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汉荣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推荐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推荐的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李汉荣经典散文作品推荐:牛的写意天空中飘不完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
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而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
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大而黑的眼睛。
牛,其实是很妩媚的。
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
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
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响声,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起的战争,神情有些惶恐和歉疚。
当夕阳“咣当”一声从牛角上坠落,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光。
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
这时候,我们恍若置身于远古的一个美丽残酷的传说中。
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
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耀而造作,充满了人间的狂妄和*诈。
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
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
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
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不披露的秘密。
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
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从海边攀缘到群山之颠。
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过,我随意摘取一片草叶,都能嗅到千万年前牛的气息,听见那认真咀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欣赏李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散文佳作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李汉荣著名散文作品欣赏:又见南山我是山里人。
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
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次于毛主席)。
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忽然书页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
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
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
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
后来,就逃跑般地离开了山。
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莽原和思想的大海。
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
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老婆呀、情人呀、儿子呀、房子呀、车子呀、哥儿们呀、见闻呀、黄段子呀,已经到来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可是,闭起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虚。
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
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李汉荣作品阅读训练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当代作家。
亚洲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签约作家。
1995年-199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师从当代著名学者、美学家和诗评家谢冕教授。
曾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委员,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任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2011年当选汉中市作家协会主席。
月光下的探访李汉荣①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澄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苹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
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羊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
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于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
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 ,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
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
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
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口的绿色饮料?④我来到山顶西侧的边缘,一片树林寂静地守着月色。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欣赏] 李汉荣李汉荣,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李汉荣抒情散文佳作欣赏:野河河在无人烟的地方流着。
喂养一些野草、野花、野兔、野鹿,以及很野很野的风景。
这是一条无人垂钓和捕捞的河。
鱼们游在自己的家里,不安全来自它们内部,与烹调无关。
鳖长得很大,放心地上岸晾晒它们的盔甲,一如隐士晾晒古老的经书。
树随意长着。
笔直的、弯曲的,高接云天的大树和不思进取的灌木,纷然杂陈、互相衬托,各自都不识自己的魅力,只顾欣赏对方的魅力,最后大家都有了魅力。
成材与不成材是林子外面的看法,树,只欣赏对方身上的叶子。
花可以开在任何地方,水走到哪里就追到哪里,于是蜜蜂和蝴蝶都有了飞行的路线。
花停下的地方,聚集了更多的花。
这里是河湾,水徘徊的时候,春天就显出更多的妩媚。
野鹿来到河边饮水,为自己美丽的影子忧愁,难怪它总是横遭追捕。
它想象,水的深处,是否有一片安静的林子,使它能躲过那凶残的牙齿?鹿望着河水发呆,河水也望着鹿发呆。
一些石头横七竖八地守在河边,或卧、或蹲、或静、或动,或黑、或白,或丑、或俊,全都憨厚慈祥,时间一直沉默。
河心的石头,制造了许多旋涡和泡沫,自己却一无所知。
水鸟来了,许多鸟都来了。
鹦鹉发现自己太小了,与天空不般配,却正适合自己管理自己。
鹤惊讶于自己的白,羡慕乌鸦的黑;乌鸦惊异于自己的黑,羡慕鹅的白。
它们都从水里发现了自己,它们全都想变成对方。
河水哗哗地笑着,打断了它们的胡思乱想;也无黑,也无白;也无大,也无小,都是好影子。
水草茂密,安静地铺张着远古的绿色。
荒芜于晚风中摇曳,无数温柔的箭镞,射向岁月、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忽然,前面出现了桥。
先是水桥,有汲水的女子从桥上走过,流水捧起她害羞的身影;她缓缓地走向鸡鸣鸟唱的村庄,走向静静升起的炊烟。
李汉荣诗词欣赏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里,选取了几首李汉荣的诗词作品进行欣赏。
1.《井绳》井绳是一条路,从地心通向天空,父亲用绳子,拴住我的童年,晃晃悠悠。
我长大了,井绳还是那条井绳,我却无法回到过去。
这首诗通过对井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对孩子说》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能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
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
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
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
为此,感恩和忏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这首诗通过对孩子成长的描述,传递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感恩的思考。
3.《停靠点》生命是一条河流,我们都是河流的孩子。
河流的源头是母亲的怀抱,终点是大海,是归宿。
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在风雨中,我们紧紧依靠。
彼此的手,彼此的心,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
在喜悦中,我们共同分享,彼此的笑,彼此的泪。
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在困惑中,我们互相安慰。
彼此的痛,彼此的苦,我们渴望找到那个停靠点。
在生命中,我们彼此陪伴,彼此的爱,彼此的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河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
这些诗词作品展示了李汉荣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和对生活、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李汉荣简介(一):李汉荣1958年生,著名诗人、散文家。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修改至今。
历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修改,陕西省政协委员,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驶向星空》、《母亲》、《想象李白》,散文集《与天地精神往来》等。
获各类奖项50余次。
作品入选近百部选集。
(二):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修改至今。
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即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而这也正是解答李汉荣作品艺术特色最重要的一把钥匙。
李汉荣最早追随泰戈尔,也受其影响。
作品充满哲理,抒情意味很浓,钟情于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笔下的春天、雨季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想象奇特,意境深邃,韵律幽雅,语言精美,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
海子死后的90年代末,李汉荣的诗和散文风格大变。
他一转身致力于散文创作。
李汉荣发挥散文家“材料扎实”、感悟深妙、语言清新缜密的长处,他的《南山》、《老屋》、《放牛》、《外婆的手纹》、《一碗清水》、《回忆父亲》、《对中医的一知半解》、《父亲和他用过的农具》、《凝视:母亲用过的。
》、《感念祖先》、《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溪水》、《采药人》、《野地》、《野河》、《山中访友》,《河床》、《地气》、《桥》、《倾听的夜晚》、《山中访友》等散文系列组章于诗意的抒写中显出细节的清晰、充实,情思的深挚、感人。
鸟阅读答案李汉荣【篇一:2014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之李汉荣作品】ss=txt>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当代作家。
亚洲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签约作家。
1995年-199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师从当代著名学者、美学家和诗评家谢冕教授。
曾任中学教师、司法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汉中日报》高级编辑,陕西省政协委员,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任汉中市文联副主席。
2011年当选汉中市作家协会主席。
月光下的探访李汉荣①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澄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
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苹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②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一派柔和,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
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羊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
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于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
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
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 ,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
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悯就释然了。
③我继续前行。
我看见几只蝴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
1.《山中访友》。
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3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
散文曾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资料卡片》、《中学生课处外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国散文精选》,《1998年中国散文精选》以及《散文选刊》编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0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国性年度选本。
2.《怀念母亲》。
季羡林(1911.8.6—2009.7.11)。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3.《穷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
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
外婆的手纹原文阅读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
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想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
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
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
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
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
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第一课.山中访友作者简介李汉荣(1958——),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
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多首,散文2000多篇,中短小说30余篇。
1982年毕业于陕西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任略阳县一中教师,调任略阳县司法局副局长,自愿辞官到略阳文化馆当馆员,后调至《汉中日报》社当编辑至今第二课.山雨作者简介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
“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散文家,诗人,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8月9日-1983年10月28日)。
专业作家,中国政协委员。
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作品2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第三课.草虫的村落作者简介郭枫,原名郭少鸣,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1933-2006)曾任《新地文学》双月刊社长兼总编辑。
高中时代,他在《宝岛文艺》发表长篇叙事诗《北方》即倍受文坛瞩目。
李汉荣寓言随笔李汉荣是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擅长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精通英语和法语,还参与过一些新闻脱口秀和教育节目。
他擅长写寓言,其中有许多不同的风格,有的充满智慧,有的充满喜悦,每一句都有深层含义。
李汉荣寓言随笔中有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真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特殊之处,感受每一个人的独特魅力。
就像他在《白鸽给邪恶王子》中写到的,“有时候,邪恶以及恐惧也可以给人以希望。
”这句话提醒我们,即使恐惧和邪恶也存在,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得希望和勇气。
此外,李汉荣寓言随笔中有许多有关努力和梦想的真理。
就像他在《海龟与乌龟》中写到的,“乌龟的速度慢,但它的坚持却比海龟更多。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实现梦想,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梦想。
此外,李汉荣的寓言随笔中还有许多有关修身齐家政治学的真理。
就像他在《羊毛和绒毛》中写到的,“人要以羊毛修身,以绒毛齐家,羊毛是安静而谦恭的,绒毛是勤奋而智慧的。
”句话告诉我们,修身齐家不仅需要有谦恭虚心的羊毛,还需要有勤奋智慧的绒毛。
最后,李汉荣的寓言随笔中也有许多有关友谊和慈善的真理。
就像他在《花瓣和毛毛虫》中写到的,“花瓣在毛毛虫的帮助下,变得更加美丽。
”这句话提醒我们,朋友之间不仅能互相学习,还应该好好帮助他人,做一些慈善事业,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李汉荣的寓言随笔可以说是一部精神宝典,他用简洁的寓言表述出一些深刻的道理,激励我们去探索生活的真谛,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惊喜,努力做出一些能够让自己更加精彩的事情。
让我们学习李汉荣的精神,去拥有一颗思考的心,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努力和智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梦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