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教学查房
- 格式:pptx
- 大小:719.48 KB
- 文档页数:23
疾病查房教案查房题目: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查房对象:74床向华山学时数:2查房目标:1、熟悉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理2、了解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新进展3、掌握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相应的护理措施重点分析内容:1、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理2、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3、该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4、该患者尚未解决的问题,讨论护理措施。
拟提的问题:1、简述动脉瘤的发病机理2、动脉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3、动脉瘤如何治疗4、该患者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小结:通过本次疾病查房,不仅让大家巩固了原有的知识,而且充实了新知识,新技术,以便跟上医疗变化的节奏。
主查者资料准备充分,全科护士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踊跃,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预期目标。
不足之处是回答问题欠全面,今后要多加强业务学习2009年2月12日疾病查房日期 2009-2-12 主持人葛庆青职务护士长主讲人周宁颖职称护师地点神经外科办公室参加人员:病人姓名向华山年龄:39岁床号:74床住院号: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葛庆青主管护师:一、疾病概况1.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及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颅内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流进入蛛网膜下腔即形成SAH。
病因: 1)自发性(Spontaneous SAH):动脉瘤 51% 脑AVM 高血压动脉硬化其他 2)外伤性2.何为颅内动脉瘤?(黄维)颅内动脉瘤是动脉壁的中层和外层因软弱或缺损形成囊状膨出。
,主要由于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
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第3 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
本病好发于40一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
小于60岁:男>女(56%:44%),大于6岁:女>男(56%:44%)3.疾病病因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动脉壁先天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壁先天性子滑肌层缺乏。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目的:1.掌握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脑动脉的解剖。
2.掌握颅内动脉瘤的分类、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3.掌握"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4.掌握“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一一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5.掌握"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查房重点:1•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脑动脉的组成及供血范围。
3.颅内动脉瘤的分类、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4."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一一洗手护士配合。
5.“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一一巡回护士配合。
6."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思考题:1•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是什么?2.脑动脉的组成及供血范围有哪些?3.颅内动脉瘤的分类有哪些?4.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5.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如何选择?护士长:各位同事,下午好!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
一般颅内动脉瘤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发生脑出血或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进行脑血管造影(DSA)才被发现,少数患者则是由于出现了颅内占位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或是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才偶尔被发现。
多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转归均不甚理想,而且当动脉瘤出血形成较大血肿时,往往会导致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出现脑疝危象。
因此,动脉瘤的破裂常是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无症状颅内动脉瘤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被发现,因此使许多部位的动脉瘤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今天,我们将通过对一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配合进行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此类手术的护理配合质量。
下面先请洗手护士汇报病历资料。
洗手护士:汇报病历资料。
患者李某,女性,45岁,农民,诊断:前交通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疾病查房☐患者,张赛梅,女,43岁,已婚,江西人,务工。
患者16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双侧输软管结扎术”,自述“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否认糖尿病,结核,肾病史,否认输血史。
2016年3月4日,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剧烈疼痛,性质呈爆炸样疼痛,程度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伴头晕,无意识障碍,遂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处理后未见明显缓解,来我院急诊,头颅CT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急诊拟“右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瘤”收住。
☐3月4日,入院时,患者神志清,GLC评分4+5+6=15分,对答切题,双侧瞳孔大等圆,对光反射存,鼻唇沟对称,口角未见明显歪斜,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
T:36.9℃,P98次/分,血压:176/102mmhg。
患者主诉头部隐痛静息时脸谱评分法为2分。
外护I级,半流饮食,绝对卧床,止血,补液等治疗,鼻导管吸氧,予美托洛尔47.5mg qd 口服降压治疗。
口服美托洛尔后复测血压130/86。
☐3月5日,患者主诉头晕,恶心,呕吐一次,为少量胃内容物。
医嘱未予特殊处理,予续观。
☐3月6日,患者予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毕予16:30返房,神志清,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灵敏,对答切题,右腹股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敷料干燥,右足背动脉搏动明显,足趾感觉活动正常。
测T37.1℃,P:53次/分,BP:163/98mmhg。
患者呕吐一次,为大量胃内容物。
医嘱予禁食,注意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右下肢制动24小时,右腹股沟沙袋压迫6小时,注意敷料情况,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胃复安针止吐,止血,营养补液等治疗。
☐3月7日,患者今晨约7:25左右时,突发意识障碍加重,伴呼吸微弱,考虑动脉瘤破裂。
请麻醉科会诊气管插管,急查头颅CT。
紧急术前准备,护士陪同送完手术室。
术后转D06。
☐3月9日,患者由D06转入,神志呈浅昏迷状态,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2+1+4=7分。
14病区床旁护理综合能力查房病例介绍颅内动脉瘤姓名:李功成性别:男年龄:62岁婚姻:已婚民族:汉入院日期:2012.03.24 20:19主诉:头痛5天伴有发作性意识障碍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多数脑动脉瘤都是因为破裂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才发现此病,颅内出血或部分巨大动脉瘤本身的占位效应可造成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出现脑疝。
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再次出血最多出现在7天之内。
71%的病人发生颅内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等。
32% 的病人出血前有运动、情绪激动、排便、咳嗽、头部创伤等明显的诱因。
现病史:患者自诉5天前因喝酒咳嗽引出头痛伴呕吐并进行性加重,昏迷遂入住常宁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予以相关治疗,昏迷4小时后意识逐渐恢复但仍有头痛和躁动,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3月24日入神经内科,头颅CT(2012.3.19):蛛网膜下腔出血。
3月24日头颅CT:1.胼胝体出血并血肿破入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性大,血肿较前吸收减少;予以止血抗纤溶、补液、抗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患者病情稍有好转,发热控制。
于2012.4.07在局麻下行全脑动脉造影术结果示前交通动脉瘤。
家属要求行开颅手术,于4月9日经我科会诊后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完善术前相关准备,于4月11日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入ICU治疗,于4月14入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有高血压病史。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久居外地史,无毒物及疫水接触史,有吸烟史50年,每日10支;有饮酒史50年,每天100ML。
婚育史:27岁结婚,育有1子3女,子女及配偶均体健。
家庭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 37.0℃ P 88次/分 R 20/分 BP 13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检查欠合作,反应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