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电力领域是防雷、接地产品及工程的重点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发电、输变电、电力通讯三大应用部分。围绕这个领域,国家出台了大量的行业标准、法规加以要求和约束。

电厂作为发电环节,对提高电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电厂内应用传统的防雷保护技术,采用包括避雷针、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等组成的防护系统,为电力设备的安全提供比较完善的保护。但随着以微电子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控制、测量技术的推广应用,厂内发、输、变生产环节应用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

通信、终端设备、程控电话等,以及实时监控系统的温度、流量、压力传感器、二次仪器仪表均采用微机处理各种信号,这些通信、技术设备的硬件部分大多采用ttl 或coms 集成电路,其工作电压均较低,对于温度、流量、压力等传感器更是mv 级的弱信号;由于系统传输距离较远,传输线较长,因此遭受感应雷击的机率也就大大增加,加之硬件设备的工作电压较低,抗雷击的能力减弱,为了保证各种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加装浪涌保护器十分必要。浪涌保护器也可以防护因功率设备投切、开关动作等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危害。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电的特点

雷电主要是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

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场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雷电的主要特点是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其破坏性主要是由于层间或云与大地之间以及云与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

(25kv/cm~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所引起的。

2.雷电侵入发电厂通信机房的主要途径

2.1雷电直击微波塔上的避雷针(或消雷器等其他受雷击装置),雷电流经铁塔、地网进入大地,地电位升高,对设备反击致使设备损坏;

2.2雷电经大馈线引入机房,经机房入地,同轴电缆线上主生感应电压而侵入微波机;

2.3通信机房外接的音频电缆遭雷击,通过音频电缆过电压侵入机房pcm等设备;

2.4室外交流电源线遭雷击,过电压侵入电源室,通过电源室进一步侵入通信设备;

2.5避雷针、音频电缆、交流电源线遭雷击后,要经过防雷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磁场,这一磁场会感应过电压而侵入通信设备。

雷电活动是随机的,它因地理、气象、土质、地面环境

的不同而造成的危害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场合、设备,认真分析雷击途径的多种可能,采用综合防雷手段。

二、解决方案

电源部分:在每一个自动化控制机房的电源配电线路均按有关标准安装相应级别电源浪涌保护器,并保证各级间连接线的长度满足能量配合的要求及电涌保护器接地的可靠。同时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间也应接直流浪涌保护器进行保护。我公司在技改时选择如下产品型号:根据电源制式不同在金力jlsp系列电源浪涌保护器中选取。

通信接口部分:通信楼内网络接口设备、计算机控制终端、交换机的cpu控制模块、交换机及移动通信的控制终端。微机接口电路、设备测试盒、交换机计费系统微机、测量室自动测量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被雷击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另外,移动通信基站、微波站内的网管监控、遥信接口、数据采集板等设备也时有雷击损坏的事故发生。数字通信集成化技术的发展,使得通信系统对浪涌较为敏感电路的雷电承受能力进一步下降。在综合通信大楼内,集中了交换机、传输设备、监控及网络设备、控制终端、电源、无线等系统,各系统之间的内部连接线路受雷电电磁场的感应,将雷电浪涌传到系统之间的接口电路中去,对浪涌较为敏感的接口电路产生影响和冲击。在这些通信系统的接口上安装信号浪涌保护器,可提高通信系统安全可靠性又具有更好的防雷性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措施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措施

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但是目前人类尚未掌握它和利用它,处于防范它所造成危害的阶段。变电所(tansformer substation)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经过变压,然后配电的任务。 1. 雷电的形成和特点 雷电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或物体)之间产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当雷电发生时,放电电流使空气燃烧出一道强烈的火花,并使空气迅速猛烈膨胀,发出巨大响声。雷电的特点是:时间短,电流强,频率高,感应或冲击电压大。雷电出现的地方,可能对电气设备、建筑物、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畜造成伤害,甚至可能造成爆炸、火灾等事故。 2. 雷电的主要危害 2.1雷电放电时产生高温损坏设备 带电云对地面物体发生放电时,雷电流可达几十千安,甚至几百千安。这样大的电流,即使持续时间非常短,也能在通道上产生大量的热,温度最高可达几万度。显然,这样强烈的弧光若

与易燃易爆物质相接触,必然会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火灾。如果厂房的屋顶是可燃的,雷击时就可能引起火灾。 3. 雷电的特性 3.1直击雷 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对地电压可高达几 十万KV。当雷云同地面凸起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该空间的击穿强度时所产生的放电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雷击。此时,雷电直接对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放电,产生具有很大破坏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相伴的还有电磁效应和闪络放电。线路或设备直接受到雷击,对电气设备危害极大。架空线路遭雷击,不仅危害线路本身,而且雷电还会沿导线传播到发、变、配电所,从而危害发、变、配电所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房屋倒塌或损坏电气设备。 3.2感应雷 落雷处邻近物体因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产 生高电位所引起的放电称为感应雷。当建筑物、

变电所防雷保护设计方案

变电所防雷保护设计方案 前言 雷电所引起的大气过电压将会对电气设备和变电站的建筑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变电所和高/低压输电线路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运行经验表明,当前变电所中所采用的防雷措施(外部避雷)是可靠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等级的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微电子设备在变电站中广泛应用,其所依赖的微电子设备,因受雷电冲击而损坏的事故发生率大幅上升,造成难以估算的经济损失。这是我们从事防雷减灾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对发展中的变电站系统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保障变电站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这是我们一个新课题。 这也说明,单靠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避雷设施已不足以防护雷电/开关过电压对微电子设备的冲击,进行内部系统的雷击浪涌防护和加装SPD(电涌保护器)是迫切的和必须的。

雷电入侵途径 1电力线是雷电入侵电子设备的重要渠道: 1.1雷电远点袭击电力线: 我国电力线输电方式是由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输电至低压变压器,经低压变压器的输出给用户。由于我国的电压基本波形是每秒50Hz的正弦波形曲线,在电力线上形成每秒50次的交变磁场。如遇雷害发生时,在雷电未击穿大气时,将呈现出高压电场形式。根据电学基本原理,磁场与电场之间是相互共存可逆变化的,那么,雷击高压电场通过静电吸收原理,向大地方向运动。假设电力线杆有5米高,那么在相对湿度25%时,要击穿5米空气,需要15×106V雷击高压(3000V/mm)。如果在相对湿度95%时(下雨时),击穿5米空气需要5×106V雷击高压(1000V/mm)。电力线上的交变磁场对雷云的吸引小于大地的静电吸引。如果,雷云击穿5米空气入地,需要很高的电压,雷电首先击在电力线上,并从电力线的负载保护地线入地释放,这样就击穿了设备。在高压线上的表现为击穿变压器的绝缘,在变压器低压端与负载的连线上遭雷击,损失的是用电器。由于变压器低压输出端是三条相线,做一条地线,当作零地合一线,变成三相四线制零地合一方式给用电器供电,雷电击在火线与大地放电,就等于火线与零线放电通过电力线直接击穿用电器的电子元件。一般电子设备线与外壳的耐压为每分钟V AC1500V,火线与零线耐压为工业级Vdc550-650V,这么低的耐压一旦遭受远点雷击,必将击坏用电器。

最新10-220KV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

10-220K V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_ 10-220KV变电站防雷保护研究设计 __机电学__院(系)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专业 学号______ 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起讫日期___ 设计地点____________井冈山大学________ ___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井冈山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井冈山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井冈山大学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井冈山大学教务处办理。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摘要 变电站的防雷和接地问题,是个非常复杂并且十分关键的问题,它关系到设备的安全人们的人身与财产的安全。特别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提升,变电站对防雷保护的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阐述了雷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雷电过电压和雷电参数的概念,介绍了雷电的类型和雷电的危害。并根据220kV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直击雷保护和感应雷保护做了介绍和剖析,并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做了简要分析。 文章介绍了接地、接地电阻、接地装置、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概念。讨论了土壤电阻率对变电站接地电气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变电站接地的基本要求和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防雷与接地;接地电阻;接地装置

发电厂的防雷措施

发电厂的防雷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从避雷针的使用、绝缘监测和接地处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发电厂的一些防雷措施。 关键词:发电厂;防雷措施;避雷针;接地;绝缘 电力系统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我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旦电力系统受损必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而雷击便是造成发电厂事故的最大的原因,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下发电厂的防雷措施。 1避雷针的安装 避雷针的安装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反击的问题.出于对反击的考虑,避雷针的安装方式可分为构架避雷针和独立避雷针两种.对于110 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较高,在土壤电阻率不高的地区不易发生反击,可采用构架避雷针,既可节约投资,也便于布置.但应注意装设避雷针的构架应就近埋设辅助集中接地装置,其与变电所接地网的连接点离主变压器与地网连接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应不小于15 m,以使雷击避雷针时,在接地装置上出现的电位升高,经15 m 的距离后,其幅值已衰减到不至于对绝缘相对较弱的变压器造成反击.同理,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绝对不容许装设避雷针.对于其它的配电装置,应当装设独立避雷针.其接地装置与变电所主地网分开埋设,并在空气中及地下保持足够的距离(如图1所示). 在实际工作中,若不忽视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的技术检测,保证其接地装置完好无损、接地电阻合格,一般不会发生雷电直击发电厂、变电所的事故。供电线路中的入侵雷电波来自于雷电直击或雷电的静电感应。采取的主要限制措施为:在发电厂、变电所内装设避雷器、进线保护段、电容器等。作用是把雷电过电压即入侵雷电波的幅值和陡度限制到对电气设备没有危害的程度,保护电气设备绝缘,避免雷害事故发生。由于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无法对雷电进行控制,无法对其发展规律、强度进行预测。使得线路长、地处旷野的输电线路很容易遭受雷击。因此,不可能完全避免雷击和雷电波入侵。据资料表明,在我国220kV 和500kV 发电厂中,由入侵雷电波而引起事故率为0.5 次/100 百所·a 和0.4 次/100 百所·a;发电厂直配电机的雷击损坏率为 1.25 次/100 百所·a。预防雷击事故发生的管理措施因雷电活动的随机性,防雷保护所依据的数据多为统计性数据,有必要在实际中,根据运行经验和雷电活动的频繁情况、活动强度进行校正。防雷保护与雷雨季节时发电厂的运行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对某一发电厂而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在技术和管理上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防止雷电袭击时发生事故。 2绝缘处理

变电站的防雷电保护设计

浅谈变电站的防雷电保护设计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以及分配的场所, 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一旦变电站遭受雷击,将会造成城市大面积停电,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变电站必须进行安全可靠的防雷保护设计。 关键字: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 abstract: 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wer system, the power voltage and current transform,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lace, is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voltage and power distribution. if the substation lightning, will result in large area city blackouts, caused a great loss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refore,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of safety and reliability for substation must. key words: subst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变电站内有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设备,而这些设备是直接与供电系统的线路相连的。直击雷是对变电站造成危害的最主要元素这一,同时,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的机会较多,因此,入侵波通常也是对变电站造成危害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因此,对变电站的防雷

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实用版

YF-ED-J624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 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会对电 网形成较大的危害,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 分可靠。 变电站遭受的雷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 是雷直击在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上;二是架空线 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 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因此,直击雷和雷电侵 入波对变电站进线及变压器的破坏的防护十分 重要。 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是直击

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是保护电气设备、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的雷电接受器。它将雷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并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保护了附近绝缘水平比它低的设备免遭雷击。 装设避雷针时对于35 kV变电站必须装有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对于110 kV及以上的变电站,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因此,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 变电站对雷电侵入波的防护。变电站对侵入波防护的主要措施是在其进线上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为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目前,FS系列阀型避雷

变电站防雷措施

编号:SM-ZD-44032 变电站防雷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变电站防雷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会对电网形成较大的危害,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变电站遭受的雷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在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因此,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进线及变压器的破坏的防护十分重要。 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是保护电气设备、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的雷电接受器。它将雷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并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保护了附近绝缘水平比它低的设备免遭雷击。 装设避雷针时对于35 kV变电站必须装有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对于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

变电所防雷设计

引言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要求变电所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2 变电所遭受雷击的来源及解决方法 (1)雷击的来源。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2)变电所对于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取装设避雷针或采用沿变电所进线段一定距离内架设避雷线的方法解决。 (3)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是导致变电所雷害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在变电所内装设避雷器的目的在于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使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不致于超过其冲击耐压值。而变电所的进线段上装设保护段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及入侵雷电波的陡度。 3 变电所装设避雷针的原则 所有被保护设备均应处于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以免遭受雷击。当雷击避雷针时,避雷针对地面的电位可能很高,如它们与被保护电气设备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够,就有可能在避雷针遭受雷击后,使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反击。此时避雷针仍能将雷电波的高电位加至被保护的电气设备上,造成事故。不发生反击事故的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称为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防雷最小距离。 4 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防雷最小距离的确定 雷击避雷针时,雷电流流经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为了防止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的空气间隙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空气间隙必须大于最小安全净距。为了防止避雷针接地装置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在土壤中的间隙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空气间隙必须大于最小安全净距。 5 装设避雷针的有关规定 对于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因其绝缘水平较低,必须装设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对于110kV以上的变电所,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因而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装设避雷针的配电构架,应装设辅助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的连接点,距主变压器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的接地网的连接点的电气距离不应小于15m。其作用是使雷击避雷器时,在避雷器接地装置上产生的高电位,沿接地网向变压器接地点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衰减,使侵入的雷电波在达到变压器接地点时,不会造成变压器的反击事故。由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实用版

YF-ED-J671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 术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实用 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引言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 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 模的不断扩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 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 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 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 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 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 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

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变电站接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变电站接地设计的必要性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从避雷的角度讲,把接闪器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的装置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对接闪器闪击的电荷尽快地泄放到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 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的高低压电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知识讲解

第9章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第10章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10.1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由设计任务书中气象资料得知,化纤工厂所在地区的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虽然发生雷暴的几率不属于高频地区,但是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冲击波对供电系统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对雷电过电压加以防护。 10.1.1 直击雷防护 根据GB50057-1994有关规定,在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Ⅲ(其所供 负荷为核心负荷,且靠近办公区和生活区,考虑防雷保护)屋顶可装设避 雷带,避雷带采用直径8mm 的圆钢敷设,并经两根引下线(直径8mm)与变 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相连,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10.1.2 雷电波入侵的防护 1.35kV 架空线路上,在距总降压变电所1km 的范围内,可架设避雷线。 2.在35kV 电源进线的终端杆上装设FZ-35型阀式避雷器。其引下线采用 25mm ×4mm 镀锌扁钢,下边与公共接地装置焊接相连,上面与避雷器接地端螺栓相连。 3.在35kV 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高压侧,装设JYN1-35-102型高压开 关柜,其中配有FZ-35型避雷器,靠近主变压器配置,其用来防护雷电 波入侵对主变压器造成的危害。 4.在10kV 车间变电所的高压配电室的母线上,装设GG-1A(F)-54型高压开 关柜,其中配有FS-10型避雷器,靠近主变压器配置,其用来防护雷电 波入侵对主变压器造成的危害。 10.2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10.2.1.接地电阻的要求 根据GB50057-1994规定,对于1kV 以上的小接地电流系统,公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以下条件: E E I R 250≤且Ω≤10E R 式中E I 的计算可根据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350 )35(cab oh N E l l U I += 式中,N U 为电网的额定电压,单位kV ;oh l 为与N U 侧有电联系的架空线路长度,单位为km ;cab l 为与N U 侧有电联系的电缆线路长度,单位为km 。 1.总降压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计算: A km kV l l U I cab oh N E 9.1350 )019(35350)35(=+?=+=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措施

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但是目前人类尚未掌握它和利用它,处于防范它所造成危害的阶段。变电所(tansformer substation)担负着从电力系统受电,经过变压,然后配电的任务。 1. 雷电的形成和特点 雷电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或物体)之间产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当雷电发生时,放电电流使空气燃烧出一道强烈的火花,并使空气迅速猛烈膨胀,发出巨大响声。 雷电的特点是:时间短,电流强,频率高,感应或冲击电压大。雷电出现的地方,可能对电气设备、建筑物、构筑物造成破坏,对人畜造成伤害,甚至可能造成爆炸、火灾等事故。2. 雷电的主要危害 2.1雷电放电时产生高温损坏设备 带电云对地面物体发生放电时,雷电流可达几十千安,甚至几百千安。这样大的电流,即使持续时间非常短,也能在通道上产生大量的热,温度最高可达几万度。显然,这样强烈的弧光若与易燃易爆物质相接触,必然会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火灾。如果厂房的屋顶是可燃的,雷击时就可能引起火灾。 3. 雷电的特性 3.1直击雷 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对地电压可高达几十万KV。当雷云同地面凸起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该空间的击穿强度时所产生的放电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雷击。此时,雷电直接对建筑物或其他物体放电,产生具有很大破坏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相伴的还有电磁效应和闪络放电。线路或设备直接受到雷击,对电气设备危害极大。架空线路遭雷击,不仅危害线路

本身,而且雷电还会沿导线传播到发、变、配电所,从而危害发、变、配电所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房屋倒塌或损坏电气设备。 3.2感应雷 落雷处邻近物体因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产生高电位所引起的放电称为感应雷。当建筑物、构筑物或架空线路上空有雷云时,在建筑物、构筑物或架空线路上便会感应出与雷云所带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雷云向其他地方放电之后,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消失了,但聚集在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上或线路上的电荷并不能立刻散去,而是向地面流散或向线路两端流动,此时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上或线路对地面便有很高的电位,形成感应过电压。它往往造成屋内电线、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危害。 4.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措施 4.1防雷保护的必要性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枢纽,担负着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变电所和架空线直接相连接,而线路的绝缘水平又比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高,因此沿着线路侵入到变电所的雷电波的幅值很高。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就有可能使变电所内的主变压器或其它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变电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使设备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 所以,对于变电所而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雷电的危害。 4.2 防雷保护措施

变电站防雷接地保护设计Word

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35KV变电站防雷接地保护设计系部名称: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毛毛 指导教师: 年月

35KV变电站防雷接地保护设计 摘要 雷电事故是对变电站、发电厂安全的主要威胁,如何有效、合理对变电站、发电厂采取防雷接地保护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通过对35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以国家《防雷接地标准》为依据且结合变电站具体情况,对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进行保护设计,具有一定代表性。首先根据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图等实际情况,在了解雷电参数、雷电机理以及学习各种防雷装置的基础上,采用设计避雷针并计算验证其保护范围实现对变电站直击雷的防护;对变电站雷电侵入波的防护实现,则通过选择安装避雷器型号和设计变电站进线段的保护接线。最后在了解接地基本知识后,计算其接地电阻、最大土壤电阻率、垂直接地体根数等,实现对此35KV变电站的接地保护设计。 关键词:35kV变电站;直击雷防护;雷电侵入波防护;接地保护

目录 摘要............................................................... ....................................................... 目录............................................................... ....................................................... 第1章前言........................................................................... . (5) 1.1课题的提出和意 义......................................................................... (5) 1.2国内外研究现 状......................................................................... (6) 1.3本课题的主要工 作......................................................................... (6) 1.3.1研究目 标......................................................................... (6) 1.3.2主要研究内 容......................................................................... (7) 1.4变电站防雷接地国家相关标 准 (7) 1.5本论文涉及的35KV变电 站....................................................................... (8) 1.5.1变电站的概 况......................................................................... (8) 1.5.2变电站相关参 数......................................................................... (9) 1.5.3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图.........................................................................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知识讲解

精品文档 第9章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第10章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10.1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由设计任务书中气象资料得知,化纤工厂所在地区的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虽然发生雷暴的几率不属于高频地区,但是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冲击波对供电系统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对雷电过电压加以防护。 10.1.1 直击雷防护 根据GB50057-1994有关规定,在总降压变电所和车间变电所川(其所供负荷为核心负荷,且靠近办公区和生活区,考虑防雷保护)屋顶可装设避雷带,避雷带采用直径8mm勺圆钢敷设,并经两根引下线(直径8mm与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相连,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10.1.2雷电波入侵的防护 1.35kV 架空线路上,在距总降压变电所1km的范围内,可架设避雷线。 2. 在35kV电源进线的终端杆上装设FZ-35型阀式避雷器。其引下线采用 25mm< 4mm镀锌扁钢,下边与公共接地装置焊接相连,上面与避雷器接地 端螺栓相连。 3. 在35kV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高压侧,装设JYN1-35-102型高压开关 柜,其中配有FZ-35型避雷器,靠近主变压器配置,其用来防护雷电波入侵 对主变压器造成的危害。 4. 在10kV车间变电所的高压配电室的母线上,装设GG-1A(F)-54型高压开关 柜,其中配有FS-10型避雷器,靠近主变压器配置,其用来防护雷电波入侵 对主变压器造成的危害。 10.2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10.2.1. 接地电阻的要求 根据GB50057-1994规定,对于1kV以上的小接地电流系统,公共接地装置 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以下条件: R E250且R E 10 I E 式中I E的计算可根据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U N(l oh 35〔cab ) I E 350 式中,U N为电网的额定电压,单位kV; l oh为与U N侧有电联系的架空线路 长度,单位为km;l cab为与U N侧有电联系的电缆线路长度,单位为km。 1. 总降压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计算:

发电厂防雷保护

发电厂防雷保护 电力领域是防雷、接地产品及工程的重点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发电、输变电、电力通讯三大应用部分。围绕这个领域,国家出台了大量的行业标准、法规加以要求和约束。 电厂作为发电环节,对提高电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电厂内应用传统的防雷保护技术,采用包括避雷针、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等组成的防护系统,为电力设备的安全提供比较完善的保护。但随着以微电子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控制、测量技术的推广应用,厂内发、输、变生产环节应用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通信、终端设备、程控电话等,以及实时监控系统的温度、流量、压力传感器、二次仪器仪表均采用微机处理各种信号,这些通信、技术设备的硬件部分大多采用TTL 或COMS 集成电路,其工作电压均较低,对于温度、流量、压力等传感器更是mV 级的弱信号;由于系统传输距离较远,传输线较长,因此遭受感应雷击的机率也就大大增加,加之硬件设备的工作电压较低,抗雷击的能力减弱,为了保证各种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加装浪涌保护器十分必要。浪涌保护器也可以防护因功率设备投切、开关动作等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危害。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电的特点 雷电主要是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场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雷电的主要特点是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其破坏性主要是由于层间或云与大地之间以及云与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kV/cm~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所引起的。 2.雷电侵入发电厂通信机房的主要途径 2.1雷电直击微波塔上的避雷针(或消雷器等其他受雷击装置),雷电流经铁塔、地网进入大地,地电位升高,对设备反击致使设备损坏; 2.2雷电经大馈线引入机房,经机房入地,同轴电缆线上主生感应电压而侵入微波机; 2.3通信机房外接的音频电缆遭雷击,通过音频电缆过电压侵入机房PCM等设备; 2.4室外交流电源线遭雷击,过电压侵入电源室,通过电源室进一步侵入通

变电站防雷

变电站防雷 一、变电站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的绝缘处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作用之下,但是由于雷击过电压的原因,供配电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会大大超过正常状况下的数值,通常情况下变电站雷击有几种情况:一是雷直击于变电站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咸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三是通讯线路遭雷击侵入变电站电脑系统。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直雷击过电压。雷击直接击中电力装置时,形成强大的雷电流和较高电压,将产生有破坏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将设备损坏。 2、感应过电压。当雷击在架空导线上方,由于静电感应,在架空导线上积聚了大量的异线束缚电,在雷云对大地放电时,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此过电压会对电力网络造成危害。 因此,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通讯线)侵入变电站,是导致变电站雷害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站设备绝缘损坏,并引发事故。 二、变电站防雷的原则 针对变电站的特点,其总的防雷原则有三个方面: 其一: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外部保护)。 其二:阻塞沿电源线或通讯线引入的过电压波(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 其三: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过电压保护)。 具体分析为: 1、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 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设备、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2、防雷等电位连接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电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最后与主等电位体相连。 三、变电站防雷的具体措施 变电站遭受的雷击是下行雷,主要雷直击在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上,或架空线路和感应雷过电压和直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是防雷的关健。 1、变电站装设避雷针、 装设避雷针是变电站防直击雷的常用措施,避雷针是防护电气设备、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的雷电接收器,其作用是把雷电吸引到避雷针上并安全地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中,从而起到保护设备效果。变电站装设避雷针时应使所有设备都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此外,还应采取措施,防止雷击避雷针时的反击事故。对于35KV变电站,保护室外设备及架构安全,必须装有独立的避雷针。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五米,主接地网与独立避雷针的地下距离不能小于三米,独立避雷针的独立接地装置的引下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发电厂防雷保护论文:发电厂防雷保护 电力领域是防雷、接地产品及工程的重点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发电、输变电、电力通讯三大应用部分。围绕这个领域,国家出台了大量的行业标准、法规加以要求和约束。 电厂作为发电环节,对提高电能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电厂内应用传统的防雷保护技术,采用包括避雷针、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等组成的防护系统,为电力设备的安全提供比较完善的保护。但随着以微电子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通信、控制、测量技术的推广应用,厂内发、输、变生产环节应用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数据 通信、终端设备、程控电话等,以及实时监控系统的温度、流量、压力传感器、二次仪器仪表均采用微机处理各种信号,这些通信、技术设备的硬件部分大多采用ttl 或coms 集成电路,其工作电压均较低,对于温度、流量、压力等传感器更是mv 级的弱信号;由于系统传输距离较远,传输线较长,因此遭受感应雷击的机率也就大大增加,加之硬件设备的工作电压较低,抗雷击的能力减弱,为了保证各种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加装浪涌保护器十分必要。浪涌保护器也可以防护因功率设备投切、开关动作等引起的操作过电压危害。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电的特点 雷电主要是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

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场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雷电的主要特点是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其破坏性主要是由于层间或云与大地之间以及云与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 (25kv/cm~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所引起的。 2.雷电侵入发电厂通信机房的主要途径 2.1雷电直击微波塔上的避雷针(或消雷器等其他受雷击装置),雷电流经铁塔、地网进入大地,地电位升高,对设备反击致使设备损坏; 2.2雷电经大馈线引入机房,经机房入地,同轴电缆线上主生感应电压而侵入微波机; 2.3通信机房外接的音频电缆遭雷击,通过音频电缆过电压侵入机房pcm等设备; 2.4室外交流电源线遭雷击,过电压侵入电源室,通过电源室进一步侵入通信设备; 2.5避雷针、音频电缆、交流电源线遭雷击后,要经过防雷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从而会在周围形成强大磁场,这一磁场会感应过电压而侵入通信设备。 雷电活动是随机的,它因地理、气象、土质、地面环境

变电所防雷保护

变电所防雷保护 : 电力安防 关键词: 保护 防雷 变电所 摘要:变电所'>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防雷'>防雷的重要保护'>保护部位。如果变电所'>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就要求防雷'>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关键词:变电所防雷保护'>保护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是防雷的重要保护部位。如果变电所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1雷电的形成雷电放电是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放电现象,在某种大气和大地条件下,潮湿的热气流进入大气层冷凝而形成雷云,大气层中的雷云底部大多数带负电,它在地面上感应出大量的正电荷,这样,雷云和大地之间就形成了强大的电场,随着雷云的发展和运动,当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时,就会发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形成雷电。按其发展方向可分为下行雷和上行雷。下行雷是在雷云产生并向大地发展的,上行雷是接地物体顶部激发起,并向雷云方向发起的。2变电所的防雷措施变电所遭受的雷击是下行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在变电所的电气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因此,直击雷和雷电波对变电所进线及变压器的破坏的防护十分重要。(1)变电所的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是保护电气设备、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的雷电接受器。它将雷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并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保护了附近绝缘水平比它低的设备免遭雷击。装设避雷针时对于35kV变电所必须装有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对

变电站的防雷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94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变电站的防雷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的防雷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会对电网形成较大的危害,这就要求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变电站遭受的雷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在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因此,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进线及变压器的破坏的防护十分重要。 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装设避雷针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是保护电气设备、建筑物不受直接雷击的雷电接受器。它将雷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并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保护了附近绝缘水平比它低的设

备免遭雷击。 装设避雷针时对于35 kV变电站必须装有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对于110 kV 及以上的变电站,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因此,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 变电站对雷电侵入波的防护。变电站对侵入波防护的主要措施是在其进线上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为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目前,FS系列阀型避雷器为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其主要用来保护小容量的配电装置SFZ系列阀型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中等及大容量变电站的电气设备;FCZ1系列磁吹阀型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变电站的高压电气设备。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

1 设计说明 110KV 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 及防雷保护设计 1 设计说明 1.1 环境条件 ⑴ 变电站地处坡地 ⑵ 土壤电阻率ρ=1.79*10000Ω/cm2 ⑶ 温度最高平均气温+33℃,年最高气温40℃,土壤温度+15℃ ⑷ 海拔1500m ⑸ 污染程度:轻级 ⑹ 年雷暴日数:40日/年 1.2 电力系统情况 ⑴ 系统供电到110kv 母线上,35,10kv 侧无电源,系统阻抗归算到110kv 侧母线上U B =Uav SB=110MV A 系统110kv 侧参数 X110max=0.0765 X110min=0.162 ⑵ 110kv 最终两回进线四回出线,每回负荷为45MVA ,本期工程两回进线,两回出线。 ⑶ 35kv 侧最终四回出线,全部本期完成,其中两回为双回路供杆输电Tmax=4500h ,负荷同时率为0.85 ⑷ 10kv 出线最终10回,本期8回Tmax=4500 h ,负荷同时率0.85,最小负荷为最大负荷的70%,备用回路3 MW ,6 MW ,cosφ=0.85计算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及防雷保护设计 ⑸负荷增长率为2% 1.3设计任务 ⑴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⑵主变压器的选择 ⑶短路电流计算 ⑷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⑸主变保护配置 ⑹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 ⑺无功补偿装置的形式及容量确定 ⑻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2.1电气主接线概述 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连接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成主电路。它把各电源送来的电能汇集起来,并分给各用户。它表明各种一次设备的数量和作用,设备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所以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对发电厂和变电所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并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配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 2.1.1 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的设计依据 ⑴发电厂、变电所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⑵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⑶负荷大小和重要性 ⑷系统备用容量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