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渣替代冲积料作为坝壳料在布谷斯水坝工程上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2
- 110 -工 程 技 术0 引言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沥青混凝土心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它能起到良好的防渗效果,并且可塑性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应对坝体变形或者下沉的情况,使大坝底部的裂纹得到愈合,提升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应该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工艺,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把控,提高石坝填筑的质量。
1 水库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发展现状和问题1.1 发展现状现阶段,在施工中可以应用自动化沥青搅拌技术和泥浆摊铺系统,采用进占法对砂砾料进行装卸,对没有碾压的填充部分进行摊平整理,从而改善碾压的效果。
使用大颗粒和细颗粒的石料进行嵌填,这样才能增强整个坝体的紧实度,保证填筑的质量。
采用后退法对过渡料进行装卸,使材料一直处于整合状态,达到防渗的目的。
现阶段,应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技术时,主要使用专业的搅拌和摊铺设备,消耗的资金较高,因此应用频率较低。
1.2 问题因为沥青混凝土心墙技术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返工的情况。
例如,在冬季施工时,外面的温度较低,为了满足施工的要求,需要多次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参数,经过多次模拟实验确定最终的标准。
否则,就会严重损害工程的质量,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
此外,现阶段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中不具备统一的质量控制模式和考量标准。
在不同的水坝工程中,施工单位会选择对应的质量控制模式。
虽然我国已经具备丰富的建设经验,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无法对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例如泥浆的配比不符合建设要求、材料温度影响摊铺效果等。
这样会增加质量控制的难度,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增加返工问题发生的概率[1]。
2 水库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填筑的质量控制要求2.1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有以下7点:1) 应该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机制,制定统一的检查标准,确保各项操作都有迹可循。
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定期查验堆石坝填筑的施工进度、评估制定的施工规划方案是否合理、检测现场的土层结构判断其是否满足填筑的要求、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技术进行检验,选择最适宜的方法和工艺、对各要素的质量进行检测。
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作者:张玉芹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9期张玉芹现阶段,为了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要重视结合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科学的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从而才利于不断保证施工效率。
本文在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过程,以土石坝施工技术为研究内容,积极探索了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的具体途径,希望有效阐述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对土石坝筑坝材料进行选取1、土石坝土质的选择在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土质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在进行选取时要严格的、科学的保证其能够适合施工在选取时要确保土质的抗渗透性能优良。
土石坝在进行工作时是常年与水进行直接接触的,如果不能够保证其抗渗透性,可能会使其受到渗透导致土石坝崩塌。
在选取时要保证土体的含水量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土体本身就会吸收一部分水,如果其自身的含水量再相对较高,就会使得坝体出现安全隐患。
在选取时要注意土体的密实性。
这是因为具有良好密实性的土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坝体的强度,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抵抗来自水的压力和浮力。
2、土石坝砾石的选取土石坝的筑坝材料中砾石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在进行选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所用的砾石大小情况,这是因为如果选取的砾石过大就会使得砾石之间产生的空隙相对较大,如果砾石选取的过小又不能够满足土石坝所需要的工程强度。
所以在进行砾石的选择时要充分结合施工要求进行选择,针对那些不能够满足要求的砾石要进行更换或者加工处理,使其能够达到施工要求。
二、土石料加工通过有效的研究土石料加工技术,利于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因此在实践分析加工工艺过程,要结合具体实际,科学的进行加工分析,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加工水平。
土石坝施工的过程中,石料加工程序并不复杂,先要清理土石料表面,把质量不好的材料挑出来以后再进行土坝填筑。
虽然土石料加工环节看似不难,但是在施工时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施工单位一定要使用合理化的方法,不断降低石料中含水量。
简析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1.土石坝概述在近年来的坝工建设中,土石坝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土石坝主要指的是使用碾压、抛填等方法,利用当地的土料、石料以及混合料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石坝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施工、节省三材等优点,它对坝基地质的条件要求也不高,在目前的坝工建设工程中,土石坝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90%。
按照土石坝不同的筑坝材料,土石坝可分为筑坝材料为石渣、爆破石料和卵石的堆石坝;筑坝材料为土和沙砾的土坝以及由以上两种材料所占比例相当的土石混合坝。
按照土石坝不同的施工方法可分为冲填式土石坝、碾压式土石坝、爆破堆石坝以及水中填土坝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
按照土石坝不同的坝高可分为H<30m的低坝、30m≤H<70m的中坝以及H≥70m的高坝。
土石坝的类型见图1。
2.土石坝的优缺点2.1土石坝的优点在历史上,土石坝的出现相对较早。
从人类活动出现开始,土石坝就开始运用。
土石坝施工材料来源较为简单,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对材料的要求相对不高,作为土石坝的主要材料,土石发挥着一定作用。
在坝形修筑时,较少对木材、钢材和水泥等材料进行使用,从而将运输成本和修坝费用减少。
2.2土石坝的缺点土石坝存在较差的坚固性,由于土石是构成坝体的主要材料,缺乏粘性,无法将洪涝灾害进行有效预防,而且在温度和水分的影响下,粘性土料的粘性失去,通过长期的雨水冲击,坝体上的土石会逐渐向坝中流入,从而产生淤泥,对清理造成一定难度。
具有不便的施工导流,在土石坝施工建设中最大的危害则是渗流问题。
3.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3.1土石坝筑坝材料在选坝阶段一定要多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质量因素都应该在规划当中予以充分的考虑,料场的土料储备一般要比标准的储量高出1.5-2倍,在提供备用料时也应该对备用料的存放场地进行一定的检查,对黏性土质要按照要求进行取样,布孔之间的间距应该控制在50-100米之间,防渗材料需要经过专业的机构的检测,对其含水量进行检测。
白鹤林水库枢纽大坝(坝壳)石渣料碾压试验分析及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白鹤林水库枢纽大坝(坝壳)石渣料碾压试验的方法,从坝体碾压后设计填筑标准,干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等参数考虑,通过碾压试验〔1〕,确定(坝壳)石渣料不同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程序、碾压遍数、行走速率的试验成果,选择最为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方案〔2〕。
为坝体填筑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鹤林水库枢纽(坝壳)石渣料碾压试验填筑一、工程概况白鹤林水库的库址位于蓬溪县市区北方16.5km新星乡雷树堂村白鹤林冲沟内。
库尾位于西梓干渠延长段渠末的玉凤山隧洞出口,水库入库流量12.5m3/s,水库设有两个取水口,左岸为蓬船干渠取水口,取水流量16.97m3/s,右岸为文吉分干渠取水口,取水流量5.85m3/s。
白鹤林水库总库容为8828万m3,有效库容为7737万m3,死库容为823万m3。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18.00m,死水位为392.00m,设计洪水位为418.27m,校核洪水位为418.67m。
白鹤林水库工程设挡水、水库充水及取水建筑物。
枢纽建筑物的布置从右至左包括文吉分干渠取水口、1#副坝、白鹤林补水口、主坝、2#副坝、3#副坝、蓬船干渠取水口、4#副坝、5#副坝。
白鹤林水库主坝及3#副坝为当地材料土石坝。
坝体自上游至下游分为上游坝壳料区、上游反滤过渡料区、粘土心墙区、下游反滤过渡料区、下游坝壳料区、下游排水带。
(包括下游两岸坝基排水带)。
二、设计要求2.1料源及要求(1)坝壳石渣料为上游坝壳死水位以上的水位变幅区及下游排水带以下区域,采用排水性能相对较好的新鲜及弱风化砂岩石渣料填筑。
(2)坝壳料开采应先清除料场覆盖层等无用料,不同程度的风化石料、新鲜石料应分区开采,分别填筑在坝体对应的分区类,应边开采、边填筑,以免暴露时间过长而风化。
(3)填筑层的厚度以60cm为宜,最大粒径小于铺料厚度。
2.2压实质量要求。
(1)碾压后的设计填筑标准为:干密度≥1.91g/cm3,孔隙率≤28%,渗透系数k≤1×10-5cm/s〔3〕。
堆石混凝土新技术在洒谷水库大坝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摘要】介绍了堆石混凝土的概念及优势,依托洒谷水库大坝工程设计与施工,对该新型混凝土的施工工法、性能及综合效益评估等进行探讨总结,指出堆石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节约投资、环保节能的施工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施工工法;效益评估;发展趋势2012年由我省水利厅主办的全省堆石混凝土技术导则培训班为堆石混凝土技术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在建设的列入了云南省“十一五” 规划重点建设小(一)型水利工程项目洒谷水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本着“引进科技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推广应用”的原则,经提议:大坝设计由原C15细石混凝土砌石重力坝优化后选用了堆石混凝土重力坝,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新技术施工。
1.工程概况洒谷水库位于罗平县城西北部阿岗镇的洒谷小河,水库所在流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水库为新建小(一)型,兴利库容282.3万m3,总库容383.8万m3。
大坝设计为C15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顶111.0m,最大坝高44.8m,最大挖深7.1m。
坝顶高程2099.80m,顶宽5m,上游坝坡1:0,下游坝坡1:0.75。
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9.55km2,水库坝址河底高程2062m。
主河道长3.11km,河道平均坡降15.6‰,多年平均径流584.9万m3,P=75%年径流458.6万m3。
水库建成后解决阿岗镇的法郎、阿岗、高桥等村委会1.05万亩耕地农业灌溉缺水问题。
2.堆石混凝土的概念及优势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Concrete,简称RFC)施工技术是在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Concrete,简称SCC)技术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并且已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使用。
堆石混凝土是一类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技术由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发明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运用【摘要】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石料或者混合物土方回埋填充,碾压夯实的传统施工技术被称为土石坝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随着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一项快速发展的工艺,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进步。
本文主要分析土石坝的优缺点与土石坝在水利施工中的技术运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一、土石坝需要反复夯实土石坝由于其特殊的组成成分,不能一次就充分的夯实,需要反复的回填碾压,在回填碾压到一定的达标的厚度后,才能表现出土石坝的超固结特性。
然后继续重复以上要求,只有经过高强度反复碾压的土石料才能达到水利施工中的技术要求指标。
如果没有反复夯实,在应力变形计算过程中就会出现结果不准确,通常是低坝会变大,高坝会变小。
所以,在土石坝工程中一定要反复夯实以达到科学合理达标的厚度。
二、土石坝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实际工程中土石坝出现的各种现象做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已经普及的土石坝施工技术在建筑过程中的优缺点。
通过分析比较优缺点,发扬优点,避免缺点,为水利工程做贡献。
1、土石坝的优点。
由我国老一辈工程师传承下来的土石坝技术,因其有着其他挡水坝没有的优点,被现一代的工程师继续使用并喜爱着。
土石坝就是利用当地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出的的土料与石料为原材料进行施工,大大节约了钢材料与木材料等建筑材料,也节省了在施工中占很大比例的材料运输费用,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关于它的维护也十分方便与快捷,消耗的材料也比其它坝型少,而且土石坝技术又简单又方便,要求的技术也较低,施工队伍省心省力,后期维修工程组也方便。
因此,得到了业界的喜爱与广泛的应用。
2、土石坝的缺点。
因为是在水利工程中研究土石坝技术,所以,对施工过程中水的导流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是,因为土石坝的结构材料特点,使得导流不是很方便,还容易出现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现象;另外,当遇到洪涝灾害时,土石坝的特性使得很容易发生顶部溢洪;粘性,湿度等外界因素对土石坝的施工影响也是很大的。
浅谈碾压式石渣坝的填筑施工技术作者:孙冰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第14期摘要:在中小型水库工程设计中,因地制宜地采用石渣作为筑坝材料,既可以增加坝体的稳定性,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本文依托四川某水库挡水坝的填筑施工,来阐述碾压式石渣坝的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石渣坝;填筑;碾压技术;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416.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4-64-02引言碾压式石渣坝由于施工技术简单、对坝基地质要求不高、取材方便等原因,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型水库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坝型。
石渣坝主要是以粗粒土填筑防渗体和坝壳而成的土石坝,粗颗粒土相较于细粒粘性土具有颗粒较粗、多呈单粒结构,易于压实,压缩性低,强度高,透水性强,性质稳定等特点。
1工程概况四川某水库挡水坝,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应急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该水库为中型水库,总库容为1128.9万m3。
1.1坝体设计水库挡水坝为碾压沥青砼心墙石渣坝,坝顶高程1217.0m,长206m,宽8.0m,最大坝高61.0m。
该坝坝址所在位置左侧岸坡坡面顺直,坡度约36°,坡顶到河底高差约80.0m,坡顶山脊呈条带状;右侧岸坡坡度35~40°,坡度变化不大,坡顶到河底高差约100.0m,坡顶山脊呈条带状。
石渣坝断面型式如下图所示。
1.2料场选址该水库挡水坝筑坝石渣料的来源有3个,距离坝址位置均在500米内。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孔揭露,去除表层下部均为15-18米厚的全~强风化石英闪长岩,且存量充足,作为坝体石碴填筑料满足要求。
2料场规划及运输2.1料场规划料场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是石渣坝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坝体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
料场规划不仅要考虑料场料源和坝体填筑的分区、分块填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其他施工部位在开挖过程中可能满足上坝条件的填筑(石渣)料。
该水库挡水坝石渣料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新修214省道开挖、移民宅基地开挖等石渣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为施工进度的加快提供了保障,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
红峰水库面板堆石坝利用石碴料筑坝的研究红峰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49.5m,由于用于大坝填筑的石料开采受限,而坝址附近堆放有大量石碴弃料,部分坝体考虑采用石碴填筑。
石碴筑坝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石碴料用于大坝填筑的可行性问题。
经对石碴料进行颗粒分析及密度等试验,并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开展了石碴筑坝的坝坡稳定分析、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三维流变分析等,计算结果表明,大坝一定分区范围内采用石碴填筑是可行的。
标签:石碴筑坝;红峰水;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1、工程概况红峰水库坝址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西北面的西流水上,工程地处娄山关景区森林公园内,距板桥集镇8.0km,距遵义市区40km。
水库正常蓄水位1156.50m,正常蓄水位库容96.2万m3,总库容111万m3,属小(1)型水库。
工程主要任务是向板桥集镇供水,水库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9.5m,坝顶高程1159.50m,坝轴线长150m,坝体填筑量约40万m3。
坝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浅灰色至深灰色薄层为主夹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由于工程区(含石料场)地处娄山关景区,不允许大面积开采筑坝石料,为保护工程周边生态环境、节省工程投资,考虑将坝址下游附近原崇遵高速公路建设时堆放的大量石碴料作为一部分筑坝材料。
经过对石碴料进行颗粒分析及密度试验等室内外研究,结合坝体结构设计,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开展了大坝坝坡稳定分析、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三维流变分析,优化坝体填筑材料,确定合理、充分利用石碴料筑坝的方案。
2、石碴料的基本特性本工程石碴料为原崇遵高速公路——娄山关隧道开挖的弃渣,碴料岩性为白云岩,主要成份为碎石、块石夹少量的粘土。
根据试验成果,石碴料中巨粒料(包括碎石、块石)即粒径d>60mm的含量一般在18.89%~46.32%,粗粒料即粒径0.075mm<d≤5mm的含量一般在2.30%~6.39%,细粒料即粒径d≤0.075mm的含量0.91%~2.38%,含泥量均小于8%,湿密度2.03~2.25 g/cm3,干密度1.88~2.12 g/cm3,含水量6.1%~9.5%。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李浩发布时间:2021-11-24T09:03:05.311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29期10月中作者:李浩[导读] 在我国的长远发展中,水利项目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水利项目能够造福大众,对我们日常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施工中,土石坝主要由土石材料组成,这些土石材料在碾压后堆叠形成支撑坝。
土石坝建材可在附近采购、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要求较低、总体效果较简单、施工缝不复杂、可有效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成本,确保项目的稳步进行,因此有必要推广土石坝在水利项目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工程的质量进行优化。
湖南中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李浩410100摘要:在我国的长远发展中,水利项目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水利项目能够造福大众,对我们日常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施工中,土石坝主要由土石材料组成,这些土石材料在碾压后堆叠形成支撑坝。
土石坝建材可在附近采购、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要求较低、总体效果较简单、施工缝不复杂、可有效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成本,确保项目的稳步进行,因此有必要推广土石坝在水利项目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工程的质量进行优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土石坝;结构工程;1 土石坝概述1.1 类型土石坝是通过碾压,倾倒和填充局部材料(例如局部石头、土壤和混合物)而形成的蓄水坝。
如果坝体的材料主要由泥土、沙子和砾石组成,则称其为土石坝。
当它主要由砾石、鹅卵石和爆破石头组成时,它被称为石坝。
当土石坝的高度小于30m,称为低坝。
当高度为30~70m,称为中等水坝。
当高度大于70m,称为高坝。
依据工程实践,土石坝的工艺可以分为夯实碾压、填筑和土石喷射土石坝。
碾压土石坝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1.2 优缺点1.2.1 优势土石坝出现时间较早,我国古代就已经在应用,见证了我国历史的长期发展与演变。
土石坝施工技术因为取材简单,可以在各地进行建设,这对于水利项目的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因为使用了当地材料,也大大降低了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