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2017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北京市2017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北京市2017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北京市2017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北京市2017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数学试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1},B={1,﹣1,3},那么A∩B=等于()

A.{﹣1}B.{1}C.{﹣1,1}D.{1,﹣1,3}

2.已知向量,那么等于()

A. B.C.D.

3.已知向量,,且,那么x的值是()

A.﹣3 B.3 C.D.

4.某小学共有学生2000人,其中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00,400,400,300,300,200.为做好小学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一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A.120 B.40 C.30 D.20

5.已知点A(2,m),B(3,3),直线AB的斜率为1,那么m的值为()

A.1 B.2 C.3 D.4

6.直线x+2y﹣4=0与直线2x﹣y+2=0的交点坐标是()

A.(2,0)B.(2,1)C.(0,2)D.(1,2)

7.已知向量满足,,且与夹角为30°,那么等于()

A.1 B.C.3 D.

8.在△ABC中,a=2,c=1,∠B=60°,那么b等于()

A.B.C.1 D.

9.如果直线l1:2x﹣y﹣1=0与直线l2:2x+(a+1)y+2=0平行,那么a等于()

A.﹣2 B.﹣1 C.1 D.2

10.当x∈[0,2π]时,函数y=sinx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11.已知f(x)=log3x,f(a)>f(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a>2}B.{a|1<a<2}C.D.

1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B.C.D.

13.等于()

A.B.C.D.

14.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三个不同的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④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B.②C.③D.④

15.在“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宣传活动中,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任选两人介绍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那么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为()

A.1 B.C.D.

16.如果a+b=1,那么ab的最大值是()

A.B.C.D.1

17.等于()

A.B.C.D.

18.已知函数.关于f(x)的性质,给出下面四个判断:

①f(x)的定义域是R;

②f(x)的值域是R;

③f(x)是减函数;

④f(x)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①B.②C.③D.④

19.如果圆C:(x﹣a)2+(y﹣3)2=5的一条切线的方程为y=2x,那么a的值为()

A.4或1 B.﹣1或4 C.1或﹣4 D.﹣1或﹣4

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认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设从二0一一年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一年比上一年都增长p%.下面给出了依据“到二0二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列出的关于p的四个关系式:

①(1+p%)×10=2;

②(1+p%)10=2;

③lg(1+p%)=2;

④1+10×p%=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1.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4场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图所示.v1,v2分别表示甲、乙二人的平均得分,s1,s2分别表示甲、乙二人得分的方差,那么v1和v2,s1和s2的大小关系是()

A.v1>v2,s1>s2B.v1<v2,s1>s2C.v1>v2,s1<s2D.v1<v2,s1<s2

22.已知直线m,n,l,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是()

A.①B.②C.③D.④

23.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x2<ax+b的解集是{x|1<x<3},那么b a等于()

A.﹣81 B.81 C.﹣64 D.64

2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是()

A.三棱锥B.四棱锥C.三棱柱D.四棱柱

25.“远望嵬嵬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碗灯?”源自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詳註比纇算法大全》,通过计算得到的答案是()

A.2 B.3 C.4 D.5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5分)

26.(5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底面ABC,AC⊥CB,点M和N分别是B1C1和BC 的中点.

(1)求证:MB∥平面AC1N;

(2)求证:AC⊥MB.

27.(5分)已知函数,其中ω>0,x∈R.

(1)f(0)=;

(2)如果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时,求f(x)的最大值.

28.(5分)已知数列{a n},.

(1)判断数列{a n}是否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

29.(5分)已知点P(﹣2,2)在圆O:x2+y2=r2(r>0)上,直线l与圆O交于A,B两点.

(1)r=;

(2)如果△PAB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求直线l的方程.

30.(5分)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进行了糖块溶于水的实验:将一块质量为7克的糖块放入一定量的水中,测量不同时刻未溶解糖块的质量,得到若干组数据,其中在第5分钟末测得未溶解糖块的质量为3.5克.联想到教科书中研究“物体冷却”的问题,小明发现可以用指数型函数S=ae﹣kt(a,k是常数)来描述以上糖块的溶解过程,其中S(单位:克)代表t分钟末未溶解糖块的质量.

(1)a=;

(2)求k的值;

(3)设这个实验中t分钟末已溶解的糖块的质量为M,请画出M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的草图,并简要描述实验中糖块的溶解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1},B={1,﹣1,3},那么A∩B=等于()

A.{﹣1}B.{1}C.{﹣1,1}D.{1,﹣1,3}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写出A∩B即可.

【解答】解:集合A={﹣1,1},B={1,﹣1,3},

那么A∩B={﹣1,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交集的定义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2.已知向量,那么等于()

A. B.C.D.

【考点】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

【分析】利用向量运算法则求解.

【解答】解: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运算法则的合理运用.3.已知向量,,且,那么x的值是()

A.﹣3 B.3 C.D.

【考点】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分析】利用向量垂直的性质直接求解.

【解答】解:∵向量,,且,

∴=3﹣x=0,

解得x=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垂直的性质的合理运用.4.某小学共有学生2000人,其中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00,400,400,300,300,200.为做好小学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一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A.120 B.40 C.30 D.20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一年级学生400人,

∴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用分层抽样法抽取的一年级学生人数为,

解得n=40,即一年级学生人数应为40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应用,比较基础.

5.已知点A(2,m),B(3,3),直线AB的斜率为1,那么m的值为()

A.1 B.2 C.3 D.4

【考点】直线的斜率.

【分析】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可得=1,解方程求得m 的值.

【解答】解:由于A(2,m),B(3,3),直线AB的斜率为1,

∴=1,∴m=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6.直线x+2y﹣4=0与直线2x﹣y+2=0的交点坐标是()

A.(2,0)B.(2,1)C.(0,2)D.(1,2)

【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分析】将二直线的方程联立解出即可.

【解答】解:联立,解得x=0,y=2,

直∴线x+2y﹣4=0与直线2x﹣y+2=0的交点坐标是(0,2).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方程组的解与直线的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向量满足,,且与夹角为30°,那么等于()A.1 B.C.3 D.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向量满足,,且与夹角为30°,

那么=||||cos=2=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8.在△ABC中,a=2,c=1,∠B=60°,那么b等于()

A.B.C.1 D.

【考点】余弦定理.

【分析】由题意和余弦定理列出式子求出b的值.

【解答】解:因为在△ABC中,a=2,c=1,∠B=60°,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

=4+1﹣=3,

解得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9.如果直线l1:2x﹣y﹣1=0与直线l2:2x+(a+1)y+2=0平行,那么a等于()A.﹣2 B.﹣1 C.1 D.2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分析】直接由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列式求解a的值.

【解答】解:∵直线l1:2x﹣y﹣1=0与直线l2:2x+(a+1)y+2=0平行,

∴a+1=﹣1,解得a=﹣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平行的关系,关键是熟记由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得到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基础题.

10.当x∈[0,2π]时,函数y=sinx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分析】根据曲线与方程之间的关系,直接作图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由y=sinx与y=,如图:

两条曲线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2个.方程有2个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交点个数的判断,利用函数和方程之间的关系,直接进行求解即可,比较基础.

11.已知f(x)=log3x,f(a)>f(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a>2}B.{a|1<a<2}C.D.

【考点】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分析】由题意,f(x)=log3x,函数单调递增,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题意,f(x)=log3x,函数单调递增,

∵f(a)>f(2),∴a>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1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B.C.D.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分析】利用直线确定边界,特殊点判断区域,求解即可.

【解答】解:在判吗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直线x=1,x+y﹣3=0,x﹣y﹣3=0,

判断(2,0)满足不等式组,

所以不等式组不是的可行域为: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确定,一般是找特殊点代入进行检验,属于基础试题.

13.等于()

A.B.C.D.

【考点】二倍角的正弦.

【分析】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计算得解.

【解答】解:=sin==.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的应用,

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14.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三个不同的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④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①,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错;

②,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错;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且不能交于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错;

④,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正确.

【解答】解:对于①,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错;

对于②,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错;

对于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且不能交于同一点,确定一个平面,故错;

对于④,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定,属于基础题.

15.在“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宣传活动中,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任选两人介绍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那么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为()

A.1 B.C.D.

【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n==3,再求出甲同学被选中包含听基本事件个数m==2,由此能求出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

【解答】解:在“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宣传活动中,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任选两人介绍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基本事件总数n==3,

甲同学被选中包含听基本事件个数m==2,

∴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p==.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

16.如果a+b=1,那么ab的最大值是()

A.B.C.D.1

【考点】基本不等式.

【分析】由于求ab的最大值,只考虑a,b>0时即可.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

【解答】解:由于求ab的最大值,只考虑a,b>0时即可.

∵a+b=1,∴,解得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那么ab的最大值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7.等于()

A.B.C.D.

【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分析】直接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即可.

【解答】解:由cos=cos(672π+)=cos=.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诱导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8.已知函数.关于f(x)的性质,给出下面四个判断:

①f(x)的定义域是R;

②f(x)的值域是R;

③f(x)是减函数;

④f(x)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y=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类比y=的性质可判定.

【解答】解: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y=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所以值域为{y|y≠0};单调减区间为(﹣∞,0),(0,+∞);对称中心为(1,0)

故④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称性,属于基础题.

19.如果圆C:(x﹣a)2+(y﹣3)2=5的一条切线的方程为y=2x,那么a的值为()

A.4或1 B.﹣1或4 C.1或﹣4 D.﹣1或﹣4

【考点】圆的切线方程.

【分析】由题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即可求出a的值.

【解答】解:由题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a=﹣1或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

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认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设从二0一一年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一年比上一年都增长p%.下面给出了依据“到二0二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列出的关于p的四个关系式:

①(1+p%)×10=2;

②(1+p%)10=2;

③lg(1+p%)=2;

④1+10×p%=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设从二0一一年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一年比上一年都增长p%.则由到二0二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可得:(1+p%)10=2;进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设从二0一一年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每一年比上一年都增长p%.

则由到二0二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可得:

(1+p%)10=2;

正确的关系式为②;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为载体,考查了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难度基础

21.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4场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图所示.v1,v2分别表示甲、乙二人的平均得分,s1,s2分别表示甲、乙二人得分的方差,那么v1和v2,s1和s2的大小关系是()

A.v1>v2,s1>s2B.v1<v2,s1>s2C.v1>v2,s1<s2D.v1<v2,s1<s2

【考点】茎叶图.

【分析】由茎叶图先求出平均数,再计算方差.

【解答】解:由茎叶图性质得:

V1==14,

V2==13,

S1= [(9﹣14)2+(13﹣14)2+(14﹣14)2+(20﹣14)2]=,

S2= [(8﹣13)2+(9﹣13)2+(13﹣13)2+(22﹣13)2]=.

∴V1>V2,S1<S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的比较,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茎叶图的性质的合理运用.

22.已知直线m,n,l,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在①中,m∥β或m?β;在②中,m与n相交、平行或异面;在③中,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n∥β;在④中,n∥α或n?α.

【解答】解:由直线m,n,l,平面α,β,知:

在①中,m∥β或m?β,故①错误;

在②中,m与n相交、平行或异面,故②错误;

在③中,,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n∥β,故③正确;

在④中,n∥α或n?α,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的合理运用.

23.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x2<ax+b的解集是{x|1<x<3},那么b a等于()

A.﹣81 B.81 C.﹣64 D.64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的值,再计算b a的值.

【解答】解:不等式x2<ax+b可化为

x2﹣ax﹣b<0,

其解集是{x|1<x<3},

那么,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得a=4,b=﹣3;

所以b a=(﹣3)4=8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以及指数的计算问题,是基础题目.

2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是()

A.三棱锥B.四棱锥C.三棱柱D.四棱柱

【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

【分析】由三视图可得,直观图为正方体中的一个正四面体,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三视图可得,直观图为正方体中,面上对角线构成的一个正四面体,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直观图的转化,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比较基础.

25.“远望嵬嵬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碗灯?”源自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詳註比纇算法大全》,通过计算得到的答案是()

A.2 B.3 C.4 D.5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析】设尖头a盏灯,根据题意由上往下数第n层有2n﹣1a盏灯,由此利用等比数列性质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设尖头a盏灯,

根据题意由上往下数第n层有2n﹣1a盏灯,

所以一共有(1+2+4+8+16+32+64)a=381盏灯,

解得a=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合理运用.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5分)

26.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底面ABC,AC⊥CB,点M和N分别是B1C1和BC的中点.

(1)求证:MB∥平面AC1N;

(2)求证:AC⊥MB.

【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分析】(1)证明MC1N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1N∥MB,即可证明MB∥平面AC1N;

(2)证明AC⊥平面BCC1B1,即可证明AC⊥MB.

【解答】证明:(1)证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因为点M,N分别是B1C1,BC的中点,

所以C1M∥BN,C1M=BN.

所以MC1NB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N∥MB.

因为C1N?平面AC1N,NB?平面AC1N,

所以MB∥平面AC1N;

(2)因为CC1⊥底面ABC,

所以AC⊥CC1.

因为AC⊥BC,BC∩CC1=C,

所以AC⊥平面BCC1B1.

因为MB?平面BCC1B1,

所以AC⊥MB.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7.已知函数,其中ω>0,x∈R.

(1)f(0)=;

(2)如果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时,求f(x)的最大值.

【考点】三角函数的最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分析】(1)直接计算可得结论;

(2)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f(x)的最大值.

【解答】解:(1).…(2分)

故答案为:.

(2)因为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ω>0,

所以.解得ω=2.

所以.

因为,

所以.

可得.

所以当时,f(x)的最大值是1.…(5分)

【点评】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8.已知数列{a n},.

(1)判断数列{a n}是否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

【考点】数列的求和.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反例判断即可.

(2)通过数列的项数分别求解数列的和即可.

【解答】解:(1)a2﹣a1=1,a8﹣a7=7﹣8=﹣1,数列不是等差数列.…(1分)

(2)解:①当n≤7时,=.

②当n>7时,==.…(5分)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判断,考查计算能力.

29.已知点P(﹣2,2)在圆O:x2+y2=r2(r>0)上,直线l与圆O交于A,B两点.

(1)r=2;

(2)如果△PAB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求直线l的方程.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1)利用点P(﹣2,2)在圆O:x2+y2=r2(r>0)上,即可求出r;

(2)利用弦长公式,即可求直线l的方程.

【解答】解:(1)∵点P(﹣2,2)在圆O:x2+y2=r2(r>0)上,

∴r=2.…(1分)

(2)因为△PAB为等腰三角形,且点P在圆O上,

所以PO⊥AB.

因为PO的斜率,

所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x+m.

由得2x2+2mx+m2﹣8=0.△=4m2﹣8×(m2﹣8)=64﹣4m2>0,

解得﹣4<m<4.

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可得.

所以.

解得m=±2.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y+2=0,x﹣y﹣2=0.…(5分)

【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方程,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30.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进行了糖块溶于水的实验:将一块质量为7克的糖块放入一定量的水中,测量不同时刻未溶解糖块的质量,得到若干组数据,其中在第5分钟末测得未溶解糖块的质量为3.5克.联想到教科书中研究“物体冷却”的问题,小明发现可以用指数型函数S=ae﹣kt(a,k是常数)来描述以上糖块的溶解过程,其中S(单位:克)代表t分钟末未溶解糖块的质量.

(1)a=7;

(2)求k的值;

(3)设这个实验中t分钟末已溶解的糖块的质量为M,请画出M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的草图,并简要描述实验中糖块的溶解过程.

【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2018年高中数学会考题

2018年高中数学会考题

2018届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模拟考试(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籍号、科考号、试卷科目等项目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题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试卷满分为120分。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3.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都必须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选择题答案写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第1-10每小题3分,第11-15 每小题4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0,2},{|02}M N x x ==≤<,则M ∩N 等于 ( ) A .{0,1,2} B .{0,1} C .{0,2} D .{0}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若 ac>bc , 则 a>b B .若a 2>b 2,则a>b C .若a>b,c<0,则 a+c

C .65π D .32π 4.已知奇函数()f x 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 最小值为5,那么函数()f x 在区间 [-7,-3]上( ) A .是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B .是减 函数且最大值为-5 C .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D .是增 函数且最大值为-5 5. 函数2 ()1log f x x =-的零点是( ) A. 1 B. (1,1) C. 2 D. (2,0) 6.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3 2 a =,则12345 a a a a a = ( ) A. 8 B. 16

2019贵州省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题

105 20佃年贵州省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 共6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3 A. {1,2, 4, 5, 7} B. {3,4, 5} C ?{5} D. {2,5} 3.函数f 0? =石二 1的定义域是 () A. ?∣-≥i} B. C.嗚CX D.阖以壬 4直线y = 3x 6在y 轴上的截距为() A. -6 B. -3 C. 3 D. 6 2 2 X_ 一匕=1 5双曲线42 32 的离心率为 B. 2 C. D. 2 2.设集合A={1,2, 5,7},B={2,4,5},则 AUB = 1. Sin 150;的值 为

9. 若a0 D. ∣a ∣>∣b ∣ 11已知数列 2n}满足a 1 =1,a n 卑=3a n +1,贝U a 3 = A. 4 B. 7 C. 10 D. 13 f (X ) = kx 1为R 上的增函数,则实数 k 的值为() A. (-: , 2) B.(- 2, :) C. (-: , 0) D. (0,二) 14.已知y =f (χ)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釘-kiflF =( A. 2 B. 1 C. 0 D. -1 15.已知 ABC 中,且 A = 60° , B = 30° ,b =1,则 a = () 16.不等式(x-3)(x P 0的解集是() 12.抛物线 2 y =4X 的准线方程为 A. x=4 B. x=1 C. x=-1 D. x=2 13.若函数 A. 1 B. -2 C. 3 D. 6 A. {x -5 X 3} B. {xx -5,或 X 3} C. {x-3c X v5} D. {xx -3,或 X 5}

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数学试卷

2018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数 学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1}A =-,{1,3}B =,那么集合A B 等于 A .{1}- B .{1} C .{1,1}- D .{1,0,1,3}- 2.不等式220x x +-<的解集为 A .{|21}x x -<< B .{|12}x x -<< C .{|2x x <-或1}x > D .{|1x x <-或2}x > 3.已知向量(1,2)=-a ,(2,)y =b ,且 //a b ,那么 y 等于 A .4- B .1- C .1 D .4 4.给出下列四函数: ①21y x =-+; ②y =; ③2log y x =; ④3x y = 其中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的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把函数cos 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6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A .sin()6y x π=+ B .sin()6y x π=- C .cos()6y x π=+ D .cos()6y x π=- 6.123log 94+等于 A . 52 B .72 C .4 D .5

7.某校高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50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学生550人,高二年级有学生450人.为了解学生参加读书活动的情况,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高三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A .90 B .100 C .110 D .120 8.已知数列{}n a 满足12n n a a --=(n N *∈,2n ≥),且11a =,那么3a 等于 A .3- B .1- C .3 D .5 9.已知5sin 13 α=,那么sin()πα-等于 A .1213- B .513 - C .513 D .1213 10.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那么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S 的值是 A .12 B .19 C .22 D .32 11.已知0a >,那么4a a +的最小值是 A .1 B .2 C .4 D .5 12.已知4sin 5 α= ,那么cos 2α等于 A .2425- B .725- C .725 D .2425 13.当实数x ,y 满足条件102200x y x y y --≤??++≥??≤?时,z x y =+的最大值为 A .2- B .1- C .1 D .2 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3 B .33 C .6 D .315.在ABC ?中,3a =,2b =,60A =?,那么sin B 的值为 A .13 B . 33 C .23 D .63

2017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春季会考数学试题 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一、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5,3,1,8,6,5,3==B A ,那么A B U 等于( ) A. {}8,6,5,3,1 B. {}8,6 C. {}5,3 D. {}8,6,1 2. 平面向量a ,b 满足b=2a 如果a )1,1(=,那么b 等于( ) A. )2,2(- B. )2,2(-- C. )2,2(- D. )2,2( 3. 已知函数)1lg()(-=x x f ,那么) (x f 的定义域是 ( ) A R B {}1φx x C {}1 ≠x x D {}0≠x x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集合体的体 左视图 俯视图

积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5.如果0φa ,那么 21++ a a 的最小值为( ) A. 2 B. C. 3 D. 4 6.已知过两点),4(),1,1(a B A -的直线斜率为1,那么a 的值是( ) A. 6- B. 4- C. 4 D. 6 7. 6 5tan π 等于( ) A .1-; B .33- ; C .2 2; D .1. 8.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的图像是一条连续不断地曲线,且有部分对应值如表所示,那么函数)(x f 一定存在零点的区间是( ) A. )1,(-∞ B. )2,1( C. )3,2( D. ),3(+∞ 9.函数 x y 1= ,2x y =,x y 3=,x y 2log =中,在区间),0(+∞上单调递 减的是( ) A x y 1= B 2x y = C x y 3= D x y 2log = 10.已知直线02=--y x 与直线0=+y mx 垂直,那么m 的值是( )

云南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云南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考生注意]:考试用时100分钟,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涂。 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 ( ) m{2}AB?{0,m,3}BA?{1,2}? A.-1 B.0 C.2 D.3 5???已知2. )的值是(是第二象限的角,则?sin,cos13125512 ?B. ? DC. . A.133212113.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8. A. 12 B3232. C. D35

2( ) 函数4.的定义域为x?x8?f(x). [0,8])B,0]. (??[8,??A . (0,8))D??,0)(8,??C. ( 2loglog?6( ) 5. 的值为3222 D.. ?1 1 C. ? B. A b//且a(n,?1),?a?(5,m),bnm) 6. 若向量的关系是(,则与 0n?m ?5n?m5 .A mn??050 .B mn???50D.C. ,那么它的侧面积等于,高为47.如果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 21 .D 2 A. 4 .B 20 .C 16y x)的值是(,则输出2的值为运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8. A. 2 B. 1 C. 2或1 D. -2

3)(9.函数的图象x??f(x)x关于轴对称B. A. 关于原点对称y 轴对称D. 关于对称 C.关于直线x?y x1??)的值是(10.已知,则 ??sin cos237227 . D. B. C A. ??9999之间线性关系的强来衡量两个变量11.统计中用相关系数yx,r)弱。下列关于的描述,错误的是(ry和yxx和当为负时,表明变量负相关 A. 当为正时,表明变量B. 正相关rr如果,那么负相关很强 D. . 如果,那么正相关很强 C0.1][r?[0.75,1]?1,?r??) 函数12.的最小正周期是( )?y?2sin(2x2???? D. C. A. B. 242次月考数学成绩用折线图表示如图,根据折线图,13. 某校高三年级甲、乙两名同学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北京夏季高中会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数 学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1,2,3}U =,集合{1,2}A =,那么U A e等于 A .{1} B .{2} C .{3} D .{1,2} 2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是 A .三棱锥 B .四棱锥 C .圆台 D .圆锥 3.点(1,1)-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 A . 12 B . 32 C D . 4.lg 2lg5+等于 A .0 B .lg 3 C .lg 7 D .1 5.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如果(1)2f =-,那么(1)f -等于 A .2- B . 1- C .1 D . 2 6.如果幂函数y x α =的图象经过点1 (2, )4 ,那么α等于 A .2- B .2 C .12 - D . 12

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做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活动,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统计调查活动,其中涉及到以下一些步骤: ①处理和分析数据;②发放问卷并收集问卷的数据;③确定抽样方法;④编制调查问卷;⑤依据数据提出调整建议.执行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 .③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⑤ 8.在区间[1,2]-内随机选一个实数x ,该实数恰好在区间[0,1]内的概率是 A . 14 B . 13 C .12 D .23 9.如果向量(2,)a m =- ,(1,5)b = ,且13a b ?= ,那么实数m 等于 A .9- B .3- C .3 D .9 10.已知函数()sin f x a x =?,如果()f x 在区间π [0, ]2上的最大值为3,那么a 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11.π sin ( )2 θ+等于 A .sin θ B .sin θ- C .cos θ D .cos θ- 12.圆心为(1,1),且经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A .22(1)(1)2x y -+-= B .22(1)(1)4x y -+-= C .22(1)(1)2x y +++= D .22(1)(1)4x y +++= 13.在△ABC 中,30A ∠=?,2AC =,BC =,那么sin B 等于 A . 2 B . 4 C . 2 D . 4 14.函数2 ()(0)2x f x x x = +>的最小值是 A .1 B .2 C . 52 D .4 15.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是 A .4π B .8π C .12π D .16π 16.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32a =-,那么12345a a a a a ????的值为 A .32- B .8- C .16 D .64 1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n S =-,那么4a 的值为 A .1 B .2 C .4 D .8

2017北京·春季·会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2017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分析版)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1},B={1,﹣1,3},那么A∩B=等于() A.{﹣1}B.{1}C.{﹣1,1}D.{1,﹣1,3} 2.已知向量,那么等于() A. B.C.D. 3.已知向量,,且,那么x的值是()A.﹣3 B.3 C.D. 4.某小学共有学生2000人,其中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00,400,400,300,300,200.为做好小学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一年级学生的人数为()A.120 B.40 C.30 D.20 5.已知点A(2,m),B(3,3),直线AB的斜率为1,那么m的值为()A.1 B.2 C.3 D.4 6.直线x+2y﹣4=0和直线2x﹣y+2=0的交点坐标是() A.(2,0)B.(2,1)C.(0,2)D.(1,2) 7.已知向量满足,,且和夹角为30°,那么等于() A.1 B.C.3 D. 8.在△ABC中,a=2,c=1,∠B=60°,那么b等于() A.B.C.1 D. 9.如果直线l1:2x﹣y﹣1=0和直线l2:2x+(a+1)y+2=0平行,那么a等于()A.﹣2 B.﹣1 C.1 D.2 10.当x∈[0,2π]时,函数y=sinx的图象和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为()A.0 B.1 C.2 D.3 11.已知f(x)=log3x,f(a)>f(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a>2}B.{a|1<a<2}C.D. 1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B.C.D. 13.等于() A.B.C.D. 14.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三个不同的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③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④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B.②C.③D.④ 15.在“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宣传活动中,从甲、乙、丙三位同学中任选两人介绍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那么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为()A.1 B.C.D. 16.如果a+b=1,那么ab的最大值是() A.B.C.D.1 17.等于() A.B.C.D. 18.已知函数.关于f(x)的性质,给出下面四个判断: ①f(x)的定义域是R;

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精选文档

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数 学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1}A =-,{1,3}B =,那么集合A B 等于 A .{1}- B .{1} C .{1,1}- D . {1,0,1,3}- 2.不等式220x x +-<的解集为 A .{|21}x x -<< B .{|12}x x -<< C .{|2x x <-或1}x > D .{|1x x <-或2}x > 3.已知向量(1,2)=-a ,(2,)y =b ,且∥a b ,那么y 等于 A .4- B .1- C .1 D .4

4.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2 1y x =-+; ②y = ③2log y x =; ④3x y =. 其中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的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把函数cos 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6 π 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A .sin()6 y x π=+ B .sin()6 y x π=- C .cos()6 y x π=+ D .cos()6 y x π=- 6. 12 3log 94+等于 A . 52 B . 72 C .4 D .5 7.某校高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50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学生550人,高二年级有学生450 人.为了解学生参加读书活动的情况,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高三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A .90 B .100 C .110 D .120 8.已知数列{}n a 满足12n n a a --=(2),n n *∈N ≥,且11a =,那么3a 等于

201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

201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题 考生须知1. 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 本试卷共7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7个 小题(共81分);第二部分为解答题,4个小题(共19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1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12} ,, = A,{123} ,, = B,那么集合I A B等于 A.{0}B.{12} ,C.{123} ,, D.{01,2,3} , 2. 已知向量(12) , =- a,(2) , =m b,且⊥ a b,那么m等于 A.4-B.1-C.1D.4 3.不等式2230 +-> x x的解集为 A. {} 31 -<< x x B. {} 13 -<< x x C. {} 31 或 <-> x x x D. {} 13 或 <-> x x x 4.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如果输入a,b,c的值 分别是3,1,9,那么输出S的值是 A. 2 B. 2 C. 33 D. 9

5.要得到函数sin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6 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 6. 22 ()log 22 -+等于 8.sin 45cos15cos 45sin15-o o o o 等于 9.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2y x =; ②3=y x ; ③1= +y x ; ④=x y e . 其中偶函数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某校共有学生1000人,其中男生600人,女生400人. 学校 为检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统一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库(简称“CIMS 系统”) 中随机选取参加测试的学生. 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30的样本进行测试,那么应抽取女生的人数为 A. 12 B. 15 C. 18 D. 20 11.已知直线1l :210--=x y ,2l :20-+=ax y ,且1l ∥2l ,那么实数a 等

高中会考数学试卷(标准的)

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参考公式: 圆锥的侧面积公式Rl S π=圆锥侧,其中R 是圆锥的底面半径,l 是圆锥的母线长. 圆锥的体积公式S 3 1 V = 圆锥h , 其中S 是圆锥的底面面积,h 是圆锥的高. 第Ⅰ卷 (机读卷60分)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前 的字母按规定要求涂抹在“机读答题卡”第1—20题的相应位置上。 1. 设全集I {0,1,2,3}=,集合{0,1,2}M =,{0,2,3}N =,则=N C M I ( ) A .{1} B .{2,3} C .{0,1,2} D .? 2. 在等比数列}{n a 中,,8,1685=-=a a 则=11a ( ) A. 4- B. 4± C. 2- D. 2± 3. 下列四个函数中,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的是 ( ) A .3log y x = B .3x y = C .12 y x = D .1y x = 4. 若5 4sin = α,且α为锐角,则 αtan 的值等于 ( ) A . 5 3 B .53- C .34 D .34- 5.在ABC ?中,,4 ,2,2π = ∠= =A b a 则=∠B ( ) A. 3π B. 6π C. 6π或65π D. 3 π或32π 6. 等差数列{}n a 中,若99=S ,则= +65a a ( ) A.0 B.1 C.2 D.3 7. 若b a c b a >∈,R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b a 1 1< B.22b a > C.1122 +>+c b c a D.||||c b c a > 8. 已知二次函数2()(2)1f x x =-+,那么 ( ) A .(2)(3)(0)f f f << B .(0)(2)(3)f f f << C .(0)(3)(2)f f f << D .(2)(0)(3)f f f <<

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兴仁县民族中学高二数学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1,2,3,4,5,6,7,8U =,集合{}2,4,6,8A =,{}1,2,3,6,7B =,则 =)(B C A U I ( ) A .{}2,4,6,8 B .{}1,3,7 C .{}4,8 D .{}2,6 2 0y -=的倾斜角为( ) A .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3 .函数y = ) A .(),1-∞ B .(],1-∞ C .()1,+∞ D .[)1,+∞ 4.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7场比赛,他们所有比赛得分的情 况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 ) A .14、12 B .13、12 C .14、13 D .12、14 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A 的距离小于1的概率为( ) A . 4π B .14π- C .8π D .18 π- 6.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o ,且1==a b ,则-a b 等于( ) A .1 B C .2 D .3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2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2 12cm π B. 2 15cm π C. 224cm π D. 2 36cm π 主视图 6 侧视图 图2 图1

8.若23x <<,12x P ?? = ??? ,2log Q x =,R x =, 则P ,Q ,R 的大小关系是( ) A .Q P R << B .Q R P << C .P R Q << D .P Q R << 9.已知函数()2sin()f x x ω?=+0,2πω?? ?>< ?? ?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A .10()2sin 11 6f x x π??=+ ? ?? B .10()2sin 11 6f x x π??=- ??? C .()2sin 26f x x π??=+ ??? D .()2sin 26f x x π??=- ?? ? 10.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①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②最大角是 最小角的2倍,则这个三角形最小角的余弦值为( ) A . 378 B .3 4 C .74 D .18 11.在等差数列{}n a 中, 284a a +=,则 其前9项的和9S 等于 ( ) A .18 B .27 C .36 D .9 12.函数x e x f x 1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21,0( B .)1,21( C .)2 3,1( D .)2,23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圆心为点()0,2-,且过点()14,的圆的方程为 . 14.如图4,函数()2x f x =,()2 g x x =,若输入的x 值为3, 则输出的()h x 的值为 . 15.设不等式组0,02036x y x y x y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若直线0kx y k -+=上存在区域D 上的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若函数()()()2 213f x a x a x =-+-+是偶函数,则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 为 . 1 O x y 1112 π图3 否 是 开始 ()()h x f x = ()() f x g x >输 出 输入x 结束 ()()h x g x = 图4

2017年山东省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

2017年山东省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 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 的位置上. 2. 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到底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II 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 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l. 已知集合{}1,1A =-,全集{}1,0,1U =-,则U C A = A. 0 B. {}0 C. {}1,1- D. {}1,0,1- 2. 六位同学参加知识竞赛,将每位同学答对题目的个数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 19 B. 20 1 8 9 9 C. 21 D. 22 2 0 1 2 3. 函数ln(1)y x =-的定义域是

A. {|1}x x < B. {|1}x x ≠ C. {|1}x x > D. {|1}x x ≥ 4. 过点(1,0)且与直线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A. 1y x =-- B. 1y x =-+ C. 1y x =- D. 1y x =+ 5. 某班有42名同学,其中女生30人,在该班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4名同学,应该取男生的人数为 A. 4 B. 6 C. 8 D. 10 6. 与向量(3,2)=-a 垂直的向量是 A. (3,2)- B. (23)-, C. (2,3) D. (3,2) 7. 0000sin 72cos 48cos72sin 48=+ A. 2- B. 2 C. 12- D. 12 8. 为得到函数3sin()12=- y x π的图象,只需将函数3sin =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 π个单位 C.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2 π个单位 9. 已知向量a 与b 满足||3a =,||4b =,a 与b 的夹角为23 π,则a g b = A. 6- B. 6 C. - 10. 函数2cos 1([0,2])=+∈y x x π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0,2]π B. [0,]π C. [,2]ππ D. 3[,]22 ππ 11. 已知,(0,)16∈+∞=,x y xy ,若+x y 的最小值为 A. 4 B. 8 C. 16 D. 32 12. 已知()f x 为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f x x ,则(1)-=f A. 2 B. 1 C. 0 D. 2- 13. 某人连续投篮两次,事件“至少投中一次”的互斥事件是 1 1

小学毕业会考数学试卷[优质版]

小学毕业会考数学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一、冷静思考,正确填空。(30分,每小题2分) 1、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所指的西部地区的面积大约是685000平方千米,此数可以写作()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整面积的()℅(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三个不同的的质数(单位:厘米),体积是114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 3、已知右图中正方体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 面积是()平方厘米。 4、通常在银行里存入了800元用()表示,-1000元 表示()。 5、三角形内角和是(),六边形的内角和是()。 6、甲数=a×b,乙数=a×c(a、b、c为不同的质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 数是()。() 7、7.5折=()℅= ------------- =()÷12=():() () 8、分母是11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9、最高位是亿的整数是()位数,最低位是千分之一的小数是()位数。 10、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8厘米、6厘米、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进行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1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13、某小组1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是:92、133、234、92、128、92、116、225、125、92、92、235、16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14、1.6小时=()分 30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5、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向上,那么投掷第四次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进行。() 2、5100÷500=51÷5=10……1 () 3、钟面上分针走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4、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周长都不变。() 5、用两枚五角的硬币同时抛掷空中,结果是一枚数字朝上、一枚数字朝下的可能性约占总次数的50%。()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在一个圆柱形容器里,倒入水的高度和水的体积()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12、15、10、15、12、18、12”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

北京市2017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习题.docx

北京市 2017 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数学试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 ﹣1,1 ,B= 1,﹣ 1,3 ,那么 A ∩B=等于( ) { } { } A . { ﹣1B . { 1 C . ﹣1,1 D . 1,﹣ 1 ,3 } } } { } { 2.已知向量 ,那么 等于( ) A . B . C . D . 3.已知向量 , ,且 ,那么 x 的值是( ) A .﹣ 3 B .3 C . D . 4.某小学共有学生 2000 人,其中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 400,400,400,300,300,200.为 做好小学放学后 “快乐 30 分”活动,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 200 的样本进行调查,那 么应抽取一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 A .120 B .40 C . 30 D .20 5.已知点 A ( 2, m ), B (3,3),直线 AB 的斜率为 1,那么 m 的值为( ) A .1 B .2 C . 3 D .4 6.直线 x+2y ﹣4=0 与直线 2x ﹣y+2=0 的交点坐标是( ) A .( 2, 0) B .( 2,1) C .( 0,2) D .( 1,2) 7.已知向量 满足 , ,且 与 夹角为 30°,那么 等于( ) A .1 B . C . 3 D . 8.在△ ABC 中, a=2,c=1,∠ B=60°,那么 b 等于( ) A . B . C . 1 D . 9.如果直线 l 1: 2x ﹣ y ﹣1=0 与直线 l 2: 2x (a 1) y 2=0 平行,那么 a 等于( ) + + + A .﹣ 2 B .﹣ 1 C . 1 D .2 10.当 x ∈ 0,2π 时,函数 y=sinx 的图象与直线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 ] A .0 B .1 C . 2 D .3 11.已知 f ( x ) =log 3x ,f (a )> f (2),那么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 a a >2 } B . a 1< a <2 } C . D . | { |

年北京市夏季会考数学试卷

2018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已知集合{1,0,1}A =-,{1,3}B =,那么集合A B 等于 A. {1}- B. {1} C. {1,1}- D . {1,0,1,3}- 2. 不等式220x x +-<的解集为 A. {|21}x x -<< B. {|12}x x -<< C. {|21}x x x <->或 D. {|12}x x x <->或 3. 已知向量a =(1,2)-, b = (2,)y ,且a // b ,那么y等于 A. 4- B. 1- C. 1 D. 4 4. 给出下列四个函数: ①21y x =-+ ②y = ③2log y x = ④3x y = 其中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的为 A. ① B.② C.③ D.④ 5. 把函数cos y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6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 A . sin()6y x π=+ B. sin()6y x π=- C. cos()6y x π=+ D. cos()6y x π=- 6. 1 23log 94+等于 A. 52 B. 72 C . 4 D. 5 7. 某校高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50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学生550人,高二年级有学生450人,为了解学生参加读书活动的情况,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高三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A. 90 B . 100 C . 110 D. 120 8.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n n a a n N n *--=∈≥,且11a =,那么3a 等于 A. 3- B. 1- C. 3 D . 5

北京市2017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北京市2017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数学试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1},B={1,﹣1,3},那么A∩B=等于() A.{﹣1}B.{1}C.{﹣1,1}D.{1,﹣1,3} 2.已知向量,那么等于() A. B.C.D. 3.已知向量,,且,那么x的值是() A.﹣3 B.3 C.D. 4.某小学共有学生2000人,其中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400,400,400,300,300,200.为做好小学放学后“快乐30分”活动,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一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A.120 B.40 C.30 D.20 5.已知点A(2,m),B(3,3),直线AB的斜率为1,那么m的值为() A.1 B.2 C.3 D.4 6.直线x+2y﹣4=0与直线2x﹣y+2=0的交点坐标是() A.(2,0)B.(2,1)C.(0,2)D.(1,2) 7.已知向量满足,,且与夹角为30°,那么等于() A.1 B.C.3 D. 8.在△ABC中,a=2,c=1,∠B=60°,那么b等于() A.B.C.1 D. 9.如果直线l1:2x﹣y﹣1=0与直线l2:2x+(a+1)y+2=0平行,那么a等于() A.﹣2 B.﹣1 C.1 D.2 10.当x∈[0,2π]时,函数y=sinx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11.已知f(x)=log3x,f(a)>f(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A.{a|a>2}B.{a|1<a<2}C.D. 12.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 }{}2,1,3,2,1==A U ,那么A C U 等于( ) A. { }1 B. {}2 C. {}3 D. {}2,1 2.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是( A. 三棱锥 B. 四棱锥 C. 圆台 D. 圆锥 3.点)1,1(-到直线01=-+y x 的距离是( ) A .21; B .2 3; C .22; D .223.4. 5lg 2lg +等于 A. 0 B. 3lg C. 7lg D. 1 5. 已知)(x f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如果2)1(-=f ,那么)1(-f 等于( ) A. 2- B. 1- C. 1 D. 2 6.如果幂函数αx y =的图像经过点)4 1,2(,那么α等于( ) A. 2- B. 2 C. 21- D. 2 1 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做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活动,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调查活动,其中涉及到以下一些步骤:①处理和分析数据;②发放问卷并收集问卷的数据;③确定抽样方法;④编制调查问卷;⑤依据数据提出调整建议。执行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 ③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⑤

8.在区间]2,1[-内随机选一个实数,该实数恰好在区间]1,0[内的概率是 A. 41 B. 31 C. 21 D. 3 2 9.如果向量a ),2(m -=,b )5,1(=,且a ?b 13=,那么实数m 等于( ) A. 9- B. 3- C. 3 D. 9 10.已知函数x a x f sin )(?=,如果)(x f 在区间]2,0[π 上得最大值为3,那么a 的值 为( ) A. 0 B. 1 C. 2 D. 3 11. )2 sin(θπ +等于( ) A. θsin B. θsin - C. θcos D. θcos - 12.圆心为)1,1(,且经过原点的圆的方程式( ) A .2)1()1(22=-+-y x ; B .4)1()1(22=-+-y x ; C .2)1()1(22=+++y x ; D .4)1()1(22=+++y x . 13. 在ABC ?中,如果2,2,300===∠BC AC A ,那么角B sin 等于:( ) A. 22 B. 42 C. 2 6 D. 43 14.函数)0(22)(φx x x x f += 最小值为( ) A. 1 B. 2 C. 2 5 D. 4 15.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是( ) A. π4 B. π8 C. π12 D. π16 16.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3-=a ,那么54321a a a a a ????( ) A .32- B .8- C .16 D .64 17.首都博物馆是一座规模宏大、展览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为迎接某校高一年级全体同学的餐馆,该馆准备从甲、乙、丙、丁这4名优秀讲解员中随机选取2名承担讲解任务,那么选取2人中含有甲的概率是( ) A. 41 B. 31 C. 21 D. 32

【高中会考】2019年6月 高中数学会考标准试卷(含答案)

高中数学会考标准试卷 ( 参考公式: 圆锥的侧面积公式Rl S π=圆锥侧,其中R 是圆锥的底面半径,l 是圆锥的母线长. 圆锥的体积公式S 3 1 V = 圆锥h , 其中S 是圆锥的底面面积,h 是圆锥的高. 第Ⅰ卷 (机读卷60分)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涂抹在“机读答题卡”第1—20题的相应位置上。 1. 设全集I {0,1,2,3}=,集合{0,1,2}M =,{0,2,3}N =,则=N C M I I ( ) A .{1} B .{2,3} C .{0,1,2} D .? 2. 在等比数列}{n a 中,,8,1685=-=a a 则=11a ( ) A. 4- B. 4± C. 2- D. 2± 3. 下列四个函数中,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的是 ( ) A .3log y x = B .3x y = C .12 y x = D .1y x = 4. 若5 4 sin = α,且α为锐角,则αtan ( ) A .5 3 B .53- D .34- 5.在ABC ?中,,4 ,2,2π = ∠= =A b a 则=∠B ( ) A. 3π B. 6π C. 6π或65π D. 3 π或32π 6. 等差数列{}n a 中,若99=S ,则= +65a a ( ) A.0 B.1 C.2 D.3 7. 若b a c b a >∈,R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b a 11< B.22b a > C.1 122 +>+c b c a D.||||c b c a > 8. 已知二次函数2()(2)1f x x =-+,那么 ( ) A .(2)(3)(0)f f f << B .(0)(2)(3)f f f << C .(0)(3)(2)f f f << D .(2)(0)(3)f f f << 9.若函数()35 1 9 1 x x f x x x +≤?=? -+>?,则()f x 的最大值为( ) A .9 B .8 C .7 D .6 10.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