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及特重度烧伤临床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2015年7月 第21卷 No.3170 心理。
1.2.4饮食护理手术后患者需禁食禁食24-48h,对于少数饥饿,并要求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禁食的必要性,在患者48h后无出血情况时,才应给患者进食少量温、凉、无渣等流质饮食,禁止食用生冷、刺激性等食物[3]。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43%,住院时间7-9天,满意率87.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3%,住院时间5-6天,满意率93.44%,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430(28.20)13(61.53)1(10.25)89.74观察组4420(51.28)19(46.15)5(2.56)97.433讨论上消化道在临床中是一种最常见的急症,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包括:咽、口腔、胃、食管以及十二指肠等出血。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乏力、头晕、晕厥、多汗以及心悸等症状。
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止血治疗,该方法起效慢,并且对大量出血的患者毫无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消化内镜已经被广泛使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进行消化内镜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下,在患者出血的24h里进行治疗;第二,对休克的患者应先进行输血,使血容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患者休克无法纠正,就要对患者采用休克和内镜纠正治疗;第三,消化内镜操作中,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误吸等情况,第四,对老年、心脏病史等患者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有心脏等疾病,并分析消化内镜治疗带来的风险。
临床观察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烧伤后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临床观察的方式,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观察,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患者资料搜集与分析本次观察选择了50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了他们的基本资料和烧伤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烧伤程度、烧伤部位等,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二、传统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传统护理方法是指传统的烧伤处理手段,包括创面清创、药物敷料更换、伤口消毒等。
针对研究对象,将传统护理方法应用于一个观察组,观察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估和数据记录。
观察结果显示,传统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修复,但在疼痛控制和心理护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烧伤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服用镇痛药物,同时心理压力较大,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三、中医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医护理方法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结合烧伤患者个体情况,采用中医药和中医技术进行的综合性护理。
在本次观察中,将中医护理方法应用于另一个观察组,同样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
观察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方法在烧伤伤口愈合和疤痕形成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中医按摩、中药外敷等手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创面愈合。
同时,中医护理对于烧伤后的疼痛控制和心理护理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中草药的调理和针灸等技术,可以缓解疼痛,平抚情绪。
四、现代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现代护理方法是指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和设备,对烧伤患者进行科学、个体化的护理。
观察组中的患者接受了现代护理方法,包括烧伤创面覆盖技术、烧伤药物的有效应用等。
观察结果显示,现代护理方法在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和伤口管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现代护理方法可以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对烧伤组织的恢复和修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同时,现代护理方法也注重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支持和交流,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康复期。
特重烧伤患者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及护理体会目的:探究特重烧伤患者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86例特重烧伤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
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后并发症消失时间。
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创面出血、水电解质失衡、发烧及感染并发症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
结论:将血液透析及综合护理模式运用于特重烧伤患者中,患者症状能迅速得到缓解,患者获得较好的护理体验。
标签:特重烧伤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体会肾功能障碍、水潴留严重等患者都可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近年来血液透析被运用到特重烧伤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1]。
将血液通过引流管向透析器中引流,透析器空心纤维管内外发生物质交换,即模拟肾小球滤过功能,完成吸附、弥散、超滤等过程,将人体内代谢废物彻底清除,保证患者体内酸碱度、电解质的平衡。
重度烧伤患者体内水潴留严重,采用血液透析能快速清除水潴留,并完成血液回输,这一过程叫做血液透析[2]。
治疗配合相应的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治疗质量,快速缓解患者不适感。
本次研究旨在验证血透辅以相应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随机抽取的86例特重烧伤患者分组研究,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患者均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来院治疗。
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8~65岁,平均(41.25±3.26)岁;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43.27±3.45)岁。
两组临床症状、年龄等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实施利尿、抗感染等治疗手段,用药注意尽量减少药物对肾脏的损伤,将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如下:用HIPS15型透析机进行治疗,取膜面积1.5m2,将双腔导管沿患者右侧锁骨处下行,留置在患者体内相应位置。
讨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复杂病例1. 简介大面积烧伤是指烧伤面积较广、侵及深层组织的严重烧伤,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情况。
大面积烧伤不仅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且常常需要长期的康复和精心的护理。
本文将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复杂病例,并提供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2.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严重生理变化大面积烧伤会引起患者的严重生理变化,包括体液丧失、电解质紊乱、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下降等。
研究表明,烧伤后早期的改变主要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通畅性减低以及体液外渗等。
这些生理变化导致了组织水肿、循环血容量减少,从而影响器官的灌注和功能。
烧伤后还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进一步损伤各个器官系统。
3.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MODS指的是由于严重烧伤引起的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衰竭。
大面积烧伤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进而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受损。
常见的受累器官有肺脏、肾脏、肝脏和心脏等。
MODS的发展过程非常复杂,治疗难度也较大。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和干预是必要的。
4.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需求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和护理。
康复过程包括创面护理、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和心理支持等。
创面护理是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创面清创、敷料更换和预防感染等。
功能锻炼旨在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饮食调理主要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代谢的恢复。
心理支持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也至关重要。
5.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观点和理解虽然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但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和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大面积烧伤也提醒我们加强烧伤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特重度烧伤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烧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外伤,它可以通过热、化学品、电力或放射线等外部因素引起。
烧伤程度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热源的温度、持续的时间以及烧伤的范围和深度。
特重度烧伤是最为严重的一类烧伤,由其引起的损伤对患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特重度烧伤的定义和分类是我们对这类烧伤进行研究和治疗的基础。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医学界制定了一套标准来划分烧伤的轻重缓急。
特重度烧伤被定义为烧伤面积较大,穿透性较深以及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伤的烧伤。
当我们面对特重度烧伤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疼痛、烧伤部位皮肤的脱落、溃烂和糜烂,甚至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这些临床表现使得特重度烧伤的治疗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
特重度烧伤的标准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并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同时,这些标准也有助于烧伤患者家属对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医疗团队的工作。
然而,特重度烧伤的标准也存在一些争议。
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根据标准被划分为特重度烧伤,但在实际情况中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特重度烧伤标准的讨论是必要的,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这些标准,提高对特重度烧伤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综上所述,特重度烧伤作为一种严重并危险的外伤,其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多年来,医学界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相信未来对特重度烧伤的标准会得到更加精确和准确的界定,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阐述特重度烧伤的标准和相关内容:1. 引言:首先对特重度烧伤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目的。
引言部分将提供一个全面的背景知识,让读者对特重度烧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正文:主体部分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特重度烧伤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特重度烧伤的临床表现。
探究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手术时机与治疗方法【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手术时机与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烧伤后2~7天患者以及烧伤后8~14天患者,每组各25例。
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削痂植皮手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
结果烧伤后2~7天患者的植皮成活率为(97.23±3.34),烧伤后8~14天患者的植皮成活率为(90.35±3.01),前者的植皮成活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法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需要在临床方面引起高度地重视。
【关键词】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时机;治疗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urgical timing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extra severe burn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very severe burn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iming of surgical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2 ~ 7 days after burn and patients 8 ~ 14 days after burn,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Escharectomy and skin grafting were perform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ing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ing was (97.23 ± 3.34) 2 ~ 7 days after burn and (90.35 ± 3.01) 8 ~ 14 days after burn.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ing in the form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timing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extra severe burns directly affect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needs to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severe and extra severe; Burn patients; Timing of operation; therapeutic method重度特重度烧伤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烧伤主要是由于高温、电、化学物质引发的皮肤组织损伤【1】。
50例老年患者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探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50例老年患者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措施。
方法对5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给予创面处理、预防感染、纠正休克等措施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结果50例老年患者,其中治愈42例,死亡8例。
结论老年患者经积极纠正原发病、抗休克、抗感染、创面处置,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特重度烧伤;治疗老年特重度烧伤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当发生特重度烧伤时,死亡率会显著增加。
吉林油田丛威自2000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50例老年特重型烧伤患者,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性18例,年龄61~79岁,烧伤面积为51~94%,其中并发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0例、2型糖尿病9例、糖尿病5例。
1. 2 治疗方法1. 2. 1 抗休克治疗对于处于休克期患者,休克期第一个24 h内液体扩容时,晶体与胶体总量按照1.8~2.0 ml/kg·1%进行补液,第二个24 h内晶体与胶体的总量应该为液体总量的半量,晶体与胶体量比例为2:1~1:1。
每日补充液体量为80~100 ml/kg。
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根据每小时尿量来调整,使尿量维持在1~1.5 ml/kg·h。
1. 2. 2 抗感染治疗早期感染多发生在伤后7d内。
患者体温出现明显变化,且常伴有寒战、烦躁、谵语、幻听、幻视,或神委靡不振、嗜睡、定向力障碍,患者食欲下降、腹胀、尿量改变,出现多尿或少尿,心率快达100次/min以上、呼吸困难症状者,应积极使用抗生素,要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制度,尽量避免细菌的入侵。
1. 2. 3 营养支持治疗早期给予鼻饲能全力,待患者可进食后给予高蛋白饮食。
静脉输同型红细胞、血浆或者人血白蛋白同时,静脉输脂肪乳剂、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1. 2. 4 治疗伤前疾病及防治并发症对于术前并发慢性疾病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予以扩冠、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并发高血压病患者给予降压及对症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予以止咳、平喘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
重度及特重度烧伤临床探析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1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单因素分析为Pearson ?字2检验,多因素以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火焰烧伤最为常见,占56.7%;烧伤面积在50%到69%的发生率最高,占45.8%;农村病例多于城市;经单因素分析,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烧伤深度、烧伤面积、休克及呼吸道损伤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烧伤深度、烧伤面积及呼吸道损伤是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较差。
标签:重度;特重度;烧伤;影响烧伤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轻度烧伤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而重度烧伤、特重度烧伤的情况较少,虽然如此,对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方法也不可忽视。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复杂,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由于缺乏对这一疾病的研究,因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患者死亡的现象比较常见,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农村地区烧伤患者的残疾和死亡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
本组研究中,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1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对发病特点加以说明,预测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此提高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1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男性90例,女性3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1;年龄从4个月~72岁,平均年龄为(43.2±2.5)岁,可分为未成年组34例,成人组74例,老年组12例;死亡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
1.2方法以我国常用分度法对烧伤程度分类,小儿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或小儿III度烧伤在10%以上;成人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III度烧伤20%以上;或存在较重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2]。
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护理临床研究目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中护理配合进行临床研究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2月~2016年7月入院的35例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植皮覆盖率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患者手术中护理人员和手术医师配合默契,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手术时间2.0~4.5 h,平均(2.6±0.6)h,出血量400~800 ml,平均(565.3±12.6)ml;对患者进行手术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例数为41例,满意率为95.3%。
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合理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大面积烧伤;手术;护理;临床研究患者被大面积烧伤后,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早起切痂在抢救这类患者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早起切痂可以减少毒素和坏死组织被身体吸收,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还可使促使创面愈合,减少并發症。
切痂术后在对患者进行植皮手术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同手术医师达成默契,缩短术中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要求手术室的护士以更高的水平要求自己。
对我院自2013年2月~2016年7月入院的35例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中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3年2月~2016年7月入院的35例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28例,女7例;年龄23~52岁,平均(35.6±3.6)岁;浅II度烧伤患者12例,深II度烧伤患者16例,III度烧伤患者4例;烧伤面积为10%~60%,平均为(33.6±8.7)%。
患者均接受了切痂和植皮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在术中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
1.2方法1.2.1心理护理通常大面积烧伤患者致病原因为意外事故,由于操作失误或消防隐患突然发生的灾难导致患者一时难以接受,伤后该患者带了巨大痛苦,尤其是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伤口将导致大面积瘢痕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尤其是对年轻患者或女性患者,颜面部的损伤,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当得知患自己无法恢复以往容颜后,会产生抑郁情绪、烦躁情绪、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
探析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的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47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探讨。
结果该研究中,38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出院,8例死亡,治疗有效率83.05%;其中休克是造成重度、特重度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吸入性损伤、脓毒症及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临床治疗重度、特重度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致死因素主要包括休克、吸入性损伤、脓毒症及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关键在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同时及早采取烧伤治疗措施,实施早期创面治疗以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重度;特重度烧伤;呼吸道烧伤;临床治疗[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severe and super severe bur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burn.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47 severe and severe burn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burns from August 2015 to November 2017. The medical history data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in the study,38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8 cases died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3.05%. Shock wasthe main cause of death in severe and severe patients,followed by inhalation injury,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Conclusion the fatal factors of severe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burn include shock,inhalation injury,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The key to treatment is to keep the respiratory tract unblocked and take the treatment measuresat the same time,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severe;severe burn;respiratory tract burn;clinical treatment.烧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研究显示,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早期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出现明显改善[1]。
探讨特殊部位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殊部位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2016年所收治患者中的624 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参照不同特殊烧伤部位采取相应积极治疗措施。
结果本组特殊部位烧伤患者由于创面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创面修复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其中深度烧伤伤后7 d内手术者,功能恢复良好在85.00%以上,除骨骼外露坏死、肌腱损伤外多数病例不需二次整复手术。
采取大张自体皮移植、皮瓣移植及早期切削痂生物敷料或异体皮覆盖短时间内自体皮移植的特殊部位烧伤,术后外观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率均较高。
结论烧伤创面早期清创,功能部位妥善固定在特殊部位烧伤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
深度烧伤屏弃以往保守换药治疗,早期手术采用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毁损严重、肌腱、骨骼、关节囊暴露者应用皮瓣修复,愈后创面外观修复、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显著。
关键词:烧伤;特殊部位;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burn patients in special site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624 cases of 2014-2016 treated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ime,according to different special burn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active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pecial burns due to early wound get timely treatment,wound repair after the appearance and good function recovery,7 d operation in the deep burn wound,good function recovery in more than 85%,in addition to the bone exposure and necrosis and tendon injury in most cases without external reconstructive surgery two times. A large number of autologous skin grafting,flap transplantation and early excision of eschar biological dressing or allograft skin covering a short time autologous skin grafting of special site burns,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recovery rate is higher. Conclusion early debridement and functional fixation of burn wounds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early treatment of burns in special sites. Reject the previous conservative deep burn dressing treatment,early surgery with autologous split thickness skin graft or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serious damage,tendon,bone,joint capsule exposed skin flap repair,wound repair,the appearance of good functional recovery,curative effect. The[Key words] special site;burn;treatment特殊部位烧伤主要指头面颈、眼、耳、鼻、手、足、会阴等部位的烧伤。
重度烧伤22例临床分析杨宏伟【摘要】目的:总结重度烧伤及特重度烧伤的救治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实施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2例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除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率90.90%.结论:如何减少或避免烧伤早期损害及并发症的防治仍是烧伤救治的关键.%Objective: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in treatment of se-vere burn and extraordinarily severe burn patients,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Methods: The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22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 and extraordinarily severe burn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orqin District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22 cases, 2 died of multi-organ failure, the other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90.90%. Conclusion:How to reduce or avoid early dam-age, prevent complications is the key to treat burn.【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2页(P465-466)【关键词】烧伤;治疗;并发症【作者】杨宏伟【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42010年10 月-2012年10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2例重度及特重度的烧伤患者,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4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26.7岁.电烧伤1例(4.54%),热力烧伤21例(95.45%),其中乙炔爆炸和面粉粉尘爆炸伤占27.27%.头、颈、躯干、四肢烧伤占45.45%.烧伤面积在90%以上2例;50%~60%8例,35%~50%共12例.1.2 治疗方法1.2.1创面处理: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补液和抗休克的同时,尽早清创创面.清创后即涂磺胺嘧啶银+氯乙定霜剂,每4~6小时1次,厚度1~2mm.对特殊部位,如头部、会阴、腋下等处要剔毛发,消毒后再涂磺胺嘧啶银+氯乙定霜剂.要特别注意烘干和保温.对深II度以上的烧伤创面,待其病情稳定后,使用药刀结合式滚动式取皮刀,反复清除坏死组织,尽量做到不麻醉,不出血,不疼痛,不损伤健康组织,缩短愈合期.1.2.2吸入性损伤的早期处理:对于中度吸入性损伤,为防止喉头水肿压迫气道,或者粘稠分泌物、坏死粘膜脱落,导致气道突然阻塞的产生,气管切开宜早不宜迟.有对有些患者为防止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的发生,应给于吸氧、雾化吸入等措施.1.2.3全身治疗1.2.3.1早期补液治疗休克.大面积烧伤患者,因热力使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强,血管内浆性物质渗出到组织间隙,加上部分体液自创面渗出及蒸发造成血容量减少,会发生组织的灌注不良和细胞代谢紊乱〔1〕,因此,早期快速补液,改善微循环至关重要.1.2.3.2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654-2具有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和组织供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细胞外渗作用〔2〕,对防治烧伤休克以及早期脏器功能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成人一般用量是60~80mg,加入莫非式管静滴每6小时1次,儿童酌减,持续应用48小时.大面积烧伤的复苏期间,静脉滴入利尿合剂,有助于肾脏保护,它能较为有效地解除肾脏痉挛,增加肾小球有效灌注量,从而改善肾功能.每天1次常规应用,若尿量明显减少或休克症状明显者,可增加1~2次,严重无尿者给予连续静滴,直到有尿排出.1.2.3.3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广谱抗菌药物及保护心肌药物的应用以及全身营养支持.抗菌药物均用四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联合应用,无1例并发感染.常规应用能量合剂,其能量不低于每日3500~4000卡,蛋白质150~200g/天,以消化道作为主要营养途径,而且鼓励患者早期进食,当消化道进食不能满足需要时则给予静脉补充.本组22例,除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率90.90%.烧伤平时多为散在发生,以家庭生活及个人工作意外事故发生较多.有资料显示,烧伤的高发年龄在20~50岁.本组5岁以下儿童3例,占13.63%,反映出学前儿童活跃多动,缺少对事物判断能力的特征,应引起家长及社会对儿童安全启迪教育的思考和高度关注.下面就本组资料出现的几种特殊并发症和重度烧伤的早期治疗进行具体探讨.3.1 急性脑水肿本组有1例儿童因大面积烫伤,入院后36小时出现嗜睡、烦躁及抽搐,经详细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水肿,经用脱水药症状缓解.急性脑水肿多发生于烧伤早期,由于体液大量外流,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造成脑细胞缺氧,血脑屏障遭到破坏,最终发生脑水肿,也可由于头颈部水肿,头颈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脑水肿;另有原因是因为不恰当、大量输入晶体,在脑细胞缺氧的基础上加快了脑水肿的形成。
美宝治疗重度、特重度烧伤的临床体会
金顺福;金贤兰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11(024)003
【摘要】@@ 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极易并发感染,临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大面积重度、特重度烧伤目前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过往的治疗一般多使用手术封闭创面、植皮、预防休克等方法.MEBT为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其可以致使患者的烧伤坏死组织脱落掉,让其从新再生恢复.我院近五年来,应用MEBT/MEBO(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治疗重度、特重度烧伤(深Ⅱ度、30%以上)的患者47例,全部达到临床治愈,愈后瘢痕不明显,且患者痛苦少、费用低、病程短等特点,现总结经验报告如下:rn1.临床资料rn47例患者中,男39例,女8例,男女比例4.87:1;年龄2~48岁,平均年龄32.27岁.烧伤面积:30%~49%TBSA35例,50%~79%TBSA9例,80%~100%TBSA3例.
【总页数】2页(P1001-1002)
【作者】金顺福;金贤兰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院药剂科,吉林,延吉,133000;延边大学医院药剂科,吉林,延吉,1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和美宝湿润治疗外科创伤后皮肤缺损与术后皮肤坏死56例临床体会 [J], 郭德才
2.美宝创疡贴治疗Ⅲ度压力性溃疡的临床体会 [J], 贺其叶乐图
3.美宝创疡贴治疗高海拔地区小面积Ⅱ度烧伤临床体会 [J], 樊新海;蒋建纲
4.伐昔洛韦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J], 吴敬云;丁宝鹤;明清平
5.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36例烧伤患者的临床体会 [J], 施建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度及特重度烧伤临床探析
作者:杨永来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8期
摘要: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1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单因素分析为Pearson ?字2检验,多因素以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火焰烧伤最为常见,占56.7%;烧伤面积在50%到69%的发生率最高,占45.8%;农村病例多于城市;经单因素分析,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烧伤深度、烧伤面积、休克及呼吸道损伤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重度;特重度;烧伤;影响
烧伤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轻度烧伤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而重度烧伤、特重度烧伤的情况较少,虽然如此,对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方法也不可忽视。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复杂,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由于缺乏对这一疾病的研究,因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患者死亡的现象比较常见,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农村地区烧伤患者的残疾和死亡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
本组研究中,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1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对发病特点加以说明,预测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此提高重度及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的1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男性90例,女性3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1;年龄从4个月~72岁,平均年龄为(43.2±
2.5)岁,可分为未成年组34例,成人组74例,老年组12例;死亡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
1.2方法以我国常用分度法对烧伤程度分类,小儿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或小儿III度烧伤在10%以上;成人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III度烧伤20%以上;或存在较重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2]。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所有患者均采用第一诊断,以ICD-9,或ICD-10进行分类,频数表的编以显示特重度烧伤发病率、性别比、致伤因、年龄与季度分布、烧伤程度与面积及预后等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应用Pearson ?字2检验,多因素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烧伤面积在50%~69%的患者达到55例,占比45.8%;在30%~49%的患者达到33例,占比为27.8%;
从地域分布看,从农村与城市的病例看,农村高于城市,分别为79例、41例,占比分别是65.8%、34.2%;
在7~9月间因火焰烧伤最为常见,总共68例,占到56.7%;还有热液烧伤因素者52例,占到43.3%,比如,沸水、稀饭、热油等;
成人组发病率为61.7%,未成人组为28.3%,老年组为10%;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烧伤深度与面积、休克(休克34例,有4例死亡,未休克86例,2例死亡)、呼吸道烧伤(烧伤31例,死亡3例,未烧伤89例,死亡3例),是影响烧伤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
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烧伤深度、面积、呼吸道损伤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59、2.02、2.64,统计量分别为4.94、5.89、5.86,P值分别为0.026、0.015、0.015(P
3讨论
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是指人体组织炭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的烧伤,一般来说,主要由高温、火焰以及强烈辐射引起。
相对于特重度烧伤,轻度烧伤频发,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症状之一,而重度烧伤、特重度烧伤的情况较少。
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增加,烧伤致死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本组研究中,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3:1;成人组发病率为61.7%,与未成年人组、老年组相比,发病率最高;从地区分布上分析,农村多于城市,与往常的病例报告结果一致[3]。
对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检查和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皮肤颜色、白细胞指数、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来确诊。
一般来说,患者皮肤表面发黑、炭化、苍白,都是烧伤的重要表现。
在诊断中,必须要快速判断患者的烧伤程度,然后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经济增长、安全意识、防护意识方面,相对偏低,所以,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略低于城市;具体来看,农村因知识普及率低、生活习惯、居住条件等存在较多随意性,以及对于儿童的看护中安全意识不强烈、儿童的天性好动、易因好奇参与玩火,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会因各种综合性因素导致烧伤;而成年患者由于生理肌能的退化,造成了反应能力的下降,感知能力的下降,加上夏季气温高、穿的衣服较单薄,当接触热液后,易引发烫伤等[4]。
因此,农村的重度烧伤患者往往较多。
且部分患者在烧伤后,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以及自身经济状况不佳,往往不会立即得到有效的救治,这些因素导致农村烧伤患者的后遗症较多,因重度烧伤死亡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
在本组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烧伤深度与面积、休克(休克34例,4例死亡,未休克86例,2例死亡)、呼吸道烧伤(烧伤31例,死亡3例,未烧伤89例,死亡3例),是影响烧伤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烧伤深度、面积、呼吸道损伤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59、2.02、2.64,统计量分别为4.94、
5.89、5.86,P值分别为0.026、0.015、0.015(P
综上所述,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烧伤深度、烧伤面积及呼吸道损伤是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较差。
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也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向军,孙珍,杨新刚,等.烧伤临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生物膜内菌aba Ⅰ基因表达的变化[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2):101-105.
[2]何梅,颜洪.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培养八年制烧伤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829-830.
[3]彭曦.烧伤临床研究论文撰写技巧和常见问题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3,27(6):485-486.
[4]王少根,徐惠琴,王立基,等.重及特重度烧伤早期血胃泌素、胃动素和β内啡肽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4,43(11):745-747.
[5]陈炯,郑一双,韩春茂,等.羟乙基淀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6(11):1877-1879.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