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优势病种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外科优势病种年度总结分析2024年,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得外科治疗在各种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篇文章将对2024年外科优势病种进行年度总结分析。
一、胃癌手术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外科手术治疗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2024年,在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下,胃癌的手术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胃癌手术患者的切口更小、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此外,术前精准评估和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手术更加准确,提高手术切除率。
这些创新的技术和模式的应用,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肺癌手术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肺癌一直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2024年,肺癌手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经皮肺切除技术的应用。
经皮肺切除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可以通过微小的切口直接进入肺组织,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
其次是术前评估和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
通过术前CT和PET-CT等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肺癌的扩散情况,为手术切除的范围提供指导。
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
这些创新的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三、脑卒中介入手术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介入手术治疗在脑卒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脑卒中介入手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的应用。
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可以通过机器人臂的精确操作,实现对脑血管的准确植入支架和血管修复,减少手术风险和损伤,提高手术效果。
其次是基于影像学的介入手术规划。
通过术前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脑血管病变的三维重建和仿真操作,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规划,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这些创新的技术和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脑血管功能,减轻脑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2023年外科优势病种年度总结分析一、胃癌2023年胃癌仍然是外科优势病种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的早期诊断能力有所提高,使患者能够早期接受治疗。
外科手术在胃癌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高、恢复快等优势。
在2023年,外科胃癌手术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
首先是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满足患者对手术创伤的要求。
其次,切除胃癌时保留胃的术式在2023年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次,辅助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也为胃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然而,2023年胃癌手术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仍然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其次,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来说,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有限,需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乳腺癌2023年乳腺癌仍然是外科优势病种之一,其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肿瘤切除手术和乳房保留手术。
乳腺癌外科手术在2023年继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是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的应用逐渐增加。
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可使肿瘤缩小、边界清晰,有助于手术切除,提高手术疗效。
其次,乳房整形外科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乳房整形手术可以保留患者的乳腺形态,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然而,乳腺癌外科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一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
其次,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乳腺癌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治疗方案。
三、结直肠癌2023年结直肠癌仍然是外科优势病种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肿瘤切除手术和直肠癌的特殊手术。
元江县中医医院普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目录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 (2)一、诊断 (2)二、中医治疗 (2)(一)辨证施治 (2)(二)特色疗法 (3)(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3)三、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3)(一)难点分析: (3)(二)应对措施: (3)痔病中医诊疗方案 (4)一.诊断 (4)二、中医治疗: (4)(一)辨证论治: (4)(二)特色疗法 (5)(三)疗效评估及评价: (5)三、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肠痈(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
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一个体征。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施治1、内治(1)、瘀滞证症候: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3)、热毒证症候: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燥,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2、外治无论脓已成或未成,均可用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水或密调成糊状,外敷右下腹;或用消炎散加黄酒或加醋调敷;如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2-3天抽脓1次),用金黄散或玉露膏外敷。
中医外科五种优势病种诊疗技术一、丹毒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本病西医学也称丹毒。
其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病因机制】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如鼻腔黏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等破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郁阻肌肤而发。
本病总由血热火毒为患。
凡发于头面部者,多挟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多挟肝脾郁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诊断】1.临床表现多发于小腿、颜面部。
发病前多有皮肤或黏膜破损史。
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苔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宏数或滑数等全身症状。
继则局部皮肤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边界清楚,略高于皮肤表面,压之皮肤红色减退,放手后立即恢复。
若因热毒炽盛而显现紫斑时,则压之不退色。
患部皮肤肿胀,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触痛明显。
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及棕黄色,脱屑而愈。
病情严重者,红肿处可伴发紫癜、瘀点、瘀斑、水疱或血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
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
患处附近臀核可发生肿大疼痛。
抱头火丹如由于鼻部破损引起者,先发于鼻额,再见两眼睑肿胀不能开视;如由于耳部破损引起者,先肿于耳之上下前后,再肿及头角;如由于头皮破损引起者,先肿于头额,次肿及项部。
流火多由趾间皮肤破损引起,先肿于小腿,也可延及大腿,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下肢皮肤肿胀、粗糙增厚而形成大脚风。
临城县中医院外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第一节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诊疗方案 (1)第二节水火烫伤(烧伤)诊疗方案 (5)第三节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 (11)第四节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 (17)第五节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诊疗方案 (21)第六节尺桡骨骨折诊疗方案 (26)第七节掌骨骨折诊疗方案 (32)第八节指骨骨折诊疗方案 (34)第九节跖骨骨折诊疗方案 (36)第十节肺癌诊疗方案 (38)第十一节胃癌诊疗方案 (43)第十二节乳岩诊疗方案 (47)第十三节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 (50)第十四节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54)第十五节肠痈(急性阑尾炎)诊疗方案 (58)临城县中医院外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一、概述:脱疽是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闭阻不通而发病。
其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节,下肢多于上肢。
初起时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酸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继而出现夜间痛,疼痛可剧烈难忍。
后期患肢出现坏死,趾(指)节脱落,疮口经久不愈。
相当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T001.2-94)。
(1)多发于下肢一侧或两侧。
患者可有手冷冻、潮湿、长期多量吸烟、外伤等病史。
(2)初起趾、指冷痛,小腿酸麻胀痛,行走多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呈间歇性跛行,趺阳脉减弱。
继之疼痛呈持续性,肢端皮肤发凉,下垂时则皮肤暗红、青紫,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甲变形增厚,肌肉萎缩,趺阳脉消失。
(3)多发于老年人。
(4)超声多普勒、血流图、动脉造影、血脂等检查,除帮助诊断外,尚可了解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2)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大通县中医院外科外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2年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轻型)中医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参考《中医外科学》(忠德主编,中国中医药,2009年)。
(1)初期乳房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
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
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
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
(4)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2008年)。
(1)多发生在初产乳的哺乳期,尤其是产后的第三或第四周。
(2)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或伴有高热、寒颤。
(3)中期肿块变硬,有压痛,皮肤发红,常在短期软化,形成脓肿。
(4)患侧乳房肿大,局部红、肿、热、痛,有搏动性疼痛,在哺乳期更剧。
(5)患侧腋下常有淋巴结肿大。
(6)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7)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少见。
(8)病程往往延时甚久,严重时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
(二)疾病分期1、郁滞期: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或无硬块),多在乳房外下象限,乳汁排出不畅;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骨楚,食欲减退,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2、成脓期:硬块逐渐增大,继而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呈搏动性,有压痛,疼痛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查血象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局部穿刺抽吸有脓。
外科优势病种范文外科手术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外科手术具有准确、迅速、直接的特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病患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外科优势病种。
1.骨科手术:骨科手术是外科手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骨折、关节置换、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骨科手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骨科手术可以快速修复骨折,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折后的功能障碍;其次,骨科手术能够通过骨关节置换等方法恢复患者关节的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骨科手术还可通过肿瘤切除术等方法治疗骨肿瘤,防止癌细胞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心血管外科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移植等方法恢复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减轻心脏负荷,降低患者的心脏病死亡率。
此外,心血管外科还可以通过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修复术等方法治疗心脏瓣膜病变,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神经外科:神经外科主要用于治疗脑、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脊髓损伤等。
神经外科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脑肿瘤切除术、脑室内窥镜手术等方法治疗脑肿瘤,减轻病患的症状,延长生存期;此外,神经外科还可以通过脊柱手术治疗脊椎疾病,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胃肠外科:胃肠外科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结肠癌等。
胃肠外科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胃肠道切除术、胃肠道吻合术等方法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防止癌细胞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胃肠外科还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术等方法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解决患者的胆道梗阻问题。
5.泌尿外科:泌尿外科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
泌尿外科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肾脏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的结石病,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此外,泌尿外科还可以通过前列腺切除术、膀胱切除术等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外科优势病种胆胀胆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胆囊、胆道和肝脏等消化系统的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腹部不适、胀满感和疼痛,常伴随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胆胀的病因很多,包括胆囊结石、胆固醇结晶、胆囊炎、胆管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等。
外科手术是治疗胆胀病因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术、胆石清除术等。
外科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解决病因,对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科优势病种胆胀。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胆胀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特点是胆囊内存在结石,导致胆囊梗阻和胆汁淤积,进而引发胆胀症状。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标准方法,可以彻底解决结石问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3个小切口在腹腔镜下操作,不仅恢复快,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而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胆胀的另一常见病因,其特点是胆囊结石经胆管进入胆总管或肝总管。
胆囊结石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解决,但对于胆管结石,需要进行胆道探查术或胆石清除术。
胆道探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内窥镜进入十二指肠,经过胆总管将结石取出。
胆石清除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经皮穿刺胆管,直接取出胆管内结石。
3.胆囊炎:胆囊炎是胆胀的常见病因之一,其特点是胆囊组织的炎症和感染。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炎的首选方法,可以完全去除炎症组织,避免病情的恶化。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减少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4.胆囊切除术后胆胀:部分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仍有胆胀症状。
常见的原因包括术后残余胆道结石、胃肠功能紊乱等。
对于这些患者,可以进行胆管探查术或胆石清除术,以清除残余结石。
同时,还需要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措施,改善胃肠功能,减少胆胀的发生。
总之,外科手术对于胆胀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可以直接解决病因,对症治疗,明显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中医优势病种外科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疾病领域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尤其在外科领域,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对一些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医在外科领域中的优势病种。
一、创伤性疾病:中医在治疗创伤性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创伤后的病情主要是气血阻滞,导致局部组织功能和代谢障碍,进而形成疼痛、肿胀等症状。
因此,中医治疗创伤主要是通过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祛除湿邪等方法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药物疗法等。
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创伤性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还能加速伤口愈合,恢复患者的功能。
二、骨折与骨伤:中医治疗骨折与骨伤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中医看来,骨折和骨伤主要是阳气受损,导致骨骼失去营养和修复能力,从而导致骨折不愈合、伤口不愈合等问题。
因此,中医治疗骨折和骨伤的主要方法是温通经络、补益气血、行气活血等。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拔罐、药物疗法等。
临床研究证明,中医治疗骨折和骨伤可以促进骨骼的修复和愈合,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疤痕与瘢痕疙瘩:中医在治疗疤痕和瘢痕疙瘩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疤痕和瘢痕疙瘩主要是气血阻滞,导致局部组织功能和代谢障碍,进而形成疤痕和瘢痕疙瘩。
因此,中医治疗疤痕和瘢痕疙瘩的主要方法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湿邪等。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药物疗法等。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疤痕和瘢痕疙瘩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状况,从而促进疤痕的吸收和修复。
四、慢性溃疡:中医在治疗慢性溃疡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在中医理论中,溃疡形成主要是因为体内湿热郁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和溃疡形成。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溃疡的主要方法是祛湿化热、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煎汤、熨法、药物疗法等。
临床研究发现,中医治疗慢性溃疡可以显著减轻溃疡的症状和疼痛,促进溃疡的愈合和修复。
外科中医优势病种总结一、头部内伤(脑外伤神经症性反应)2017年优势病种头部内伤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实施1年,通过对486例住院病人的疗效观察,表明本诊疗方案的运用与临床实际贴近,涵盖了临床辨证施治证型,可操作性、实用性强,治疗方法重点采取中医特色疗症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头部症状,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体中医辨证施治和临床疗效情况见附表。
1.1 中医辨证分型情况,见表1表1 2017年度头部内伤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总病人数(例)气滞血瘀证气血双亏证486 469 171.2症候疗效分析,见表2表2 2017年度头部内伤症候疗效分析总病人数(例)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486 443 43 0 100%结果总结:1.运用头部内伤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症状缓解快,住院时间缩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无副作用,病人乐于接受。
二、肠痈(阑尾炎)2017年优势病种肠痈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实施1年,通过对134例住院病人的疗效观察,表明诊疗方案的运用与临床实际贴近,涵盖了临床辨证施治证型,可操作性、实用性强,治疗方法重点采取中医特色疗症状,可以明显恢复患者肠道功能,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体中医辨证施治和临床疗效情况见附表。
1.1 中医辨证分型情况,见表1表1 2017年度肠痈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总病人数(例)瘀滞证湿热证热毒证134 112 12 101.2症候疗效分析,见表2表2 201年度肠痈疗效分析总病人数(例)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134 124 10 0 100%结果总结:1.运用肠痈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症状缓解快,住院时间缩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无副作用,病人乐于接受。
三、肉瘿(甲状腺瘤)2017年优势病种肉瘿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实施1年,通过对95例住院病人的疗效观察,表明诊疗方案的运用与临床实际贴近,涵盖了临床辨证施治证型,可操作性、实用性强,治疗方法重点采取中医特色疗症状,可以明显加快病人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疾病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外科优势病种
优势病种一:皮肤软组织感染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应用各种院内制剂,如三黄膏、铁箍膏、消炎止痛膏、消定膏、生肌玉红膏、生肌散、脱管散等中药膏剂治疗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各种窦道及瘘管、淋巴管及淋巴结炎、术后各种切口感染等,疗效显著,特色明显。
优势病种二:术后病人中医康复治疗
术后病人应用中药汤剂、中药贴敷、穴位注射、艾盐温灸、穴位按摩和拔罐等治疗,促进病人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切口愈合、早期进食,极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优势病种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疾病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如中药汤剂、中药外敷、针灸、按摩治疗各种乳腺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腺瘤、乳腺癌,疗效明显;
应用院内制剂乳安消、疏乳柔肝胶囊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
优势病种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炎及其他各种男科疾病
应用中药汤剂、中药贴敷、穴位注射、艾盐温灸、穴位按摩和拔罐等及微创腔镜诊治技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治疗各种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炎及其他各种男科疾病,疗效显著及并发症少;同时,应用艾灸治疗不稳定膀胱、吴茱萸盐炒热敷治疗腹胀、尿潴留、针刺治疗肾绞痛、纯中药治疗前列腺炎、温肾降浊治疗梗阻性肾病亦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