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⑵ 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 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
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 验有不同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 概念不同。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⑶ 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 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取决于自我概念。
自验预言:即由一定的自我意识引发的与其相一致或 自我支持性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这种 期望得以实现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⑸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 混乱的冲突;形成“忠诚”的品质 。
⑹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 突;
⑺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 冲突;
⑻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 的冲突;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 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 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 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 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 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 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 【2】自我意识的内容 【3】自我意识的结构 【4】自我意识的特性 【5】自我意识的功能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发展三阶段 【2】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第四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三)过度的自我接受
调适方法 (1)看到自己的不足; (2)看到他人的长处;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 的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