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冶炼企业含镉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17.79 KB
- 文档页数:4
谈铅锌冶炼废水处理技术【摘要】针对铅锌冶炼废水酸度大,重金属含量高,水质复杂等特点。
探讨了几种传统铅锌废水处理工艺和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最后对铅锌废水的你处理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废水处理;铅锌冶炼;反渗透;石灰法;微电解—絮凝耦合1.铅锌冶炼废水的概况近年来我国铅冶炼工业有很大发展,重金属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国家对含金属废水整治给予高度重视。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是我国重金属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其中铅锌冶炼工业过程中的废水水质复杂,对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的缺乏,如果铅锌冶炼的废水可以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这样不但可以减轻企业的成本,同时也可以节约水资源。
所以,研究和开发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成为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2.铅锌冶炼废水的来源及其中的有害成分2.1废水成分的来源(1)大量设备的冷却水,一般可以循环使用,但有少量的外排。
这些水的金属含量一般较低。
(2)冶炼的冲渣水,这类水的悬浮物含量比较大,但是重金属的含量比较低。
(3)烧结烟气制酸的污酸废水,这类废水水质寒酸较高,并且含砷、氟、汞、铅、锌、铜、镉等重金属离子,危害很大。
(4)铅锌冶炼工程设备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以及清洗包装原料铅锌矿粉的袋子,这类废水一般含重金属比较高。
(5)冲洗场地、设备等也会带来少量重金属离子和悬浮杂物,这些水也不能直接外排。
2.2有害物质铅锌冶炼的废水所含的有害元素主要有铅、锌、铜、镉、铬、汞、砷、锑、银、钴、氟、镍等,一般呈酸性,主要是硫酸。
而且在废水中金属并不单纯的以离子态存在,还存在聚合、或络合或其它状态。
由于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在水体中大部分通过物理化学反应沉积在水底,日积月累重金属污染对水体存在持久的危害性,随着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并在食物链中富集、积累、进而对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是人类解决环境生存和发展的必须要求。
锌精矿冶炼中镉回收工艺研究锌精矿冶炼是一项重要的工业,它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学、机械和食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由于大量的锌精矿的开采,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使电子器件、金属和有机物在环境中持续累积。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研究锌精矿冶炼中镉回收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镉是一种金属元素,在锌精矿中含量较低,但是它仍然可以从采矿中环境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镉回收的主要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磁选、气浮和矿浆分离,它们在实施上都很容易,但是物理方法的效率不足以有效回收镉,最终使得效率偏低。
另一方面,化学方法,如催化氧化、活性炭技术和吸附技术,可以有效回收镉,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在室温下进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为了提高锌精矿冶炼中镉回收的效率,最近几年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研究锌精矿冶炼中镉的回收工艺。
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结合磁选和气浮两种技术,可以在矿浆中有效回收镉元素。
借助于磁选的强大的磁力,大量的镉元素可以从矿浆中有效的被结合起来。
然后气浮机通过气泡将被磁选出来的镉元素从矿浆中提取出来,具有较高的回收效率。
另外,研究者们发现,通过将活性炭和吸附技术结合到一起,镉回收的效率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活性炭可以为镉元素提供足够大的面积,以便吸附镉元素,而吸附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被活性炭吸附的镉元素从活性炭上反释出来。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在实施锌精矿冶炼中的镉回收工艺时,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
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以减少自然污染和环境污染。
其次,应该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如活性炭技术、催化氧化技术和吸附技术,来增加镉的回收效率。
最后,应该控制矿浆的温度和pH值,以防止镉的沉淀和结晶。
总之,研究锌精矿冶炼中镉回收工艺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结合磁选和气浮技术可以有效回收镉元素,而将活性炭和吸附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回收镉。
此外,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镉回收的效率。
冶锌工业废渣中铅、锌、铜、镉提取工艺的研究冶锌工业资源消耗高,二次资源利用率低,有相当大一部分可利用资源变成了污染物。
冶锌废渣是冶锌工业排放量最大,至今没有充分利用的二次资源,从冶锌废渣中回收铅、锌、铜、镉等元素,并进行综合应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对韶关冶锌废渣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锌渣综合利用的新工艺,首次将水选、水磨、浮选工艺应用于韶关工业废渣,经过对锌渣进行水洗、湿磨、过筛、浮选等方法分离提纯,得到了91%以上的金属锌及含铅30%以上的硫化铅精矿产品。
对铜镉渣用硫酸浸取后的铅渣进行沉淀转化、醋酸溶解、锌片置换等方法制到了含铅92%以上的金属铅;铜镉渣酸浸液经铁粉、镉粉、新制的海绵镉置换得到了高纯度的海绵铜;经中和、氧化、水解除铁后,用锌片置换制到了纯度为90%以上的海绵镉,滤液经进一步净化后制到了七水硫酸锌,其纯度达到了工业一级品要求。
经广东省科技厅情报研究所查新检索中心最新检索,国内尚无相同工艺。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有: 1:对铜镉渣的粒径大小、浸出时间、酸的浓度、浸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找到了铜镉渣溶解浸出的最佳方法。
2:利用铜镉渣酸浸后的含铅废渣湿法生产出了醋酸铅及铅,找到了湿法提取铅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条件,以及由硫酸铅转变为醋酸铅的方法。
3:冶锌工业废渣经湿磨、水洗、过筛等物理方法分离提取粗锌,得到了纯度为91%以上的金属锌粒。
4:湿磨、水洗、过筛后的锌渣液制到了ZnCl<sub>2</sub>工业产品。
5:铜镉渣酸浸后的含铅废渣经湿磨后,浮选出了含铅30%以上的硫化铅,且铅的回收率达到96%以上。
6:通过对冶锌废渣中铜的回收方法研究,找到了最佳工艺流程和条件,并制得了纯度较高的海绵铜。
7:对铜镉渣浸出液中铜提取后的溶液成分研究,找到了加入中和试剂来降低酸度、调整PH值以促进水解除铁的方法、氧化剂的选择和用量。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8:经过冶锌工业废渣中锅的提取工艺流程、条件、试剂对铜的置换率影响的研究,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1. 背景铅锌矿作为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其开采与选冶过程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中不仅含有重金属离子,还有酸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展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2. 废水处理技术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浮选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如采用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然后通过沉淀去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利用浮选药剂,将铅锌矿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采用碱性物质,如石灰,对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然后去除;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形成沉淀,然后去除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采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采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还原为甲烷等3. 资源化利用技术铅锌矿选冶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有价值物质,可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转化为有用的产品3.1 金属回收采用电渗析、电镀、置换等方法,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回收如利用电渗析技术,将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分离出来;采用电镀技术,将金属离子在阴极沉积,形成金属产品;利用置换反应,将金属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回收3.2 有害物质稳定化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通过稳定化处理,转化为不溶性物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水泥、石灰等材料,将重金属离子固定在固体相中3.3 水资源回收采用膜分离、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水分回收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水分与其他物质分离;采用蒸馏技术,将废水中的水分蒸发,然后冷凝回收;利用离子交换技术,将废水中的离子与交换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然后回收4. 结论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实现铅锌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研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废水中有价值物质的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5.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艺优化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回收率,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艺需要不断优化5.1 废水处理工艺优化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水,可以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进行组合,以提高处理效果如将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先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重金属离子;将生物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利用生物方法降解有机物,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重金属离子5.2 资源化利用工艺优化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资源回收率如调整电渗析、电镀、置换等方法的工艺参数,以提高金属回收率;调整膜分离、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的工艺参数,以提高水资源回收率5.3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将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艺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回收的协同进行如在沉淀过程中,同时进行金属回收;在膜分离过程中,同时进行水资源回收6. 案例分析以某铅锌矿选冶企业为例,分析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效果6.1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该企业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同时,采用金属回收和水资源回收技术,实现了废水中有价值物质的回收6.2 效果分析应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后,该企业的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效减少了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资源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7. 挑战与展望尽管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7.1 技术挑战目前,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仍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资源回收率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回收率7.2 管理与政策挑战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如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促进企业采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有效运行7.3 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相信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高效、稳定运行,为我国铅锌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8. 技术经济分析对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其经济可行性8.1 成本分析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设备投资成本包括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备、膜分离设备、电渗析设备等;运行成本包括能源消耗成本、化学品成本、人工成本等;维护成本包括设备维修成本、更换成本等8.2 效益分析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效益主要包括废水处理效果的提高、废水排放的减少、资源回收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废水处理效果的提高可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废水排放的减少可以减少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经济负担;资源回收率的提高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8.3 可行性评估通过对成本和效益的分析,评估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经济可行性结果显示,尽管初期设备投资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由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的降低,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9. 结论铅锌矿选冶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实现废水处理效果的提高、废水排放的减少、资源回收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和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铅锌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促进企业采用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为我国铅锌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含镉废水处理论文含镉废水处理论文1铅锌冶炼企业含镉废水情况铅冶炼企业80%以上为传统的火法冶炼工艺,原料铅精矿中的镉经过火法熔炼后,小部分以硫酸镉的形式进入到净化烟气的废水中,绝大部分被氧化为氧化镉,与氧化锌一起挥发,在烟道和烟气收尘设备中得到含镉的氧化锌烟尘。
收尘得到的氧化锌烟尘一般含镉0.1%~1%,可采用湿法冶炼进行综合回收,含镉废水主要在炼锌系统的碱洗废水和生产泄漏废水中产生;净化烟气的废水一般含镉几十毫克/升,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综合处理。
锌冶炼企业80%以上为传统的湿法冶炼工艺,原料锌精矿和氧化锌烟尘中的镉经过硫酸浸出后,进入到硫酸锌溶液中,然后在溶液的一段净化时加锌粉还原,99%以上的镉被置换到铜镉渣中。
镉主要在铜镉渣中以副产品的形式回收,首先采用酸浸铜镉渣,得到含镉10~60g/L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锌粉或锌板置换,得到海绵镉,压团后产出60%~75%的海绵镉饼。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由于生产中存在泄漏现象,因此在铜镉渣处理段最容易产生含镉高的废水,可高达几g/L,浸出段也会产生含镉几百mg/L的废水。
此外,在焙烧锌精矿和烟化法处理浸出渣时会有少量镉进入净化烟气的废水中,此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综合处理。
铅冶炼企业产出的含镉废水较少,含量低,在污水系统进行处理。
锌冶炼企业产出的含镉废水较多,且含量高,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管控,产出的高镉废水及时返回生产流程,二次综合回收镉,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金属镉也得到有效回收;产出的低镉废水不宜返回生产流程,需排放到污水系统处理。
2含镉废水处理技术含镉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但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处理方法,大多数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主要处理技术有:中和沉淀法、膜分离法、铁氧体法、吸附法、电解法、生物处理法、植物修复法、高分子重金属捕捉剂处理法等。
2.1中和沉淀法中和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在含镉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主要沉淀剂有石灰、氢氧化镁、聚合硫酸铁、硫化物、碳酸盐,向废水中投加沉淀剂后,会生成沉淀物Cd(OH)2、CdS、CdCO3,聚合硫酸铁主要起凝聚共同沉淀的作用。
《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收的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废水含有如铅、汞、镉等有毒有害的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及回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意义。
本文旨在梳理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一种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可控性。
其中,活性炭、粘土和人工合成材料等常用于废水处理的吸附材料,可有效地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吸附和生物累积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近年来,生物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膜、活性污泥等对重金属进行吸附和累积。
三、重金属废水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1. 资源化回收资源化回收是一种将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并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后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这种技术既解决了废水处理的问题,又具有经济价值。
2. 新型材料回收技术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回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此外,磁性材料等新型材料也在重金属废水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研究展望未来,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收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处理方法和技术,优化现有的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需要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回收方式,将废水中含有的金属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处理和回收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废水处理问题。
此外,应关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废水的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有机结合。
探讨铅锌选矿废水处理及回用-废水处理论文-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铅锌矿选矿废水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废水处理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持续提高,有效地处理选矿废水,杜绝污染,实现绿色环保,提高铅锌矿资源利用率的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铅锌选矿;废水处理;回用;研究重金属元素和矿石是废水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并且可能对环境产生长期毒性。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将引起遗传和染色体改变,从而导致残疾和畸形。
直接排放废水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极大地损害环境居民的生命。
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排水数据的处理和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铅和锌作为重要策略,已广泛用于电气,化学和石油行业。
铅锌提取物是铅锌生产的产物。
尽管为铅和锌工业提供原材料,但它还将生产大量铅和锌以处理废水。
这些排水管的组成非常复杂。
除了含有重金属离子(如Pb和Zn)外,还有大量的矿石物质对土壤和水源非常有害,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直接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
作为典型的废水,随着零回收废水回收的实施,含铅锌的铅水已成为研究的嘲讽。
实现铅和锌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以受益于优质废水是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唯一途径,这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1]。
1铅锌矿选矿废水的来源与铅锌矿选矿工艺(1)铅锌矿选矿废水的来源。
铅锌矿选矿用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补加新水,另一种是选矿回水。
补加新水主要来源于矿井水和河水等,主要用于选矿回水的补充添加。
选矿回水通过尾矿库沉淀、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返回选矿车间。
其主要通过车间除尘喷雾、车间现场洗涤、球磨机冷却、浮选槽冲击、荧光在线级分析仪清洁等方式添加进入选矿生产过程,最终形成铅锌矿选矿废水。
铅锌矿选矿废水主要分为铅锌精矿浓缩脱水后产生的废水和尾矿矿浆废水两种。
(2)铅锌矿选矿工艺,浮选是目前中国铅锌硫化矿选矿的主流操作,其选矿工艺的主要包括破碎,磨矿,先铅后锌的优先浮选,精矿浓缩和脱水。
铅锌选矿废水处理及循环回用技术研究摘要:铅锌选矿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选矿废水,大部分选矿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并且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研究了铅锌选矿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实验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铅锌选矿废水循环回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选矿废水排放问题。
我国是铅锌矿大国,铅锌矿山开采和选矿工艺落后,造成大量的选矿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本文介绍了铅锌选矿厂生产中产生的选矿废水,分析了其处理方法及技术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铅锌选矿废水处理循环回用技术研究引言铅锌矿石由于其良好的综合性能,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矿物资源。
铅锌矿选矿工艺通常包括浮选、重选、磁选和电选等,其中浮选和重选是常用的两种选矿方法。
由于我国铅锌矿山开采和选矿工艺落后,选矿废水排放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污染水体和土壤,制约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
因此,研究铅锌选矿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回用技术,对减少矿山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铅锌选矿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絮凝沉淀法、混凝-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等。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对铅锌选矿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絮凝剂 PAM作为絮凝剂效果较好。
一、铅锌选矿废水的来源和水质在铅锌选矿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选矿废水,主要来自于浮选作业中的药剂。
在浮选作业中,主要使用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等药剂,这些药剂中含有大量的水,而且药剂会随着浮选作业的进行而不断流失。
此外,一些生产工艺中可能会使用到大量的含酸废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许多选矿厂都会使用大量的水来稀释浮选药剂和调整剂,从而导致大量的选矿废水产生。
这些废水主要包括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浮选作业中产生的大量浮选药剂和调整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等;第二部分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循环水,包括设备冷却水、冷却水、冲洗水等;第三部分为选矿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水。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重金属废水中的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具有高毒性和广泛的环境影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和新兴的生物技术。
二、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在重金属废水中加入盐类或碱类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沉淀为固体颗粒。
然后通过过滤、沉淀和洗涤等步骤将固体颗粒分离,并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虽然沉淀法简单易行,能够获得较高的处理效果,但其所产生的大量污泥也是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的难题。
2.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并将其从废水中去除的方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氧化物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吸附剂的再生过程和处理大量废吸附剂仍然是一个难题。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固定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其他离子进行置换,从而实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但是产生的废树脂仍然需要定期更换和处理。
4. 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气泡的浮力将重金属离子和悬浮物从废水中浮出,从而实现去除的方法。
气浮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处理过程简单的优点,但是气泡生成和废泡消除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三、新兴的生物技术1.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去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微生物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还原和解毒等机制去除重金属离子。
该技术不仅可以使重金属废水得到有效的去除,同时也能够降低处理成本。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微生物的选择和培养、pH值、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 植物吸附技术植物吸附技术是利用植物根系或叶面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将其从废水中去除的方法。
声明:下面论文由《免费论文教育网》 用户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档仅供参考,严禁抄袭!《免费论文教育网》含镉废水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曾江萍,汪模辉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E-mail:zengjiangping@摘 要:本文论述了镉的危害及污染来源,概述了物理、化学及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镉废水的现状,并提出了含镉废水处理研究的进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镉;含镉废水;生物强化1.引言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危险的环境污染物。
极微量的镉就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它通过食物链富集,具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的特点,可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主要积累在肝、肾、胰腺、甲状腺和骨骼之中, 使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并引起神经痛和内分泌失调等病症,甚至使人疼痛而死。
1993年世界肿瘤研究机构(IARC)将镉定义为人类第I A致癌物[1]。
近年来研究证明,无论是从毒性还是蓄积作用来看,镉都将是继汞、铅之后污染人类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个金属元素。
镉在电镀、汽车及航空、颜料、油漆、印刷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工厂排出的含镉废水是水体镉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比如电镀工业、军工生产排放的废水(含镉量约0.065mg/L)和硫酸矿石制取硫酸、磷矿石制取磷肥等工艺排除的废水(含镉量高达0.089 mg/L)等对水体污染尤为严重[2]。
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就是水田污染的典型事例,因镉污染而致,被称为“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表现为全身疼痛、骨脆易折而引起身长缩短骨骼变形,最后发生肌萎缩及其他并发症,甚至死亡。
镉对人体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各国均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我国规定工业废水中镉的最高排放浓度为0.1mg·L-1[3],所以含镉废水在排放之前必须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的要求,避免污染中毒事件的发生。
在我国,也发生过严重的镉污染事件[4],因此,含镉废水的有效处理刻不容缓,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含镉废水的处理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
《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收的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由于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其管理和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处理和回收重金属废水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就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收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例如,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后从废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也存在药剂消耗量大、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
2.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吸附、生物积累和生物还原等。
生物吸附是利用微生物或生物质吸附重金属离子,达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吸附能力强、条件温和等优点,已成为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纳滤、电渗析等。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回用和重金属的回收。
然而,膜分离技术也存在成本高、易污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重金属废水回收技术1. 资源化回收资源化回收是一种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有用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常见的资源化回收方法包括电解法、萃取法等。
电解法是通过电解过程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进行回收;萃取法则是利用萃取剂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提取出来进行回收。
这些方法具有回收效率高、纯度高等优点。
2. 固化处理固化处理是一种将重金属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固态物质进行处理的方法。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废水含有如铅、汞、镉等有毒物质,一旦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实验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外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三大类。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等;生物法则主要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沉淀等作用进行废水处理。
三、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1.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近年来,新型的复合沉淀剂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2.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到吸附剂上,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近年来,活性炭、生物炭等新型吸附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水分离。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但膜的制备成本较高,且易受污染。
4.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沉淀等作用进行废水处理。
近年来,微生物的基因工程改造使得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挖掘。
四、实验研究以某化工厂排放的重金属废水为例,采用新型复合沉淀剂对其进行处理实验。
首先,取样并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然后向废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复合沉淀剂,进行搅拌、沉淀后再次检测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沉淀剂在处理该化工厂排放的重金属废水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废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五、结论与展望本文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复合沉淀剂在处理某化工厂排放的重金属废水中的效果。
《工业水处理》:含铅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展开全文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精炼铅产量为511万t,废铅回收量约为237万t,回收率达到46%。
虽然废铅回收率不断提高,但仍不足50%,半数以上的废铅进入水体、大气、土壤环境中,主要进入水环境,形成含铅废水。
含铅废水中的铅最高达到90 mg/L以上,一般在2~100 mg/L (蓄电池行业)。
铅在水中主要以二价铅离子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受水中pH影响较大:当pH在7~10时,铅会出现沉淀;pH为10时,沉淀量达到最大。
铅具有不可降解性,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含铅废水一直是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之一。
我国对于铅的排放要求非常严格,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地面水及生活饮用水中的铅不能超过0.05 mg/L。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铅列为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为1.0 mg/L。
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性高、处理效果好、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的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对化学沉淀、吸附、膜分离、离子交换、生物修复和电解技术在含铅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总结了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含铅废水的处理技术提供依据,并为多工艺组合处理含铅废水提供参考。
01化学沉淀化学沉淀主要是向水中投加沉淀剂,直接与Pb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常见的有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磷酸盐沉淀、铁氧体沉淀和螯合沉淀。
1.1氢氧化物沉淀氢氧化物沉淀是向废水中投加NaOH、Ca(OH)2、CaO等沉淀剂使Pb2+转化为Pb(OH)2,从而达到去除目的,该反应受水中pH 的影响较大。
柳健等研究了氢氧化物沉淀去除Pb2+的最佳pH,发现对于Pb2+为2~10 mg/L的含铅废水,处理最佳pH为7.5~11.5;同时还对比了模拟含铅废水及企业含铅废水的处理效果,由于企业产生的污水还含有铁、铝、钙等元素,在加入碱性沉淀剂的过程中能产生相应的絮凝剂,吸附一部分Pb2+,提高Pb2+的去除率。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废水含有如铅、汞、镉等有毒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和发展高效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二、重金属废水的来源与危害重金属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采矿、冶炼、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严重污染环境。
同时,这些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如汞可导致神经性损害,镉则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等。
三、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 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而去除。
吸附法则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重金属离子。
离子交换法则利用离子交换剂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2. 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电解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形态。
电解法则通过电解过程使重金属离子在阴极上析出,达到去除的目的。
3. 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吸附法、生物积累法和生物膜法等。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吸附、积累和转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四、新型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例如:1.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吸附性能,对重金属离子进行高效去除。
2. 膜分离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截留或渗透,实现废水的净化。
3. 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微生物的吸附、积累和转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五、结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净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研究重点。
其中,吸附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重金属废水及吸附法概述重金属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采矿、冶炼、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其含有大量的铅、汞、镉等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元素进入自然水体后,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吸附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通过使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并固定在表面或内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三、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一)吸附剂研究1. 天然吸附剂:如活性炭、生物炭等具有多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重金属离子。
研究表明,这些天然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2. 合成吸附剂:如树脂、活性氧化铝等合成材料也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吸附容量。
3. 新型复合材料: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复合材料如纳米材料、生物质基复合材料等也逐渐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较高的稳定性。
(二)吸附工艺与技术研究1. 静态吸附技术:即直接将吸附剂投入废水中进行处理,其工艺简单易行。
2. 动态吸附技术:即利用柱状吸床等技术对废水进行连续处理,可有效提高处理效率。
3. 联合处理技术:如将吸附法与其他处理方法如沉淀法、膜分离法等相结合,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三)应用领域拓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吸附法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方面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针对特定行业如电镀、采矿等的废水处理需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针对性的吸附剂和工艺技术。
此外,吸附法也正在与其他技术如微生物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对重金属废水的综合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