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20)
- 格式:pptx
- 大小:26.76 MB
- 文档页数:23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必备知识检测【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地位)。
不仅对于研究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意义和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 (文化的世界性、共性)(2)各民族间的和的、的和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文化的民族性、个性)(3)因此,文化是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4)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的统一。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文化既是的,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4、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认同,要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遵循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预测与选择: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文化传承与文化继承是不是一回事。
1.政治认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科学精神: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法治意识:依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4.公共参与:通过参与教育活动,做好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3.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想一想]图中传承国学“磕头拜师”对我们继承与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提示]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①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高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4.2化在继承中发展目标:1.知识目标:化继承与化发展的关系、化传承的含义、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化继承和化发展关系的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中国丰富的化历史中做出正确的化选择,成为自觉的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重难点: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化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新导入:根据我们上节所学,对待传统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化最终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被承袭,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即所谓的“扬弃”,从而使化得到发展。
那么传统化是怎么在承继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 [过渡]让我们看一个例子:P43,思考:在我们身边,你如何运用“实事求是”呢?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看P44,对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的两种看法,谈谈你们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分析:对待传统化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将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
那么,化继承与化发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应怎样对待两者的关系呢?1.化继承与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所以,要实现民族化的发展和复兴,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化的继承。
否则化发展就是无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继承的目的不在于束之高阁,或者拿供奉景仰,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服务于当代社会需要。
因此,不能原封不动的承袭化,而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发展化。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化。
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对传统化,要辩证的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糟粕和消极之处,也有着思想的精华和合理之处。
对此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面回归。
如“孝道化”,因此,要把握好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实现化繁荣,成为自觉的化传承者和享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