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检验作业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122.68 KB
- 文档页数:8
制程检验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为规范制程检验,预防产出批量不合格的产品,减少(杜绝)制程异常的发生。
不断降低生产制程不良率,提升产品品质,确保产品品质符合客户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程品质检验控制。
3.0定义3.1首件:指生产制程中加工生产的产品,判定符合要求后,拟批量生产前的第一台(个)产品(半成品,成品)。
3.2全检:对制程中的产品或产品的某些检验项目进行100%检验。
3.3巡检: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工位)进行随机抽样检验,确认。
4.0权责4.1品质部4.1.1负责制程中产品外观,检验流程,检验标准,检验规范,检验工位的编制和设置。
4.1.2IPQC:负责对产品,物料首件确认的主导工作,并对产品首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制程品质检控,品质异常的确认与追踪;主导不合格品或品质异常问题的提出,跟进,落实及改善效果确认。
4.2项目部4.2.1新产品首件的确认,负责制程中电气/结构性能测试流程,测试工位的编制和设置;品质异常,不合格品原因的分析及改善对策的提出。
4.2.2负责制程中设备,仪器的使用规范的制订;机器,设备,仪器,仪表,治夹具,工具运行状况的监控,正常运转的巡视及点检/保养工作的监督。
4.3生产部4.3.1负责首件的制作与送样确认;全检工位的人员配置。
4.3.2制程中4M1E的落实及制程过程的监控,配合IPQC与PE的工作;品质异常的受理与改善,改善对策的具体实施。
4.3.3负责制程中设备,仪器,仪表,治夹具,工具的日常点检/保养工作。
5.0程序5.1生产,检验前作业准备5.1.1生产部5.1.1.1在开拉生产前进行自我核查,发现不符合项及异常,采取措施,立即纠正。
5.1.1.2在开拉生产前须查核领用物料是否与[生产计划排程表]相符,是否有相应的BOM,技术规范;生产环境是否符合产品需求,各作业工位是否悬挂对应的SOP,作业人员对作业方法,产品品质是否清楚了解。
制程检验工作流程
品管课时间段流程说明
【工作准备】 1、点检仪器是否归零、正常;
2、自己所负责的机台、所需的图纸/指导书
3、都有哪些紧急、重要的检验...
交接班开始
工作准备【首件检验】
按检验指导书、图纸、标准样品检验,并填写记录。
首件检验时机:
1、上班开工、换班时,进行全项目首检。
2、换刀、撞机、夹具微调、程序修改等更改生产工具和条件的时机。
首
件检验可以仅仅针对变更的部位检测。
3、机器维修、夹具维修后、夹具重装,进行全项目首检; 【巡检】
1、产品的检验项目是否符合标准?
2、工人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步骤作业?
3、产品摆放是否无隐患?
4、标识是否清楚?
4、调机品、制程不良品是否隔离?
5、以往的改善措施是否被执行?
【异常处理】
(见制程异常处理流程)
【确认制程不良品】
统计制程良品,做好隔离、标识;
【交接班】 白/夜班QC 集合进行工作交接;交接上一班次品质状况、注意事项等。
上班前5~10分钟上班前5分钟首件检验
上班后1个小时内巡检确认不良品下班前30分钟填写工作交接记录
下班前10分钟工作交接
下班前5~10分钟结束中间时间异常处理中间时间【填写工作交接记录】 1、回顾一天的工作情况,总结品质状况; 2、有哪些重点需要交代下一班跟进的; 3、整理仪器、记录 4、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有?。
制程检验作业流程流程图1.0目的为保证产品在生产制程中得到有效检验作业,控制制程品质,降低制程返工、报废,提升产品合格率,提高不良出来的时效性,特制定本作业流程。
2.0 范围适用于(备料车间、白身车间、油漆车间、包装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及不良品处理。
3.0 职责3.1 PMC部:计划课负责生产指令的下达,参与生产异常处理;仓务课负责完成不良品的回仓分类保管、标识确认及不良品退料的督促工作。
3.2 各生产车间:负责制程产品材料确认,首件产品品质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工作。
反馈、参与生产异常处理;3.3品管部:首件产品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完工后检验,反馈、主导或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工作,并对数据记录保存、统计、分析、改善,持续改善;3.4 相关部门:主导或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及异常分析工作。
4.0 作业程序4.1 PMC部下发《生产日计划》给各生产车间主管,各生产车间主管根据《生产日计划》,组织安排操作工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2 各车间组长、技术员准备工装夹具、测量量具、签样等,按样品或产品工程作业标准书等准备物料进行生产。
备料、白身、总装车间:工装夹具、测量量具、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模具等。
油漆车间:色板、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等。
包装车间: 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产品包装示意图、模具等。
4.3组长、技术员对首件先自检,合格报制程检验员对首件进行检验,详细参考《首件检验控制卡》。
4.4制程检验员全检或按规定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少于6次)及工艺图纸等要求巡检各工序制程品质状况,巡检要有相关侧重点,填写巡检记录,若不符图纸和工艺要求,则知会操作员异常状况;当生产操作工自检发现不良现象时及时隔离和标识;当产生不良品超标时,发现人即时通知本组组长到现场确认,组长到现场确认后,按《生产异常提报控制卡》进行操作,必要时组长填写《品质异常报告和处理单》交责任单位处理(来料引起的不良交品管部处理;制程引起的不良交本部车间主管处理)。
2023年制程检验作业管理办法一、总则制程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制程检验作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制定本办法。
二、任务和目标1. 任务: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进度要求,及时完成制程检验任务,并准确记录和提交检验结果。
2. 目标:通过制程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提前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制程检验作业流程1. 制程检验任务下达: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要求,及时确定制程检验的任务分配和工作计划。
2. 制程检验准备:制程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检验材料和检验工具,并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程检验执行:制程检验部门应按照检验计划和工作要求,进行制程检验工作。
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检验所用的设备和工具、检验环境条件、检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检验结果等信息。
4. 制程检验记录和汇总:制程检验部门应记录和汇总制程检验的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制程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经过核对和审查后进行归档保存。
5. 制程检验报告和整改措施:制程检验部门应根据检验结果,及时编制制程检验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
同时,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和生效。
四、制程检验管理要求1. 人员要求:制程检验部门应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制程检验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
相关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2. 设备管理:制程检验部门应对检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工作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相关记录和证明文件应完成和保存。
3. 检验材料和工具管理:制程检验部门应对检验材料和工具进行管理和保管,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五金车间制程检验作业流程1.0 目的为保证产品在五金车间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检验,控制程品质,降低制程批量返工、报废,提升产品合格率,特制定本作业流程。
2.0 范围适用于五金车间产品生产过程与控制。
3.0 定义3.1 关键工序:开料、冲压、焊接、打磨、丝印等大工序(每道大工序所包含的小工序不为关键工序)与下工序交接的工序为关键工序。
4.0职责4.1计划物控部:负责生产指令的下达,参与生产异常处理。
4.2生产部(五金车间):负责上线产品材料确认、首件产品品质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工作,反馈、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工作。
4.3品管部(制程品管)负责上线前关键材料确认、首件产品确认、生产过程的巡回检验及品质异常处理工作。
4.4相关部门: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工作。
5.0作业程序5.1计划员下发《五金日生计划》、五金车间主管,五金车间主管负责将《五金日生计划》转发给各工序组长,并将其中的生产要求传达给工序组长,接收人负责资料的存档、保管.5.2车间主管、工序组长依《五金日生产计划》,组织操作员工作好“人、机、料、法、环”等产前准备工作。
5.3产品生产前,工序组长、生产操作工负责根据产品工艺图纸确认物料品种、规格/型号是否正确。
若有误,则进行物料更换处理;若无误,则按排操作员工按规定的《作业指导书》、产品工艺图纸等进行生产。
5.4生产操作工按《作业指导书》、产品工艺图纸将物料上机试产。
5.5如本工序生产前须设备管理员调机器或模具的,在机器或模具调试无误后,由设备管理员\车间主管在《五金车间首件检查表》上签字确认。
5.6在完成本工序小件零件生产作业时,生产操作工按五金车间的《五金车间检验工程表》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工序组长进行自检,工序组长5分钟内到达现场确认(如无法及进到达,需回复生产操作工确认时间)产品品质。
自检有误,则要求生产操作工对产品进行纠正、处理,处理不了的报工序组长或车间主管处理。
自检无误,双方在《五金车间首件检查表》上签名确认;若本工序为关键工序或生产大件零件,则生操作工还须口头通知制程品管对产品进行首检作业。
制程检验作业流程流程图1.0目的为保证产品在生产制程中得到有效检验作业,控制制程品质,降低制程返工、报废,提升产品合格率,提高不良出来的时效性,特制定本作业流程。
2.0 范围适用于(备料车间、白身车间、油漆车间、包装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及不良品处理。
3.0 职责3.1 PMC部:计划课负责生产指令的下达,参与生产异常处理;仓务课负责完成不良品的回仓分类保管、标识确认及不良品退料的督促工作。
3.2 各生产车间:负责制程产品材料确认,首件产品品质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工作。
反馈、参与生产异常处理;3.3品管部:首件产品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完工后检验,反馈、主导或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工作,并对数据记录保存、统计、分析、改善,持续改善;3.4 相关部门:主导或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及异常分析工作。
4.0 作业程序4.1 PMC部下发《生产日计划》给各生产车间主管,各生产车间主管根据《生产日计划》,组织安排操作工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2 各车间组长、技术员准备工装夹具、测量量具、签样等,按样品或产品工程作业标准书等准备物料进行生产。
备料、白身、总装车间:工装夹具、测量量具、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模具等。
油漆车间:色板、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等。
包装车间: 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产品包装示意图、模具等。
4.3组长、技术员对首件先自检,合格报制程检验员对首件进行检验,详细参考《首件检验控制卡》。
4.4制程检验员全检或按规定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少于6次)及工艺图纸等要求巡检各工序制程品质状况,巡检要有相关侧重点,填写巡检记录,若不符图纸和工艺要求,则知会操作员异常状况;当生产操作工自检发现不良现象时及时隔离和标识;当产生不良品超标时,发现人即时通知本组组长到现场确认,组长到现场确认后,按《生产异常提报控制卡》进行操作,必要时组长填写《品质异常报告和处理单》交责任单位处理(来料引起的不良交品管部处理;制程引起的不良交本部车间主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