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调试
- 格式:pdf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7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关注,正确认识自我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
每天早晨,我对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自我都是新的,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前进的动力,而是摆脱昨天阴影的力量,你不能轻装是因为你习惯向后看,请转过身吧,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真好!”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目标?”“我为什么上大学?”等形而上的问题。
当我们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向别人描述你自己时,你首先想到的特征是什么?是你的性格特征如外向、内向还是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还是社会类别如男女等?事实上,你可能更倾向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自己做一个总体评价。
如“我是一个追求优秀的大学生”,“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但有些懒惰自制力弱的人”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真实体现。
关于青年时期自我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最著名的理论为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也称为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
大学生由于身心两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他们开始关注自我,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
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寻求自我了解与自我追寻的必然历程,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理想信念的树立有着积极意义。
如果大学生不能确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表示怀疑,极易造成生活没有重心、摇摆不定。
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青年大学生存在六个方面的自我认同问题:一是我现在想要什么?二是我有何身体特征?三是父母如何期望我?四是以往成败经验如何?五是现在有何问题?六是希望将来如何?这六个方面问题回答归为“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两大问题如果完成得较好,大学生就能够适应与化解危机,达到自我同一性;否则,容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个人方向迷失,与自己的角色不相适应,最后出现退缩、自卑等不良人格特征。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二章自我意识发展:人贵有自知之明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和结构,了解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2.使学生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帮助学生学会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3.使学生了解自我意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学会及时矫正自己的心理偏差,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4.使学生了解完善自我意识的途径,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善于自我控制。
二、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2.本章难点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多媒体教学2.教师讲授3.互动环节四、教学时数3学时五、教学内容一、透视自我意识1.教学导入谜语故事:古希腊有个传说,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叫斯芬克斯。
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傍晚是三条腿。
“如果行人不能猜出谜底,她就会把他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
无数的人都不能猜出谜底,于是王国中死去了许多人,外面的人也不敢来这里了,王国内外充满了恐惧。
终于有一天,一个俄底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东西“的谜底,于是斯芬克斯倒地死了。
这个神奇的”东西“的谜底就是——案例呈现:[案例]天资聪颖的晓宇,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勤奋刻苦,从不甘人后,对自己期望值很高。
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考试后,晓宇的学习成绩在全班位居第一,这是他引以为傲的。
然而,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他看到几个学习成绩不如他的学生会干部忙前忙后,备受同学的关注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能让别人说自己是书呆子”,因此他决心超过他们,保持各方面“第一”的地位。
新学期开学后,晓宇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甚至逃课去筹划活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欣赏,第二学期结束时,他被选为班长,系学生会副主席。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八九零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其自我意识有新的特点。
而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会对个体生涯抉择或行为倾向产生重要影响。
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八九零后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针对他们自身自我意识的特点,注意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认识自我,重塑或者完善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对策1自我意识及其作用我国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的涵义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指对自我概念、对自己的存在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
简言之,即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
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来看自我意识。
首先,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含了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形式,我们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其次,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是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主体及其从事的各项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主体认识、行为的前提,还决定着主体认识的对象、方向和范围,而且对主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1)自我中心。
这个自我意识方面的偏差比较明显。
在主观上,当代大学生发展至青年初期,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投向自己,考虑问题总是注重以自我的视角,而忽视他人或者客观情况,不能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
外加,比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故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
在客观上,当代社会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和成长于八九零年代,多为独生子女,在从小的家庭教育背景下被呵护和照顾得都比较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身需要为出发点,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
这种自我中心意识突出表现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个人喜恶为动机,会导致不能得到他人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易受挫折等情况。
2)自负或自卑。
自负指的是个体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
学生自我评价偏差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1、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大学生一旦进入青年阶段,就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将自身的地位抬到过高的水平,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感受和利益,而轻视了其他人的情况和现实中的具体条件,这样思考出的结果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2、自负或自卑心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接触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是极强的,加上青年更加成熟,实力不断增强,认为自己有独立生存、干大事的才能,因此自信心爆棚,发展到自负的极端。
3、从众心理:当人融入某个群体后,很可能因为团体作用,逐步放弃个人意见而妥协于团体中的领导者,表现出从众心理。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很强的从众倾向,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会暂时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见。
4、虚荣心: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说法,社会中的个体均具有需要被他人尊重的渴望,企图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关注,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但是一旦发展过度,就会变成负面的虚荣。
二、大学生调适自我意识偏差的方法: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是让个体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这是为现在的我达到理想中的我的有力保障。
2、欣然接受自我:学生要正视现实,比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需要认识到学习成绩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敢于打破不满的现状,主动接受自我并实现个人提升。
3、不断完善自我:在对个人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认识后,学生要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明白人无完人,克服心理障碍,主动接受自我。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不断参与社团活动,打开交际面,让自己融入团体,学会与人交流,树立自信心。
扩展资料: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
它包括对自身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自我观念、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控制等是其重要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学⽣⾃我意识的偏差总体来说,⼤学⽣⾃我意识发展⽔平较⾼,但尚未完全成熟,因⽽容易出现各种发展偏差,引起⾃我意识发展问题,以致⾃我意识过强或过弱,影响⼤学⽣的健康成长。
⼤学⽣常见的⾃我意识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个⽅⾯:问题1.过分追求完美尽管“爱美之⼼,⼈皆有之”,追求完美是⼈类健康向上的本能,但过分追求完美则容易引发⾃我的适应障碍。
其主要表现为:对⾃⼰持有过⾼的要求,期望⾃⼰完美⽆缺,却不顾⾃⼰的实际状况。
不能容忍⾃⼰“不完美’’的表现,对⾃⼰“不完美”的地⽅过分看重,甚⾄把⼈⼈都会出现的、⼈⼈都会遇到的问题都看成是⾃⼰“不完美”的表现。
过分追求完美者的⾃我改善途径和⽅法有:树⽴正确的认知观念。
⼈不可能⼗全⼗美,每个⼈都有优缺点,也都会遇到成功和失败。
⼀个⼈应该接纳⾃⼰并肯定⾃⼰的价值,不⾃以为是,也不妄⾃菲薄。
建⽴合理的评价参照系和⽴⾜点。
通过与不同对象的⽐较来进⾏⾃我评价,可以得到不同结论,从⽽激发或者压抑⼈的积极性。
⼈应该⽴⾜⾃⼰的长处,接受并尽⼒改进⾃⼰的短处。
⽬标合理恰当。
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有恰当的⽬标和要求,⽬标要符合⾃⼰的实际能⼒,不苛求⾃⼰,不被他⼈的要求左右。
接纳⾃⼰的不完美。
尺有所短,⼨有所长。
每个⼈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我们应该欣赏⾃⼰的独特性,不断⾃我激励。
• 问题2.过度⾃卑⾃卑感是对⾃⼰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尊⼼屡屡受挫的结果。
过度⾃卑者的表现主要是:⾃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的缺点⽽忽略了⾃⼰的长处,不能容忍⾃⼰的缺点和弱点。
否定、抱怨、指责⾃⼰,看不到⾃⼰的价值,夸⼤⾃⼰的不⾜,感到⾃⼰什么都不如他⼈,处处低⼈⼀等,丧失信⼼。
过分⾃卑者的⾃我调适⽅法有:应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和决⼼改变⾃⼰。
应客观、正确、⾃觉地认识⾃⼰,⽆条件接受⾃⼰,欣赏⾃⼰的优点,接纳⾃⼰的缺点,做到扬长避短。
正确地表现⾃⼰,对⾃⼰的经验持开放态度,勇敢地表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