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类蔬菜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76
茄果类蔬菜栽培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辣椒和茄子,在分类学上均属茄科植物。
茄果类蔬菜性喜温暖,不耐寒冷也不耐炎热,温度低于10℃时生长停滞,温度超过35℃,植株容易早衰;主要栽培期间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属于喜光、半耐干燥性蔬菜;幼苗生长缓慢,苗龄较长,要求进行育苗栽培;枝叶茂盛,茎节上也容易生不定根,适合进行再生栽培和扦插栽培;分枝较多,需要整枝打杈;栽培期长,产量高,对养分需求量大,特别是对磷钾肥的需求量比较大。
第一节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六月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等地,属茄科一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1.根根系发达,分布广而深。
移栽番茄的主要根群分布在0.3~0.6m的土层中,吸收力强。
生根能力强,较耐移植。
2.茎茎呈半直立性或蔓性,需支架栽培。
分枝能力强,几乎每一节上均能产生分枝,需要整枝。
茎上易生不定根,适合扦插繁殖。
3.叶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叶面上布满银灰色的茸毛。
4.花完全花,小型果品种为总状花序,每花序有花10余朵到几十朵;大型果为聚伞花序,着花5~8朵。
花小,色黄,为合瓣花冠,花药5~9枚,呈圆筒状,围住柱头。
自花授粉,花药成熟后向内纵裂,散出花粉。
个别品种或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雌蕊伸出雄蕊之外,造成异花授粉的机会。
天然杂交率为4%~10%。
番茄花柄上有一明显凹陷圆环,叫“离层”,在环境条件不适时,便形成断带引起落花。
5.果实为多汁浆果,果肉由果皮(中果皮)及胎座(果肉部分)组成,大型果实有心室5~6个,小型果只有2~3个。
优良品种的果肉厚,种子腔小。
果实形状有圆球形、扁圆形、卵圆形、梨形、长圆形、桃形等,颜色有红色、粉红色、橙黄色、黄色等,是区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单果重50~200g,小于70g为小型果,70~200g为中型果,200g以上为大型果。
6.种子种子扁平略呈卵圆形,灰黄色,表面有茸毛。
种子成熟早于果实,一般在授粉后35~40d就有发芽力。
种子发芽力高,发芽年限能保持5~6年,但l~2年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蔬菜栽培技术茄果类茄果类蔬菜是一类常见的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等。
它们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希望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择与准备茄果类蔬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最好是砂质或壤土。
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二、品种选择茄果类蔬菜有众多品种可选,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栽培环境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选择时要考虑其抗病性、产量、口感等因素。
三、播种与育苗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6-8小时。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生长。
四、移栽与管理苗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苗高达到10-15厘米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前要提前浇水,使土壤湿润,便于移栽和扎根。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植株的生长。
在管理方面,要注意适时施肥、病虫害防治、定时修剪等。
施肥要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进行,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定时修剪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结果。
五、灌溉与保温茄果类蔬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注意及时灌溉。
一般情况下,每天早晨和傍晚各进行一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还要注意保温,可以使用覆盖物或温室等方式,延长蔬菜的生长季节。
六、采收与储存茄果类蔬菜一般在生长期为60-90天左右可以进行采收。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采摘后要及时储存,可以进行清洗、分类和包装,然后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茄果类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病虫害、生长不良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喷洒农药、调整施肥量等。
同时要及时观察和处理,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茄果类蔬菜都包括哪些,为什么需要保花保
果
茄果类蔬菜主要包括茄子、西红柿、辣椒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之一。
由于其产量高,生长供应时间长,经济效益高,在露地及设施蔬菜栽培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茄果类蔬菜在开花结实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落花现象,尤其是冬季棚室栽培,落花现象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所在生产过程中保花保果是重要的技术环节。
为什么需要保花保果
第一,花器构造的缺陷。
在开花时,花器有了缺陷,容易脱落。
这种缺陷可以是花器本来的特性,也可以是在开花过程中,受了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
如茄子的短花柱花,不能进行正常的授粉,就会脱落。
第二,没有授粉或受精。
在正常情况下,茄果类蔬菜的花没有授粉或受精,就易脱落。
有时即使授粉,也可能没有受精而脱落。
经过授粉而没有受精的原因主要是:配子不育、花粉与卵细胞不亲和以及不能正常进行双受精。
第三,胚珠的退化。
胚珠的退化,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由于不适宜的营养条件所引起。
胚珠退化后,子房不能正常膨大,因而脱落。
茄果类蔬菜,如茄子、番茄、辣椒等,常见的整枝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单干整枝:保留主蔓,去除所有侧枝,使植株保持单一主干。
这种整枝方式适用于植株较矮小的品种,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提高果实品质。
2. 双干整枝:在主蔓基部留下一个侧枝,与主蔓一起生长,形成双干结构。
这种整枝方式可以增加植株的支撑力,提高产量。
3. 多干整枝:保留主蔓和多个侧枝,使植株形成多个主干。
这种整枝方式适用于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的品种,可以充分利用植株的生长潜力,提高产量。
4. 打顶整枝:在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将顶部的生长点摘除,以促进侧枝的生长和花芽分化。
这种整枝方式可以控制植株的高度,促进果实的发育。
5. 侧枝修剪:及时修剪侧枝可以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有利于养分的集中供应。
需要注意的是,整枝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品种、栽培环境和栽培目的进行调整。
合理的整枝可以提高植株的产量和品质,但过度整枝可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整枝操作时,应注意使用锋利的工具,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同时,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整枝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习性各属于哪种类型自花授粉是指植物自身的花粉授粉受精过程,即花朵上的雄蕊的花粉自各个部位散发出来,然后粘附在同一花朵的雌蕊上,完成授粉受精。
自花授粉的特点是植物可以独立完成繁殖,不需要外界的传粉者。
茄果类蔬菜中的番茄和茄子就属于自花授粉植物。
番茄的花序称为花序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每一朵花在花序中独立生长,花朵自花授粉。
番茄在花朵上雄蕊和雌蕊同时成熟,雄蕊上的花粉能够直接传到雌蕊上,完成自花授粉。
所以番茄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外界的传粉者,可以独立完成繁殖。
茄子的花序称为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也是由独立的花朵组成。
茄子的雄蕊和雌蕊也同时成熟,花粉能够自花授粉。
但茄子的雄蕊和雌蕊位置比较远,花粉的传输需要依靠微风或震动,或者虫类的帮助。
所以茄子也可以通过自花授粉完成繁殖,但外界的传粉者会提高授粉成功率。
异花授粉是指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在不同的花朵中产生,只能通过传粉者的帮助完成授粉受精。
茄果类蔬菜中的辣椒和西葫芦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辣椒的花序也为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但其雄蕊和雌蕊是在不同的花朵中产生的。
辣椒需要传粉者(如昆虫)将雄蕊上的花粉带到雌蕊上完成授粉受精。
所以辣椒的受粉需要依靠外界的传粉者。
西葫芦的花序是单花序,也是由独立的花朵组成。
西葫芦的雄蕊和雌蕊分布于不同的花朵中,它们之间的传粉需要依靠传粉者(如蜜蜂等)的帮助完成。
所以,西葫芦也是依靠外界的传粉者才能完成授粉受精的。
综上所述,茄果类蔬菜中的番茄和茄子属于自花授粉植物,而辣椒和西葫芦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对于异花授粉植物,外界的传粉者对其开花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传粉者会对植物的繁殖产生影响。
因此,在栽培这些蔬菜时需要适当关注传粉者的存在与活动,以增加授粉成功率和产量。
孙培博茄果类栽培技术要点茄果类蔬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本文将结合上述参考资料,详细阐述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茄果类蔬菜育苗技术1.选用优质种子:选择病虫害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消毒、浸泡、催芽,提高种子发芽率。
3.育苗基质:选用无病虫害、肥力充足的基质,利于幼苗生长。
4.管理措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确保幼苗生长健壮。
二、茄果类蔬菜设施栽培技术1.设施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设施类型,如塑料大棚、温室等。
2.土壤改良:施足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4.环境调控: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
三、茄果类蔬菜露地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整地、施肥。
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播种时间。
3.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浇水、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4.收获:按照作物成熟度适时收获,保证产品品质。
四、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蓝板、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3.农业综合防治:合理轮作、间作,加强栽培管理,减少病虫害发生。
4.化学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确保农产品安全。
五、茄果类蔬菜采收与加工技术1.采收:按照作物成熟度、品质要求适时采收。
2.加工:根据产品特点,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如切片、腌制、烘干等。
综上所述,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涉及育苗、设施栽培、露地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多个环节。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茄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广大农民朋友应积极掌握这些技术,为生产绿色、无公害的茄果类蔬菜产品贡献力量。
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果菜类包括茄果类、瓜类和豆类.它们供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和幼嫩的种子.豆类蔬菜营养价值高,它们除含糖外,还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营养价值一般都不高,只有少数几种例外,如辣椒营养价值比较高.1茄果类①茄子.茄子在我国南北方都有栽培,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它的肉质致密鲜嫩,可用多种方法烹制.茄子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都不高.但茄子富含维生素P,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茄子依其果形可分为圆茄、长茄及卵茄等三种类型.②西红柿.西红柿又称西红柿.它的味道甜而微酸,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食用.全国均有栽培.在蔬菜中,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与其他蔬菜相比,它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多.但它含有较多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西红柿按色泽可分为红色、粉色及黄色西红柿等三种类型.③辣椒.辣椒包括辣椒和柿子椒.辣椒又称海椒,榛椒,辣子,是重要的调味蔬菜.柿子椒又称甜椒,灯笼椒.其肉厚鲜嫩,味甜,又稍带酸辣味,宜于炒食,也可生食.辣椒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在蔬菜中,它含的维生素C最多,含的胡萝卜素也多.辣椒依其食味和果型可分以下四种类型:灯笼椒类:果实大,呈扁圆形,圆形,圆筒形,色红或黄,味甜少辣或不辣.按其果实形状又可分为大甜椒,大柿子椒和小圆椒三个品种群. 大甜椒:果实圆筒形或钝形,果肉味甜、辣味少.大柿子椒:果实圆形,纵沟较多,果肉较厚或中等,味甜,稍有辣味. 小圆椒:果实扁圆形,果形较小,果皮深绿而无光泽,肉较厚,微辣,适腌渍.长椒类:果实为长角形,常弯曲,辣味强,按形状又可分为短羊角椒、长羊角椒和线辣椒三个品种群.短羊角椒:果实为短角形,肉较厚,味辣.长羊角椒:果实细长,为长着角形,果皮稍厚或稍薄,味辣.线辣椒:果实为线形,稍弯曲或果面皱皱褶,辣味很强.簇生椒类:果实细长,果肉薄,种子金,色红,辣味极强.圆锥椒类: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果小,辣味强.2瓜类①黄瓜.黄瓜又称胡瓜、王瓜,以幼嫩的果实供食.黄瓜脆嫩多汁,微甜而富有清香,可生食、熟食和腌酱制.全国各地均栽培.黄瓜的营养价值不高,它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持的含量均不高.黄瓜所含的细纤维素对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鲜黄瓜所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所以多吃黄瓜可以减肥.黄瓜按其形状常分为刺黄瓜、鞭黄瓜及秋黄瓜等三种类型.②冬瓜.冬瓜又称白瓜或冬瓜,其肉质细嫩,味清淡,适宜熟食,也可于制或加工成蜜饯.全国均有栽培.冬瓜在蔬菜中属于营养价值不高的,它含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均不多.③南瓜.南瓜又称倭瓜,饭瓜.其用途多样,嫩瓜炒食,老瓜煮食.既可做菜,又可代粮.老熟南瓜耐贮藏运输.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南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老南瓜中含有很多糖类.④西葫芦.西葫芦又称搅瓜,美洲南瓜,是夏季主要蔬菜之—,其瓜肉鲜嫩,质地细柔,有多种吃法.全国都有栽培.西葫芦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不多.⑤瓠瓜.瓠瓜也称瓠子、葫芦等.其嫩瓜柔软多汁,味淡,可炒食、做汤或做馅.南北各地皆有栽培.瓠瓜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不多,含纤维较多.⑥节瓜.节瓜又称毛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瓜形与冬瓜相似.细嫩瓜肉厚,可做汤,可炒食,但味道比冬瓜略差.广东、广西栽培多,其他大城市有少量栽培.⑦丝瓜.丝瓜又称天丝瓜、天罗、蛮瓜.幼嫩丝瓜含粗纤维不多,宜与肉同炒食.南方栽培较广,其他地区也有.丝瓜的营养价值还比较高,它含的维生素B2和磷都比较多.丝瓜分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两种类型.普通丝瓜:果实为细长圆形,嫩果有密毛,无棱,皮光滑或具细皱纹,肉细嫩.有棱丝瓜:瓜长棒形,有明显的棱角.种瓜纤维发达.在华南地区栽培较多,如青皮绿瓜和乌耳丝瓜,前者11棱,后者10棱,肉均为白色,品质均好.⑧苦瓜.苦瓜又称癞瓜、凉瓜、锦荔枝.因其果实含有特殊的苦味,故名苦瓜.苦瓜以食幼瓜为主.其瓜肉柔嫩,清香可口.可供炒食或腌渍,是我国南方夏季主要瓜菜之一.苦瓜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它含的维生素C,含的维生素B1也比较多.在南方各省比较普遍栽培的品种有大白苦瓜、滑身及大顶苦瓜等.3豆类①菜豆.菜豆又称四季豆、芸豆、架豆、刀豆、扁豆等.菜豆的豆荚和种子都可食用,其肉质鲜嫩,可炒食,也可腌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菜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它的维生素B1、B2、PP、钙、磷和铁的含量都比较高.②豇豆.豇豆又称长豇豆、带豆等.嫩荚肉质肥厚、脆嫩,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豇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它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PP、钙、磷、铁的含量都比较高.③扁豆.扁豆又称鹊豆、豆等.以嫩荚供炒,煮食、腌渍和干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扁豆是营养丰富的蔬菜,它的维生素B1、B2、PP、钙、磷、铁含量都比较高.扁豆按其颜色可分赤色和白色两类.④蚕豆.蚕豆又称胡豆、罗汉豆、兰花豆,我国南北和地均有栽培.豆粒为其食用部分.其嫩豆粒肥大,种皮呈浅绿色,肉质鲜美软糯,适于做菜用.天豆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它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PP、磷的含量都非常高,铁的含量也较高.⑤豌豆苗.豌豆苗是豆类菜用的一个品种,供食用部分为幼嫩未张开的托叶及顶部嫩梢.其质地鲜嫩清香.炒菜、做汤,豆香味浓,鲜美异常.嫩荚也是炒食或汤食的好菜.豌豆苗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在蔬菜中,它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和磷的含量都很高.4花菜类.花莱类是以幼嫩的花作为食用部位,各类不多,常见的有菜花.菜花又名花椰菜、花菜.其供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花枝和花蕾发育成的花球.菜花洁白,细嫩,适宜炒食,也可凉拌.在一些大城市周围栽培普遍.菜花的营养比较丰富,它含的维生素C很多,含的维生素B1、B2、PP也比较多.。
第五章茄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以浆果作为食用部分的蔬菜作物,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
茄果类是我国蔬菜生产中最重要的果菜类之一,其果实营养丰富,适于加工,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加之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茄果类蔬菜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茄果类蔬菜的分枝性相似,均为主茎生长到一定程度,顶芽分化为花芽,同时从花芽邻近的一个或数个副生长点抽生出侧枝代替主茎生长;连续分化花芽及发生侧枝,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所以栽培上应采取措施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茄果类蔬菜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中,对日照不敏感,只要营养充足,就可正常生长发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似,均需要温暖的环境和充足的光照,耐旱不耐湿,空气湿度大易落花落果;有共同的病虫害,应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第一节番茄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西部的秘鲁和厄瓜多尔的热带高原地区。
公元16世纪传入欧洲作为观赏栽培,17世纪才开始食用。
17~18世纪才传入我国。
番茄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质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建国以后,番茄栽培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栽培蔬菜之一。
一、品种类型根据分枝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两种类型。
(一)有限生长型主茎生长6~7片叶后,开始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1~2叶形成一个花序,当主茎着生2~4个花序后,主茎顶端形成花序,不再发生延续枝,故又称自封顶。
(二)无限生长型主茎生长8~10片叶后着生第一花序,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一个花序,条件适宜时可无限着生花序,不断开花结果(图5-1)。
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征1.根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达1.5m,分布半径1.0~1.3m,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土层中。
根系的生长特点是一面生长,一面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