居住,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做好安全检查,避免病人身上带有利器或是绳索等危害生命的物品。
对于有伤害让他人倾向的病人,可限制其自由活动范围。
如果是有逃跑倾向的病人更要严加巡查,锁好病人的门窗,多组织病人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帮助其减少心理的不安与恐慌。
4.做好针对性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况非常复杂,但也不是所有不好症状会在同一时间出现,所以要针对病人不同情况做出针对性护理。
比如睡眠质量不好的病人,夜晚总是很难入睡的,可以在病人睡觉前创造一个适合入睡的环境,也可遵医嘱使用一些有利于入睡的药物,服用药物或是注射药物后,协助病人躺在床上,等病人完全睡着后再离开,尽量不与病人谈话,减少一切可能影响睡眠的环境刺激,使病人保持一个安定的情绪,渐渐进入睡眠。
精神分裂症护理办法之迟辟智美创作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多缺乏自知力,对住院常持仇视态度,对周围持有怀疑或抵当态度,对工作人员警觉性高.护理人员应掌握与分歧患者接触的技巧,与其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2、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需要前提神分裂症患者经常沉溺于幻觉、妄想症状之中,顾不上料理自己的生活,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甚至一部份发展为精神衰退、懒散、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做好患者饮食、卫生、睡眠等基础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需要前提.3、强化平安护理,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保证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对自己行为控制的能力,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能发生感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危险行为.因此,加强患者的平安管理,采用有效的防范办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一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有效指标.4、针对症状护理,是提高护理效果的有效法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但其实不是同时呈现,而是在分歧的类型或同一类型的分歧时期以某些临床症状为主要暗示.对这些主要精神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使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5、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系统地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服药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药物在治疗精神症状的同时,又有着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加强护理.6、进行有效的社会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由于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患者暗示为生活懒散,社会能力欠缺,缺乏自力生活的能力.对此,当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交技巧训练计划,鼓励患者自理,介入各项工作娱乐活动,多与病友接触交谈.对极度懒散的患者,除催促外,还可对患者进行行为治疗,通过正性激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生活劳动技能的恢复,延缓精神衰退的进展.7、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疾病知识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致残的、反复发作的终身性精神疾病,复发次数越多,精神缺损也越严重.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仅依靠治疗控制单次发作是不够的,应重视和强调全程治疗,甚至终身治疗,以降低复发率,使患者坚持良好的健康状,恢复原有的工作能力,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加强对恢复期患者的有关治疗、预防和保健知识宣教很重要.。
一、摘要本报告以精神科护理实训案例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患者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护理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我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淡漠等症状。
患者常因症状严重而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精神科护理工作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已婚,因“幻听、妄想、情绪不稳定1年,加重伴冲动伤人1个月”入院。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幻听、妄想等症状,表现为听到耳边有声音说话,怀疑邻居害他,情绪不稳定,易激怒。
1个月前,患者症状加重,出现冲动伤人行为,曾将邻居打伤。
入院时,患者精神运动性兴奋,言语不连贯,情绪不稳,睡眠差。
四、诊断与治疗1. 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2. 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护理干预(1)药物治疗:给予氯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症状。
(2)心理治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认知,改善情绪。
(3)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防止患者自伤、伤人等行为。
(2)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排泄等。
(3)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护理措施1. 安全护理(1)设置安全病房:病房内配备防护设施,如床栏、安全带等,防止患者自伤、伤人。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每小时巡视一次,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言语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防止患者外逃: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出入管理制度,防止患者外逃。
2. 生活护理(1)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排泄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但无论如何此类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其特征性,具有思维、情感、行为意向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
一、安全护理1、病房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保证病人安全,禁止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以防意外发生。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要对每位病人的病情、诊断、护理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高风险的病人做到合理到位的评估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生活护理1、饮食护理①评估进食情况,分析原因。
②拒绝进食或严重摄入不足病人的护理:分析病人拒绝进食的原因,对症处理。
③防噎食的护理2、睡眠护理①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护士巡视病房时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
②观察病人睡眠情况及是否存在睡眠障碍,针对不同的原因对症处理。
③夜间巡视病房要认真仔细。
三、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
2、正确应用沟通技巧。
3、恢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思考与预后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如工作、学习、婚姻、经济等方面。
四、特殊症状的护理1、自伤、自杀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发生率极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行为要引起护士的足够重视。
①自杀危险的评估②密切观察病情③适当讨论自杀问题2、幻觉状态的护理幻觉不仅影响病人的思维和情感,而且有时可以支配病人的意志和行为,干扰日常生活,甚至发生自伤、自杀、逃跑、伤人、毁物等危险行为,因此护理上要高度重视。
①密切观察病情②接触技巧③设法诱导,缓解症状④病情稳定时的护理3、妄想状态的护理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病人可在妄想内容的支配下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外走等行为。
①接触技巧②掌握妄想内容,对症处理③妄想动摇期的护理4、兴奋状态的护理兴奋躁动多发生在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病人身上,给病人自身及病房管理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①全面评估,合理安置②有效控制5、木僵状态的护理木僵状态是一种较深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病人表现为无表情、无言语、无动作等,身体可保持一种姿势僵硬不动,对周围刺激无反应,典型病例可见“空气枕头”和“蜡样屈曲”。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治疗和长期康复计划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经历现实感知和思维的紊乱,以及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治疗精神分裂症需要综合考虑急性期的症状缓解和长期的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急性期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
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尽快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尽量避免患者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1.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是急性期治疗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轻症状,但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运动障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对更为安全,且对负性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急性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减少幻觉和妄想的影响。
支持性治疗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患者应对病痛。
此外,家庭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的康复。
二、长期康复计划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康复计划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减少残疾。
1. 药物维持治疗:药物维持治疗是长期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需要继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的风险。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和药物的副作用。
2. 心理社会干预: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社交和职业技能,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和社交技巧。
职业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提供职业培训和支持。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减少社交回避。
3.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属需要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并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改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家庭冲突,提高家庭的支持力量。
精神分裂的表现及护理冷娟一、什么是精神分裂症所谓精神分裂,是指一种病因不明的精神类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可能缓慢起病,也可能亚急性起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症状不同的综合征,包括感知、行为、思维、情感等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分裂、不协调,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表现为精神活动衰退。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较高,是精神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二、精神分裂有哪些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一般涉及多个方面,且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即使同一患者,在发病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总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精神分裂症的一般表现为,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学习成绩等有所降低,对人冷漠,刻意与人疏远,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对家人漠不关心,生活散漫,十分敏感。
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头晕、头痛、无力、性格改变等神经症症状。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多种感知觉障碍,但较为常见的为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味、幻触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幻听。
3.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精神障碍,包括思维形式及思维内容上的障碍。
其中思维形式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思维散漫,病情严重者甚至听不懂言语,思维十分混乱。
此外,患者还伴有妄想症状,如较为常见的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别人想要害自己,还会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但事实上并没有人想要害自己。
根据临床统计可知,约有80%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被害妄想症,此类患者极度缺乏安全感,总担心被监视、被投药、被谋杀,在被害妄想的影响下,还可能做出攻击性行为。
4. 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缺乏逻辑性及连贯性,说话让人难以理解。
此类患者在语言表达或写作上缺乏逻辑性,叙述内容常不切题、没有中心思想,在与之交谈的过程中,会让人感觉十分迷惑。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表现出情感异常,患者会丧失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发病初期表现为情感缺失,如忽视亲人的关心,病情严重者甚至不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大事。
精神分裂患者无法融入周围环境,常常没有原因的自笑,很难与别人进行情感沟通。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2-22T15:57:25.6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6期供稿作者:周凤芹郑玉霞胡筱峰[导读] 了解每个患者的病史,对每个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易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护理。
周凤芹郑玉霞胡筱峰(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23001)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231-02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由于存在自我、意向、环境、人际关系等认知缺陷,与人沟通困难,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如护理措施不当,容易出现不良后果,现对99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一病区住院的99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16-54岁,其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2精神状态见表1。
2 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1)了解每个患者的病史,对每个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易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重点护理。
(2)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耐心、和蔼、不激惹,不刺激病人,对病人在妄想状态下出现的过激行为不能迁就,要及时疏导和阻止。
尊重患者的人格,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为患者服务,切实解决一些他们的实际困难,耐心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3)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者,帮助、督促他们做好个人生活的料理工作。
如:洗澡、更衣、修剪指甲等。
2.2对有暴力行为的护理有自杀危险的病人禁止住单人房间,安置于监护病房,由专人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心理的沟通。
了解其病态的内心体验,掌握病情动态变化,同时要了解病人出现自杀行为的规律。
针对病人伤害他人行为的护理问题,采取限制病人活动范围,根据症状轻重分别隔离于重病室,设专人巡视护理等措施。
同时帮助病人建立社会中能接受的行为模式,指导病人了解自己出现的病态思维,学会控制情绪的变化。
教会病人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以非暴力行为方式处理问题,提高病人与周围人及亲属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能力。
2.3服药管理服药是治疗的关键,在患者服药时,医护人员要亲自给药,并设法保证患者服下,以:“送药到口、检查服下、服后离开”。
防止患者将药藏在舌下、指缝间、口腔两颊、衣袋、烟盒和拐角处,或乘人不注意时将药片扔掉或吐掉,因此,服药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严防患者积存的药片一次性吞服,造成意外事故。
对那些拒绝服药者,可以用鼻饲法给药,另外,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药物反应的发生,如有可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
2.4对感知改变的护理仔细观察病人幻觉、幻视的种类、内容,及时疏导病人因幻觉引起的情绪变化,阻止病人在幻觉支配下产生相应的行为。
2.5睡眠护理此阶段患者大多睡眠较差,夜间常大喊、大叫,在病房内来回走动,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有的患者在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会伪装休息。
护理上应创造一个光线柔和、安静、温湿度适宜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的睡眠,随时不定期地巡视病房、若发现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经常在病房走动、上厕所要引起特别注意,对确定难以入睡或大喊大叫者,可根据医嘱常规给予一些镇静、催眠药物,引导入睡,这样,对巩固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2.6饮食护理(1)拒食的病人:疑饭中有毒的病人可请其病人参与配餐或自选一份;受幻觉支配的病人,将备好的饭菜放在病人面前,给予解释性语言和保证性语言,促其主动进食;木僵违拗病人,耐心细致喂食,或将可口饭菜摆好,病人有时可待工作人员走后自行进食。
必要时鼻饲流质。
(2)暴饮暴食,应控制其食量,并剔去食物中刺骨,保证食物温度适宜,防食块满嘴造成窒息。
(3)注意力不集中,无心进食,事先领进餐室,给予暗示提醒。
(4)因药物引起的唾液减少,可饭前半小时饮用开水,用蔬菜水果制成浓汁饮用,以促进腺体分泌帮助消化。
(5)及时协助解决由其他躯体不适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情绪低落,保持良好的进食心境。
3 护理体会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不同的患者症状不一样,就是同一患者,每次患病也可能表现不一样,这类患者大都无自知力,否认自己存在疾病,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所以,了解掌握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而且对治疗和病房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