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平面图及工艺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144.52 KB
- 文档页数:1
生产车间平面图生产车间平面图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生产车间的布局、设备和工艺流程等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生产车间平面图的重要性和应用。
引言概述:生产车间平面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生产车间的布局、设备和工艺流程等信息。
它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生产车间平面图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 提高生产效率1.1 设备布局优化: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设备布局,将设备合理摆放,减少物料和人员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1.2 工艺流程优化:通过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工艺流程,帮助工程师找出工艺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升安全性2.1 安全设施布局: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布置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紧急出口等,确保生产车间的安全性。
2.2 危险区域标识:通过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清晰地标识出危险区域,帮助员工避免危险,提升生产车间的安全性。
3. 优化物料流动3.1 原材料存储: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规划原材料存储区域,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储存和快速取用。
3.2 产品流动路径:通过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产品的流动路径,帮助工程师找出物料流动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优化物料流动,提高生产效率。
4. 提高生产质量4.1 质量控制点标识: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帮助工程师标识出质量控制点,确保产品在每个环节都经过质量检查,提高生产质量。
4.2 质量问题溯源:通过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清晰地追溯质量问题的来源,帮助工程师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生产质量。
5. 便于维护和改进5.1 设备维护规划: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帮助工程师规划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5.2 改进方案实施:通过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改进方案的实施情况,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推动生产车间的持续改进。
生产车间平面图生产车间平面图是指通过图形和符号来表示生产车间的布局和设备的分布情况。
它是生产车间设计和规划的重要工具,可以匡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制作生产车间平面图的目的和重要性制作生产车间平面图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展示车间内的各个区域、设备和工作流程,以便更好地进行生产计划和布局设计。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生产流程: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匡助工程师分析生产流程,找出瓶颈和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生产车间平面图,员工可以清晰地了解工作区域的布局和设备的位置,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 安全生产: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匡助管理人员规划安全通道和应急出口,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
4. 设备维护和管理: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记录设备的位置、型号和维护信息,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管理。
5. 新员工培训:生产车间平面图可以作为培训材料,匡助新员工快速了解车间的布局和工作流程。
二、生产车间平面图的制作步骤制作生产车间平面图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资料:采集车间的平面图、设备布局图、工艺流程图等相关资料,以及有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尺寸。
2. 绘制草图:根据采集到的资料,绘制车间的草图,包括车间的整体布局、工作区域、设备位置等。
3. 设计符号和标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号和标识,用于表示不同类型的设备、工作区域、通道等。
4. 绘制平面图:使用绘图软件或者CAD工具,根据草图和设计的符号,绘制生产车间的平面图。
5. 标注尺寸和距离:在平面图中标注设备的尺寸和距离,以便进行设备布局和工作流程的优化。
6. 添加说明和注释:在平面图中添加必要的说明和注释,以便员工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图纸内容。
7. 审查和修改:对绘制的平面图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并符合设计要求。
8. 最终输出:将绘制完成的生产车间平面图进行最终输出,可以是电子版或者纸质版,以便使用和分发。
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作业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题目年产3000吨膨化食品工艺设计并绘制车间平面图天然薯条是利用薯加工后废弃的薯头及壳,经除杂、清洗、烘干后直接粉碎至80-100目大小颗粒,以一定的比例与大米、玉米混合后,通过挤压膨化等一系列生产过程,制成薯味浓郁的休闲小食品,其蛋白质、钙、磷等物质含量较高,与一般市售薯条相比具有风格独特、营养丰富、薯味纯正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经济技术指标以生产薯条为主,少部分生产薯片。
1、生产规模:年产3000吨。
全年生产,没有季节性。
2、生产品种:以普通产品为主,产品应达到卫生标准。
3、原料配方及全年用量大米150吨(50%)、玉米80吨(17%)、植物油70吨(12%)、薯粉62吨(8%)、葡萄糖60吨(7%)、食盐8吨(0.8%)、调味料40吨(6%)调味料配方盐15糖28味精13I+G 0.4博邦9361薯粉25薯肉精油0.7辣椒红色素0.1干贝素1.0HVP3博邦9319鸡粉5麦芽糊精9抗结剂0.44、定员管理人员(厂长、财会、班长、科长、供销) 30人原料库(保管、配料) 100人成品库(配货、发货) 80人生产工人 2000人左右辅助工人 500人左右根据实际可进行添补或裁员二、主要设备单螺杆挤压膨化机6台、切割机2台隧道式烤炉2台、调味机4台粉碎机4台立式充气自动包装机6台三、工艺流程大米、玉米→粉碎至40目颗粒→加薯粉→混合→调湿(食盐溶于水中)→挤压膨化→切割成型→烘烤→喷油、调味→包装→成品四、操作要点1、原料精选:大米(粳米)、玉米无虫蛀霉变,玉米在粉碎前先除去不易膨化的皮和胚芽。
薯头要保持新鲜,将刚下的薯头、壳除杂洗净,及时烘干,否则薯头内容物会大量流失,并且易受细菌污染,使薯头变黑发臭而影响产品质量。
烘干后的薯头、壳粉碎至80—100目大小。
2、加水拌料:在混合机中将大米、玉米、薯粉按比例混拌匀,部分食盐应先溶解于调湿度的水中掺到混合料中,便于分散均匀。
化工工艺图(工艺安装和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工艺流程图(方案流程图和施工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管路布置图一、方案流程图1方案流程图(流程示意图或流程简图)初步设计阶段示意性的展开图,并加有必要的标注与说明①设备的画法:用细实线画出设备的大致轮廓或示意图,一般不按比例,但应保持它们的相对大小。
②各设备之间的高低位置及设备上重要接管口的位置,应大致符合情况。
③在方案流程图中,同样的设备可只画一套;备用设备可以省略不画。
2工艺流程图的画法①用粗实线画出主要物料的工艺流程线,用箭头标明物料流向,并在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位置注明物料的名称、来源或去向。
②如遇流程线之间、或流程线与设备之间发生交错或重叠,而实际并不相连时,应将其中一条断开或曲折绕过,以使各设备间流程线的表达清晰明了、排列整齐。
③在方案流程图中,一般只画出主要工艺流程线,其它辅助流程线不必一一画出。
3位号与名称注写在流程图的上方或下方和靠近设备图形的显著位置列出设备的位号及名称。
或可将设备依次编号,并在图纸空白处按编号顺序集中列出设备名称。
但对于流程简单、设备较少的方案流程图也可以不编号,而将名称直接注写在设备的图形上。
(为了给工艺方案的讨论和施工流程图的设计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资料,还常将工艺工艺流程图中关于流量、温度、压力、液面以及成分分析等测量控制点画在方案流程图上,这种图与施工流程图比较接近。
方案流程图的图幅一般不做规定。
图框和标题栏亦可省略。
)二、施工流程图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或带控制点管道安装流程图)。
这种流程图应画出所有的生产设备和全部管道。
它是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的设计依据,并为施工安装、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施工流程图的表达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带设备位号、名称和接管口的各种设备示意图。
②带管道号、规格和阀门等管件以及仪表控制点(测温、测压、测流量、分析点等)的各种管道流程线。
③对阀门等管件和仪表控制点图例符号的说明。
车间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阶段:- 收集资料:依据项目需求,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如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包含设备尺寸、重量、支撑形式及保温情况)、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规划和设计规范等)。
- 确定设计依据: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标准以及行业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2. 初步设计阶段:- 工艺分析与布局策划: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各工段的功能和操作顺序,并结合物料流动、人员流动和设备配置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车间总体布局方案,如采用集中式或单体式结构,确定层数和平面布置方式。
- 设备选型与布置: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并在平面上详细布置设备位置,考虑安装、检修、物流通道、安全疏散等问题。
3. 深化设计阶段:- 绘制车间布置草图:初步设计完成后,绘制详细的车间布置草图,包括设备、管道、辅助设施等的相对位置关系。
- 绘制车间设备布置图:进一步完善图纸,形成正式的设备布置详图,标注各类技术参数和空间尺寸。
- 能源供应、给排水、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根据生产需要设计相应的能源供给、通风排气、空调净化等系统。
4. 施工图设计阶段:- 制作建筑结构设计:根据工艺布局和功能需求,设计符合承重、耐火、隔音等要求的建筑结构。
- 完成电气、自控、消防、环保等配套设计:确保车间内部设施满足生产自动化控制要求,以及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法规标准。
5. 设计说明书编制:- 编写设计说明书:详细记录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数据、设计思路、选用标准、设备选型理由等内容,作为工程实施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6. 审核与批准:- 内部审查:由设计团队对设计方案进行内审,确保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规范要求。
- 外部评审:将设计成果提交至相关政府部门、业主单位或专家进行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施工阶段。
7. 施工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配合指导:设计团队参与施工过程,解决施工中遇到的设计问题。
- 工程竣工验收:按照设计文件完成车间建设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确认车间实际建造与设计一致,且各项性能指标达标。
高线车间平面布置图宝钢高速线材车间设计简介杨晓明摘要:描述了具有当今世界一流水平的宝钢高速线材车间的工艺、设备情况及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其拥有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线材TEKISUN减定径机、电气传动全交流化、优质高碳钢步进梁式加热炉、探伤测径装置、闭环冷却控温系统等技术及设备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高速线材轧机;工艺特点;设备特点中图分类号:TG335.6 文献标识码:AIntroduction on high-speed wire mill of BaosteelYANG Xiao-ming(Chongqing Iron & Steel Designing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13,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main technology parameters of high-speed wire mill of Baosteel, which is the one of the best advanced mills in the world, and described the TEKISUN reducing/sizing mill, the complete AC electrical driving, walking-beam furnace of high carbon steel, the flaw detector and diameter gauge, the close loop cooling control system, etc.Key words:high-speed wire mill;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s1 概况宝钢高速线材车间为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高速线材车间,全线连续无扭轧制,主要生产钢帘线、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冷镦钢等制品用线材,规格为Φ5~Φ25mm,设计年产量40万t,最高保证速度110m/s。
生产车间工作流程标题:生产车间工作流程引言概述:生产车间是制造企业的核心部门,负责生产产品并保证产品质量。
良好的工作流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生产车间的布局、设备管理、人员配备、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
一、生产车间的布局1.1 合理的车间布局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1.2 车间布局应考虑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流动路径,避免交叉污染。
1.3 合理利用空间,确保设备布置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
二、设备管理2.1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故障率。
2.2 设备管理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使用情况。
2.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三、人员配备3.1 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规模合理安排人员数量。
3.2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技能和操作水平。
3.3 设立班组长或主管,负责协调生产任务和人员安排。
四、生产计划4.1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4.2 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运转和人员配备等因素,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4.3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五、质量控制5.1 建立质量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5.2 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检验,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5.3 定期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结论: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是制造企业的核心,合理的生产车间工作流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通过合理的车间布局、设备管理、人员配备、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
生产车间工作流程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