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最全的种类和作用详细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54.76 KB
- 文档页数:4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类可以改变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并延长储藏期。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植物激素和非激素两大类。
1. 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内部合成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它们在植物体内起到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发育的作用。
2. 非激素类调节剂非激素类调节剂是指那些虽然不属于植物激素,但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例如,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硼、铜等)和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琥珀酸等)都属于非激素类生长调节剂。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与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1. 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激素类调节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来调节植物生长。
它们可以刺激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促进幼嫩组织生长;或者抑制伸长侧芽和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主茎和果实的产量。
激素类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很多,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 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相对复杂,与植物的养分吸收、代谢过程以及酶活性等有关。
例如,微量元素调节剂在植物体内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
有机酸类调节剂则能调节植物生长中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过程。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和延长储藏期。
1. 促进植物生长适量使用激素类调节剂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生物量,促进根系伸长和分支,增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2. 提高农作物产量激素类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促进穗分蘖的发育和花粉电镜管插入秀丽隐绵腺舌才明;而非激素类调节剂则可以调节植物的矿质吸收和养分平衡,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汇总(系统、全面、实用),赶快收藏!一、植物生长促长剂【1】胺鲜酯(DA-6)DA-6能提高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进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增强作物,果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延缓植株衰老,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高作物的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增质。
产品优点:①DA-6属于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各种农作物、食用菌、花卉、药材,可浸种、沾根、灌根及叶面喷施。
②增进光合作用:DA-6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施用三天后,使叶片浓绿、变大、变展、见效快、效果好。
同时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植物对二氧化氮的吸收,调节植物的C/N比。
增加叶片和植株的抗病能力,使植株长势旺盛,这方面要显著优越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DA-6使用浓度范围大:从1-100ppm均对植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只是作用高峰时间和增产效果不同,至今未发现有药害现象。
④DA-6具有缓释作用,能被植物快速吸收和储存,一部分快速起作用,另外部分缓慢持续地起作用,其持效期达30-40天。
⑤DA-6适应低温:在低温下,只要植物具有生长现象,就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塑料大棚和冬季作物。
⑥植物吸收DA-6后,可以调节体内内源激素平衡:在前期使用,植物会加快营养生长,中后期使用,会增加开花座果,加快植物果实饱满、成熟。
⑦DA-6对大豆等喜氮作物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
【2】复硝酚钠功能特点: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加快生长速度,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裂果、缩果,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等抗逆能力。
产品效果:广谱:复硝酚钠适用于一切农作物,适用于一切肥料(叶面肥、复合肥、冲施肥基肥、底肥等),适用于任何时间。
方便:无需复杂的生产工艺,无论叶面肥、冲施肥、固体肥、液体肥、杀菌剂等,只要添加均匀。
农作物栽培技巧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产量农作物的高产与农民的努力息息相关,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科学地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通过合理应用这些调节剂,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类。
这些调节剂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具体来说:1. 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植物激素,其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调节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茎叶发育。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适量的生长素可以增加根系的发育,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产量。
2. 赤霉素: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叶伸长、增加芽分生导管数、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效率的作用。
适量使用赤霉素可以改善作物的光合能力,使其充分吸收和利用光能,从而增加产量。
3.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主要参与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
在农业生产中,适量使用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4. 脱落酸:脱落酸参与了植物的果实脱落、花蕾分化等过程。
合理使用脱落酸可以增加作物的果实数量、调整果实的大小和形状,提高产量。
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注意事项虽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会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作物的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在使用之前需要了解具体作物对调节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选择合适的调节剂。
2. 适量使用: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异常,甚至产生药害,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农技人员的建议进行施用。
3. 注意施用时机:不同的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需求不同,因此在选择施用时机时需要结合具体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能够影响植物体内激素合成、分布和传递的化合物,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场景。
第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激素类,包括植物内源激素和植物外源激素两种。
植物内源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和作用的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玉米素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促进细胞分裂、增加叶片面积、调控开花和果实发育等。
植物外源激素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以模拟或促进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第二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类,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天然植物提取物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角蜡素、萘乙酸和脯氨酸等。
这些提取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调节中起到类似植物激素的作用,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光合效率和增强抗逆性能。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溶菌酶、植物生物活性肽和植物生长促进素等。
这些代谢产物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能。
第三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包括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和基因工程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
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是基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和结构特点,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化合物,如短链壳多糖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BAP。
这些类似物具有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产量。
基因工程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酶基因或信号转导途径基因导入植物中,使植物表达和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似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总结,九成的人不知道有这么多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是现代农业生长中不可或缺的特殊投入品,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速效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芸苔素,赤霉素等,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远远不止这些,它有许多的种类和作用,下面来全面认识下。
一、生长素(IAA)生长素(auxin)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
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吲哚乙酸(IAA):吲哚乙酸(IAA)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人工合成。
见光易被氧化,降低活性,在体内易被IAA氧化酶分解。
萘乙酸及其同系物:主要作用是扦插生根,疏花疏果、促进花芽形成、防止采前落果、控制萌蘖枝的发生。
苯酚化合物:主要有2,4-D;2,4,5-T;2,4,5-三氯苯氧丙酸(2,4,5-TP);4-CPA,PCPA,防落素;复硝酚钠。
主要作用促进生根、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等。
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
还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扦插的枝条生根。
但趋于衰老的组织生长素是不起作用的。
作用特点:1、顶端优势;2、细胞核分裂、细胞纵向伸长;3、叶片增大;4、插枝发根;5、愈伤组织;6、抑制块根;7、气孔开放;8、延长休眠。
二、赤霉素类(GAs)目前GA异构物有100多种,用GAs表示。
常用的是GA3(九二0)和GA4+7。
作用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休眠幼苗);抑制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无核葡萄增大;改变果形。
1938年日本薮田贞治郎和住木谕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
命名为赤霉酸。
到1983年已分离和鉴定出60多种类似赤霉酸的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促进植株的生长,调整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增加产量和优化品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促进植物生长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多种可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作用。
一、赤霉素赤霉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它能够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赤霉素可以刺激植物间的细胞生长,改善受损组织和促进发芽,同时还能够延长植物的生命周期。
利用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率,改善其产品质量。
赤霉素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人们可以通过警惕环境,增加其含量。
二、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植物生长和生命过程具有很大的影响。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幼嫩组织的发育,增强植物质量,促进根系的发展,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产量。
同时,生长素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并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赤铁素赤铁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发育,改善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为植物提供养分需要。
赤铁素能够调整植物根系的生长,改善植物的营养摄入和利用,提高产量,同时还能够对植物进行适应训练。
通过合理使用赤铁素,可以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四、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体内代谢的发展,控制植物生长和形态的结构。
脱落酸能够有效地促进叶片的脱落,改善植物的营养利用效率。
此外,脱落酸还能够增加植物的抗性,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五、长芽酮长芽酮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增加植株的生长速度和茎高。
同时,长芽酮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殖发育,增加植株的花芽、果实等产量。
六、乙烯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一种最常见的物质,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调整植物的生活期。
乙烯对于植物的营养和生长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还能够使植物对外界适应性增强。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模拟或干扰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理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
根据它们的作用和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生长促进剂:这类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如赤霉素(Gibberellins,GAs)、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生长素(Auxins)、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等。
2.生长抑制剂:这类调节剂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如脱落酸(Abscisicacid,ABA)、乙烯(Ethylene)、多效唑(P aclobutrazol)等。
3.生长延缓剂:这类调节剂能够延缓植物生长,使植物表现出矮化和紧凑的株型,如多效唑(Paclobutrazol)、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CCC)等。
4.保鲜剂:这类调节剂用于延长水果和蔬菜的货架寿命,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等。
5.抗旱剂:这类调节剂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如脱落酸(ABA)等。
6.其他调节剂:还有一些调节剂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促进生根、抑制生根、促进开花、防止落花落果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栽培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
过量或不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不良效果,甚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遵循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产量和质量,控制植物的生长方向和节间长度,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从而增加植物的抗逆能力。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激素、生长素、瘤状根素、赤霉素、ABA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作用。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1. 激素:激素是一种可以在微量下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常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瘤状根素、赤霉素等。
2. 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增大叶片面积,改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转运,从而增加植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生长素还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促进植物根系的发展,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
3. 瘤状根素:瘤状根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瘤状根素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根系表面积,改善植物吸收营养和水分的能力,从而增加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4. 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真菌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植物的营养物质合成和转运,控制植物的生长方向,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从而增加植物的抗逆能力。
5. ABA:ABA是一种可以促进植物适应干旱和盐碱等环境胁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改善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植物抗逆能力,从而增加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从而增加植物的抗逆能力。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具体应用情况:1. 整枝和控制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用于整枝、控制生长,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向,从而增加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及作用机理一、生长素类生长素即吲哚乙酸,分子式为C10H9NO2,是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
英文来源于希腊文auxein。
吲哚乙酸的纯品为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在光下易被氧化而变为玫瑰红色,生理活性也降低。
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有呈自由状态的,也有呈结合(被束缚)状态的。
后者多是酯的或肽的复合物。
植物体内自由态吲哚乙酸的含量很低,每千克鲜重约为1-100μg,因存在部位及组织种类而异,生长旺盛的组织或器官如生长点、花粉中的含量较多。
1880年C.R达尔文及其子在著作《植物运动的本领》中阐明,禾本科的加那利草的胚芽鞘被切去顶端就失去向光性响应能力。
1928年F.W.温特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称之为生长素。
它能扩散到琼脂小方块中,将所得小方块放回到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可以引起胚芽鞘向另一侧弯曲。
而且弯曲度大致与所含促进生长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这个实验不但证明了促进生长物质的存在,而且创造了著名的测定生长素的“燕麦试法”。
1933年F.克格尔从人尿和酵母中分离出吲哚乙酸,它在燕麦试法中能引起胚芽鞘弯曲以后,证明吲哚乙酸即是生长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组织之中。
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能影响植物生长和发展的每个方面,一般生长素调控细胞的分化、伸长和发育过程,包括微观组织、花粉组织的分化、叶的形成以及花序、衰老和根的形成。
在向性反应中,生长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较多,主要有萘乙酸、4-氯苯氧乙酸、增产灵、复硝钾、复硝酚钠、复硝铵等。
有效成分:萘乙酸、增产灵、复硝酚钠。
二、赤霉素类1926年日本黑泽英一发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而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之为“恶苗病”。
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与“恶苗病”同样的症状。
植物生长调节剂六大类
为生长促进剂、生长延缓剂、生长抑制剂、杀雄剂、抗蒸剂、保鲜剂。
生长促进剂能够加快植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加快植株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
生长抑制剂是抑制植株顶端细胞的分裂和扩展,但不会减少细胞数目。
1、生长促进剂
生长促进剂能够加快植株细胞分裂和分化、延长生长的化合物,它还能促进植株果实的成熟,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加快植株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
主要有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复硝酸钠等。
2、生长延缓剂
生长延缓剂是能够抑制,植株枝干顶端的细胞分裂和扩展的化合物,它能够缩短植株枝干之间的距离,但是不会减少细胞的数目,能够抑制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
主要有矮状素、多效唑、丁酰肼等。
3、生长抑制剂
生长抑制剂时抑制植株生长素的合成,主要是抑制植株顶端中,分生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减缓细胞的分裂速度,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伸长和分化,促进侧枝的生长,导致植株矮小,叶片的形状也会变小。
4、杀雄剂
杀雄剂主要是用来去除植株的雄蕊,多用于农业杂交育种,阻止植株中花粉的发育,以及传粉受精的过程,诱导自花不亲和,阻止花粉细胞的分裂。
主要有甲基砷酸盐、氨基磺酸、卤代脂肪酸等。
5、抗蒸剂
抗蒸剂主要是为了抑制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促进植株根更好地吸收水分,能够提高土地锁水的能力,减少植株发生大量的蒸腾作用。
主要要有黄腐酸抗旱剂、抗蒸腾剂、保水剂、化学覆盖剂等。
6、保鲜剂
保鲜剂能够抑制果蔬的呼吸和代谢作用,降低反应酶的活性,保持果蔬的新鲜品质,控制病毒的扩散,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以及有毒物质的堆积。
常见的有洗果剂、浸果剂、防腐保鲜剂、涂被保鲜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最全的种类和作用详细介绍!
发布人:张启时间:2019.08.05来源:吉林省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平台
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常见的有生长素、赤霉酸、脱落酸、乙烯等,但是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远远不止这些,它有许多的种类和作用,下面来全面认识下。
一、生长素类
1、吲哚乙酸(IAA)。
吲哚乙酸(IAA)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人工合成。
见光易被氧化,降低活性,在体内易被IAA氧化酶分解。
2、萘乙酸及其同系物。
主要作用是扦插生根,疏花疏果、促进花芽形成、防止采前落果、控制萌蘖枝的发生。
3、苯酚化合物。
主要有2,4-D;2,4,5-T;2,4,5-三氯苯氧丙酸(2,4,5-TP);4-CPA,PCPA,防落素;复硝酚钠。
主要作用促进生根、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等。
二、赤霉素类
目前GA异构物有100多种,用GAs表示。
常用的是GA3(九二0)和GA4+7。
作用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休眠幼苗);抑制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无核葡萄增大;改变果形。
三、细胞分裂素类
常用的是ZT、BA,CPPU,TDZ,主要作用是促进坐果,防止落果;调节果形;促进侧芽萌发;促进果实增大;疏果;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
主要作用是促进坐果,防止落果;调节果形;促进侧芽萌发;促进果实增大;疏果;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
四、乙烯发生剂和乙烯抑制剂
1、乙烯发生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侧芽萌发;促进花芽形成;辅助机械收获;促进成熟和上色;疏花疏果;延迟花期,提高抗寒性;促使休眠。
2、乙烯发生抑制剂通过抑制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活性,达到
抑制乙烯合成前体ACC的合成。
进而抑制乙烯发生。
五、脱落酸(ABA)
脱落酸与GA有拮抗作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促进果实成熟、提高着色、改善品质以及提高作物抗逆性等方面。
六、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
1、生长延缓剂
生长延缓剂被植物吸收后,能降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减少新梢延长生长的速度,对生长有暂时性的抑制作用,可被GA所逆转。
主要作用是减少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延迟成熟,增加硬度、耐贮性。
2、生长抑制剂
生长抑制剂有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两类。
完全抑制新梢顶端生长,具有永久性抑制作用,不能被GA逆转。
具有抑制枝条生长,开张角度,促进花芽形成。
增加分枝,矮化树体,减少采前落果,促进成熟的作用。
七、其他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2,4-D、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具有不同程度促使插条形成不定根的作用。
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等PGRs处理种子后,可诱导增强水解酶的活性,加速种子萌发。
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芸苔素内酯等都有促进细胞伸长的
作用。
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节和控制果柄离层形成,防止器官脱落,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
当瓜类植株发育处于“两性期”时,喷施乙烯利可抑制雄蕊的发育,促进雌蕊发育,使雄花转变为雌花。
矮壮素、脱落酸、多效唑可提高葡萄的抗旱性。
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等可使葡萄节间缩短、枝条增粗、芽体充实饱满、贮藏营养增多,提高根系和枝条芽眼的抗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