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移动性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37
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一、引言操作平台的安全是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
为了确保操作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细则,详细规定了移动式固定式操作平台的安全监理实施事项。
二、施工前期准备1. 设计方案审核在施工前,监理人员要对操作平台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确认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施工前检查在施工前,监理人员要对操作平台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场地符合相关要求,安全设施齐全。
三、操作平台的施工监理事项1. 施工计划审核监理人员要对操作平台的施工计划进行审核,包括施工过程、施工时间安排等方面,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进场验收监理人员要对供应商提供的操作平台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和安全标识是否齐全,确保操作平台的质量达到要求。
3. 管理人员培训施工单位应派遣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掌握操作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4. 施工现场监理监理人员要全程监督操作平台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操作,不违反安全规程。
5. 安全设施监督监理人员要对操作平台的安全设施进行监督,包括护栏、安全网等,确保其安装牢固、完好。
6. 材料验收监理人员要对操作平台使用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不存在安全隐患。
7. 施工记录管理监理人员要妥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记录,包括施工日志、安全检查记录等,确保施工过程的监管完整有效。
四、操作平台的使用和维护监理事项1. 使用前检查使用操作平台前,监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操作平台安全可靠。
2. 定期检测监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操作平台的安全检测,包括结构安全、电器安全等方面,确保操作平台符合安全要求。
3. 使用记录管理监理人员要妥善管理操作平台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日志、事故记录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 维护管理监理人员要监督操作平台的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五、操作平台的验收事项1. 使用寿命验收在操作平台达到使用年限前,监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使用寿命验收,确保其能够继续安全使用。
性能管理系统规范P03_001(31-9) Array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性能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框架规范分册C e n t r a l i z e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目录前言.......................................................................... I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 (1)4 需求角色定义 (2)5 网络分类定义 (3)6 概述 (4)7 系统需求 (5)7.1支撑需求类别 (5)7.1.1 维护查询 (5)7.1.2 日常分析 (6)7.1.3 专题分析 (6)7.1.4 自定义分析 (6)8 功能框架 (7)8.1一级功能框架 (7)8.1.1 业务功能域 (7)8.1.2 平台功能域 (8)8.2二级功能框架 (8)8.2.1 业务功能域框架 (9)8.2.1.1 网络概览 (9)8.2.1.1.1 领导层视图 (9)8.2.1.1.2 管理层视图 (9)8.2.1.1.3 执行层视图 (10)8.2.1.2 主题分析 (10)8.2.1.2.1 网络运行主题分析 (10)8.2.1.2.2 业务能力主题分析 (11)8.2.1.2.3 客户全向主题分析 (12)8.2.1.3 热点聚焦 (13)8.2.1.3.1 四网协同 (13)8.2.1.3.2 价值小区 (14)8.2.1.3.3 GN流量分析 (14)8.2.1.3.4 互联互通 (14)8.2.1.4 报表报告 (16)8.2.2 平台功能域框架 (16)8.2.2.1 自定义分析 (16)8.2.2.1.1 自定义报表 (16)8.2.2.1.2 自定义报告 (16)8.2.2.1.3 自定义流程 (17)8.2.2.1.4 即席查询 (17)8.2.2.1.5 指标管理 (17)8.2.2.1.6 指标导航 (18)8.2.2.2 系统管理 (18)8.2.2.2.1 用户管理 (18)8.2.2.2.2 安全管理 (18)8.2.2.2.3 日志管理 (18)8.2.2.2.4 元数据管理 (19)8.2.2.2.5 数据质量管理 (19)8.2.2.2.6 接口管理 (19)9 系统UI框架 (20)9.1整体布局 (20)9.1.1 登录页面 (20)9.1.2 页面布局 (21)9.2网络概览 (22)9.3主题分析 (23)9.4专题分析 (25)9.5报表报告 (26)9.6我的关注 (27)9.7自定义分析 (28)9.8系统管理 (29)10 编制历史 (29)前言本标准主要目的是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功能梳理,更系统、更合理、更有效的规范和指导省公司性能管理系统建设。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123—2013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China Unicom 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201X-XX-XX发布201X-XX-XX 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I)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3)4总体原则 (9)5业务能力 (10)6系统结构 (11)6.1 无线接入网子系统 (12)6.2 核心网子系统 (13)6.3 IMS子系统 (15)6.4 终端和卡 (15)7编号及地址 (15)7.1 编号 (15)7.2 IP地址分配和VPN分配 (25)8频率配置及扰码规划 (26)8.1 频率配置 (26)8.2 PCI规划 (28)9网络组织 (29)9.1 全网组网 (29)9.2 省内组网 (32)9.3 省间组网 (32)9.4 互通和路由 (32)10与2G/3G互操作要求 (36)10.1 对设备的功能要求 (36)10.2 互操作策略 (36)11Q O S和策略控制 (37)12IP V6过渡 (38)12.1 用户IP地址 (38)12.2 设备和接口IP地址 (38)13承载和传输 (38)13.1 S1、X2接口承载要求 (38)13.2 核心网接口承载要求 (38)13.3 LTE核心网与2G/3G分组域核心网互通 (39)13.4 LTE核心网与2G/3G电路核心网互通 (39)14服务质量 (39)14.1 传输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4.2 承载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4.3 无线接入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4.4 核心网服务质量要求 (40)15安全体系 (41)15.1 用户接入安全 (41)15.2 网络域安全 (42)15.3 互操作安全 (42)16同步 (43)16.1 基站同步 (43)16.2核心网同步 (44)17计费系统 (44)17.1 计费网络结构 (44)17.2 计费原则 (46)17.3 计费要求 (46)18网络管理 (47)18.1 网络管理功能 (48)18.2 网络管理系统接口与协议 (49)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2)《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E设备技术要求》(3)《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MME设备测试方法》(4)《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erving GW/PDN GW设备技术要求》(5)《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erving GW/PDN GW设备测试方法》(6)《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HSS设备技术要求》(7)《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HSS设备测试方法》(8)《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6a接口技术要求》(9)《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6a接口测试方法》(10)《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核心网络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11)《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核心网络接口测试方法:S5/S8/S10/S11》(12)《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技术要求:LTE FDD分册》(13)《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技术要求:TD-LTE分册》(14)《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测试方法:LTE FDD分册》(15)《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eNodeB设备测试方法:TD-LTE分册》(16)《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技术要求》(17)《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测试方法》(18)《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19)《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测试方法》本标准是《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
移动UI设计(微课版)教案全套第一章:移动UI设计概述1.1 移动UI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1.2 移动UI设计与UX设计的区别1.3 移动UI设计的原则与流程1.4 移动UI设计的趋势与挑战第二章:移动UI设计的基本元素2.1 图标设计2.2 文字设计2.3 色彩运用2.4 布局与排版2.5 交互设计第三章:移动UI设计的风格与主题3.1 设计风格的选择与应用3.2 主题色的搭配与调整3.3 typography的应用3.4 个性化与定制化设计3.5 设计规范与系统风格第四章:移动UI设计的交互与动画4.1 交互设计的基本原理4.2 手势与滑动操作4.3 动画的类型与效果4.4 动效的实现与优化4.5 交互与动画的设计原则第五章:移动UI设计的实战案例解析5.1 案例一:单页面应用UI设计5.2 案例二:社交平台UI设计5.3 案例三:电子商务UI设计5.4 案例四:音乐APP UI设计5.5 案例五:新闻阅读器UI设计第六章:设计工具与技能6.1 Sketch vs. Figma:选择最佳设计工具6.2 使用Sketch进行UI设计的基本操作6.3 Figma的协作功能与界面布局6.4 矢量图设计工具Adobe XD的基本操作6.5 原型设计与交互:Axure RP的使用第七章: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7.1 用户研究的意义与方法7.2 创建用户画像:年龄、性别、兴趣等7.3 需求分析: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7.4 竞品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UI设计7.5 用户故事与场景分析第八章:原型设计与框架构建8.1 原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工具8.2 低保真原型与高保真原型的区别8.3 使用线框图、低保真原型工具进行设计8.4 高保真原型设计与制作8.5 框架构建:设计系统的概念与实践第九章:移动UI设计的视觉元素9.1 视觉元素在移动UI设计中的作用9.2 图片与图标的设计规范9.3 色彩搭配与视觉层次9.4 栅格系统与响应式设计9.5 设计规范:Material Design与Apple'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第十章:设计稿的评审与迭代10.1 设计稿评审的标准与方法10.2 获取反馈:用户测试与设计师评审10.3 设计修改与迭代流程10.4 设计规范文档的编写与应用10.5 准备上线:的调整与优化第十一章:交互设计与动画效果11.1 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11.2 交互设计的实现方法11.3 动画效果的类型与实现11.4 动效在UI设计中的作用11.5 交互设计与动画效果的最佳实践第十二章:响应式移动UI设计12.1 响应式设计的概念与重要性12.2 响应式设计的实现方法12.3 移动端与Web端的差异12.4 设计工具的选择与应用12.5 响应式设计的实战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品牌与个性化的移动UI设计13.1 品牌在移动UI设计中的重要性13.2 品牌元素的应用与设计13.3 个性化设计的概念与实现13.4 设计风格的一致性与变化性13.5 品牌与个性化设计的实战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移动UI设计的趋势与创新14.1 移动UI设计的最新趋势14.2 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4.3 设计创新的实现与评价14.4 设计创新案例分析14.5 面对未来:移动UI设计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五章:移动UI设计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15.1 项目管理在移动UI设计中的作用15.2 项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15.3 团队协作的工具与方法15.4 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15.5 移动UI设计项目的实战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移动UI设计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2. 设计工具的使用:Sketch, Figma, Adobe XD, Axure RP等3. 用户研究的方法:用户画像、需求分析、竞品分析、用户故事与场景分析4. 原型设计与框架构建:线框图、低保真原型、高保真原型5. 视觉元素的设计:图片、图标、色彩、栅格系统、响应式设计6. 交互设计与动画效果的实现7. 响应式移动UI设计的原则与实践8. 品牌与个性化的移动UI设计策略9. 移动UI设计的最新趋势与创新方法10.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的工具与方法难点:1. 用户研究的深度与准确性,包括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的运用2. 原型设计与框架构建的技术细节,如交互、动画效果的实现3. 视觉元素设计的审美与规范,包括色彩搭配、排版等4. 交互设计与动画效果的创意实现,以及动效的优化5. 响应式移动UI设计在不同设备上的实现与调整6. 品牌与个性化的移动UI设计在保持一致性下的创新7. 面对设计趋势与创新时的判断与选择8.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中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培养。
本规范定义了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必达标技术要求,用于指导中国移动TD-LTE一体化皮基站设备选型和网络建设。
其中,优先级说明如下:●必达标项:有一项不支持则判定为设备技术不通过;●累计必达标项:累计达到任何3项(及以上)不支持则判定为设备技术不通过;一、TD-LTE无线功能要求1.1系统带宽和配置(1)系统带宽支持2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必达标项(2)系统带宽支持10MHz带宽的灵活配置优先级:必达标项(3)子载波间隔15kHz除eMBMS业务外,TD-LTE系统子载波间隔设置为15kHz优先级:必达标项1.2子帧配置(1)帧结构支持上下行时隙配比5ms 2DL:2UL、3DL:1UL,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必达标项(2)帧结构支持特殊时隙配比10:2:2,3:9:2,其他配置可软件升级实现优先级:必达标项(3)帧结构支持Normal CP,用于规避多径引起的干扰(Normal CP可规避最大4.6us内的符号间干扰)优先级:必达标项(4)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在DwPTS上传送物理层控制信道(PDCCH/ PCFICH/PHICH);当DwPTS上符号数不小于6时,支持同时发送数据信道优先级:必达标项(5)特殊时隙的应用支持配置终端在特殊时隙UpPTS上发送Sounding参考信号,并能正确接收优先级:必达标项1.3随机接入(1)随机接入系统支持随机接入PRACH format 0优先级:必达标项(2)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支持发送密度为10ms 1次和20ms一次优先级:必达标项(3)随机接入支持基于竞争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并且运营商可配置基于竞争和非竞争随机接入码数量(每个小区可分配的随机接入码数量为64个)优先级:必达标项1.4上行功控(1)上行功控支持运营商配置PRACH功率初始值和功率调整步长(powerRampingStep)优先级:必达标项(2)上行功控支持PRACH 消息3(msg3)的闭环功控,提高接入成功率优先级:必达标项(3)上行功控支持PUSCH、PUCCH、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优先级:必达标项(4)上行功控支持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的事件触发性和周期性两种反馈触发机制,且支持触发周期和门限的设置优先级:必达标项(5)上行功控支持单个功控命令用于承载多个UE的功率调整信息(DCI format 3)以提高传输效率优先级:必达标项(6)上行功控支持PUSCH根据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或质量、Power Head Room、接收机性能、MCS解调门限等因素来调整终端的发射功率优先级:必达标项(7)上行功控支持PUSCH绝对式和累积式的功率控制优先级:必达标项1.5空口同步(1)空口同步在启动阶段,皮站通过监听其他基站PSS/SSS获得其他基站的同步信息,并通过侦听宏基站CRS跟踪和保持同步情况。
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公司网络的安全与连通性能,合理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公司所用应用计算机的部门和个人;3.职责3.1企业管理与信息化部作为计算机及网络的归口管理部门。
3.2硬件工程师负责公司网络的维护、计算机的申请、调配使用等;3.3后勤部负责计算机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硬件故障维修等。
3.4各部门指定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计算机的使用申请、流转等,并协助企业管理与信息化部、后勤部做简单的调查和检测等。
3.5各使用人员负责计算机的使用和保养维护。
4.计算机采购申请管理4.1实际使用人员或部门内勤提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申请单》),并由该部门负责人、分管直属领导签字注明用途;4.2单据送至企业管理与信息化部审核其申请配置、是否可以调配等信息;4.3单据送至后勤部、财务部审核后,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购买,并报请总裁批准。
5.计算机使用管理5.1使用人员正确使用计算机,开关机操作要正确,下班前关闭计算机。
5.2公司目前没有统一安装杀毒软件,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安装免费版的杀毒软件,且及时更新,每周定期查杀一次以上。
5.3如有外来的软盘或资料需要安装至计算机中,请在查毒和杀毒后使用。
5.4严禁在上班时间通过电脑观看、收听与工作无关的视频、音频媒体。
5.5计算机操作要及时保存,避免因断电等原因造成重复劳动。
养成数据备份的良好习惯,重要数据要在本机和公司的文件服务器上各备份一份,并根据资料的更新速度做好定期备份。
5.6操作人员要爱惜所使用的设备,保持设备表面清洁。
请勿在计算机上堆放饮料、食品、音箱等),以免发生意外。
5.7对于暴力对待计算机(打、砸、捶等操作)的员工,一经发现处以计算机等价罚款,并予以开除。
5.8禁止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炒股、玩游戏(含休息时间)等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5.9计算机密码设置要求6位以上,由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组成,要求至少三个月更换一次密码,企业管理与信息化部将随机对计算机密码的设置情况进行抽查。
移动UI设计(微课版)教案全套第一章:移动UI设计概述1.1 移动UI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1.2 移动UI设计的原则与要素1.3 移动UI设计的流程与步骤1.4 移动UI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二章:移动UI设计的基本界面布局2.1 界面布局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2 常见的界面布局类型与示例2.3 界面布局的实战技巧与方法2.4 优秀界面布局案例分析与借鉴第三章:移动UI设计的色彩与图标3.1 色彩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3.2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与技巧3.3 图标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3.4 图标设计的实战技巧与方法第四章:移动UI设计的字体与排版4.1 字体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4.2 字体的选择与搭配技巧4.3 排版的基本概念与原则4.4 排版设计的实战技巧与方法第五章:移动UI设计的交互与动画5.1 交互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5.2 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5.3 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5.4 交互与动画设计的实战技巧与方法第六章:移动UI设计的导航设计6.1 导航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6.2 导航设计的类型与实战技巧6.3 导航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6.4 优秀导航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第七章:移动UI设计的适配与响应式设计7.1 适配与响应式设计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7.2 屏幕尺寸与分辨率的概念与实战技巧7.3 媒体查询与CSS Grid的应用技巧7.4 优秀适配与响应式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第八章:设计工具的使用8.1 Sketch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实战技巧8.2 Adobe XD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实战技巧8.3 Figma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实战技巧8.4 其他设计工具的选择与应用技巧第九章:移动UI设计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9.1 项目管理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9.2 项目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技巧9.3 团队协作的基本概念与实战技巧9.4 优秀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与借鉴第十章:移动UI设计的案例解析与实战训练10.1 案例解析一:某电商APP的UI设计10.2 案例解析二:某社交平台的UI设计10.3 案例解析三:某新闻阅读APP的UI设计10.4 实战训练: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移动UI项目第十一章:移动UI设计的规范与标准11.1 设计规范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常见的设计规范与标准解读11.3 设计规范的实战应用与技巧11.4 优秀设计规范案例分析与借鉴第十二章:用户体验与用户测试12.1 用户体验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12.2 用户测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2.3 用户体验设计的实战技巧与方法12.4 优秀用户体验案例分析与借鉴第十三章:移动UI设计的优化与提升13.1 性能优化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13.2 图像优化与加载速度的提升技巧13.3 代码优化与执行效率的提升技巧13.4 优秀性能优化案例分析与借鉴第十四章:移动UI设计的趋势与创新14.1 设计趋势在移动UI设计中的应用与重要性14.2 最新设计趋势解读与实战技巧14.3 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与实践14.4 优秀创新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第十五章:移动UI设计的职业规划与发展15.1 移动UI设计师的职业角色与责任15.2 职业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5.3 行业趋势与技能提升的方向15.4 优秀设计师的成长经验分享与借鉴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全面介绍了移动UI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实战技巧以及优秀案例分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