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53.86 KB
- 文档页数:3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作者: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
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
ELISA 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实验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关键词] 心力衰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37-02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室受到牵张时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
心室首先合成一种由108 个氨基酸组成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proBNP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有活性的脑利钠肽(BNP)和无活性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它在多种病理状态下都会升高,尤其是在循环血量增加致室壁张力增高以及NT-proBNP清除减少的情况下[1-3]。
本研究旨在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11年4月1日~2012年4月1日经急诊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区及胸心2区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慢性心力衰竭中心功能NYHAⅢ级患者14例和NYHAⅣ级的患者20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15)岁。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闵双武【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1562.43±76.32)ng/L,高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165.72±13.45)ng/L(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为(700.43±45.66)ng/L,低于治疗3 d后的NT-proBNP水平(1256.72±57.83)ng/L(P<0.05),但观察组治疗14 d后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对儿童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同时也可以用于此类患者疗效的评价.【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1【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力衰竭;血清;儿童【作者】闵双武【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内八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心力衰竭是小儿常见急性疾病,且是反复发作的一种逐渐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病程较长且迁延反复、预后差的特点,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极有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2]。
以往诊断早期儿童心力衰竭缺乏简单、经济和实用的辅助诊断方法[3-5]。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作为近年来的一个新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儿童心力衰竭的诊疗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杨连成【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心脏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有68例高于正常范围,占总数的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参与了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脏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期刊名称】《淮海医药》【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心脏病;心力衰竭;N-端脑利钠肽前体【作者】杨连成【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23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当前,心脏疾病正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其发病和死亡率呈每年递增趋势,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多肽类激素,由心脑分泌。
是反映心脏功能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标志物[1]。
NT-proBNP本身没有什么生物学活性。
心肌合成和释放BNP/NT-proBNP增高主要是心脏压力负荷升高或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所致。
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NT-proBNP增高水平呈线性相关。
尽早诊断、治疗可以减低患者心力衰竭死亡率[2-3]。
本文对我院102例心脏病患者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其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1 资料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住院期间检测NT-proBNP水平的心脏病患者102例,其中男38例,女64例,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74岁。
正常对照组30例,为健康体检者(系我院在院职工),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38岁。
1.2 方法静脉血2~3 ml,室温放置2 h内完成检测。
采用基蛋生物科技公司Getein11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2(050)021【摘要】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总页数】3页(P37-38,41)【作者】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清远 511500;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清远 511500;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清远 511500;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清远 511500;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清远 511500;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清远 5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J], 曹锋2.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李旭升;郭长城;姜巧丽;田浩帆;陈派强;董海波;钟丽莉;李聪3.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J], 黄清容;何茂婷4.N-端脑利钠肽前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J], 阮鑫丹5.N-端脑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杨连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2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等3天后患者心衰症状完全缓解。
1周后复查NT-proBNP为789pg/ml,下降幅度超过85%。
10天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侧胸腔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患者存在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在这个病例中,急诊使用了脑钠肽(BNP)对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鉴别,住院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NT-proBNP的数值变化评估疗效和预后,增强了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有创检查和治疗的信心,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逆转了患者的心衰病程。
BNP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
心室肌细胞合成108个氨基酸的BNP 原(BNP前体,proBNP),贮存于分泌颗粒内。
在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如心脏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改变,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50岁以上者应>900ng/L;75岁以上者应>1800ng/L;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应>1200ng/L。
NT-proBNP也常用于预测心衰患者预后,其值大于5500ng/L被认为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常超过30%;而治疗无效或心功能进行性衰退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不下降,甚需要注意的是,BNP半衰期BNP的半其是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建议应用于严重瓣膜狭窄、限制性或阻塞性心肌病、限制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或其它心输出依赖静脉回流或被怀疑存在心脏低充盈压的患者。
rhBNP也可与常规的心衰治疗药物联用,但不建议与其他血管扩张剂联用。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对rhBNP是Ⅱa推荐,认为该药“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相。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急性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
研究方法主要有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心脏彩超检查、观察记录1年内心血管事件等。
结果:心力衰竭程度越重,患者病死率越高,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且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心力衰竭发病率每10年会增加一倍,所以心力衰竭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合理化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结论:随着对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深入研究,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临床合理化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可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判断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N-端脑利钠肽前体;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治疗;应用价值引言心力衰竭(HF)近几年来发病率日益升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是一种在静脉回流正常情况下,因原发性心脏损失所致的心排血量下降而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等,相关数据显示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病死率约为50%,10年病死率高达90%。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心室功能改变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通过测定急性HF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水平,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心内科治疗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者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有关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摘要】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调查对象为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
结论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在临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对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临床应用心衰【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50-01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由心、脑分泌的一种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心室张力增加时,心脏超负荷促进其分泌,在机体中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生理作用。
其升高浓度和心衰(急性心衰AHF 慢性心衰CHF)严重程度相一致。
疑似心衰(HF)时,应首选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检测。
N 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阴性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可排除心衰的存在。
在呼吸困难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个将发生(HF)的较强预示因子,能有效地鉴别慢性阻塞性呼吸困难和心源性呼吸困难。
尤其是在筛选左室功能不良(LVD)以及心肌梗死后危险度评价方面能显示出明显优越性。
我科于2010年1月开展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胶体金检测,该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快速,敏感科学依据,其标本无需特殊规定,随时可以检测,在临床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分析中,是较好的标志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来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连续收住我院及部分门诊患者,所有临床诊断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共有患者1279例,其中,男759例,女574例。
2.方法(1)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等。
(2)实验室指标测定:所有患者随时抽取静脉血(优先选用),在2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或血浆(肝素抗凝)待测,在患者病情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全血样本进行快速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体外定量法,仪器为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由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由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宛新民【摘要】目的观察N 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血清中的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组14 例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进行心功能分级及血清N 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结果二级心功能患者的N 末端脑钠肽前体血清水平低于三级心功能患者,而三级心功能患者N 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低于四级心功能患者.结论 N 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血清中的浓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11【总页数】2页(P93-94)【关键词】N 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功能;心力衰竭【作者】宛新民【作者单位】安徽省南陵县医院内科,安徽南陵,24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心力衰竭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重症,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至今没有一个特异性、敏感性非常高的客观的血清学检验依据。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由心肌细胞合成脑钠肽同时生成分泌的无生物活性的循环多肽片段,其分泌水平与心室内容量和压力负荷状态有关,在循环动力容积和压力调节的保护性代偿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NT-proBNP是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标志物[1]。
现就笔者所在医院14名心力衰竭患者检测的NT-proBNP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例,其中门诊患者5例、反复住院4例、首次住院5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60~75岁。
基础疾病:冠心病7例、高血压病4例、心肌炎1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合并症:糖尿病6例。
1.2 诊断标准按照美国NYHA拟定的心功能不全标准。
患者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肝颈返流征阳性、肺部啰音、心脏扩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夜间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肝肿大、下垂性水肿、疲乏等心力衰竭症状,X线胸部透视/全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异常。
腦鈉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現況發佈由admin在學術交流 | 評論已關閉摘要:自1988年日本學者從豬腦提取發現腦鈉肽,2000年正式美國上市及持續發展研究至今,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心力衰竭(心衰)中臨床價值和應用得到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它們作為急性失代償心衰(Acutely decompenstated Heart Failure, ADHF)的生化標誌物已經得到國際肯定,主要用於ADHF的診斷、鑒別診斷、病情評價、預後判斷和指導治療提供直接和間接的證據,通過繼續發掘和研究,其使用範圍正在不斷擴大。
關鍵字:腦鈉肽;N端腦鈉肽前體;呼吸困難;急性心衰;生物學標誌在全世界,心衰約占全部死亡病因50%,而且心衰患者的院內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也非常高。
雖然動態超聲心動圖(UCG)和血流動力學檢查(如心室造影檢查、漂浮導管)是診斷與評價心衰的金標準,但檢查費時且昂貴,而且在心臟急性事件發生時,上述檢查并不能作為常規的診治手段,否則會延誤治療。
因此研發用於快速診斷心衰的生物學標誌物就非常必要。
現在在心衰的診斷、鑒別診斷、病情評價、預後判斷和指導治療已經得到國際肯定,現對BNP/NT-proBNP生物學特性的進行總結并對BNP/NT-proBNP在心衰中的臨床應用作一綜述。
[1] \一、BNP/NT-proBNP的生物學特點及影響因素(1)生理學特點BNP對體液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
機體對心臟內壓力改變後出現內分泌反饋機制,隨著心室壁的機械拉伸,一些參與反應的基因被激活,產生BNP的前體原(PreproBNP),其後PreproBNP 被切割分成信號肽和BNP前體(pro-BNP),而proBNP進一步再切割成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不具有生物活性的NT-proBNP,其中BNP的半衰期為22分鐘,NT-proBNP為120分鐘。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王璐;李晓晓;高枫;闫杜娟;孙娟;谷秀娟【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Ⅱ~Ⅳ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5例作为 CHF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2组人群血清NT‐proBNP 及 CHF 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CHF 组血清NT‐proBNP 平均水平2343 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37.21 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 组血清NT‐proBNP 水平与 NYHA 分级呈正相关(r =0.697,P<0.01),LVEF 与血清NT‐proBNP 水平呈负相关(r=-0.573,P<0.01)。
结论血清NT‐proBNP 水平是心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诊断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nitroge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in the cardiac function grading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105 cases of grade Ⅱ - Ⅳ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at the same period 45 healthy people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NT‐proBNP levels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ean serum NT‐proBNP level in the CHF group was 2 343 pg/m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7 .21 pg/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 .01) ;serum NT‐proBNP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YHA classification(r= 0 .697 ,P<0 .01) ,LVEF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NT‐proBNP level(r= - 0 .573 ,P< 0 .01) .Conclusion Serum NT‐proBNP level i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cardiac function statu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heart failure ,and therefore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the diagnosi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3页(P2151-2152,2155)【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作者】王璐;李晓晓;高枫;闫杜娟;孙娟;谷秀娟【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 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延安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传统评估指标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客观评估分期、射血分数等,各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1]。
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治价值刘斌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0(031)032
【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2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正常老年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心力衰竭患者治疗2周后,血浆Nt-proBNP较入院时显著降低.结论:血浆Nt-proBNP用于诊断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较高,随着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而Nt-proBNP 的浓度显著降低.
【总页数】2页(P5728-5729)
【作者】刘斌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心内科,天津,3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王亮;冷文修;范利;何昆仑
2.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J], 陈以勒;潘高云
3.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治价值 [J], 刘斌
4.脑钠肽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王素敏
5.N-末端前体脑钠肽在老年慢性心衰中诊治价值 [J], 朱云;贾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老年糖尿病伴高危心力衰竭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 NT-proBNP)对年龄超过60岁患有糖尿病并发高危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设糖尿病并发心衰组50例,糖尿病非心衰组50例采取胶体金法测定肝素化静脉血中NT-proBNP 浓度水平。
结果心衰组血浆NT-proBNP 水平为(3102±627)pg/mL,非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为(106±100)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在年龄超过60岁患有糖尿病高危心衰患者中显著增高,且升高程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NT-proBNP 心力衰竭糖尿病老年【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132-01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 是一个主要影响老年人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已知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尤其是钠尿肽系统。
大量的研究显示, B型钠尿肽(BNP)水平NT-末端脑钠肽(NT-pro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具有利尿、利钠、降低血管张力、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1]。
NT-proBNP检测有很好的稳定性, 且心衰时变化的幅度高于BNP, 比BNP更敏感,早期诊断的价值更高。
本文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中NT-末端脑钠肽含量,进一步明确血浆NT-末端脑钠肽浓度在糖尿病伴高危心衰患者中的意义,为早期发现糖尿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1~10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伴高危心力衰竭患者列为心衰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60~82岁,平均(72.2±7.13)岁;50例糖尿病伴非心力衰竭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72.4±7.1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慢性肾衰竭、肺栓塞、肝硬化、甲亢等疾病。
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基层医院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作者:李润堂刁明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对基层医院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34例心衰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进行测定。
结果心衰(HF)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关键词] 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力衰竭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12-021 资料和方法1.1 样本来源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满洲里第一医院医院住院治疗的HF患者234例,年龄42-90岁,平均64.8±11..5岁,正常人组:同期查体的健康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4±10.2)岁。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或冠状动脉造影)及Framingham心衰评分系统综合诊断,确诊为心力衰竭,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其中Ⅱ级(心衰Ⅱ组)81例,Ⅲ级(心衰Ⅲ组)78例,Ⅳ级(心衰Ⅳ组)75例。
排除其他疾病,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NT ProBN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仪器为ROCHE公司的Elecsys 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盒为仪器配套专用试剂。
使用ROCHE公司专用心肌标志质控物(两水平),每日随样本做室内质控。
1.3 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按照仪器操作手册及实验相关要求,血浆NT ProBNP测定心衰组于入院后及出院前、正常组于体检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χ〖TX-*3〗±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2 结果健康体检组及不同级别心衰患者NT-proBNP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