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组合》2(公开课)完整版2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4
2024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完整版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材,主要讲述第五章《搭配》的第一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搭配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搭配的含义,能够识别和运用排列组合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排列组合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搭配的基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服装搭配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搭配服装。
2. 探究新知(10分钟)a. 讲解搭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排列组合原理。
b. 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搭配的方法,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操作。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搭配方法解决问题。
b. 讲解解题步骤,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b.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搭配》2. 内容:a. 搭配的含义b. 排列组合原理c. 搭配方法d. 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完成教材第5页第13题。
b. 选做:尝试用搭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答案:a. 教师批改作业后,统一发放答案。
b. 学生互评,讨论解题思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方法,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2. 探究新知的引导方法。
2019-2020年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组合问题)》公开课教案教材第98页例2及相关内容(组合问题)教学目标:1、借鉴打死问题的学习经验,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打出组合数。
2、在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对比中,感悟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回顾:上节课我学习了什么知识?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出示题目:有3个数5、7、9,任意先取其中2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学生独立审题后交流审题经验。
问: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任意选取”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
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59、95、79、97、57、75(用了交换位置法)57、59、75、79、95、97(用了固定十位法)二、经历探索过程,找出组合数1、理解题意出示题目:有3个数5、7、9,任意先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是什么意思?“得数有几种可能?”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2、自主探究问:先请大家猜一猜,得数有几种可能?请大家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或写一写,探究一下到底得数有几种可能。
学生活动。
3、交流方法问:得数有几种可能?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反馈:预设1:5+9=14 5+7=12 7+9=16问:你看懂这位同学的想法了吗?如果学生没有出现交换位置的情况,如9+5=14,则老师出示后问:为什么不交换位置写下来呢?如果有出现交换位置的话则让学生辨别这两种情况怎样?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是不变的。
”预设2:如果出现有交换的情况则让学生辨析。
问:这位同学的想法你们读懂了吗?请大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位同学用了什么方式来思考?(列表)用列表的方法帮助我们进行思考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的教材也是这样呈现的,请大家看书第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