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对交际话语语义理解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0.45 KB
- 文档页数:2
文化语境与语篇理解---------“good”意义求解的一点启示束超超提要:语境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已经从单纯对语言语境的研究,形成对语篇特征进行多元化研究的趋势。
本文拟借助语义、语用理论,由“good”意义求解的启示,进一步考察文化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语境通过限制语义范围、制约语用功效以及为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提供解读线索,使语篇理解能够顺畅进行。
通过对文化语境的分析,能够揭示语篇蕴涵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翻译实践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关键词:语境;文化语境;语篇在对语境的各种研究中,文化语境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而且主要集中在翻译研究领域&由于“语境具有抗译性”,在一种文化语境中形成的语言在进入到另一种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义的偏转和形象的变形”(吕萍,2004:61),因此,对文化语境的关注最后往往都落到对译入语的表达策略上,所以就有了大量的文化语境顺应指导下的翻译研究(如王小凤,2004;戈玲玲,2005),功能语篇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如张美芳,2001),文化语境影响下的词汇翻译研究(如关孜慧,2003),等等。
在以往关于文化语境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翻译与理解并不是一回事。
翻译的结果是译入语的表达形式而理解并不一定需要任何表达形式而且理解的东西并不一定需要有时甚至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本文的研究就将讨论文化语境下话语的理解与翻译问题。
本文拟借助语义和语用理论,由“good”意义求解的启示考察语篇理解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探讨文化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功能和作用&并非任何语篇都一定要进行文化语境的考查和研究,但像“good”这类意义抽象、泛化的词,往往包含评价、判断的意味,理解上常受文化语境的左右。
文化背景不同,对这类词语所赋予的意义也就大不相同。
(任绍曾,2003)文化语境的语义作用和语用功效是语篇理解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能够有助于了解语篇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形成对语篇全面正确的把握和理解&-、文化语境与语义(一)语境与语义理解语义离不开语境,语境对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
教改教研今天语境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孙雅慧(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小学 山东 平度 266708)摘要: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的人类学家,他把语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情景语境”,一种是“文化语境”。
从那时起,许多语言学家开始研究语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首先解释了语境的定义,然后运用了许多实例分析了语境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
根据这些分析,论文进而提出了基于语境的言语交际策略,也就是实际应用中的语境研究。
最后,论文总结了语境在语言理解中的两个主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语境在语言理解中作用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语境;作用;策略;语言理解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4-0061-01 1.语境对语言起制约和释义作用1.1 语境的功能。
西?光正是日本著名的学者,他在“语境与语言研究”(《中国语文》NO.3,1991)中总结了语境的八种功能:绝对功能、制约功能、解释功能、设计功能、滤补功能、生成功能、转化功能、习得功能。
我认为语境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制约功能,一个是释义功能。
1.2 有了语境,才能确定语言的方向,才能确定语言的主题。
语言犹如一幅炫美的图画,语境就像构图的线条,文字就是丰富的色彩。
有了线条,这幅图画才有正确的布局和方向,有了文字,这幅图画才能更加绚丽传神。
就像一幅图画需要线条连接色彩,用来联合、规范语言色彩的就是语境。
没有线条,色彩就不是整体,就无法构成完整的图画,就像文字脱离了语境,就无法被理解。
线条决定了构图,也就是语境确定语言的主题和方向。
2.语境发生作用时具有的特征2.1 语境制约语言时的特征。
语境制约语言的时候,会有以下几种特征:对话的双方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语境是如何制约语言的。
比如在说话的时候,语境会制约说话人采用的文字和语言。
说话和听话的两方如果发生了时间、地点的变化,改变了交流信息或者协调交际目的,指示语体系(indexical framework)也将有所变化”(Hanks,1992:53)。
例谈语境对语言的影响标签:语境;语言;语义;修辞;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而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创造出语境,同时,语境又影响着言语的表达,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一、语境可以确定语义,消除歧义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色彩是不同的。
如,“车站附近的地下商店竣工了”这句话中的“地下”与“一个地下商店被有关部门查获了”中的“地下”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
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往往就会产生歧义。
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还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
如“鸡不吃了”这个句子,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对它进行意义限制,就会产生歧义。
而只要给它设定一个具体的语境,它的意义就会非常明确,如在吃饭的场合,这句话的意思就一定是不吃“鸡”这道菜了。
语境对于语义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语境可以补出省略的内容,丰富语义语境可以补出一句话中被省略的内容,使语义更加丰富。
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个人,已于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读者靠语境可以体会到省略号中包含的无尽的愤怒之情。
使用省略号的本来目的是含而不露,但在这个语境中却转为露而不尽,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无限的,且体现出一种含蓄美。
三、语境可以影响辞格的选择修辞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望道先生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
可见,修辞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
因此,辞格的选择会受到语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上下文对辞格的影响。
某些辞格离开上下文,其意义就难以理解。
以借代为例:①洗了家伙,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老舍《骆驼祥子》)②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
二四七四八,小坟葬伟大。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这两种分析方法不仅对于理解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揭示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这一主题,首先简要介绍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本文将重点分析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在语言学及其他相关领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语篇分析,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深入研究文本中各个元素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连贯、有意义的话语体系。
其核心概念和方法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在其他领域如文学批评、心理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篇:指任何长度的、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为了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语言单位。
它不仅包括书面文本,也涵盖口头交流、电影对白、广告标语等多种形式。
语境:是理解语篇的关键,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说话者或写作者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情景语境则是指具体的交流场合、参与者的角色和关系等。
连贯性:指语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和语义联系。
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能够让读者或听者从整体上理解其意义,而不是仅仅理解单个的词句。
宏观结构分析:关注语篇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如段落划分、主题句识别等,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微观语言特征分析:研究具体的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手段如何在语篇中发挥作用,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语境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和交际意图。
收稿日期:2006-04-20作者简介:蔡县英,女,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
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蔡县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贵州 水城553004)摘 要: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它要求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作出共同的认知和推理。
因此语境的选择,不仅应考虑说话者自身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且还应考虑受话者的话语处理能力等非语言因素。
文章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言语交际;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中图分类号:H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94(2006)03-0032-03任何语言使用都有语境(H alliday &Hasan1985),有语篇必有语境。
言语交际离不开语境,离不开作为一种资源的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任何交际活动的成功都主要决定于参与者如何观察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如何通过他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改变它。
语境(Context)最基本的功能是它的制约性和解释性。
/制约性0一方面是对话语生成的制约,即对说话者使用语言的制约,它使说话者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必须根据自然的交际用途,建立与自己的话语相符合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是对听话者而言,指在理解话语时,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有效地理解话语含义。
/解释性0是针对听者而言,由于语境有容纳一种意义而排斥其它意义的特征,它能对某些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比如,帮助排除歧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提供指示词语的指称意义。
以Halliday 为代表的系语言学家,继承了Ma 2linowski 和Firth 的语境思想,对语境因素的种类及其对语言系统的选择和使用所起的制约作用作了深入的研究。
语境(Cotext)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话语范围(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语旨)(Tenor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语式)(Mode of discourse)。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词义的理解受语境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任何一个词语的词义都是由其背景所决定的,即语境的语言特性、字面含义以及它被用来表达的具体概念。
因此,要完全理解一个词语,必须了解其背景、语境和词义。
首先,要理解词义,就必须要理解语境。
简单说,语境就是使用这个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
例如,一个词语可能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对语境有清晰的认识。
比如“愚昧”这个词,在某些语境中,它可以是一种褒义词,代表某种纯洁的态度;但在另一些语境中,它可以是一个贬义词,代表无知或愚蠢。
因此,正确理解这个词的词义,首先需要对语境有一定的认知。
其次,词语的词义还受其字面意义和概念表达的影响。
字面意义就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而概念表达是指该词语能表达的语义概念。
比如“狗”这个词,它的字面意思就是一种常见的家养的动物,而在表达上它可以象征贪婪、诡计,也可以代表卑贱或下等,也可以暗示忠诚、护卫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一个词语的字面意义和概念表达都有清晰的认识。
最后,词义还受到语言特性的影响。
在不同的语言中,“狗”这个词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而且在使用这个词时,也有可能需要考虑除语法规则之外的语言特性,例如调式、句子结构等。
因此,要理解词义,就必须对语言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综上所述,词义的理解受语境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词语的词义受语境、字面意义和语言特性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完全理解一个词语,就必须要考虑语境、字面意义和语言特性三方面的因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一个词语,进而更好地使用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会给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不一样的挑战,而信息的交流就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特性。
有效理解一种语言,首先要理解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即通过分析语境中的语言特性、字面含义以及该词语被用来表达的概念来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特性,进而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文化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在当今的语言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把词,句子和语段结合到具体的语篇中去;在翻译研究中,也更为重视对文化因素的认识和处理。
语篇和语境形影相随,难以割分,研究语篇不能离开语境。
具体到语篇翻译,译者就要考虑到语境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除了简单综述文化语境与语篇翻译的关系之外,本文还将讨论文化语境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分别讨论文化语境在语篇分析和翻译表达过程中对译者的影响。
一、文化语境和语篇翻译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除了结合语篇语境,把语篇和文本外的文化语境结合起来也是必要的。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1]也就是说语篇不受字数的限制,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段落甚至是上千万字的长篇巨著,唯一的原则是它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下具有意义。
胡壮麟认为,语境包括三个方面,即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其中文化语境就是说话人或作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
[1]181-188其实,无论是在语篇的生成还是解读过程中,人们都会下意识去将语篇和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结合起来。
例如,读者在阅读一篇小说之前,通常会了解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读者更精确的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以及小说中的细枝末节。
同样,在和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说话时,就不会运用一些含有独特文化背景的词汇或文学典故,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刻舟求剑”等,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些词里特定的文化语境。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不是文化的转换;是语言的翻译,不是文化的翻译。
这就要求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要在原语产生的文化语境中对语篇进行分析,以求对原文有正确的理解,然后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从而将原作的内容和整体文化尽可能保持原貌地移植或传递进译语文化。
可见,文化语境对语篇翻译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准确的传递原语文本的信息和意义。
“要了解原语文本的意义,就要弄清楚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浅谈语境对语义的影响摘要:对语义的理解依赖一定的语境,为了更准确的了解说话人的意思,必须把语境因素考虑在内。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日常交流中语境对语义的影响,阐明了语言环境在语义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语境;语义;影响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57-02一、语境的含义和分类语境(context)即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因素和语言因素。
语境因素包括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
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一是“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换言之,“语言性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非语言性语境(non-linguistic context)”。
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二、语义的含义及分类词语由词形和语义构成,词形包括发音和拼写,语义是词形所代表的意义。
语义是词语本身含义和语境意义的结合。
语义并非单一形式的,而是一个包含几个部分的合成体,即我们常说的语义类别。
语义通常分为语义学中的语义和语用学上的语义两种。
语义学中的语义被看作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含义。
它主要由词汇、语法特征来决定,此外这种语义不受上下文语境的影响,因此我们也习惯把它叫做“静态意义”或者“表面意义”。
而语用学中的意义:与语义学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此意义除了包含语言本身以外的所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