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 副本
- 格式:docx
- 大小:34.29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中西方颜色文化差异摘要:关键词:在颜色的文化内涵方面,西方国家与中国是存在差异的。
同一种颜色,其背后所引申出的含义会因地域风俗、文化、历史等方面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下面通过举例来浅析中西方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一.黑色黑色在中国文化里有沉重神秘之感,它象征严肃、正义,如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均用黑色脸谱;同时,它也象征邪恶,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
而黑色在西方文化中基本为禁忌色。
它象征了死亡、凶兆、灾难。
如:在葬礼上,人们通常穿黑色服装;“不吉利的话”译为“black words”;第二,它也象征邪恶、犯罪,如:“恶棍、流氓”译为“black guard”;另外,它还象征耻辱、不光彩、沮丧、愤怒等。
二.蓝色在汉语中,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此外,蓝色还指“破旧”,因此,在重大喜庆之日时,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
在英语中,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众所周知,在西方文化里,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三.红色红色是我国文化里崇尚色。
它象征吉祥、喜庆、繁华、热闹、漂亮等,如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
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多指血腥、暴力、恐怖、危险等,如“red ruin”指火灾;红色也常用于情感上,当某人生气时,常用“see red”或“red with anger”形容;另外,其还有“亏本”等消极意义。
四.黄色在中国,黄色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是一种吉利色彩,如“黄道吉日”,龙袍、圣旨均为黄色。
西方文化中,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衣服的颜色,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此外,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常见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摘要: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有关颜色的词汇,如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等。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异同。
但由于民俗、地域以及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西方民族在颜色词的具体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文化的误读。
为了区分它们的异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本文将分析中西方主要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色象征意义文化背景跨文化Abstract:In the human language, there are a lot of words about color, such asblack, white, red, yellow and so on. 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reflect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But due 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distinction on folkways, area and the value, the associative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forming in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differ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people, which makes the western ethnic difference in the color of the word and the specific use of the understanding, so cultural misreading is caused.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reduc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 per will analyze the main colors words’ meaning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Key words:color,symbolic meaning,cultural background,interculture0 前言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已得到了语言学家的首肯。
文章编号:100924873(2003)0420027202Ξ从“颜色”看中西方文化之差异赵玲洁(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河北石家庄 050081)摘 要: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往往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
通过比较白、红、绿、蓝、黄、黑、紫等色彩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意义差别,可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关键词:色彩词;汉语;英语;中西文化;比较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与此同时,人类语言长河中的颜色词(color word )也是丰富多彩,极富生命力和表现力。
虽然人们对各种颜色的感知是相同的,但由于历史文化、民族习惯、政治甚或地域的原因,往往赋予各种颜色不同的内涵。
了解英汉语言中色彩词意义差别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白色(White )白色在英语中多为褒义,象征“透明、纯洁、正确”等。
在西方,人们结婚时,新娘穿白色婚纱,白色代表“纯洁和幸运”。
英语中也有一些表达方法与汉语截然不同,如:英文短语white hands 并不是中文所表示的“白手起家”之义,而表示“诚实”或“不从事劳动的雪白的手”;a white day 不表示“白天”,而表示“吉日”(lucky day );It ’s white of you.意思为“你很诚实”。
而在汉语中,白色有“空白、反动、死亡、徒劳”的意思。
如:白色恐怖、白匪、白面书生、白事(死亡、葬礼)、白瞪眼等,贬多褒少。
在中国,白色是孝服的颜色,表示一种朴素和悲伤,表达人们对死者的哀思。
在中国人的婚礼上,新娘穿着红色衣服,代表“喜庆,浓情似火”。
如果有其他客人穿白衣服,会惹新婚夫妇不高兴。
不过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东西方观念也在相互融合。
现在许多中国青年结婚时新娘先穿白色婚纱举行结婚典礼,然后换上中国传统的大红旗袍出席婚宴,这便是典型的中西结合。
而当我们中国人谈论“红白喜事”时,西方人也会感到费解,之所以称其为喜事,是因为死者是寿终正寝,没有遗憾,值得高兴。
从红白二色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但是这类词汇的形成发展都受到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成为其特定的文化标志。
尽管人们对颜色的认识大体一致,但由于受到各民族之间地理条件、历史及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对颜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颜色词的不同运用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文以“红”“白”二种颜色为例,从历史背景,时代传承等方面探析中西方对这两种颜色不同看法的原因,帮助读者们对此有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红”“白”二色的象征意义(一)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对红色的感知最早来源于对太阳颜色的认识,因为人们认为烈日如火。
我们的祖先在祭祀的时候,对太阳有种本能的崇拜,就这样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感到在阳光的照耀下,万物散发着生机,令人振奋,因而对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的依恋,红色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之一,体现着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
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中国人在过年时挂的红灯笼,贴的红对联儿,在婚庆时候惯用大红的颜色;把热闹兴旺称为“红红火火”。
当然红色也与革命进步的时代联系一起,如“红色政权”“又红又专”;象征着顺利、成功,如“走红一时”“红人”等;美丽的女子也被称为“红袖”“红颜”等。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红色,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红色在国人心目中所代表的喜庆祥和。
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似乎成了贬义词,成了火、血的象征,指示着激进、暴力、危险和紧张。
比如:red battle指的是血战,red flag则表示令人生气的东西,like a red rag toa bull意为惹人生气,这是转义于在斗牛场上,斗牛士挥舞红布激怒公牛,公牛见到红色就怒不可遏,不顾一切向前冲。
在西方国家红色也有褒义的意思,如red-letter day表示喜庆的日子;red carpet是对人的隆重的欢迎,等等。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41432054 李静人类世界色彩斑斓,光怪陆离,“赤橙黄绿青蓝紫”如一条五光十色的彩带为人类编织出光彩夺目的生态环境。
颜色作为一种感官认知,人类对其的认知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基本颜色词的含义在各个语言中应是相同的,但因东西方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风俗、思维定势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去描绘事物的颜色,赋予词汇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
不同国家对不同颜色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此对不同颜色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
中国、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均喜爱红色、绿色、黄色等较鲜艳之色,而日本则尤爱素雅之色,并将绿色视为不详之色。
这些国家共同禁忌的颜色是黑色、灰色。
沙特阿拉伯、也门、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等一些国家则喜欢绿色和深蓝色,忌讳的是大红色、紫色和黄色。
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喜欢红色、蓝色,而禁忌黑色。
正因如此,人们对各种颜色词的判断就会产生偏误。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误译)布朗先生是个很白的人。
那天他脸上却有点绿色。
近来他一直感到蓝蓝的。
每当看到他时,他总是在棕色的学习中,我希望他早日处于粉红色之中。
(正译)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
那天他脸上颇有病色。
近来他一直感到闷闷不乐。
每当我看到他时,他总是处在极度深思之中,我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简单的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
本文以在文化中差异较大的红白两色为例,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差异较大的一个颜色。
中西文化对比与应用之中西颜色知多少?1. 红色和red异:在中国,红色通常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的象征;表示感情的时候喻指“生气、愤怒、害羞”。
如:红喜事——wedding红盖头——red veil红火——prosperous红尘——the world红包——red paper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bribe/kickback走红——enjoy popularity面红耳赤——be flushed with shame or anger脸红——blush西方文化中的red,常带贬义。
它让人想到火、血、暴力、革命、紧张;在会计用语中,它表示“亏空、亏损”。
如:a 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alert——空袭报警see the red light——觉察到危险red-blooded novel——情节紧张的小说go into the red——出现赤字,亏本in the red——亏本red figure——赤字通:交通用语中,red light是警告的标志,喻指“危险、停止”;表政治:“红旗”、“红军”、“红色政权”中的“红”都指“共产主义”;表放荡、淫秽,如: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英语国家红色也用来表示庆祝活动。
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喜庆日子),迎接贵宾时,铺上red carpet(红地毯)来表示隆重及对来宾的尊敬。
趣味思考:A. 为什么中国的“红豆生南国”的“红”豆不翻译成red bean?B. 为什么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要避开“红”字,采用小说原来曾用名《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参考答案:A. 在英文中,“red bean"却使人想起《圣经》中以扫(Essau)为了一碗红豆汤(red bean stew)而出卖长子权的故事,成语sell one's birth right for red bean stew 表示“为了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出卖原则”。
常见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摘要: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有关颜色的词汇,如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等。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异同。
但由于民俗、地域以及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西方民族在颜色词的具体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文化的误读。
为了区分它们的异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本文将分析中西方主要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色象征意义文化背景跨文化Abstract:In the human language, there are a lot of words about color, such asblack, white, red, yellow and so on. 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reflect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But due 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distinction on folkways, area and the value, the associative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forming in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differ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people, which makes the western ethnic difference in the color of the word and the specific use of the understanding, so cultural misreading is caused.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reduc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 per will analyze the main colors words’ meaning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Key words:color,symbolic meaning,cultural background,interculture0 前言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已得到了语言学家的首肯。
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很丰富。
我国与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因而对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也不尽相同。
同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1导致英汉颜色词文化差异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意义是基于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封建社会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许多颜色的意义具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附着在颜色身上的封建迷信观念已逐渐消失,人们更多地将颜色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习惯来传承。
英语中的颜色意义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的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这使其语义、词义理据更易追踪。
1.1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民族在生活环境和文明类型上具有很大差异。
中国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尊土的情结使中国人崇尚黄色。
农业民族主要靠天吃饭,阳光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是在远古的中国产生了太阳崇拜,红色就被赋予了喜庆、吉祥、热烈的文化内涵。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较小,西方的先民们主要靠航海和商业谋生,所以对蓝色的大海和天空、白色的云彩格外偏爱。
1.2.思维和认知方式不同中国人比较注重形象思维,往往是整体把握,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形象化的联想得出颜色的象征意义。
而西方人善用抽象思维,所以西方人更多的是抽象化地分析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与该事物直接相关的文化含义。
除此之外,中国哲学讲“虚”,中国文化注重神似;而西方哲学讲“实”,西方文化讲究科学、精确。
1.3.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由于中英两国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
在英汉文化中各自有许多丰富的典故。
汉文化中的大多数典故来自《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古代名著、神话传说或戏剧等;英文化中的典故多出自代表西方文化源头的《圣经》、希腊和罗马神话、莎士比亚戏剧等。
1.4.政治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自古以来颜色就用来代表一些政治团体或者社会阶层。
在古代,黄色代表皇族,是高贵的象征,因此黄帝的龙袍称为“黄袍”,赐给朝廷有功之臣的是“黄马褂”。
然而在西方国家,紫色是神权的象征,尤其是在基督教国家。
它们君主的皇袍,主教以及牧师的教袍都是紫色的。
2 主要颜色词语意义差异比较分析在不同的文化中,颜色词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掌握主要颜色词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失误,可以保证沟通顺利地进行。
下面将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和白色。
2.1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在我国文化中,红色是幸运的代名词,红色象征着纯洁、欢乐和庆祝;红色是喜庆、欢快、昌盛的颜色。
中国人的传统是使用红色表达幸福、好运和繁荣,因此中国文化中大部分与红色有关的词语都是褒义的,如大红大紫、红日、红火、大红囍字、红盖头、大红袄、大红花、大红蜡烛等,象征着喜庆、成功、吉利、温馨。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还表示美丽或象征美女,如人面桃花相映红、红颜知己等都是形容女子貌美的词句,如指女子盛装为“红装”或“红妆”,把艳装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丽的容颜为“红颜”等[1]。
这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有关,它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憧憬。
有些情况下,红色表示贬义,如:红色表示危险。
总体来说,红色在汉文化中,贬义要比褒义少。
在英语国家,红色也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
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示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值得纪念的”,但black-letter day却不是“平常的日子”,而表示“倒霉的一天”;又如to paint the town red表示“痛饮”、“胡闹”,多指夜生活中的狂欢作乐行为,而不是“把全城染红”。
此外还有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意思是“(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
英语中的become red-faced或her face turned 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为难”、“困窘”。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更多地具有贬义,因与血液的颜色联系在一起,所以多表示残酷、狂热、灾祸、血腥、暴力等。
如 a red battle 血战,see red 生气,red-headed 狂怒的,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ruin 战祸,red-handed 正在犯罪,red skin 对北美印第安人的贬称,Red Alert 红色警报,冷战时期暗指如果苏联不被消灭,红色政权将会给世界带来动荡和灾难等等。
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红色都象征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例如:Red Army红军, both red and expert又红又专和red guard红卫兵。
又如:Red 本身就是指共产党人或含有贬义的激进分子和Red Cross 红十字会[2]。
2.2 橙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橙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象征意义最一致的颜色。
橙色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给人们一种富足、快乐和幸福的感觉。
在自然界中,橙柚、玉米、鲜花、果实、霞光、灯彩,都有丰富的橙色。
橙色因其明亮、华丽、健康、兴奋、温暖、欢乐、辉煌的色感。
在英语中,橙色既表示颜色,如Vermilion橘红,Pure orange淡橙,Red orange红橙,Bright red orange浅红橙,Deep orange 深橙色等,也表示交通信号,如traffic orange 交通橙,还有万圣节的颜色,著名的万圣节杰克南瓜灯就是用橙色的南瓜制成的。
2.3 黄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黄色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也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
中国人是黄种人,古代有“黄帝”,因此我们又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把适合举行重大仪式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
在旧时,黄色象征着皇权,所以故宫以黄色为主调,突出皇权的威严[3]。
因为黄色象征着中央政权和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用,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钺”是天子的仪仗,“黄榜”是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给文武重臣的官服[1]。
而当下,汉语里提及黄色,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黄色书籍”、“黄色笑话”等作为贬义的词语,这实际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
黄色原来并无腐化堕落之义,传到中国之后,才有了反动、色情、淫秽等含义。
“黄”有时也用来指“失败、不成功”之意。
如男女恋爱关系结束了,就可以说我跟他“黄”了。
一件事情若没有成功的希望,也可以说,这件事“黄”了。
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常常表示贬义的意思,因为黄色往往令他们联想到《圣经》故事中,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而他一直穿黄色的衣服。
因此,黄色往往在西方象征着背叛、胆小、卑怯和病态。
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 streak胆怯, yellow-livered胆小的[4]。
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fight他太软弱,不敢起来斗争。
此外,美国的《世界报》曾用黄色的油墨来印刷低级趣味的漫画以获得销量,人们便把这种不健康的刊物称为“yellow press”黄色刊物。
黄色还常常用以提示、警告。
Yellow 指空隙预备警告。
足球比赛中,yellow card 指“(表示警告的)黄牌”。
2.4 绿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绿是大自然的生命之色。
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是春天的树木、嫩叶和大自然的颜色。
绿色具有安全、平静、舒适的感觉,表示和平、宁静、生命、成长、生机、希望、青春、环保等。
一提到绿,人们总能联想起和暖春风、骀荡春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绿色通常具有两重含义。
首先是正义的,如人们常称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
除了表示正义外,绿色还带有贬义,例如在唐代之前,头上戴绿头巾就是地位极其卑微的象征。
至唐代,绿头巾演变为一种侮辱性的头饰。
元代以后,凡乐工、伶人、娼妓等地位低下之人,更是常绿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