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贫血幼儿专案管理调查

贫血幼儿专案管理调查

贫血幼儿专案管理调查
贫血幼儿专案管理调查

贫血幼儿专案管理调查

尊敬的小朋友家长,你好!

经过体检后,发现该幼儿血色素偏低,已达到小儿贫血的诊断(血色素g/L)。贫血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此我们特别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1、请携带幼儿到医院查找地贫原因,消除病因。

2、饮食治疗,请多给孩子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血、鱼、肉、内脏等动物性食物),补充维生素C丰富食物(如桔子、绿色蔬菜等)。

3、请每月复查一次血常规,并交报告给保健医生。

4、当血色素恢复到110g/L以上时,仍需巩固治疗2个月。

为了便于我们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请您配合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并交回班主任,谢谢!

幼儿姓名:户口所在地:

母亲姓名:年龄:职业:联系电话:

父亲姓名:年龄:职业:联系电话:

出生情况:足月早产孕周(周)生产方式:顺产剖腹产胎次:出生体重:公斤出生身高:厘米

母亲怀孕情况:患何疾病:服用何药物:

婴儿喂养方式(打√):母乳混合人工

辅助添加情况:(出生后何月开始添加)菜水、果汁月蛋黄月碎肉月猪肝月鱼月粥、面月。

维生素D添加情况:从未服用;从月开始服用,每天服用;有时服用;月停服。

饮食习惯(打√):正常厌食偏食挑食零食

每天户外运动时间(打√):2小时以上不足2小时不足1小时

近一年患病情况:腹泻次,感冒次,肺炎次。

家长签名: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毎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ニ)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息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

. 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 2

高危儿干预方案( 修改版)2014.3.28

房县高危儿筛查与管理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房县“十二五”妇女儿童保健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房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儿童保健工作发展,通过对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实施,及时发现高危儿,落实逐级转诊,动态管理、有效干预、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质量,达到降低婴儿死亡率。 一、目的和意义 通过筛查高危儿(含高危胎儿、新生儿),加强健康教育、喂养指导、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提高管理率、治疗率、转归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干预对象 (一) 高危胎儿 1、高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35岁。低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 16岁。 2、孕母有异常孕产史: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2次、早产史≥2次或早期新生儿死亡史、死产史、难产史。 3、孕期合并内科疾病或并发症:高血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贫血、慢性肾炎。 4、妊娠合并性病: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

5、有致畸因素:孕妇及家属有遗传病史、妊娠早期接触可疑致畸药物、孕早期接触物理化学因素及病毒感染等。 (二) 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2、双胎或多胎。 3、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4、高胆红素血症。 5、新生儿低血糖。 6、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7、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疾病。 8、母亲有患有残疾(视力、听力、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营养能力者等。 9、新生儿疾病筛查异常者。 (三) 高危婴幼儿 1、中重度营养不良。 2、中度以上贫血。 3、活动期佝偻病。 4、肥胖。 (四) 心理行为发育异常 1、一般心理行为发育问题:不适当的吸允行为、吸指(趾)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 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及肥胖。 一、管理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二、管理内容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评估及分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 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 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 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 体重/年龄M-3SD~M-2SD 中度低体重 ﹤M-3SD 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 中度生长迟缓 ﹤M-3SD 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 中度消瘦 ﹤M-3SD 重度消瘦2.管理 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需及时转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专案管理。 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 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市级或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 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按上级妇幼保 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 ≥M-2SD即可结案。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评估及分度 (1)评估指标 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岁 110 g/L。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 g/L。 (2)贫血程度判断:Hb值90~109g/L为轻度,60~89 g/L为中度,<60 g/L 为重度。 2.管理 1)随访:轻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2~4周复查Hb,观察疗效。 2)转诊:中重度贫血儿童需及时转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专案管理。重度贫血儿童,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1个月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转市级或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会诊或治疗。 3)结案:治疗满疗程后Hb值达正常即可结案。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评估与分期 (1)早期:多见于6月龄内,特别是3月龄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骨X线片无异常或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2)活动期:小于6月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大于6月龄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血AKP增高,血25-(OH)D显著降低。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 (3)恢复期: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血磷、AKP、25-(OH)D逐渐恢复正常。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 (4)后遗症期: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管理 1)随访:活动期佝偻病每月复查1次,恢复期佝偻病2个月复查1次,至

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预案

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预案保健医生通过对园中儿童健康进行检查,掌握每个患病儿童的情况,重点加强对患病儿童的治疗及特别照顾,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患病儿童的管理范畴及要求 1、患病儿童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色素<110/L)、生长迟缓、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以上)、反复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特殊儿童、肥胖儿等。 2、管理要求: (1)对筛查出的患病儿童给予建案管理,园所内建立患病儿童管理档案。 (2)患病儿童班的房屋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患病儿童的活动应该轻松愉快、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患病儿童的抵抗力。 (3)保教、保健人员要全面关心患病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和教养工作,按要求定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做好患病儿童的全日观察工作。 (4)患病儿童建案管理按不同病种、不同年龄进行,根据惯例常规要求结束收案,然后几种管理的幼儿可以回原班级。 (5)建立并认真做好患病儿童个案记录,每3月记录一次,发生疾病及时记录,对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管理每3月1次统计分析,测量身高体重1次,对贫血儿童查血色素1次。 二、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类别 1、营养不良 (1)对体重小于同龄儿童体重均值两个标准差(15%以上)的患儿建立患病儿童专案管理档案。在每季度测量体重后,将评价在中下以下的儿童列出来筛选,看是否符合营养不良标准,如符合,转入营养不良儿童档案管理。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的病因进行分析,看是疾病原理、喂养原因、还是遗传因素等造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营养不良儿童每个月测量体重、身高1次,并进行评价,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保健管理,筛选评价公式为: (4)对患儿认真查找病因,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特别要强化儿童饮食管理,多补充一些高热量食物,尤其是谷类和荤菜食物,鼓励幼儿添饭,逐渐增加幼儿的饭量。 (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幼儿的进食量。 (6)开展中医健脾及促消化治疗。区别厌食还是消化不良,针对病因用药。营养不良儿童不宜穿得过多,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肠蠕动儿影响食欲。 (7)儿童营养不良得以纠正,体重达到正常或评价达到中,并维持两个月以上者可以结束收案。 2、生长迟缓 (1)对身高低于同性别、童年龄儿童两个标准差以下或身高小于同龄儿童年龄身高中位数30%以上者建立个案管理。 (2)询问病史:父母身高、出生时身高、每年身高增长情况。 (3)建议去医院检查骨龄,必要时检查生长激素。 (4)增加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 (5)加强体格锻炼,刺激骨骼生长。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高危儿专案管理常规 高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幼儿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儿均应列入专案管理,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幼儿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危儿范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中度以上肥胖症、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甲状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和精神发育退滞的息儿,均属高危儿范畴、 二、立案:一经发现高危儿均应及时专册登记,列入专案管理,同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的标识。根据毎个高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好管理和治疗记录。 三、管理方法 (一)预约:约定时间来保健门诊诊治。 (ニ)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来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 凡属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生长监测曲线连续二次平坦或向下倾斜、活动期佝偻病的患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高危儿视病情而定。中度以上肥胖症,每季度随访1-3次。 对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铜尿症、听力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督促其家长带息儿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正规、系统的治疗和调理。

(三)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 (四)转诊:高危儿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要及时转诊到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 (五)结案:高危儿经系统治疗后,疾病痊愈或达到结案标准时,要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并在儿童保健手册的封面做好高危儿结案的标识。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doc资料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 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常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及肥胖。 一、管理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二、管理内容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评估及分类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别以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 指标测量值标准差法评价 体重/年龄M-3SD~M-2SD 中度低体重 ﹤M-3SD 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M-3SD~M-2SD 中度生长迟缓 ﹤M-3SD 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M-3SD~M-2SD 中度消瘦 ﹤M-3SD 重度消瘦2.管理 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2)转诊: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需及时转县/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专案管理。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市级或市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3)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即可结案。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评估及分度 (1)评估指标 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岁 110 g/L。

贫血儿童个案记录(空白)

编号_____________ 贫血儿童个案卡 案例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_ 结案日期 ___________

贫血幼儿调查表 __________家长: 您的孩子在____体检中,被诊断为____度贫血,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平时的饮食情况、生活情况,以便幼儿园能更好地进行护理,请家长认真填写下表。 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出生为:胎次产次早顺难产双胎孕周周产时:小时抢救:正常:出生体重公斤孕期健康状况:纳差孕吐SGPT升高HAA(+)等 父: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 母: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 喂养情况(0—6月):母乳()人工()混合() 辅食添加月龄:奶糕()个月、粥()个月、蛋黄()个月 饮食习惯:挑食_大便性质:正常次/日 偏食__ 腹泻次/日 零食干结次/日 请在括号里打勾或写上吃的量: 动物性食物:家禽类()肉类() 蛋类()鱼虾类() 谷类:大米( ) 面食类() 豆类:豆制品() 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 其他类:甜食()零食类() 油炸类() 生活习惯:夜间睡眠小时出汗湿枕(有、无) 以往疾病史:呼吸道次/日腹泻次/日其他 家长对贫血的危害认识:了解()不了解()一般() 贫血诊断标准:轻度:90-109g/L 中度:60-89g/L 重度:30-59g/L

问题: 1、您认为引起孩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您在家里对孩子采取了哪些保育措施? 3、您对幼儿园的保育护理工作有何要求?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及专案表

表1 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登记表 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评估分度开始管理日期 (年/月/日) 结案日期 (年/月/日) 转归# 1、对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 2、儿童营养性疾病与其它疾病要分页记录。转归栏填: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3、对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表2-4)进行管理。 4、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单纯性肥胖/、先心病儿童应建立专案在《湖南省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记录表》进行管理。

表2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 6个月内喂养史: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开始食物转换年龄:月 既往患病情况: 检查日期年龄 体格检查 评估存在问题指导检查者身高 (cm) 体重 (kg)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表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贫血情况:孕周周Hb g/dl 铁剂治疗:无□有□(药物:剂量:疗程:周)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儿童开始添加含铁食物年龄:月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检查日期年龄Hb(g/L)存在问题治疗(药物、剂量)指导检查者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表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母孕期和哺乳期:未补充VitD □日照不足□下肢痉挛□ 儿童服用VitD:无□有□(开始服用VitD年龄:月天品名:剂量:IU/d)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体征:方颅□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 血液检查:血钙:血磷:血AKP:血25-(OH)D: X线检查: 检查日 年龄 户外活动时间 (小时/日)存在问题 VitD治疗 (品名、剂量) 指导检查者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格及专案表格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格及专案表格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表1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登记表 1、对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 2、儿童营养性疾病与其它疾病要分页记录。转归栏填: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3、对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表2-4)进行管理。 4、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单纯性肥胖/、先心病儿童应建立专案在《湖南省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记录表》进行管理。

表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管理记录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 6个月内喂养史: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开始食物转换年龄:月既往患病情况: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表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贫血情况:孕周周Hbg/dl铁剂治疗:无□有□(药物:剂量:疗程:周)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儿童开始添加含铁食物年龄:月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表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和哺乳期:未补充VitD□日照不足□下肢痉挛□ 儿童服用VitD:无□有□(开始服用VitD年龄:月天品名:剂量:IU/d)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体征:方颅□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 血液检查:血钙:血磷:血AKP:血25-(OH)D: X线检查: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登记表及专案表

表1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登记表 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评估分度开始管理日(年/月/日 1、对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 2、儿童营养性疾病与其它疾病要分页记录。转归栏填: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3、对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表2-4)进行管理。 4、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单纯性肥胖/、先心病儿童应建立专案在《湖南省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其它疾病管理记录表》进行管理。

表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 6个月内喂养史: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开始食物转换年龄:月既往患病情况: 检查日期年龄 体格检查 评估存在问题身高 (cm) 体重 (kg)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表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贫血情况:孕周周Hbg/dl铁剂治疗:无□有□(药物:剂量:疗程:周) 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部分母乳□配方奶□儿童开始添加含铁食物年龄:月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日期年龄Hb(g/L)存在问题治疗(药物、剂量)指导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表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专案管理记录 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开始管理日期:年月日 母孕期和哺乳期:未补充VitD□日照不足□下肢痉挛□儿童服用VitD:无□有□(开始服用VitD年龄:月天品名:剂量:IU/d) 儿童既往患病情况: 体征:方颅□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手(足)镯□X型腿□O型腿□ 血液检查:血钙:血磷:血AKP:血25-(OH)D: X线检查: 检查日 年龄 户外活动时 (小时/日)存在问题 VitD治疗 (品名、剂量) 结案日期:年月日转归:痊愈□好转□转院□失访□

贫血儿童个案记录空白

编号_____________ 贫血儿童个案卡 案例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_ 结案日期 ___________ 贫血幼儿调查表 __________家长: 您的孩子在____体检中,被诊断为____度贫血,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平时的饮食情况、生活情况,以便幼儿园能更好地进行护理,请家长认真填写下表。 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 出生为:胎次产次早顺难产双胎孕周周 产时:小时抢救:正常:出生体重公斤 孕期健康状况:纳差孕吐SGPT升高HAA(+)等 父: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 母: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 喂养情况(0—6月):母乳()人工()混合() 辅食添加月龄:奶糕()个月、粥()个月、蛋黄()个月 饮食习惯:挑食_大便性质:正常次/日 偏食__ 腹泻次/日 零食干结次/日 请在括号里打勾或写上吃的量:

动物性食物:家禽类()肉类() 蛋类()鱼虾类() 谷类:大米( ) 面食类() 豆类:豆制品() 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 其他类:甜食()零食类() 油炸类() 生活习惯:夜间睡眠小时出汗湿枕(有、无) 以往疾病史:呼吸道次/日腹泻次/日其他 家长对贫血的危害认识:了解()不了解()一般() 贫血诊断标准:轻度:90-109g/L 中度:60-89g/L 重度:30-59g/L 问题: 1、您认为引起孩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您在家里对孩子采取了哪些保育措施? 3、您对幼儿园的保育护理工作有何要求?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习惯记录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常规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常规 一、纳入标准: 年龄在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11g/dk)(6个月~7岁)。贫血程度分类: (1)轻度:血红蛋白90~110g/L(9~11g/di)。 (2)中度:血红蛋白60~g/L(6~g/dk) (3)重度:血红蛋白30~g/L(3~g/dk) (4)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3g/dk) 二、管理方法: 1、诊断中度以上贫血的儿童,由门诊医生筛查出,并在儿童保健本上贴上绿色标签,并记录于“贫血儿童专案管理登记本”,便于重点管理,并填写体弱儿专案管理记录。 2、每月查一次血红蛋白,连续2次正常者可以结案。贫血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者,继续给药4~6周可结案。一般情况下应3个月内结案。经治疗三个月血红蛋白仍不恢复者,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3、对于结案儿童则将记录放在贫血儿童专案管理登记册的文件盒内。 4、结合小儿生长发育,在7~12月及18~24月龄时,各查1次Hb,以便早期发现贫血、早期治疗。 三、指导意见: 1、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6个月后逐步按时添加辅食,保证铁的摄入,开始添加强化铁米粉、蛋黄、肝泥、瘦肉、鱼泥、动物血等含铁丰富的辅食,每日1~2次。矫正不良饮食习惯,食物内容力求多样化,包括适量的含铁、蛋白质多的食物。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绿色蔬菜泥、菜末、水果泥等。 2、选用铁剂治疗。剂量按元素铁1~2mg/kg/d。补铁同时服用维生素C。一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正常后应继续服药4~6周,补充储备铁。 3、合并锌缺乏症的小儿,先补铁纠正贫血,之后再补锌纠正锌缺乏症。 四、诊断 1.有明确缺铁的病史 (1)母亲孕期或哺乳期有严重贫血。 (2)早产儿或双胎儿。 (3)生长发育速度快(超过正常标准数值)。 (4)营养中铁摄入量不足。 (5)有慢性感染。 2.临床表现 (1)面色、眼结合膜、口唇及甲床苍白。 (2)长期食欲不振。 (3)精神萎靡或易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 五、治疗 1、血红蛋白在90g/L(9gd/L)以上者先调正饮食,1月后复查血红蛋白,无好转再服铁剂。 2、血红蛋白在90g/L(9g/dk)以下者可用铁剂治疗: (1)2.5%硫酸亚铁合剂(每ml含铁5mg):4岁以下小儿1ml/kg/d,分3次口服。 (2)硫酸亚铁片剂(每片0.3g含铁60mg):4岁以下小儿每次服半片,每日服两次。4岁以上小儿每次服1片,每日服两次 (3)10%枸橼酸铁铵(3价铁剂):1ml/kg/d,分3次口服。 3、其它治疗 (1)、维生素C:每日300毫克与铁剂同服以促进铁的吸收。 (2)、同时治疗其它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腹泻、肠寄生虫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