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
- 格式:pdf
- 大小:284.88 KB
- 文档页数:19
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7.12.19•【文号】财教[2007]428号•【施行日期】2007.12.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42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有关转制科研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的管理,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政部科技部二OO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附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范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内资或者内资控股企业开展的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第三条专项经费由财政部、科技部共同管理,科技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
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6(012)011
【总页数】1页(P81-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 [J], ;
2.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摘要 [J],
3.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摘要 [J],
4.《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摘要 [J],
5.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9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摘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摘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重视基础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本文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对“十三五”期间的基础研究政策的施政重心进行总结。
研究发现,我国在新时期通过增强基础研究投入、多主体创新融合和国际增强话语权等几个维度,对内练好“内功”,对外发出“中国声音”,保持强劲势头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同时对于我国十四五基础研究政策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五年规划;社会网络分析;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政策;0 引言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时期,是世界局势大发展、大变动的激流期,是中国社会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深水期,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对于基础研究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自主创新和源头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来为我国科技发展赋能提供长久动力。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从三个角度阐述发展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这都说明基础研究在国家富强和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鉴古通今,回顾“十三五”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经验和规律,对于规划“十四五”基础研究政策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十三五”期间基础研究政策重点回顾1.1 着力于科技前沿的创新与突破在“十三五”阶段科技创新是中心度最高的词汇。
科技创新事关我国发展全局。
2016年,中国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7],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发展战略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纲要中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着重强调了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三个关键时间点,最终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创新是实现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充分发挥创新体系协同效能,极大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政策对我国接下来五年的科技进步做出重要安排,在重点领域、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提出新发展要求,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
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8.06.22•【文号】国科发基〔2018〕64号•【施行日期】2018.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基〔2018〕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务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但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领军科学家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深化等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依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加大建设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凝聚和培养一流优秀人才,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大幅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发展带动力、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支撑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保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引领性,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部重点专项国际合作
科技部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科技实力,还
能促进全球科研和技术的进步。
科技部重点专项国际合作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分享
研究成果、技术经验和创新思维。
这种跨国的合作有助于加快科技创
新的步伐,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
另一个目标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国际化。
我们致力于搭建科技人才
交流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项目,培养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
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队伍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
科技部重点专项国际合作还关注全球性的科技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等领域。
我们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开展联合研究、技术
转移和示范项目,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通过集思广益和资源共享,
我们可以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科技部重点专项国际合作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科技机构的合作,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4.19•【文号】国科发资〔2018〕19号•【施行日期】2018.04.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资委,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议要求,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科技部会同国资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请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资委参照执行本意见,加强研究,相互配合,共同施策,积极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科技部国资委2018年4月19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
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创新发展道路,是实现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议要求,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推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研发投入、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等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引导性和骨干性作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创新型中央企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强支撑。
附件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目标本专项作为我国与国际社会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的引领性、旗帜性、开放性专项,实施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围绕重大国际合作需求,更好推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和共享。
——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更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完善创新、创业的国际化环境。
二、实施方式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具有多目标、多领域、多渠道、多任务类型、开放和协作的特点。
本专项将坚持“全球视野、开放合作、聚焦重点、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重点任务有步骤地分类部署实施。
—1—2018年度项目以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重点,按照《“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任务部署,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首批部署联合研发与示范方面任务。
1.任务目标——聚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合作研究与技术示范。
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开展协同创新,加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发挥我国的比较技术优势,通过联合研发重点解决相关技术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适用性问题,支持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面向全球主要创新型国家和重要经济体开展前沿研发合作,集聚国际创新资源。
对接“互联网+”行动、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框架下的国际合作需求,推动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落地。
拟支持项目数量预计在30项左右。
合计国拨经费总预算在2.4亿元人民币左右。
2.申报主体与合作对象此类项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择优支持。
可牵头申报的中方机构需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条件,在本领域(行业)—2—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应具有独特优势,与国外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1.09.20•【文号】国科发财字[2001]367号•【施行日期】2001.09.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12月19日实施日期:2007年12月19日)废止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财字[2001]367号)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有关转制科研机构:为规范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的管理,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内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科技部、财政部制定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二00一年九月二十日附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的管理,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促进国内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科学事业费预算拨款,专项用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补助。
专项经费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科技部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政府引导、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从国家利益出发,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工作,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为目标,按照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框架,集中资源,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第四条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运作程序相互独立,项目立项和预算审批实行专家咨询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并注意发挥中介机构在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附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运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全面推动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安排,按照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要求和落实国家领导人外交承诺的任务部署,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编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一、专项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展本专项按照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1—组织和多边机制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不同特点分别细化任务部署。
通过支持重大旗舰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支撑科技外交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项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通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落实协议和承诺任务,确保国家科技领域外交主张、倡议和承诺落地,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升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签署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以及双(多)边政府共识,本专项共支持了我同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塞尔维亚、欧盟、德国、希腊、以色列、蒙古、印度尼西亚、南非、埃及、金砖国家、芬兰、法国、比利时、英国、匈牙利、波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的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推动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创新合作,对于促进科技外交、推动开放创新、提升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能力、全面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国际合作发挥了旗帜性、引领性作用。
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3.14•【文号】国发〔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3.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8年3月14日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下简称大科学计划)是人类开拓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积极深远意义。
(一)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是解决全球关键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大科学计划以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为目标,是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全方位拓展,对于推动世界科技创新与进步、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有利于发挥我国主导作用,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是聚集全球优势科技资源的高端平台。
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有利于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国际同行认可的领军科学家、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团队和良好机制,打造高端科研试验和协同创新平台,带动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向并跑和领跑为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