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15.63 KB
- 文档页数:6
1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费正清著《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
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
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
(2)原因:《资政新编》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事业。
未能成功的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环境紧张;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森工合江协作体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试卷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依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建立人民公社B、实行公私合营C、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D、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在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建立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故C正确;建立人民公社,属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属于三大改造,故A错误;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故B错误;三大改造并没有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故D错误。
故选C。
2。
手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分散,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特别少进入市场,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A、田庄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特别少进入市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出发,正确区分其它手工业形态,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
“小满芝麻芒种谷”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答案】D【解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反映了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与自给自足无关,故A错误;“小满芝麻芒种谷”反映了农时与作物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反映了秧苗栽种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D。
辽宁省抚顺市第学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19年5月3日,《国民新闻》有这样一则报道:“山东问题经过各国代表与代表的商议,按照的主张解决,英美最终向的公义投降。
”这一解决方案A.化解了中日两国的矛盾B.引发了中日两国的对抗C.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D.消除了的冲突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按照的主张解决,英美最终向的公义投降”可知,英美和的做法侵害了中国的主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C项正确。
该方案不会化解中日两国的矛盾,只会加剧两国矛盾,A 项错误。
由材料可知,该方案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而不是中日两国对抗,B项错误。
该方案不可能消除的冲突,反而会加剧在中国的争夺,D项错误。
2.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在操场上焚烧日货。
这种举动①属于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②表达了我国人民反对强占山东的决心③表现了清华师生的爱国情操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 3.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
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
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
”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义和团运动参考答案:D在义和团运动曾经攻打过西什库教堂,所以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义和团运动而非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西什库,义和团战士曾经攻打西什库,所以是义和团运动。
4. 允许外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5.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
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A.外儒内法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D.实行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实行专制主义集权制度。
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试卷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上起王公贵族,下至普通士人多言“天下”。
《老子》一书中“天下”二字出现六十多次,《韩非子》中“天下”之辞达三百多处。
这一时期的“天下”观念( )A.目的是维护分封与宗法制度B.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C.促进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D.加剧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2.周代分封制的实质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3.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
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
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5.有学者指出“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
”材料旨在强调三大发明()A.改变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经济结构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C.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近代化的开端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6.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
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削弱地方整体实力B.整顿全国军队编制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D.提高军队的战斗力7.下列文字进行汉族拼音化最早的尝试的是( )A.契丹文B.金文C.西夏文D.蒙古文8.程朱理学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兆麟中学阿城一中宾县一中尚志中学五常二中雅臣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主要反映出A、冶铁业关于农业的重要性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C、统治者必须重视发展农业D。
铁器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大意是:农业生产是天下人的主要生产活动,铁器是百姓的主要生产工具,工具好用则使农业生产用较少的力气得到较多的收入,因此农民乐于使用铁器,这是在强调冶铁业关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故选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故排除BC;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常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唐朝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在《象耕鸟耘辨》一文中对传说中的“象耕鸟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
他认为所谓的“耕如象行",即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规范B。
自给自足C。
精耕细作D、粗放经营【答案】C【解析】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是在说农业耕作要讲究精细化,也就是精耕细作,故选C而排除D;在古代,农业方面没有生产规范,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地、水源、光照和气象条件不同,因此难以有一致的生产规范,故排除A;题干只是说到了耕作方面的内容,故与自给自足无关,因此排除B。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1.(3分)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已成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的机械性能优良,硬度和熔点均高于纯铜B.铜器表面的铜绿是盐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D.“曾青(CuSO4)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2.(3分)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为C.氮气的结构式为N﹣N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Cl3.(3分)日前,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可将水形成像棉花糖一样的气凝胶的冰,该冰称为“气态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冰具有丁达尔效应B.“气态冰”与普通冰化学性质相同C.18g“气态冰”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22.4LD.“气态冰”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4.(3分)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正确的是()A.25.0g质量分数为34%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5N AB.2g2H2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22g CO2中含有1.5N A个原子D.2L 0.3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0.6N A个NaCl分子5.(3分)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l﹣、CO32﹣B.Ba2+、K+、OH﹣、NO3﹣C.H+、Mg2+、NO3﹣、SO42﹣D.Na+、Ca2+、Cl﹣、HCO3﹣6.(3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CaCO2↓+2OH﹣C.将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Al3++3OH﹣═Al(OH)3↓D.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Fe(OH)3↓+3H+7.(3分)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需除杂的物质试剂操作A NaCl(Na2CO3)稀硫酸蒸发结晶B CO2(HCl)NaOH溶液将气体通过洗气瓶C Fe2O3(Al2O3)NaOH溶液过滤D Mg(Al)氨水过滤A.A B.B C.C D.D8.(3分)下列溶液中的c(SO42﹣)与50mL 1mol•L﹣1Al2(SO4)3溶液中的c(SO42﹣)相等的是()A.20mL 1.5mol•L﹣1Fe2(SO4)3溶液B.50mL 3mol•L﹣1K2SO4溶液C.75mL 2mol•L﹣1(NH4)2SO4溶液D.150mL 1mol•L﹣1Na2SO4溶液9.(3分)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性比较:H2SO4>H2PO4B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C.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不是化学变化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16个族中,第ⅢB的元素种类最多10.(3分)类推时要注意物质的相似性和特殊性,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化学事实类推结论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也能生成碱和H2B溶解度:CaCO3<Ca(HCO3)2溶解度:Na2CO3<NaHCO3C Al(OH)3受热分解为Al2O3和H2O Fe(OH)3也能受热分解生成相应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和H2OD Na2CO3、NaHCO3溶液均显碱性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A B.B C.C D.D 11.(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②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两种氧化物均可作潜艇中的供氧剂;③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④氧化铁常用于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⑥焰色试验体现的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⑦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协作体高二期末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自秦朝建立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A.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B.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C.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D.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3.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人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材料中涉及古代中国的A.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B.三公九卿制、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内阁制、科举制4.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
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
”这反映出宋代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5.梭伦改革后,雅典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虽然没有资格担任官职,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
这反映了A. 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B. 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C. 雅典民主政治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D. 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6.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2016-2017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 436美元。
……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
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 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 845家……——《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2007年) 材料四“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
……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材料二设想对材料一设想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并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高一数学(必修2)百所名校速递分项汇编专题04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一、选择题1.【2017-2018学年辽宁省抚顺二中高一(上)期末】在三棱锥中,,,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4π×DG2=43π.故选:D.2.【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四面体中,,,,则此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题意,△BCD中,CB=DB=2,∠CBD=60°,可知△BCD是等边三角形,BF=∴△BCD的外接圆半径r==BE,FE=∵∠ABC=∠ABD=60°,可得AD=AC=,可得AF=∴AF⊥FB∴AF⊥BCD,∴四面体A﹣BCD高为AF=.设:外接球R,O为球心,OE=m可得:r2+m2=R2……①,()2+EF2=R2……②由①②解得:R=.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S=4πR2=.故选:A.3.【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三棱柱中,,、、,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4πB.6πC.8πD.10π【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三棱柱为直三棱柱,且正好是长方体切出的一半,所以外接球半径为,,选C.4.【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三棱柱中,,、、,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 )A.B.C.D.【答案】B【解析】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为,球心与该斜边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平面,故球的半径,故球的体积为,故选B.5.【2018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棱长分别为2、、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B【解析】设长方体的外接球半径为,由题意可知:,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本题选择B选项.6.【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在四面体中,,二面角的余弦值是,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B.C.D.【答案】C【解析】取中点,连接,,平面,为二面角,在中,,,取等边的中心,作平面,过作平面,(交于),因为二面角的余弦值是,,,点为四面体的外接球球心,其半径为,表面积为,故选C.7.【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三棱锥P ABC中,PA⊥平面ABC,Q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且直线PQ与面ABC所成角的最大值为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B.C.D.【答案】C【解析】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直线PQ与平面ABC所成角为θ,如图所示;则sinθ==,且sinθ的最大值是,∴(PQ)min=2,∴AQ的最小值是,即A到BC的距离为,∴AQ⊥BC,∵AB=2,在Rt△ABQ中可得,即可得BC=6;取△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作OO′∥PA,∴=2r,解得r=2;∴O′A=2,取H为PA的中点,∴OH=O′A=2,PH=,由勾股定理得OP=R==,∴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S=4πR2=4×=57π.故答案为:C8.【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A.B.C.D.【答案】A则球的半径R为,所以球的体积为.本题选择A选项.9.【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锥,底面是斜边上的高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底面垂直的侧面是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高为,故三棱锥的外接球与以棱长为的正方体的外接球相同,其直径为,半径为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为故选10.【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已知长方体中,,则长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C11.【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在三棱锥中,三侧面两两互相垂直,侧面的面积分别为,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侧棱两两垂直,设,则都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得,解之得,即,侧棱两两垂直,以为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作长方体,该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恰好等于三棱锥外接球的直径,由此可得外接球的半径,可得此三棱锥外接球表面积为,故选A.12.【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棱长分别为2,,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B.C.D.【答案】B1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长方体的三个相邻面的面积分别为2,3,6,则该长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C【解析】设长方体的棱长分别为,则,所以,于是,设球的半径为,则,所以这个球面的表面积为.本题选择C选项.14.【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已知一个表面积为44的长方体,且它的长、宽、高的比为3 21,则此长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则,解得,即,即长方体的棱长分别为,所以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所以球的半径为,即,所以球的体积为,故选D.二、填空题15.【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在三棱锥中,,,,,,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在三棱锥中,平面,以为长宽高构建长方体,则长方体的外接球是三棱锥的外接球,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正四面体内切球半径与外接球半径之比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正四面体的对称性可得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球心重合且在正四面体的高上,设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球心为,正四面体的高为,将正四面体分成以为顶点,以四面体的四个面为底面的四个正四棱锥,这四个正四棱锥的底面积是正四面体的底面积,高为内切球的半径,设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则,由四个正四棱锥的体积和等于正四面体的体积可得,故答案为.17.【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已知三棱锥中,,,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AD=2,AB=1,BD=,满足AD2+AB2=SD2∴AD⊥AB,又AD⊥BC,BC∩AB=B,∴AD⊥平面ABC,∵AB=BC=1,AC=,∴AB⊥BC,∴BC⊥平面DAB,∴CD是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AD=2,AC=,∴CD=,∴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2=6π.故答案为:6π18.【高二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本章能力测评】已知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6,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正六棱柱的对称性可得,正六棱柱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由高为,底面边长为,结合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即,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19.【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在三棱锥中,,,,,且三棱锥的体积为,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是_________【答案】3【解析】取的中点,连接,因为,,,,所以,且,所以平面,且是外接球的直径,设,所以为正三角形,则,则,解得.20.【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二5月份统一检测】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内容的不同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D.制定依据的不同
2.右图是某学生对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
作的图示,最恰当的标题是()
A.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治
B.打着民主幌子的君主专制
C.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典范
D.相互妥协下的“一票共和”
3.托克维尔说:“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
十三个州就是一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纵向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有自由和力量?”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做法是推行()
A.邦联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三权分立
4.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票共和”
B.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C.规定总统的权力极大,两院的权力很小
D.法国的共和政体在它颁布后还需进一步巩固
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6.晚清重臣左宗棠有四个儿子,晚年时他安排分配家产,“拟作五份,以一为爵田(授予长子),余作四份,均给尔辈”。
左宗棠此举()
A.传承了尊老爱幼的美德
B.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
C.受到了宗法观念的影响
D.体现了诸子平等的继承权
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的政府告示。
此时的“州官”() A.只能由文官担任 B.其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只能由有军功的人担任 D.文官、武将均可担任
9.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
”其意是指()
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B.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军机处决策重大事务
10.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这次改革是( )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马丁·路德改革
11.《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B.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势力的阻挠D.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3.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该理发馆贴出此告示的直接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加重了人民负担 B.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民愤
C.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D.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矛盾激化15.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闽西革命根据地
16.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多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7.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
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8.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这段材料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19.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A.沙皇专制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
21.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是( )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
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 )
A.“区域合作”的模式B.“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的构想D.“睦邻友好”的方针
23.20世纪90年代初,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瓦解,其标志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B.欧洲共同体成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D.苏联解体
24.《阿登那回忆录》写道:“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是沿着这条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此处省略的可能是( ) A.成立欧洲共同体B.“用一个声音说话”
C.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消除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矛盾
25.美苏由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家利益冲突B.社会制度不同
C.战后分赃不均D.领土争端频发
26.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某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
此项决议的内容是( )
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7.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
A.“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28.右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发明。
它实现
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
效率。
这种装置主要用于( )
A.冶铁B.制瓷
C.灌溉D.纺织
29.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
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
A.徽商B.闽商 C.粤商 D.鲁商
30.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这种情况说明了 (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材料三: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图为1945年日
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签字仪式。
材料四: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主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4分)
(2)请概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6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战争有人说是十四年抗战,有人说是八年抗战。
你赞同哪一种,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理由?(4分)
(4)针对材料四中“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6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脆弱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
(任意两点即可4分)
(2)“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4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3)赞同第一种说法:(1分)
1931年九一八事件,日军局部侵略东北,中国人民奋起局部反抗。
因此是14年。
(3分)赞同第二种说法: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民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因此是八年。
(4)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