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城市规划分析共2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1
伦敦城市发展战略介绍——《伦敦规划》2036一、伦敦规划的持续性演变伦敦规划是伦敦的整体战略布局,着眼于今后20~25年伦敦经济、环境和社会一体化发展,涵盖了伦敦地理范围和行政范围内的交通、经济发展、住房、文化、社会(如儿童和青年人)和环境(如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噪声和垃圾处理)等内容。
伦敦规划制定了伦敦的土地利用和发展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的改善,规划涉及了执行、协调、资源配置以及大伦敦管理集团组织之间的统一政策等环节。
伦敦这一轮规划历经多个版本,第一版发行于2004年,经过两次修改后其更新版于2008年发行;但同年7月新市长上任后提出了新的“更好的伦敦”设想,于是在2011年将2004年规划、2008年规划和市长新设想整合起来,出版了新的版本。
伦敦规划并没有因为新版本出现而停止,规划依据政策及其政策效果而不断进行修改。
规划的计划、监督和管理部分规定,在出现环境变化、经济重大变化时,其必须有所调整变化,如有可能和需要,甚至可以被新规划所取代。
2011年以来伦敦规划的修改,主要起因于英国政府的指导意见和2011年7月通过的国家立法,包括2012年颁布的国家计划政策框架和2013年颁布的国家经济适用房的政策。
同时,2014年伦敦市长发表《2020年的愿景:地球上最伟大的城市——伦敦的雄心》,提出了住房改善、经济能力提升、伦敦可持续发展等愿景。
这些都需要在伦敦规划中重新得以体现。
新的伦敦规划(整合进2011年规划版本)目标定位于2036年,这是按照政府规定的20年规划期而确定的,也是因为市长觉得伦敦的发展前景有必要告知决策者、开发商和投资者。
同时鉴于伦敦人口增速超过2011年规划的估计,而这种人口增长究竟是结构性的还是周期性的还不得而知,有赖于规划中既有的战略和理念能成功地适应预测的人口增长水平,由此,需要在2015年开始对既有规划和计划进行审查,从而进行规划的修订和整合。
此外,为了反映政府住房标准,市长也需要对伦敦规划进行调整,还得考虑政府对停车政策的变化,如新的政策取消了最高停车标准而变得更灵活,同时还考虑如何通过停车政策修改来激活镇中心的活力。
伦敦都市圈规划管理经验伦敦都市圈是英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伦敦都市圈包括伦敦市以及周边的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等地区,总人口超过1400万。
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启示。
伦敦都市圈注重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管理。
在伦敦都市圈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规划和发展是相互联系的。
伦敦市作为核心城市,负责中央商业区的发展,并且与周边城市进行紧密的合作。
鼓励各地区共享资源,互利共赢。
这样一个整体的规划框架使得伦敦都市圈的发展更加协调和有序。
伦敦都市圈注重公共交通的规划管理。
伦敦市的地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交通系统之一,为整个都市圈的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伦敦都市圈还有完善的公交系统和铁路网络,使得整个区域的人口和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流动,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伦敦都市圈注重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着眼于长远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伦敦都市圈采用了严格的城市绿地保护政策,保护了大量的绿化空间,促进了城市生态的平衡发展。
伦敦都市圈还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伦敦都市圈注重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
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不仅注重发展经济,还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资,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
伦敦都市圈还注重解决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通过提供贫困家庭的住房和就业机会等举措,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经验是其他城市可以借鉴的。
这些经验包括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注重公共交通、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注重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等方面。
通过学习伦敦都市圈的经验,其他城市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1944年)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1944年),该规划的范围覆盖6735km2,涉及到134个地方政府,当时人口1250多万。
因此该规划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伦敦市区的总体规划,而是整个大都市地区的规划。
正如塔夫里等人评价的,该规划使“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既考虑到了城市建成区本身的延续性和进行全面改造的困难,同时也兼顾了城市向外扩散的需要采用了降低已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在城市的建成区之外有计划建设新城的方式来整合整个区域,使城市及其周边均纳入到有序的发展之中”。
该规划包括了这样一些主题:延续控制伦敦市区内工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的思想,限制城区的工业扩建;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相分离;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停止人口地迁入,使整体德人口密度能够下降,同时将市区的人口向郊区迁移;完善伦敦港的功能;给予城市规划新的权力,以控制土地的价格,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等在具体的布局内容上,通过对区域现实状况的详细审查,规划将整个规划地区划分为4个同心圆地区。
核心内容:——同心圆布局模式(1)城市内环。
包括伦敦郡和部分邻近地区该地区现状特点是密度过大,规划建议要从这里疏散出40-50万人口,也迁出相应数量的工作岗位,进行全面地城市更新,是居住用地的人口净密度降至每公顷190至250人。
(2)郊区环。
这里现状存有相当数量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设的住房,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不是很高,规划建议今后不再在这里增加人口,但需要对该地区进行重新组织,应提供合适的舒适环境。
居住用地的人口净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25人。
(3)绿带环。
这里是由国家1938年《绿带法》所规定的绿带用地,规划建议将围绕原有城市的绿带进一步拓宽,在整个建成区外围将绿带环扩展至16km宽,规划设置森林公园、大型公园绿地以及各种游憩运动场地,以阻止伦敦扩展到1939年达到的边界以外去,同时为整个地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
(4)乡村环。
这个地区要接受伦敦内环疏散出来的大部分人口。
英国伦敦的城市规划与交通拥堵问题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城市规划与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伦敦的规划师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更好地规划这座城市,并解决不断增加的交通拥堵问题。
伦敦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但如今最具影响力的规划是在19世纪古典主义建筑师纳希伯尔·古斯东的引领下进行的。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规划理念,包含了通过建设公园和大型广场来改善城市环境,并采用了放射状的主要道路系统。
这一规划理念在当时被广泛应用,并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长,伦敦的规划挑战也随之增加。
现代城市规划师们面临着如何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挑战。
幸运的是,他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
首先,伦敦市采取了激励措施,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例如,实施了拥堵收费措施,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进行收费。
这个措施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出行,有效减少了车辆数量,缓解了交通拥堵。
其次,在城市设计上,伦敦开始倡导建设更多的绿地和步行街区。
这些绿地不仅使城市更加宜居,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步行街区的建设也鼓励市民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此外,伦敦还积极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
地铁、巴士和轻轨系统在伦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城市还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尽管伦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伦敦的交通需求已经超出了现有的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首先,应该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增加地铁和轻轨线路,加强巴士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其次,应该采取措施鼓励非高峰时段的出行。
例如,通过差别收费等手段,引导市民错时上下班或落实弹性工作制。
这样可以减少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大伦敦规划大伦敦是英国首都伦敦的组成部分,是欧洲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它以其发达的经济、文化和教育资源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大伦敦进行了一系列规划,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繁荣。
大伦敦的规划主要包括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发展规划。
伦敦市政府制定了2036年的伦敦规划,旨在增加居住和工作空间,改进交通和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建设新的住宅区、改善交通网络、保护城市的历史遗址和绿地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并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大伦敦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交通网络的措施,如修建新的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线路,以便人们更便捷地出行。
此外,规划还提出了发展清洁能源和改善通信网络的计划,以满足人们对能源和通信的需求。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最后是环境保护规划。
大伦敦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伦敦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
规划中提出了减少机动车使用、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提供更多的绿地和公园等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总而言之,大伦敦的规划旨在使城市更加宜居、宜商、宜游。
通过城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大伦敦将成为一个更加现代化、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这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保护环境和保持城市的全球竞争力。
大伦敦地区规划盛明洁Greater London PlanningSHENG Mingjie(School of Architectur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 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GreatBritain and the largest city in Europe,and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London is one of the three World Citiesaround the globe.From the Greater Lon-don Plan in 1944to the Greater LondonStrategic Planning in 1999,London plan-ning system has gathered much experi-ence and has enjoyed its world fam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lanning historyof Greater London,and introduces some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GreaterLondon planning.Keywords Greater London;planning;world city作者简介摘 要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欧洲最大的城市,是国际公认的3个世界级城市之一。
伦敦规划体系的完善程度是世界领先的。
从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到1999年的《大伦敦战略规划》,大伦敦地区的规划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本文对历次大伦敦规划进行了梳理,并对大伦敦规划中许多备受推崇之处进行了总结。
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历史沿革、现状分析、特色规划介绍等几部分。
伦敦都市圈规划管理经验伦敦都市圈是英国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大都市圈之一。
其规模、人口密度、经济活力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如此庞大的都市圈中,规划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经验,不仅对英国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也对全球其他大都市圈的规划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多层次规划体系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经验之一是建立了多层次的规划体系。
从整体到细部,都市圈的规划管理分为了国家级、地方级、城市级和区域级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规划都相互衔接,统一发展。
国家级的规划从整体上对都市圈的发展进行规划,制定了都市圈的基本发展目标和方向;地方级的规划以县级为单位,对都市圈内各地区的发展进行细化规划,确定各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城市级规划则是对具体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核心区域开发重点;区域级规划是对城市区域内的细部规划,包括道路、交通、房地产等方面的规划。
这种多层次规划体系保障了都市圈的整体发展与细部开发的协调统一,为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力的规划保障。
二、公众参与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经验之二是建立了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规划管理过程中,都市圈政府充分尊重市民的意见,鼓励市民参与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
政府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市民公开规划信息,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市民的意见融入规划当中。
政府会组织公众听证会、专家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做出综合性的决策。
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还会根据市民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规划能够更好地符合市民的需求和利益。
这种公众参与机制使得规划管理更加民主、透明,也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可持续发展伦敦都市圈的规划管理经验之三是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市圈政府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
都市圈政府将公共交通、节能环保等因素纳入规划当中,积极推动低碳环保型城市建设,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伦敦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历程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华和文化多元的城市之一。
它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在世界历史上也树立了不少标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历程。
一、从城市形态入手伦敦的城市形态以半径10英里的环形路——环路(M25)为界限,分成北部、南部、东部和西部四个区域。
在市中心即伦敦城(City of London),这是伦敦的商业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
城市规划以户外游乐设施和同时兼顾商家和居民的住宅区为特点。
此外,伦敦还有四个皇家公园二、看看伦敦的交通1888年,伦敦的第一个地铁开始营运,称为“地铁”。
地铁在伦敦的交通网中具有礼仪和良好的交通连接节点性。
地铁沿线的交通枢纽设施很多,而且地铁客流非常大,每天服务上百万名乘客。
另外,伦敦还拥有公交车、自行车共享、Uber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
在伦敦,你可以通过Oyster卡上的预付款系统,轻松地游遍这个城市。
三、看看不同社区伦敦的不同社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人们可以在考特·戴恩街区(Covent Garden)的室内及戶外市场上购物;可以在贝尔尼斯的名品店中寻找雅致和时尚;在西区的波韦尔街(Portobello Road)上寻找古玩和花式货品;南区的贝利司(Bermondsey)也是新的艺术中心,展览和画廊中的现代艺术品; Hackney Wick的创意工作室和咖啡店以及其周边的牛津路博物馆地区(Museums Quarter)等都值得一去。
综合以上三点,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史其实也是一个故事。
经过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伦敦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大都市。
四、从文化角度谈伦敦伦敦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它作为欧洲文化之都之一,具有世界级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诸如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美术馆和瓦伦西亚表演艺术中心等场所皆是必去之地。
在伦敦,你可以欣赏古典音乐、现代舞蹈、多元文化和人文背景。
五、总结作为一个大都会城市,伦敦的城市规划和發展史其实是一个不断改善和进步的过程。
伦敦城市规划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和全球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伦敦的城市规划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
本文将介绍伦敦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伦敦的城市规划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在那个时候,伦敦是一个重要的罗马城市。
古罗马人在伦敦建造了城墙和重要的公共建筑,为伦敦城市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的城市规划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中世纪,伦敦成为英格兰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城市的发展沿着泰晤士河逐渐扩展,重要的教堂和政府建筑开始出现。
在这一时期,伦敦没有明确的城市规划,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主要由个人和商业利益推动,造成了城市布局的混乱。
到了18世纪,伦敦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城市规划。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伦敦的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178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伦敦规划委员会,并雇佣了建筑师约翰·劳顿进行城市规划。
劳顿的城市规划蓝图提出了改善公共交通、清理贫民窟和建设公共空间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的城市规划逐渐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融合。
19世纪末,建筑风格开始转变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古典主义,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如大本钟和圣保罗大教堂。
20世纪初,伦敦的建筑风格逐渐转向现代主义,独特的装饰风格和摩天大楼开始出现。
到了20世纪后期,伦敦的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保护历史建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等。
例如,2000年,伦敦市政府制定了《伦敦计划》,制定了未来20年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总的来说,伦敦的城市规划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罗马时期到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的特点包括混合了多样的建筑风格、重视公共交通和环境保护、注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
伦敦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规划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外观,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