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财政学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60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C )。
企业引进外资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置公债 D.企业购置金融债券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C )。
A个人B.企业 C. 政府 D.社会公益组织3.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履行B,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C.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4.供应学派的拉弗曲线阐明( B)A物价稳定的重要性B.减税重要性 C利率稳定的重要性 D.维持自由的重要性5.当代财政学之父是( D ) A凯恩斯B.哈耶克 C.费里德曼D.亚当.斯密6.下列分析属于规范研究()A.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是171500亿元 B. 中央财政赤字为11200亿元,赤字百分比低C.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初次超出4% D.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00亿元,增加7.3%7A.我国财政赤字16200亿元,赤字水平不高。
B.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明显,要继续实行并适当加大力度。
C.我国宏观税负合理不存在税负过重问题。
D.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00亿元,增加7.3%。
8.市场失灵的体现不包括( C ) A、无法提供公共品 B、不能处理外部性 C、价格由供求决定D、信息不完全9.财政伴随(B)出现而产生A.人类B.国家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10. 亚当.斯密主张政府的职责是(D )A.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 B.保障公民自由 C.依法治国 D.“守夜人”提供国防、司法、便利社会商业等基本服务11.凯恩斯主张政府应当( )A.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 B.保障公民自由 C.积极通过扩大政府投资等积极干预经济 D.“守夜人”提供国防、司法、便利社会商业等基本服务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的职能是( ABD )A资源配备 B.收入分派 C. 稳定物价 D.稳定经济2. A. 不能提供公共品B.不能处理外部性C.竞争失灵出现垄断D. 收入分派不公E.宏观经济失调3.财政怎样履行资源职能(ACD )A. 提供公共品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整收入差距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4.财政怎样履行收入分派职能( ACD)A. 维护市场有效竞争B.处理外部性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D. 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5.国际公认的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ABCD )A. 充足就业B.稳定物价C.经济增加D. 国际收支平衡E.人民幸福6.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E )A.中央政府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 县级政府 E.乡级政府三、判断题1.财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才出现的。
财政学重点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财政的产生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政治(直接)条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2、基本课题:财政学是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3、公共收入的内容(一)税收(二)价格或使用费(三)公债4、税收的特点(1)无偿性(2)强制性【核心】(3)固定性5、公共支出分类按支出效益的时间性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第二章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1、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交换效率: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A=MRS某YB)生产效率: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MRTS某YA=MRTS某YB)产品组合效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MRT某Y)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有,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另一方面,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就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o线。
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o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折线与45o线之间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0,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较大;[0.5,1]差距悬殊第三章政府与市场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财政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财政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3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熟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含义及影响1.4 财政制度的构成与演变了解我国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现行财政制度的构成及特点第二章:财政收入2.1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来源掌握税收、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变化趋势2.2 税收原理探讨税收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效率等理解税收负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3 税收制度与政策熟悉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及分类分析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及效果2.4 非税收入管理了解非税收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探讨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财政支出3.1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及变化趋势3.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探讨财政支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向3.3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应用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具体财政支出项目3.4 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历史演变探讨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第四章:财政政策4.1 财政政策概述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类型及目标分析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2 财政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特点理解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原理及过程4.3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分配等方面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及调整4.4 财政政策实践与评价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及演变评价现行财政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五章:区域财政与财政转移支付5.1 区域财政差异及其影响分析区域财政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探讨区域财政差异对经济的影响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及类型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成及特点5.3 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掌握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的方法及原则评价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的作用5.4 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策略探讨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意义及目标提出实现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6.1 税收制度概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分析税收制度在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中的作用6.2 税收分类与税收原则掌握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概念及特点探讨税收原则,如平等、公正、效率等6.3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理解税收政策的目标,如稳定、增长、公平等熟悉税收政策工具,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6.4 税收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七章:国债与财政风险7.1 国债概述理解国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国债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及功能7.2 财政风险与债务管理探讨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分析债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7.3 国债市场与国债政策熟悉国债市场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理解国债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4 国债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国债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国债政策在财政运行与经济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八章:社会保障支出8.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2 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理解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定义、目标及工具分析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3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探讨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8.4 社会保障支出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社会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九章: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9.1 环境保护概述理解环境保护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2 环境税收与环境财政政策理解环境税收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环境财政政策的工具与实践9.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环境保护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果及不足9.4 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探讨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融合的趋势提出完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建议第十章:财政预算与财政监督10.1 财政预算概述理解财政预算的定义、类型及功能掌握财政预算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10.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理解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分析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0.3 财政监督概述理解财政监督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财政监督的方法与手段10.4 财政监督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的演变及现状评价财政监督在财政运行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十一章:国际财政与财政合作11.1 国际财政概述理解国际财政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与内容11.2 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理解国际财政合作的概念、目标及原则分析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与实践11.3 国际税收与财政转移支付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特点及问题掌握国际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与实践11.4 国际财政合作的挑战与展望探讨国际财政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望国际财政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第十二章:财政学研究方法12.1 财政学研究方法概述理解财政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掌握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2 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3 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4 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与发展趋势探讨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如大数据分析、等分析财政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财政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3.1 财政规划与预算管理理解财政规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预算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3.2 财政政策分析与制定理解财政政策分析的概念、目标及方法掌握财政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13.3 税收筹划与企业管理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13.4 财政风险管理理解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掌握财政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第十四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14.1 国内外财政学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从中提取经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14.2 财政学实践演练设计财政学实践演练scenarios,如预算编制、税收政策设计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3 财政学模拟考试与点评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14.4 实践项目与实习指导提供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回顾与总结回顾整个财政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收获15.2 财政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学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财政学在应对挑战中的创新与发展15.3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15.4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和应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和特点,以及财政支出的分类、规模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