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一)

一、我国小麦粉的分类

我国小麦粉可分为等级小麦粉、高低筋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三大类。等级小麦粉基本为通用小麦粉(GB1355-86);高低筋小麦粉为高筋小麦粉(GB8607-88)和低筋小麦粉(GB8608-88),分别适用于制作某类食品专用;专用小麦粉是指制作某种或某类食品专用;比如:面包粉、蛋糕粉、饼干粉等。

1.等级小麦粉

在制粉过程中,按照小麦粉的加工精度,利用各系统生产出的面粉,按照一定的等级标准,进行粉流配粉,得到质量不同的等级面粉,为等级小麦粉。

2.高低筋小麦粉

利用高筋小麦(高面筋质小麦),通过一定的制粉工艺生产出高面筋质的小麦粉,为高筋小麦粉;同样利用低筋小麦(低面筋质小麦),采取相应的制粉工艺生产出一定质量的低面筋质的小麦粉,为弱筋小麦粉。

3.专用小麦粉

采用品质较好的优质小麦,依据不同用途面粉质量品质的要求,采取合理的小麦搭配,通过清理、制粉和配粉,得到具有一定质量指标、并能满足制品和食品工艺特性和食用效果要求的专一用途面粉,为专用小麦粉。

二、我国小麦粉的质量等级标准

等级小麦粉又称为通用小麦粉,在其质量标准中主要规定了八项指标要求,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1-1。所涉及质量指标主要为小麦粉的加工精度指标和贮藏性能指标。其中灰分和粉色指标以及粗细度指标,主要反映面粉中存有麸皮的含量,体现的是面粉的加工精度;含砂量和磁性金属物表示面粉中外来无机杂质的含量,反映了小麦清理的效率;水分、脂肪酸值以及气味口味则反映面粉是否有利于贮藏。对面粉的品质指标湿面筋含量则没有过细的要求。

表11-1 等级小麦粉质量标准

等级加工精度灰分(%)(以干物计)粗细度(%)面筋质(%)

(以湿基计)含砂量(%)磁性金属物(g/kg)水分(%)脂肪酸值(以湿基计)气味口味

特制一等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粉色麸星≤0.70全部通过CB36号筛,留存在CB42号筛的不超过10.0%≥26.0≤0.02≤0.00314.0≤80正常特制二等同上≤0.85全部通过CB30号筛,留存在CB36号筛的不超过10.0%≥25.0≤

0.02≤0.00314.0≤80正常

标准粉同上≤1.10全部通过CQ20号筛,留存在CB30号筛的不超过20.0%≥

24.0≤0.02≤0.00313.5≤80正常

普通粉同上≤1.40全部通过CQ20号筛≥22.0≤0.02≤0.00313.5≤80正常

等级小麦粉的分类是根据加工精度,具体指标为灰分含量来区分的,详见GB1355-86。主要分为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粉和普通粉,各种等级的面粉的其他指标基本相同。

2、高低筋小麦粉的质量标准

(1)高筋小麦粉质量标准

为适用于硬质小麦的加工,并提供作为生产面包等高面筋食品使用的高筋小麦粉,我国于1988年指定了高筋小麦质量标准。高筋小麦粉以面筋质含量和灰分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1-2,检验粉色、麸星的标准样品按照 GB1355-86《小麦粉》中规定制发的实物标准样品。其中,一等高筋小麦粉对应特制一等小麦粉标准样品,二等高筋小麦粉对应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样品,祥见GB8607-88《高筋小麦粉》。

表11-2 高筋小麦粉质量标准

指标等级12

面筋质,%(以湿基计)≥30.0

蛋白质 %(以干基计)≥12.2

灰分 %(以干基计)≤0.70≤0.85

粉色,麸星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粗细度全部通过CB36号筛,留存在CB42号筛的不超过10.0%

全部通过CB30号筛,留存在CB36号筛的不超过10.0%

含砂量度%≤0.02

磁性金属物g/kg≤0.003

水分 %≤14.5

脂肪酸值(以温基计)≤80

气味、口味正常

(2)低筋小麦粉质量标准

为适用于软质小麦的加工,并提供作为生产饼干、糕点等低面筋食品使用的低筋小麦粉,我国制定了低筋小麦粉质量标准。低筋小麦粉以面筋质含量和灰分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1-3。检验粉色、麸星的标准样品按照 GB 1355-86《小麦粉》中规定制发的实物标准样品。其中,一等低筋小麦粉对应特制一等小麦粉标准样品,二等低筋小麦粉对应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样品,详见GB8608-88《低筋小麦粉》。指标等级一级二级

面筋质(%)<24.0

蛋白质(%)(以干基计)≤10.0

灰分(%)(以干基计)≤0.60≤0.80

粉色、麸星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

粗细度全部通过CB36号筛,留存在CB42号筛的不超过10.0%全部通过CB30号筛,留存在CB36号筛的不超过10.0%

含砂量(%)≤0.02

磁性金属物(g/kg)≤0.003

水分(%)≤14.0

脂肪酸值(以湿基计)≤80

气味、口味正常

3、专用小麦粉质量标准

专用面粉是根据面粉所要加工的面制食品种类来分类的。根据我国专用粉市场需求在1993年制定了我国专用粉质量标准。具体分为面包、面条、馒头、饺子、酥性饼干、发酵饼干、蛋糕、酥性糕点和自发粉等九种专用粉,其质量指标见表11-4~表11-13。在具体的每一种专用面粉中以灰分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筋力稳定时间以及降落值指标不同各分为两个等级。专用粉的贮

藏性能指标以及含沙量、磁性金属物指标与等级小麦粉相应的质量指标相同,灰分指标至少要达到特一粉以上水平,品质指标则比等级小麦粉要求严格,祥见SB/T 10136—93《面包粉》、SB/T 10137—93《面条粉》、SB/T 10138—93《饺子粉》、SB/T 10139—93《馒头粉》、SB/T 10140—93《发酵饼干粉》、SB/T 10141—93《酥性饼干粉》、SB/T 10142—93《蛋糕粉》、SB/T 10143—93《糕点粉》、SB/T 10144—93《自发粉》、SB/T 10145—93《小麦胚(胚片、胚粉)》。

表11-4 面包粉质量指标(SB/T 10136—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60%≤0.75%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

CB36号筛留存≤15.0

湿面筋≥33%≥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7

降落数值250—350s

表11-5 面条粉质量指标(SB/T 10137—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 ≤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

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2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4.0≥3.0

降落数值

表11-6 饺子粉质量指标(SB/T 10138—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 ≤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

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 28—32%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

降落数值≥200s

表11-7 馒头粉质量标准(SB/T 10139—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 ≤0.55%≤0.70%

粗细度全通CB36号筛

湿面筋≥25—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0

降落数值≥250s

表11-8 发酵饼干粉质量标准(SB/T 10140—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0%

灰份(以干基计) ≤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

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 24—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

降落数值250—350s

表11-9 酥性饼干粉质量标准(SB/T 10141—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 ≤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

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 %22—2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2.5≤3.5

降落数值≥150s

表11-10 蛋糕粉质量标准(SB/T 10142—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0%

灰份(以干基计) ≤0.53%≤0.65%

粗细度全通CB42号筛

湿面筋≤22%≤24%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5≤2.0

降落数值≥250s

表11-12 自发粉质量标准(SB/T 10144—93)

1.术语:自发小麦粉是一种以小麦粉为原料,添加食用疏松剂,不需要发酵便可以制作馒头(包子、花卷)以及蛋糕等膨松食品的方便食料。

2.原料:所用原料应符合GB1335中“特制一等粉”的规定。

3.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2760的规定,粗细度应全通CQ20号筛。

4.感官指标:白色粉状;无霉变和结块;气味正常,无异味和异嗅。

5.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水分≤14.0%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7.0%

酸度(碱液 ml/10g粮食)0—6馒头比容≥1.7ml/g

保质期≥三个月

表11-13 小麦胚(胚片、胚粉)质量标准(SB/T 10145—93)

1.分等:

等级灰份(干基)产品分类粗细度

一等≤4.6%片状片状

粗粒全通JQ20号筛,JQ23号筛留存不超过10%

粉状全通CB36号筛,CB42号筛留存不超过10%

二等≤5.2%片状片状

粗粒全通JQ20号筛,JQ23号筛留存不超过10%

粉状全通CB30号筛,CB36号筛留存不超过10%

三等≤5.8%片状片状

粗粒全通JQ20号筛,JQ23号筛留存不超过10%

粉状全通JQ20号筛,CB30号筛留存不超过20%

2.质量标准:

等级粗蛋白质水分脂肪酸值(湿基)气味与口味

一等≥28%≤4.0%≤140正常

二等≥25%≤4.0%≤140正常

三等≥22%≤4.0%≤140正常

3.保质期:袋装产品6—8月份≥1个月;其它月份≥2个月。

专用面粉质量指标除了对精度指标和贮藏指标作了同样要求之外,更着重于面粉品质指标的要求,对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降落值以及食品制品品质评分作了严格的规定。这些品质指标的制定使小麦面粉不仅限于加工精度,而且与面制食品的最终质量联系起来,这就使面粉生产有的放矢,使优质的面制食品有了原料的保证。

二、日本面粉的种类和等级标准

日本面粉分类一般根据面粉的精度分级,按蛋白、面筋含量及用途来分类;按面粉加工精度分级,即特等粉、一等粉、二等粉、三等粉和末等粉五个等级;对各个等级的面粉的灰分有相应规定,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粉色。

又根据小麦粉蛋白质筋力的强弱,分为强力粉、准强力粉、中力粉薄力粉四大种类。每一类又按蛋白质含量和灰分的高低,分为六个等级。中高级食品一般由各类前四个等级小麦粉制作。

日本小麦粉的各类前四个等级的灰分和蛋白质标准,如表11-14、表11-15、表11-16。日本小麦及各类等级用途,如表11-17。

表11-14 日本小麦粉分级性状表

等级色调色泽灰分(%)纤维质(%)酵素活性以砂糖举例

特等粉纯白色优0.3~0.40.1~0.2最低白双目

一等粉白色良0.4~0.450.2~0.3低上白

二等粉微带褐白色普通0.45~0.60.4~0.6普通中白

三等粉带褐灰色劣0.7~0.40.7~1.5大三温

末粉灰褐色最劣1.2~2.01.0~3.0最大精糖蜜

表11-15 日本小麦粉分类主要成分及性能

类型面筋含量面筋质量粒度原料小麦适宜制品以大米举例

强力粉最多最强最粗硬质玻璃质主食面包糯米

准强力粉多强粗中间玻璃质点心面包早稻糯米

中力粉中软细软质中间质豆馅馒头粳米

薄力粉少弱最细软质粉状质蛋糕籼米

注:强力粉粒度 100孔/英寸(1英寸=2.54cm),相当于通过9XX筛绢;

薄力粉粒度 130~140孔/英寸,相当于通过13XX~14XX筛绢。

表11-16 日本小麦及各类等级用途

等级强力粉准强力粉中力粉薄力粉杜伦麦制品

特等粉高级主食面包高级奶油面包卷高级面包卷法国式面包蛋糕、发糕、油炸食品砂子面高级通心粉

一等粉高级主食面包高级点心面包高级中华面条面包高级面条冷面荞麦冷面一般发糕小甜饼干、软饼干豆馅馒头细颗粒粉通心粉

二等粉主食面包(通心粉)点心面包中华面条(生面条)面条(中华面条)碱性硬饼干一般点心奶油饼干杜伦面粉细面条

三等粉烤麸(生面筋)化学调味料油炸油炸糖制食品低档点心

注:表中括号内的品种是指一部分的配合使用。

表11-17 日本面粉等级及其品质指标

等级一般分析值FarinographExtonsographAmylograph

水分灰分粗蛋白湿面筋麦芽糖值pH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性弱化度吸水量面积延伸抗延阻力抗延阻力/延伸开始糊化温度最高黏度最高糊化温度(%)(%)(%)(%)(%)(%)(min)(min)(BU)(%)(cm2)(mm)(BU)(℃)(BU)(℃)

强力粉特等粉14.70.3511.738.52506.0653.015.53060.01501408305.259.054089.5

1等粉14.70.3711.939.52306.0622.5143560.01601558005.259.052089.5

2等粉14.50.5012.842.02106.0674.08.55060.01601707254.359.049089.5 3等粉14.21.1515.051.0—6.2714.57.54063.01602105402.656.027089.0 准强力粉1等粉14.70.3710.534.52206.0552.04.57558.51451309006.959.567090.5

2等粉14.50.5212.641.52006.0584.04.010059.51552106403.159.042090.5 3等粉14.21.1515.051.0—6.2694.57.05062.51602305102.258.525090.0 中力粉1等粉14.30.368.628.51506.0391.03.512055.01301457004.859.570089.0

2等粉14.10.509.631.51406.0411.52.515056.01301755403.160.053089.0 3等粉13.60.7010.535.5—5.4463.02.016058.01202004202.160.047088.5 薄力粉特等粉14.30.346.920.01805.9380.51.512050.585957007.459.571089.0

1等粉14.30.387.624.51706.0391.53.013553.01251307806.060.061089.0 2等粉14.10.529.029.01706.0422.02.514557.01101854202.359.543088.0 3等粉13.70.709.531.5—6.1432.52.015558.01151153902.059.540088.0

小麦粉分类

1。小麦粉(面粉)的等级

我国食用面粉质量不高,等级不多,多以标准粉为食用面粉,特制粉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为20%-30%。

近几年来,由于城乡人民对特制粉的要求增高,南方和北方的一些大中城市将以特制粉为主,标准粉已很少生产,也有不少面粉厂以生产特制一等粉和标准粉质量之间的面粉称为特制二等粉(一些地方称为上白粉)为主。我国目前生产的这3种面粉,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了满足各种食品的特殊需要,面粉种类会逐渐增加。

?.特制一等粉(富强粉、精粉)

相当于前苏联一等粉,质量比国外的特等粉差,我国单独生产特制一等粉的出粉率为

60%-70%。它适宜制作精度较高的面包、馒头、面条、包子等面制品。在生产特制一等粉中也可提取更高的精制粉(灰分在0.5%左右),以供制作高档食品。

?.特制二等粉(上白粉、特付粉)

由于特制一等粉出粉率低,标准粉质量又次,因此根据用户习惯,生产了特制二等粉这种比较大众化的实惠面粉。这种面粉出粉率在73%-75%,是制作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食品的良好原料。

?.标准粉

相当于国外的二等粉。它是在粮食紧缺的条件下,要求有较高的出粉率,并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生产的,一般出粉率可达82%-85%,基本上能满足馒头、面条等类面制品的生产需要。

?.次粉(饲料粉)

在生产特制粉中提取10%-20%的次粉,做饲料粉,也可食用。提取次粉,是为了提高小麦粉的经济价值,减少加工副产品-麸皮的比例。

三. 强化面粉和专用面粉

小麦粉是人们食物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虽然小麦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但由于小麦和小麦粉的营养含量不等,以及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加之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向小麦粉内添加其含量不足或缺乏的营养成分,以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这个过程称为面粉的强化。经过添加外来营养成分的面粉称为强化面粉,在面粉中加入适量添加剂和对面粉进行搭配,使之成为专门用途的面粉称为专用面粉。

1.强化面粉

?.强化的目的

面粉强化的目的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第一,恢复制粉工艺过程受到损失或破坏的营养成分;

第二,提高面粉营养成分的含量,满足人体需要及特殊地区、特殊职业所需的正常营养;

第三,通过对面粉的强化,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如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硫胺素,以保证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正常代谢。

?.强化的原则

面粉强化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第一,强化的成分必须是人的膳食中较缺乏的成分;

第二,根据各食品的要求和食用价值,给予强化;

第三,经添加某种成分的面粉,其含量应有明显的提高,但不能过量,以免损害人体的健康,尤其在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铁元素时应注意;

第四,添加的营养素应具有生物活性,混在小麦粉中的性质应稳定,在正常温湿度下贮存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会破坏或影响面粉品质;

第五,强化营养素不应影响小麦粉的色、香、味以及组织结构等,更不能产生其他副作用及毒性物质;

第六,小麦粉强化应注意尽量降低成本;

第七,经强化的小麦粉,必须混合均匀,保证适当的营养素比例。

?.强化的分类

面粉强化可分为以下类别:

第一,小麦粉强化小麦粉:小麦是由麦皮、麦胚、胚乳3大部分组成的。在加工过程中,将麦皮和麦胚同胚乳分开的同时,把有较高营养的麦胚和糊粉层舍去,造成面粉的营养含量降低。为补救这一营养损失,可用小麦粉强化小麦粉,利用加工时提取的胚芽制成胚芽粉和从糊粉层中提取蛋白粉添入面粉中,使面粉的营养价值提高。还可利用淀粉生产中的副产品

如面筋粉掺入面粉中,可使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其食品性能。另外,将强营养粉和弱营养粉搭配,以提高弱质粉的食用品质。

第二,以营养素和化学物质强化小麦粉:由于人体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同时需要一些适量的化学物质和矿物质,在小麦粉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素、化学物质及矿物质,不仅能使面粉得以强化,满足不同营养的需求,而且可使面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如在小麦粉中加入各种维生素,使面粉的营养价值得到提高。加入某些化学物质和矿物质如铁、钙等,可以满足人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以提高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用异种粮粒的谷胚和胚乳强化小麦粉:由于各种粮粒生长的差异和自身因素的不同,其营养成分及含量也各不相同,如大豆中各种氨基酸的成分最全,含量较多,将大豆粉添入面粉内可使面粉的氨基酸含量增高,食用品质有所改善。在谷物的籽粒中,营养成分多集中在谷胚中,可将其谷胚提取精制,再掺入面粉内,使面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产生良好的食用效果。

?.强化小麦粉的标准

面粉中添加营养素是制粉厂进行的,是根据面粉的用途以及国家制定的标准,掌握各种营养素的添加量。表4为美国现行小麦粉的强化标准。

表4 美国现行的强化标准(毫克/100克)

强化成分强化面粉和强化自发面粉强化粗粒粉

维生素B1 0.64 0.4-0.6

维生素B2 0.64 0.26-0.33

烟酸 5.3 3.5-4.64

铁4.4 2.9

钙211 110

注:钙的添加,在强化自发面粉中是强制性的,在强化面粉、强化粗粒粉中是任选的。

近年来,全美营养协会提出扩大面粉的营养强化范围,建议新的面粉强化标准,以适应各地人们缺乏的不同营养素。由于面粉是人们饮食中应用普遍的食品,容易将这些营养素混入松散均匀的粉料中,所以在技术上易解决。现行的面粉强化中还添加有如下营养素,每百克含量为:维生素A 0.29毫克,维生素B 60.44毫克,叶酸0.066毫克,锌2.2毫克,镁44毫克。

加拿大强化面粉的标准见表5。在每百克面粉中,还允许任选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 60.25-0.31,叶酸0.4-0.5毫克,泛酸1.0-1.3毫克,镁150-190毫克,碳酸钙和食用骨粉要达到提供足量的钙110-140毫克。

表5 加拿大面粉强化标准(毫克/100克)

强化成分面粉和强化面粉

最低最高

维生素B1 0.44 0.77

维生素B2 0.27 0.48

烟酸 3.5 6.4

铁2.9 4.3

2.专用面粉

专用面粉在我国已开始起步,在国外则发展很快。为满足各种食品不同的用途,面粉质量有特定的要求,首先要选用合适的小麦(软麦或硬麦),并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使生产的面粉达到一定的物理、化学、谷物生化特性。

?.面包粉

用面包粉能制作松软而富于弹性的面包,这是由蛋白质的特性所决定的。以筋力强的小麦加工的面粉,制成的面团有弹性,可经受成型和模制,能生产出体积大、结构细密而均匀的面包。面包质量根据面包体积(面包特定的体积厘米3/克)而定。它和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并与蛋白质的质量有关。为此,制作面包用的面粉,必须具有数量多而质量好的蛋白质,一般面粉的蛋白质在12%以上。

?.饼干粉

制作酥脆和香甜的饼干,必须采用面筋含量低的面粉。筋力低的面粉制成饼干后,干而不硬,而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应在10% 以下。粒度很细的面粉可生产出光滑明亮、软而脆的薄酥饼干。制作各式糕点的面粉,可含有稍高的蛋白质,采用软麦与硬麦各半加工而成。采用全部软麦加工的面粉,可制作掺有果仁的各式饼干。

?.家庭用粉在英国,家庭用粉专门用来制作面食、蛋糕、软点心等。它采用蛋白质低的软麦加工而成,其蛋白质含量为10.5%。小麦加工时,应清除发芽小麦,因为α-淀粉酶的活性,易使面团在烘烤时产生糊精类物质,制成发粘的烘焙食品,食用品质不佳。

?.自发面粉

这种面粉是在家庭用粉内添加发酵剂。由于面团在烘烤时气体产生得相当快,得到充分膨胀,因此,保证面粉有足够的筋力,才能保持所产生的气体。此种面粉水分不得超过13.5%,以免使面团的发酵剂超过反应,而减少充气能力。家用自发面粉通常添加的发酵剂有碳酸氢钠和酸性磷酸钙,在有水的情况下产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发酵剂的使用量,通常可面粉重量分别加入碳酸氢钠1.16%和80%纯度的酸性磷酸钙1.61%。酸性成分添加剂稍多些是合适的,但碳酸氢钠加得过多,易产生碱味,并使色泽成黄褐色。

?.糕点粉

由于糕点的种类不同,生产各类糕点的用粉可分为下列几种:

①.糕点粉:这种面粉之所以能使制成的糕点保持松散的结构,是由于它存在均匀和膨胀的淀粉粒。它可采用蛋白质含量低,α-淀粉酶活性低的粉质小麦加工而成。在研磨时淀粉粒要不受损伤。糕点粉的标准特性是:不经处理的糕点粉,蛋白质含量8.5%-9.5%,颗粒大小超过90微米至最小限度,以便制造出更为细密而均匀的点心;筋力强的糕点粉,采用筋力较高的小麦加工而成,适用于水果层状蛋糕,蛋白质含量12%,用0.18%氯气处理,淀粉损伤程度3.0%-4.5%。

②.“高比”面粉:糕点粉经氯气漂白,可改善面粉色泽,并使糕点的配方中,糖与面粉之比和液体与面粉之比都高,故称为“高比”面粉。对这种面粉的要求是粒度细,蛋白质含量要低,通常按重量为0.1%-0.15%氯气处理。英国磨制“高比”粉的标准是:蛋白质含量7.6%-8.4%,损伤淀粉占3.0%-4.5%,面粉细度要求有70%在32微米以下,超过90微米的颗粒至最低限度。“高比”面粉适于制作海绵状食品,如松软的蛋糕。

③.发酵食品(奶油小圆甜面包等)用粉:要求用中等筋力的面包粉,因为它发酵时间短,配方中油脂和糖可促使面筋软化。

④.软点心用粉:要求采用筋力较强的烘焙用粉制作奶油松饼,筋力不太强的家庭用粉制作油酥点心类。

?.汤用面粉

面粉经蒸气处理,或者小麦经蒸气处理,再加工成面粉,会使酶类失去活性。汤用面粉中细菌的状况具体要求是:每10克面粉中耐热孢子总数不大于125个;每10克面粉中平均酸菌孢子不超过6%。

?.面糊用粉是一种低蛋白质面粉,适宜采用90%筋力弱的小麦和10%的筋力强的小麦加工而成。要求α-淀粉酶活性弱,并加入合适的发酵粉。小麦在研磨时要避免淀粉损伤过多,防止面糊粘度过高。

?.香肠馅用粉是采用筋力弱的小麦,加工成蛋白质含量低的面粉,或者可将面粉采用空气分级所得的低蛋白粉作为原料。理想的面粉特征是:麦芽糖值低,α-淀粉酶活力弱,吸水能力强。

?.出口面粉出口的面粉质量必须严格检查。对于灰分、粗细度、面筋质、色泽有较高的要求,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在贮藏、运输中面粉中的水分含量要低,以免发霉、虫害。为安全起见,面粉必须经撞击杀虫处理。如1980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通告:面粉被污染程度,在50克面粉中含有5个或更多的昆虫碎片,以及含有1根或多根动物的毛要予以扣留。对面粉内的虫卵数也有要求。因此,应根据面粉的去向和质量要求进行加工和后处理。

3.面粉强化剂

?.强化剂的添加标准

国外强化专用粉生产起步较早,194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就根据当时国内患脚气病和贫血症者较多的情况,作出在小麦粉中添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铁质等的规定。现在美国一般的小麦粉和面包粉都添加强化剂。世界一些国家制定的小麦粉添加剂的标准见表6。

表6 国外小麦粉添加强化剂标准(毫克/100克)

国名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酸钙铁

巴西0.46 0.24 - 342.5 3.1

加拿大0.42 0.24 3.09 124.6 2.7-3.5

智利0.44 0.13 1.32 1.1 1.3

丹麦0.51 051 - 198.4 3.1

英国0.20 - 0.88 121.3 0.7

美国0.638 9.396 5.28 121.3 0.7

瑞典0.26-0.40 0.11 2.2-4.0 - 3.1

美国、瑞士等加工强化小麦粉供婴儿食用,其中含有多种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完全满足婴儿生理营养需要,其婴儿强化面粉的强化剂含量见表7。

表7 婴儿强化面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标准(毫克/100克)

国名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酸钙铁

英国0.24 - 1.60 120 1.65

美国0.44-0.55 0.26-0.33 3.50-4.60 210 2.90-3.60

瑞典0.40 0.13 4.00 - 3.00

丹麦0.50 0.50 - 200 3.00

瑞士0.42 0.25 5.00 - 2.60

?.强化剂的种类

强化剂的种类很多,如果以营养素形成的化合物来计算更为繁多。其主要的营养强化剂可归纳为以下4大类。

Ⅰ.维生素类强化剂:维生素是面粉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强化剂,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最多的一个大类。在强化面粉中经常出现的维生素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对热酸及碱均较稳定,但遇氧易被破坏,尤其在高温下,其氧化破坏更加明显。食物中若有磷脂、维生素E、抗坏血酸及其他抗氧化剂与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同时存在时,可以提高后两者的稳定性,与大豆食品共同存在的维生素A,不易被破坏,用铁制品加热时易破坏。

②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或抗软骨病维生素。维生素D很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能耐高温,在130℃下加热90分钟也不被破坏,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渐分解,脂肪酸败也可以引起它的破坏。

③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不耐热,在加热时接触空气更易被破坏,对酸稳定,遇铜则会加速其氧化。

④维生素B1:也称硫胺素、噻嘧胺、抗神经炎因子素,为B族维生素的一种,是水溶性物质。维生素B1在酸性情况下极稳定,在碱性情况下就极易被破坏,甚至在室温下贮藏时也会逐渐破坏。维生素B1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增进食品的风味。

⑤维生素B2:也称核黄素、维生素G。在酸性及中性情况下加热不易被破坏,在120℃下加热6小时后,也仅有少量被破坏,但在碱性溶液中以及遇光后易被破坏。

⑥尼克酸:尼克酸即维生素B5,也称烟酸、维生素PP或抗癞皮病维生素。尼克酸对热非常稳定,在120℃下20分钟也不破坏,不易被酸或碱及热破坏,人体缺乏尼克酸则易患癞皮病。

⑦维生素B6:一般以3种形式存在,即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食品中大多加入吡哆醇。维生素B6在中性、碱性的溶液中,在紫外线范围内破坏最迅速,在酸性条件下对光较为稳定,在室温下,3种形式的维生素B6对一些弱氧化剂,都是稳定的。

⑧维生素B12:又称氰钴素或蛋白质因子。为紫红色的结晶体,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对热稳定,室温下,长期贮藏也基本无损失。在pH值为9以上时,加热破坏极为迅速。

⑨泛酸:又称遍多酸。它可以防止皮肤病,有促进其他B族维生素的作用,尤其是与核黄素的关系较密切,因此在某些强化食品中,尤其是强化儿童食品中需要添加。

⑩叶酸:可刺激动物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生成,有显著的生血作用。因此,在有些强化食品中也少量添加。叶酸易受光破坏,在酸性环境中加热也受破坏,故在添加时应予注意。

维生素的剂量可分为:

①生理剂量。即为预防绝大多数人使之不发生缺乏病的量。

②药理量。即较大的剂量,可以用来治疗缺乏病的量,约为生理剂量的10倍。

③中毒剂量。约等于生理剂量的100倍,可以引起不良或中毒症状。

对维生素强化的品种及剂量,应慎重制定或选择,切不可在各类食品中随意强化和添加。

Ⅱ.矿物质类强化剂:是构成机体组织和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大多数矿物质的需要量虽不大,但缺乏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食品中强化最多的是钙、磷,食物中最为缺乏的是钙,因而钙的强化尤为突出。地区性增补的有碘,近年来对氯的强化也已引起注意。

①钙:在人体中占1.5%,人体中的钙99%存在于骨骼与牙齿中,为骨骼与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此外,钙还有治疗心肌伸缩,帮助血液凝结,调节其他矿物质的平衡以及酶活化等作用。儿童时期对钙的需要是特别重要的,也是特别敏感的,食物中钙供应不足时,就会产生软骨病、畸形骨架及牙齿不整齐等。强化食品中应用最多的是碳酸钙,可分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和胶体碳酸钙三大类。

②磷:与钙一样也是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骨骼中的磷含量约占身体总磷含量的80%,磷也是组成细胞蛋白质等柔软组织的一种主要物质。另外,磷能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与中间代谢都需要磷酸化合物作为桥梁。磷质在食品中添加,应与钙按一定比例搭配,例如婴儿食品中钙、磷比应为1-2:1。食品强化大多采用磷酸氢钙,因为它较细,在乳状食品中增;补较为适宜。

Ⅲ.微量元素强化剂: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些元素,一般常用的微量元素有以下几种。

①铁:是构成血液不可缺少的元素。食物中所含铁的化学性质也影响铁的吸收,凡容易在胃肠道中转变为离子状态的铁,则较易于吸收。常用来强化食品的铁质资源有柠檬酸铁铵、乳酸铁等。

②碘: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缺碘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应在食用的面粉中适量添加碘。

Ⅳ.氨基酸类强化剂:氨基酸是增进面粉和食品营养的因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氨基酸种类有20种,其中有维持人体氮平衡的8种必需氨基酸,即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人体的膳食若缺乏必需氨基酸中的任何一种,则此膳食就缺乏某种营养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只能依靠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从而引起显著的氮素负平衡。小麦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研究表明,面粉中添加0.1%赖氨酸和0.1%的苏氨酸可使面粉中蛋白质营养效价增加50%。因此,要根据面粉的使用对象,添加适量的氨基酸成分以提高小麦粉的营养价值。

4.面粉添加剂

在面粉及食品加工、生产、贮存等过程中加入和使用少量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称为面粉添加剂。它们必须不影响营养价值,并具有防止腐败、变质,增加制品感官性状或具有提高面制品质量的作用,绝不能为了掩盖面粉的变质而使用面粉添加剂。

?.面粉添加剂的作用

维持和增加面粉的营养成分,改善面粉的强度,增加发气能力和保水能力,处长面粉的保存时间,加强面粉、面团的相对稳定性,减少面粉的损耗,增强面粉的色、香、味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特性,改善面粉物理性质,便于面制食品的加工。

?.面粉及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面粉和面制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把添加剂分成下列种类:防腐剂和杀菌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和发色剂、香精、甜味剂及调味剂、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漂白剂、膨松剂、营养添加剂。

?.几种常用面粉添加剂

在制粉厂,因小麦品种、供应、需求和价格的变化,当不能完全符合质量要求时,为保证产品质量,在面粉内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以生产出各种用途的专用面粉,使食品工业生产出质地优良,并具有色正、柔软、可口疏松、弹性好,易保管和不易“老化”等特点的最佳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面粉添加剂。

①增加面粉营养价值的添加剂:一般把增加面粉营养价值的添加剂,称之为面粉强化剂,如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②增加面粉面团筋力的添加剂:凡具有分子式R-CH=CH-COOH 或R-CH=CH-COOM(R 为烷基、M为金属)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盐类化合物,均有增强面筋筋力的特性,常用的油酸一般用量为0.05%-0.1%,就属于这类分子结构。其作用原理,通过分析认为,这类物质分子一方面能使蛋白酶钝化,另一方面限制了面筋蛋白质吸水,而本身的分子极性能与面筋蛋白质作用形成强有力的交联空间构型,从而增加了面筋的筋力。油酸对面筋有强烈的影响,所以,加入量需通过实验来确定,否则面筋的筋力过强,使面制品不膨发,体积收缩变小。

③能改善面粉面团组织结构和防止“老化”的添加剂(一般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类表面活性物质。由于在乳化剂分子内部的一端具有亲水的特性,另一端具有亲油的特性,因而在面团调制过程中能使油脂乳化分散得均匀,在食品烘烤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均匀的蜂窝状。由于乳化剂的作用,可防止和延缓面制食品的“老化”,始终有新鲜感。常用的乳化剂有单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酯、硬脂酸酰酸盐、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蛋白及磷脂等。加入量为面粉量的0.1%-0.5%。上述中的单甘油酯具有多功能,可使食品松软、体积增大、缩短发酵时间等。

④能缩短面粉面团发酵时间的添加剂:这类物质多半是酵母和各种酶的混合制剂。在面包第一次发酵时每100千克面粉加30克α-淀粉酶,可使发酵时间缩短25%-30%。目前,新研制的PAS就是面团的助发剂,用于面团快速发酵,效果颇佳,已批量生产。其用量:发酵面团可用0.3%-0.4%PAS,不经过发酵的面团可用1.5%PAS。

⑤能够对面粉面团起多功效作用的添加剂:根据生产条件和面团特性,用氧化剂、乳化剂、维生素C、酵母和酶按比例组合起来,以起多功效作用,生产出优良的专用面粉,成为食品工业的最佳原料。

专用小麦粉国家标准

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GB-93) 2003-11-03 14:16:04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3年3月23日发布,1993-10-01实施 [前言] 为了节省篇幅,这是10个专用面粉标准的综合,下述标准是小麦专用粉都必须达到的,所以在此一并列出。 ∴含沙量≤%0.02 ∴磁性金属≤0.003g/kg ∴气味:无异味 ∴卫生指标:符合GB2715的规定 [目录] 面包用小麦粉 饺子用小麦粉 发酵饼干用小麦粉 蛋糕用小麦粉 自发小麦粉 面条用小麦粉 馒头用小麦粉 酥性饼干小麦粉 糕点用小麦粉 小麦胚(胚片、胚粉)

[面包粉SB/T 10136—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60%≤0.75%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5.0 湿面筋≥33%≥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7 降落数值250—350s [面条粉SB/T 10137—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2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4.0≥3.0降落数值≥200s [饺子粉SB/T 10138—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32%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 降落数值≥200s [馒头粉SB/T 10139—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全通CB36号筛 湿面筋≥25—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0 降落数值≥250s [发酵饼干粉SB/T 10140—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0%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4—30%

焊缝质量标准和焊缝等级分类

焊缝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有关标准得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得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及验收规范得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与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4.2.3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注:t 为连接处较薄得板厚。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得钢材上浇水。低温下

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与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得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得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得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得焊接工艺参数与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得温度与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得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得气体完全逸出。 6、4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得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7、2 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麦粉GB 1355-86 Wheat fiour 代替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麦粉 GB 1355-86 Wheat fiour 代替 GB 1355-78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销售、调拨、贮存和出口的商品小麦粉。 1 质量标准 1.1 小麦粉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 ──┬────┬───┬────┬───┬───┬───┬───┬────┬── ││灰分,%│粗细度│面筋质│含砂量│磁性│水分│脂肪酸值│气味 等级│加工精度│(以干││%(以湿││金属物││(以湿│││物计) │% │重计) │ % │ g/kg │ % │基计) │口味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特级│准样品对││CB36号筛││││││一等│照检验粉│≤0.70│,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42号筛│ 26.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1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特级│准样品对││CB30号筛││││││二等│照检验粉│≤0.85│,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36号筛│ 25.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1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标准│准样品对││CQ20号筛││││││粉│照检验粉│≤1.10│,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36号筛│ 24.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2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普通│准样品对││CQ20号筛││││││

小麦粉国家标准word版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 2006年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 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焊缝标准及质量等级

焊缝标准及质量等级 管道类别Ⅰ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文件注明为剧烈循环工况的管道; (6)设计温度低于-20℃的所有流体管道; (7)夹套管的内管; (8)按本规范第8.5.6条规定做替代性试验的管道; (9)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Ⅱ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5)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2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Ⅲ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Ⅳ (1)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4)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大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5)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5%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Ⅴ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 1.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不高于

焊缝质量标准及等级

管道类别 Ⅰ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文件注明为剧烈循环工况的管道; (6)设计温度低于-20℃的所有流体管道; (7)夹套管的内管; (8)按本规范第8.5.6条规定做替代性试验的管道; (9)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Ⅱ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的管道;(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2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Ⅲ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Ⅳ (1)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大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5%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Ⅴ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不高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注:氧气管道的焊缝检查等级由设计文件的规定确定。

焊缝质量标准和焊缝等级分类77162

焊缝质量标准和焊缝等级分类 焊缝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6.4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国家标准小麦粉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小麦粉》编制说明 前言 GB 1355—1986《小麦粉》国家标准自1987年开始实施,至今已近二十年,9个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LS/T 3201-1993~LS/T 3209-1993)也已实施十二年之久。这些标准构建了我国小麦粉质量标准的总体框架,为规范小麦粉质量,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营养与健康,促进面粉加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小麦粉是我国民众的最大宗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民以食为天”,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小麦粉、大米等“细粮”的渴求,二十年后的今天,小麦粉的消费群体大幅扩大,变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主食。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安全与营养,原标准已经不适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经济形势、供求关系和消费需求。为了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保障小麦粉的食用安全,促进公平竞争,急需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小麦粉》进行修订。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国家标准GB1355-1986《小麦粉》的修订工作,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二○○一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二)》中的项目,项目编号为Q449-2001-001。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与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共同起草了本标准。 200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研讨会,小麦粉加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部分省市粮食局及粮油检验机构的代表对现行小麦粉国家标准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小麦粉》国家标准(初稿); 2003年10月召开小型座谈会讨论初稿,集中意见再次修改,形成第二稿。 2004年1月通过互联网、邮寄等形式将第二稿发送给相关人士和生产企业,广泛征求意见。2004年3月汇集各方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形成第三稿; 2004年6月在南京召开审定会后,根据各方意见,将通用小麦粉与专用小麦粉合并为一个小麦粉标准,修改形成第四稿; 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小麦粉加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部分省市粮油检验机构的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修改形成第五稿; 2005年7月在海拉尔召开的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上对第五稿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目前的文本,即报批稿。 二、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 按照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三、确定小麦粉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3.1 关于小麦粉的分类 在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研讨会上,有的专家提出我国小麦粉标准应参考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小麦粉分类标准,上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我国基本相同,其小麦粉分类可供我们借鉴。 本标准按照小麦粉的筋力强度和食品加工适应性能分为三类: 强筋小麦粉——主要作为各类面包的原料和其他要求较强筋力的食品原料。 中筋小麦粉——主要用于各类馒头、面条、面饼、水饺、包子类面食品、油炸类面食品等。 弱筋小麦粉——主要作为蛋糕和饼干的原料。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1目的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2责任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 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说明 评价标准 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H≤0.5mm允许

H>0.5m m不允许 烧穿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 3mm 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 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 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目的 ? 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责任 ? 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 ? 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 缺陷类型 说明 评价标准 ? 假焊 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 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 不允许 ? 气孔 焊点表面有穿孔

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 ?裂纹 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 不允许 ?夹渣 固体封入物 不允许 ? 咬边 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 ??????? 允许 ? ?> ??不允许 ?烧穿 母材被烧透 不允许 ? 飞溅 金属液滴飞出 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 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 ?过高的焊 缝凸起 焊缝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位置偏离 焊缝位置不准 不允许 ? 配合不良 板材间隙太大 ?值不允许超过 ??? ?二、焊缝质量标准 ? 保证项目 ?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 ?、??、??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级焊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级焊缝不允许;???级焊缝每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 ?? ??;气孔 个,气孔间距??倍孔径 ? 咬边:?级焊缝不允许。 ? ??级焊缝:咬边深度???????且 ???????连续长度??????,且两侧咬边总长????焊缝长度。

焊缝质量标准和焊缝等级分类

焊缝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 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 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 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 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 4.2.3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 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6.2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6.3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 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6.4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 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7.2 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7.3 焊接工艺试验报告。 7.4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探伤报告。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焊缝质量标准和焊缝等级分类

焊缝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 倍孔径。4.2.3 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Ⅱ级焊缝:咬边深度≤.且≤.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Ⅲ级焊缝:咬边深度≤.且≤lmm。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 5 成品保护。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应采取缓冷措施。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并不得随意移动垫铁和卡具.以防造成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应等焊缝降温后进行。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宽、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10~15mm.焊接中 木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上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小麦粉国家标准GB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 2006年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1355-1986《小麦粉》、GB/T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 ?3208-1993 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1.1 —2000《标准化工作 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2 —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根据小 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一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Codexstan152 —1985《小麦粉》(修订版1 —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355-1978、GB1355-1986。 小麦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焊缝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 4.1.3 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 查焊缝探伤报告。 4.1.4 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 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4.2 基本项目 4.2.1 焊缝外观 飞溅物清除干净。 4.2.2 表面气孔50mm 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 且≤3mm 气孔2 个 6 倍孔径。 4.2.3 咬边 Ⅱ级焊缝0.05t0.5mm100mm10%焊缝 长度。 Ⅲ级焊缝0.lt lmm。 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4.3 允许偏差项目5-1。 5 成品保护 5.1 焊后不准撞砸接头 5.2 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施焊 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办理完隐蔽验收手续后 5.4 低温焊接不准立即清渣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尺寸超出允许偏差 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 6.2 焊缝裂纹 流1015mm 6.3 表面气孔 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 6.4 焊缝夹渣 熔渣的流动方向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7.2 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7.3 焊接工艺试验报告。 7.4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探伤报告。 7.5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 焊缝等级分类及无损检测要求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 1) 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 T 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 2 级。 2 . 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 3 .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 Q≥50t 吊车梁的腹板与 L 冀缘之间以及吊车析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 T

焊缝高质量实用标准及等级

标准文档 管道类别 Ⅰ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体、有毒流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文件注明为剧烈循环工况的管道; (6)设计温度低于-20℃的所有流体管道; (7)夹套管的管; (8)按本规第8.5.6条规定做替代性试验的管道; (9)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Ⅱ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的管道; (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5)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2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Ⅲ (1)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甲、乙类可燃气体和甲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4)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小于10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5)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6)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10%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Ⅳ (1)设计压力小于4MPa,毒性程度为中毒和轻度危害的流体管道; (2)设计压力小于4MPa的乙、丙类可燃液体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1MPa小于4MPa,设计温度低于400℃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4)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大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5)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缝5%无损检测的其他管道。 Ⅴ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不高于185℃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的管道。 注:氧气管道的焊缝检查等级由设计文件的规定确定。 实用大全

面粉基本知识及面粉检验

面粉基本知识及面粉检验 一、概述 二、面粉品质的评价 三、面粉检验标准、原理、注意事项 一、概述 小麦籽粒由皮层、胚乳和胚芽三大部分组成,经过加工以后,小麦的皮层成为麸皮,胚芽成为单独的产品或也成为麸皮,胚乳成为面粉。 二、面粉品质的评价 (一)、加工精度 小麦粉的加工精度以粉色麸星表示。粉色指小麦粉的色泽,麸星指混入小麦粉中的粉状麸皮。粉色高低、麸星多少反映加工精度的高低,面粉的色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外观质量指标,因为面粉色泽给人的印象是直观的、明显的。在消费心理上,总认为面粉白一点好。 正常的小麦粉不是很白,带一点浅黄色。有两个原因:1、粉中存在少量麦皮它使小麦粉呈褐色或灰褐色。混在粉中的麦皮不仅有显而易见的“微粒”还有难以分辨的细粉末,使小麦粉外观发暗。 2、自然存在于小麦胚乳中的黄色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在制粉工艺方面,加工精度高,出粉率低、粉白,生产成本高,加工精度低,出粉率高,粉不白,生产成本低。此外,小麦粉的粉色与小麦性质也有关(软质小麦粉的粉色比硬质小麦粉的粉色稍淡(白),红皮小麦粉的粉色比白皮小麦粉的粉色深)。 当然加工精度高的小麦粉,主要是由麦心制成的,面筋质量相对比较好,所以使用品质要好一点。 (二)、灰分 小麦粉经高温烧后留下的残余物称灰分。灰分指标对小麦制粉有特殊意义:麦粒的不同组成部分--麦皮、麦胚、胚乳,灰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麦皮、麦胚的灰分含量(5%~10%)比较高,胚乳的灰分含量(0.3%~0.5%)很低。通过测定小麦粉的灰分值来衡量小麦粉的加工精度,反映小麦粉中含麦皮的多少。小麦粉灰分含量高,说明粉中麸星多、加工精度低,小麦清理效果差。 三)、粗细度 粗细度指小麦粉的颗粒大小。小麦粉的粗细度对食用品质有一定影响,如:吸水率、吸水的均匀性等,小麦粉的粗细度对其色泽也有一定的影响,颗粒细的,感官上白一些。 (四)面筋质 面筋质是小麦粉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小麦粉中面筋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对小麦粉的适用性(对各种面制品的生产和品质)有重要影响。各种不同的面制品对面筋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要求数量多,筋力强,有的要求数量少、筋力弱。 (五)、含砂量和磁性金属物 粉类中所含砂、石、土等无机杂质的量称为含砂量,小麦粉含砂量高,影响食用品质,当粉状粮食中含有细砂达到0.03—0.05%时,制成食品食之就会产生牙碜感觉,不仅降低食用品质,而且也危及人体健康。混入小麦粉中的磁性

焊缝等级定义

焊缝等级定义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 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 3 大跨度结构中一级焊缝。 4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为一级焊缝。关于焊缝等级的定义的部分要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第7章连接计算。 7.1焊缝连接7.1.1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型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 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接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2)对其它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对于门式,一般简单来理解,现在的工字型,上翼受压下翼受拉,此两板的对接焊缝是二级。还有应是腹板的对接焊缝也是二级。其余的都是三级,一级的焊缝轻钢没有。焊缝等级是施工验收等级,有三级。三级最低,只要求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二级要求部分作超声波探伤检查。一级最高,要求全部做探伤检查。 2. 对焊缝等级来说,原则是受拉等级高于受压,受动力的高于受静力的。 3. 对接焊缝一般需要做无损探伤(或部分需要)。故一般对接焊缝的焊接等级为二级或一级,不小于二级。 4.角焊缝没必要作无损探伤,故角焊缝为一级的话,就没有多少意义。一般角焊缝为二级或三级。 5. 焊缝等级见钢规7.1.1条,注意条文解释。对接焊有一级焊或二级焊,这主要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一般幕墙只用到二级焊和三级焊接。三级焊接一般用于角焊缝。具体焊接知识还是看看钢结构焊接规范吧。附:焊缝等级小知识 1. 焊缝等级是施工验收等级,有三级。三级最低,只要求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二级要求部分作超声波探伤检查。一级最高,要求全部做探伤检查。 2. 对焊缝等级来说,原则是受拉等级高于受压,受动力的高于受静力的。 3. 对接焊缝一般需要做无损探伤(或部分需要)。故一般对接焊缝的焊接等级为二级或一级,不小于二级。c1lh O qQ$r/m\ 4. 角焊缝没必要作无损探伤,故角焊缝为一级的话,就没有多少意义。一般角焊缝为二级或三级。 5. 焊缝等级见钢规7.1.1条关于焊缝等级的定义的部分要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第7章连接计算。 7.1焊缝连接 7.1.1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 $k&vRP\!ym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型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0下载券 195人已下载 下载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小麦粉国家标准GB 1355之欧阳学文创作

小麦粉国家标准(1108) 欧阳学文 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焊缝质量等级

焊缝质量等级 第一:一级100%探伤,二级焊缝长度≤200mm全探伤,二级焊缝长度>200mm可以探伤焊缝长度的20%,一旦发现缺陷将增加探伤长度。 第二:一级焊缝要求达到二级外观,二级焊缝要求达到三级外观。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眉批同类构件检查10%,且不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 焊缝质量等级选用有何规定 (1)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①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宜为二级;②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不需要计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予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A5)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熔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①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 Q≥50t的中级(A5)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②对于其他结构、焊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