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74.52 KB
- 文档页数:5
p53信号通路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健康和生命的一大威胁。
与此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了某些关键信号通路的控制上,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状态已经被证明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p53信号通路就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信号通路,它不仅影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与肿瘤治疗的效果有关。
p53是一个蛋白质,常被认为是“癌细胞中最常见的基因失活突变”。
p53信号通路被广泛认为是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DNA修复的重要调控器。
它在细胞生长和凋亡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p53蛋白的稳定性在细胞中得到控制,它的半衰期很短,只有20-30分钟。
当细胞受到显著的细胞应激或DNA损伤时,p53蛋白的半衰期会显著增加,从而使其在细胞中的水平增加,促进p53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助于修复损伤的DNA或使细胞转为凋亡状态。
p53信号通路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p53的缺失或失活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p53信号通路的异常状态则是导致这种失活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在约50%的人类实体肿瘤中,p53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在剩余类型的肿瘤中,p53信号通路也常常出现异常。
这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有助于理解肿瘤的基本生物学机制。
p53信号通路中的一些基因也被证明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p21Waf1/Cip1是一个CDK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而Mdm2是一个p53的负向调节因子,可以通过调节p53的稳定性来调控p53信号通路的活性。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一些Mdm2抑制剂可以恢复失活的p53信号通路并抑制肿瘤的发展。
总之,p53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形成、发展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对现代生物学、医学和肿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在未来为我们提供治疗肿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分析研究目的:讨论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機制中的应用,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P53自身稳定性与肿瘤耐药性展开分析,将得到的结果作为基础部分,深入开展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同时,对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论述。
结果:P53自身稳定性与肿瘤耐药性集中在P53的自身降解、P53磷酸化等几个方面,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分析,认为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结论:要想更好的治疗肿瘤患者,必须对肿瘤耐药分子机制展开研究。
经过长久的探究和分析,发现P5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日后可深入研究。
标签:P53分子;信号通路;降解;磷酸化;基因突变;肿瘤耐药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人员注意到,P53对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了解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应用,可进一步制定抵抗耐药性的方案,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痛苦。
经过大量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半数以上的癌症,都存在P53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很可能与P53参与的细胞周期调控以及凋亡有很大关系。
在此,本次研究主要对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现做如下综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P53自身稳定性与肿瘤耐药性展开分析,将得到的结果作为基础部分,深入开展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同时,对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论述。
1.2方法在P53自身稳定性与肿瘤耐药性的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研究P53的自身降解、P53磷酸化、P53基因突变等三个方面来完成。
而在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应用方面,主要是结合现阶段的医疗情况和需求来完成。
中药调控p53信号通路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马倩;李亚;马艺钊;陈锴;王元元;张海龙【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24(35)11【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p53信号通路是影响肺癌进程的重要通路,被众多研究者视为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之一。
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深入探讨了中药调控p53信号通路干预肺癌的可行性。
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药调控p53信号通路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发现清金得生片、调气消积汤、补肺通络解毒方、健脾补肾方及益气扶正解毒方等中药复方及制剂可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促进肺癌细胞自噬及凋亡,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及转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抑癌作用;拟人参皂苷Rh2、柴胡皂苷D、重楼皂苷Ⅶ、石斛碱、槐定碱、藤黄酸、雷公藤甲素及雷公藤甲素丁二酸单酯YJ-4等中药单体可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调控肺癌细胞周期,发挥抑癌作用。
【总页数】5页(P1403-1407)【作者】马倩;李亚;马艺钊;陈锴;王元元;张海龙【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R285.5【相关文献】1.中药调控NF-κB信号通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2.中药调控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干预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3.中药调控NF-κB信号通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4.中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5.中药调控NF-κB信号通路干预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作用机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 raydiffraction(XRD)andenergydispersespectroscopy(EDS)wereemployedtoanalyzetheingredientsandel ementsdistributionofscaffold,respectively.Additionally,thecompressionstrengthofthescaffoldwastestedbymechanicaluniversaltestingmachine.Thebiocompatibilityofthescaffoldandthecellviabilityresearchwerechar acterizedviaCCK 8assayandLive/Deadstaining,respectively,andthecelladhesionwasstudiedbyDPAI/Phal loidinefluorescencestaining.qRT PCRwasemployed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levelofosteogenic relatedgenesuchasBMP2,RUNX2andCOL1.ALPstainingwascarriedouttomeasurethe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effectofBMSCs.Results TheCS β TCPscaffoldwascomprisedofbulkparallel,alignedandthinlamellaswithmanypor ousstructures.β TCPparticleswereevenlydistributedoverCSframeworklayersandtheCS βTCPscaffoldpos sessexcellentelasticpropertyandbiocompatibility,moreover,thecellseededonscaffoldrevealedhighcellviabili tyandcontinuousproliferation.qRT PCRandALPstainingresultsdemonstratedthattheCS β TCPscaffoldcouldinduce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ofBMSC.Conclusion Tosumup,theCS β TCPscaffoldexpresseddesiredme chanicalandbiologicalproperties,andcouldinduceBMSCdifferentiateintoosteoblast,thecompositescaffoldpro videdapromisingstrategyforbonedefectregeneration.Keywords Chitosan;β TCP;compositescaffold;bidirectionallyophilizationtechnique;osteogenicdifferentia tion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9:4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65.r.20220624.1741.020.html基于miR 15a 5p/P53信号通路探讨EMT与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关系魏 东1,辛运超2,刘 博3,容 宇1,李彦明1,郝雁冰1摘要 目的 探讨miR 15a 5p在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耐药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与DOX耐药之间的功能和机制联系。
靶向p53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策略盘点(上)来源:药渡A-A+p53简介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不同于传统的肿瘤因子在人类癌症中通常表达量下调或存在基因删除的状况,p5 3在绝大多数肿瘤细胞中会发生突变。
对不同人类癌症细胞进行基因组测序的结果表明,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
由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其控制着细胞周期的启动。
许多有关细胞健康状态的信号向p53蛋白发送,细胞是否进入一个分裂周期就由其决定。
如果这个细胞受损,又不能得到修复,则p53蛋白将参与启动过程,使这个细胞在细胞凋亡(apoptosis)中死去。
有p5 3缺陷的细胞没有这种控制,甚至在不利条件下继续分裂。
像所有其它肿瘤抑制因子一样,p5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细胞分裂起着减慢或监视的作用。
细胞中抑制癌变的基因“p53”会判断DNA变异的程度,如果变异较小,这种基因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若DNA变异较大,“p53”就诱导细胞凋亡。
Structure of p53 family members作为转录因子的一员,p53 蛋白结构域分布包括序列特异的DNA 结合结构域,位于氨基酸100-300位间;核定位信号NLS位于氨基酸残基316-325;四聚体寡聚化结构域,定位于氨基酸残基334-356;C-末端非专一DNA调节结构域,同时在碰到DNA损伤时,p53 可以招募其它蛋白质到损伤部位,提供DNA损伤信号。
p53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浆,能与DNA特异结合,其活性受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调控。
正常的p53蛋白在细胞中易水解,半衰期为20分钟,突变性p53蛋白半衰期为1.4-7小时不等。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p53 signal pathway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细胞亚型中,p53蛋白的突变率尤其高,如卵巢浆液性癌,鳞状细胞癌及三阴性乳腺癌等。
P53通路激活剂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P53通路激活剂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引言:P53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的DNA损伤和其他应激情况下起到关键作用。
P53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如何激活P53通路并阻止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探讨P53通路激活剂的筛选方法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P53通路激活剂的筛选方法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筛选和鉴定P53通路激活剂,如下: 1. 化学筛选:通过建立化学小分子库,使用细胞模型进行高通量化学筛选,以发现具有激活P53通路的化合物。
其中,Mdm2抑制剂是最常用的筛选对象之一,因为Mdm2是P53的主要负调控因子之一。
2. 基因筛选:通过基因干扰技术(如RNA干扰)或基因敲除技术(如CRISPR/Cas9)对大规模的基因进行筛选,识别与P53通路激活相关的关键基因。
3. 蛋白质筛选: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如质谱分析和蛋白质亲和纯化技术,筛选与P53通路激活相关的蛋白质。
二、P53通路激活剂的作用机制P53通路的激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信号分子和调控因子的参与。
1. Mdm2抑制:Mdm2是P53的主要负调控因子,能够结合P53并抑制其活性。
P53通路激活剂的一种常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Mdm2来释放P53,并从而激活其下游基因的转录。
2. 稳定化P53蛋白:P53通路激活剂还可以通过抑制P53蛋白的降解或增强其稳定性来激活P53通路。
这是通过抑制P53通路的负调控机制,如抑制MDM2或增加PPM1D等方式实现的。
3. 转录调控:激活P53通路的关键步骤是P53进入细胞核并与DNA结合,从而启动下游基因的转录。
P53通路激活剂可以通过促进P53进入细胞核或增强其与DNA结合的能力来增加P53下游基因的转录。
4. 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P53通路的激活能够引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P53通路激活剂可以通过提高P53的活性,增强其在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调节中的作用来实现这一效果。
P53基因功能及相关研究进展1979年科学家们首先发现并报道p53基因,并将其定义为一个致癌基因,然而当10年后科学家们揭开p53基因肿瘤抑制子的准确特性后,导致了p53研究的急剧升温。
如今,对p53生物的研究已经持续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人们对P53基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人们对其作用以及与癌症的关系却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对P53功能的研究也成为人们试图攻克肿瘤的一个靶点。
1 P53基因功能1.1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内P53对各种可能引起肿瘤的异常情况起零耐受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细胞的恶性转化。
在DNA受损伤后,细胞分裂被延迟,在细胞周期中从G1-S、G2-M的延迟在大多数机体发生,其中G1期关卡的存在可防止以损伤的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允许损伤的DNA在关键的细胞功能发生之前修复,可增加细胞存活时间,限制带有可遗传的基因损伤的细胞增殖。
如果损伤的细胞处于G1期早期,P53触发细胞周期限制点,及阻止细胞由G1-S,该限制点抑制细胞周期的作用是通过P21WAF1/CIP1完成,P53蛋白具有与WAF1/CIP1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的特性,启动WAF1/CIP1转录,促P21WAF1/CIP1合成,抑制CDK-cyclin复合物,抑制细胞生长,与PCNA结合能抑制PCNA的活性,通过阻止DNA复制的延伸阶段干扰细胞周期的进展,控制S期。
[1]P21WAF1/CIP1还可在细胞周期的后期与cyclinA及B复合物结合,进而阻止进入有丝分裂期。
1.2 P53与细胞凋亡P53触发细胞凋亡,调节一些凋亡相关基因。
肿瘤发生和凋亡之间的联系可由bcl-2的特性看出。
Bcl-2和Bax为同源蛋白,研究表明bcl-2有抑制大部分凋亡途径的特性,而Bax加速细胞凋亡,Bcl-2和Bax可在细胞内形成异源二聚体,Bax本身可形成同源二聚体,细胞凋亡主要取决于同源二聚体和异源二聚体的比例,如Bax/ Bcl-2大于Bcl-2 /Bax细胞就发生凋亡,如Bax/ Bcl-2小于Bcl-2 /Bax细胞凋亡被抑制,bax启动子存在P53结合位点,P53能直接作用于bax基因促进其转录。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和逆转策略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侵袭能力。
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后表现出耐药性,这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肿瘤耐药机制以及逆转策略成为了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
一、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和肿瘤微环境对药物的影响。
在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方面,一些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导致了细胞凋亡途径的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此外,肿瘤细胞通过调节DNA修复功能和泵运输蛋白的活性来逃避药物的杀伤作用。
而肿瘤微环境则通过增加血管生成和诱导免疫抑制等方式改变了治疗的疗效。
二、肿瘤耐药机制的逆转策略逆转肿瘤耐药机制是战胜肿瘤耐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种常见的逆转策略是靶向特定信号通路或分子,以恢复细胞的凋亡功能。
例如,Biopterin在乳腺癌化疗中起到抗耐药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如将化疗药物与有效的免疫治疗相结合。
最近,免疫治疗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三、新兴研究领域除了传统的耐药机制和逆转策略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值得关注。
比如,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将重点放在了治疗肿瘤转移和提高复发患者的生存率上。
此外,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应用,有助于对个体化的治疗进行精准匹配。
这些研究的出现为我们深入了解肿瘤耐药机制和开发逆转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和逆转策略的探索是当前肿瘤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了解肿瘤耐药机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耐药机制提出相应的逆转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
此外,新兴的研究领域的出现为我们解决肿瘤耐药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逐渐攻克恶性肿瘤耐药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