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小园之精美--潍坊市十笏园园林艺术赏析
- 格式:pdf
- 大小:693.63 KB
- 文档页数:3
潍坊十笏园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是潍县豪绅丁善宝的旧宅,潍县在清代手工业及商业发达,曾经流传着“十万织布机,九千绣花女,二百支洪炉,三千砸铜匠”的佳话。
根据史书记载,在清中期,潍坊境内就有园林七十二座,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现仅存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由于潍县地处南方和北方的交界点,故十笏园传成了北方园林的讲求轴线、布局严谨的特点,又具有园林的小巧玲珑,小中见大的手法,成为南北园林兼容的典范,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说园》一书中赞誉说“潍坊十笏园,园甚小,故以十笏名之。
清水一池,山廊围之,轩榭浮波,极轻灵有致。
触景成咏:‘老去江湖兴未阑,园林佳处说般般,亭台虽小情有限,别有缠绵水石间’。
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康有为《十笏园留题》:“峻岑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
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
十笏园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善宝利用明代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居,在保留明代建筑砚香楼的基础上,改建的一座私人庭院。
十笏园占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为形容园子的小巧玲珑,十笏园“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
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
园子虽小,设计巧妙,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紧凑而不拥挤、丰富而不繁杂。
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
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是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
完工后,园主亲撰《十笏园记》并制碑,《十笏园题句》道曰:“赤栏桥畔水亭西,亭下微风扬钓丝。
荷叶染衣花照眼。
”王麒麟《沁园春》词赞曰:“三弓隙地拓开尽,子久云林弗剪裁。
有方塘半亩,镜湖三敛滟,奇峰十笏,灵壁崔巍,曲榭留云,是看山已足,五岳归来”。
十笏园平面近似方形,由中、东、西三条轴线组织园内的各个建筑,形成三跨并行。
潍坊十笏园观后感你要是想找个既有文化底蕴又能让人感觉特别有趣的地儿,潍坊的十笏园可真是个宝藏地方。
刚走进十笏园,我就被那种古色古香的气息给包围了。
你想啊,“十笏”这名字就很有画面感,感觉就像是用十个笏板大小的地儿建成的园子似的,虽然肯定不是真这么小,但就是给人一种小巧精致的感觉。
园子里的建筑那可真是一绝。
亭台楼阁,一个挨着一个,就像一群穿着古装的小伙伴在那静静地站着,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那些屋檐弯弯的,就像月亮笑弯了的嘴角,角上还挂着小铃铛呢,风一吹,叮铃铃的,感觉像是在跟你诉说着过去的事儿。
我走到回廊里,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一样,脚下的石板路被磨得光溜溜的,不知道多少古人曾经在这上面走过呢。
再说说园子里面的布局,就跟玩拼图似的,巧妙得很。
这一块儿是假山,那一块儿是小池塘,假山上的石头啊,千奇百怪的,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乌龟,感觉就像一个天然的动物园。
小池塘里的水可清澈了,还有好多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我站在池塘边看鱼的时候,就想啊,这些鱼肯定是古代就住这儿的老居民了,它们天天在这园子里游着,见证了多少兴衰变迁啊。
里面的花草树木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些花五颜六色的,开得正艳,就像一群在选美比赛的小姑娘似的,争着抢着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树呢,有的高高大大,像个威严的老爷爷,为大家遮风挡雨;有的弯弯扭扭,像个跳舞的姑娘,充满了艺术感。
在十笏园里走一圈,就感觉像是读了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这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砖瓦,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潍坊的过去。
我就像一个好奇的小探险家,在这个古老的园子里不断地发现新的惊喜。
我想啊,以前住在这里面的人肯定特别幸福,每天早上听着鸟叫起床,看着这么美的景色,那小日子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
总的来说,潍坊十笏园就像一个藏在现代城市里的古代小世界,它让我对潍坊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古人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要是你还没去过,那可一定要找个时间去看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潍坊十笏园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是潍县豪绅丁善宝的旧宅,潍县在清代手工业及商业发达,曾经流传着“十万织布机,九千绣花女,二百支洪炉,三千砸铜匠”的佳话。
根据史书记载,在清中期,潍坊境内就有园林七十二座,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现仅存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由于潍县地处南方和北方的交界点,故十笏园传成了北方园林的讲求轴线、布局严谨的特点,又具有园林的小巧玲珑,小中见大的手法,成为南北园林兼容的典范,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说园》一书中赞誉说“潍坊十笏园,园甚小,故以十笏名之。
清水一池,山廊围之,轩榭浮波,极轻灵有致。
触景成咏:‘老去江湖兴未阑,园林佳处说般般,亭台虽小情有限,别有缠绵水石间’。
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康有为《十笏园留题》:“峻岑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
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
十笏园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善宝利用明代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居,在保留明代建筑砚香楼的基础上,改建的一座私人庭院。
十笏园占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为形容园子的小巧玲珑,十笏园“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
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
园子虽小,设计巧妙,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紧凑而不拥挤、丰富而不繁杂。
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
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是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
完工后,园主亲撰《十笏园记》并制碑,《十笏园题句》道曰:“赤栏桥畔水亭西,亭下微风扬钓丝。
荷叶染衣花照眼。
”王麒麟《沁园春》词赞曰:“三弓隙地拓开尽,子久云林弗剪裁。
有方塘半亩,镜湖三敛滟,奇峰十笏,灵壁崔巍,曲榭留云,是看山已足,五岳归来”。
十笏园平面近似方形,由中、东、西三条轴线组织园内的各个建筑,形成三跨并行。
浅析北方袖珍私家园林——十笏园摘要:以十笏园为代表的北方袖珍式私家园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继承江南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变体,融入北方建筑的格局。
本文从轴线格局、山水营造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齐鲁名园“十笏园”的造园特点。
关键词:袖珍园林;十笏园;文化意境;北方私家园林引言北方私家园林比较少见,乾隆年间,郑板桥被任命为潍县县令,引入了江南园林文化。
并且潍坊“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一直是手工业发达、经济富庶的地区。
在这个时期,发达的经济和新鲜的江南园林文化催生出一批私家园林。
而被誉为“鲁东明珠”的十笏园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
十笏园又名“丁家花园”,是清光绪年间潍坊首富丁善宝的宅院,因其占地较小,以十个笏板的大小喻之,所以得名。
潍坊地处苏杭之北、京城之南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风格,北方皇家园林的雄浑古拙和南方江南私家园林的婉转玲珑均得以展现。
一、轴线明确的北方格局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如留园,其园林景观部分很大,建筑占地较小,且偏于一隅。
十笏园则完全不同,园林景观部分仅占约八分之一,其余部分为多重合院组成的居住建筑。
园林景观被容纳在一个大的合院之内,决定了园林景观的布局必须与整体格局相协调,因此,十笏园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较强的围合感和明显的轴线对称特征。
十笏园整体由西、中、东三部分构成,每部分均为轴线清晰的多重合院。
西侧合院以潍坊民居中独特的狭长连廊相连,三个合院从北至南渐次增大,最南的合院与园林景观通过游廊空间相隔。
东侧则成群成组布局大量的合院,承担着主要的日常生活生活使用功能。
中部以园林景观为主,砚香楼——四照亭——十笏草堂形成了融合在整体建筑格局之中,贯穿园林景观的南北轴线,奠定了十笏园独特的北方私家园林的空间氛围。
二、水为中心的江南气韵十笏园平面示意园林以移山缩水,再造自然为特点,其中水则是富有灵性和不可或缺的园林元素。
十笏园中,水面占了一半左右。
水岸轮廓曲折多变,写仿自然,与周边的规整方正的建筑布局形成对比。
参观潍坊十笏园观后感近日,我参观了潍坊市的十笏园,这是一座集古迹、园林、文化为一体的园林景点。
此行令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园林艺术的魅力。
首先,我被十笏园优美的环境所吸引。
整个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绿树成荫,花草丛生。
进园后,一条小石板路蜿蜒于山脚下,两旁耸立着碧峰轩、七尺书楼等各具特色的建筑。
在翻越了几个小山包之后,我来到了“瓮中沧海”的雅座,这里建有“七尺文苑”和“千古潍州”两个亭子,可以让游人休息、品茶。
站在顶层的摩崖上,可以俯瞰整个园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此时,我仿佛置身于山清水秀的江南,心情顿时愉悦起来。
其次,我被十笏园独特的文化内涵所打动。
十笏园是以曲阜的文化为主题,通过建筑、雕塑等形式,展示了曲阜的儒家文化。
例如,园内有孔子像、孟子像、颜回像等儒家圣贤的石雕,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
而在园区的各个角落,还有许多题诗题字的石碑,其中寓意深远、意蕴丰富,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古老的文化符号,使我对儒家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十笏园所展示的园林艺术。
园区内有许多古建筑,尤以“樟堂”最为独特。
这是一座仿古建筑,它的外观雄伟壮观,内部空间布局合理。
我进入樟堂内参观时,被里面的陈设所吸引。
墙上挂着各种字画,桌上摆放着精美的瓷器,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
此外,樟堂中还有一方朱红色的地毯和一面漂亮的吊灯,给整个空间增加了温馨的氛围。
通过参观樟堂,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古代建筑的设计与装饰有了更多的了解。
总体来说,参观潍坊十笏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精美的园林艺术。
而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传承。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希望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传承下去。
潍坊十笏园观后感早就听闻潍坊的十笏园大名在外,这次终于有机会去瞧一瞧,这一瞧可真让我大开眼界。
刚到十笏园门口,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那大门透着一股古雅的气息,就像一个低调又有内涵的老学究,静静地站在那儿,好像在说:“朋友,欢迎来到我的小天地。
”走进园子,我就像走进了一幅水墨画里。
小小的园子,布局那叫一个精致,就像把山河湖海都缩小了放在这一方天地里。
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每一处都恰到好处,不愧叫“十笏园”,感觉真的用十个笏板就能把这园子的美景量完似的。
先说那亭子,就像一个个优雅的舞者,立在池塘边或者花丛中。
我坐在亭子里,想象着以前的文人雅士在这儿喝茶聊天、吟诗作画的场景。
说不定哪个角落里还藏着他们遗落的灵感呢。
那飞檐翘角,就像鸟儿展翅欲飞,似乎下一秒就要带着这亭子飞到天上去遨游一番。
再看那假山,真是千奇百怪。
有的像威风凛凛的狮子,有的像憨厚老实的大象,还有的像调皮的猴子。
我忍不住在假山里穿梭,就像在走迷宫一样。
一会儿从这个洞口钻进去,一会儿又从那个缝隙里冒出来,感觉自己像个探险家,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池塘也特别有趣。
水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那自在的模样真让人羡慕。
我想这小鱼肯定也觉得自己住在一个风水宝地,每天都能欣赏这么美的景色。
池塘里还有荷花,虽然我去的时候不是荷花盛开的旺季,但光看那荷叶田田的样子,就能想象出荷花盛开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
园子的建筑也很有讲究。
那些雕梁画栋,每一处花纹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一边走一边看,感觉像是在阅读一本立体的历史书。
门窗上的雕刻精致极了,有花鸟鱼虫,还有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我盯着那些雕刻看了半天,感觉自己都快被吸进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世界里去了。
逛完十笏园,我满脑子都是那园子里的美景。
这园子就像一个宝藏,虽然不大,但是每一处都充满了惊喜。
它把潍坊的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十笏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位于山东潍坊市的十笏园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十笏园的名字来源于园内的一条小河,河道长十笏(1笏等于约一尺二寸),因此得名。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十笏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十笏园的园林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园林的布局和构造,其次是园林的植物景观,最后是园林的文化内涵。
十笏园的园林布局独具匠心,利用山水自然形势,巧妙地将园林和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
园内植被丰富,花木格局布局合理,清新雅致,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此外,十笏园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积淀而著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十笏园的建筑和景观十笏园的建筑和景观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也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重要原因。
园内建筑主要包括亭、榭、轩、阁、堂等,布局合理,构造精巧,每一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园内的山水景观是其另一个特色,园内湖泊曲折,山峰起伏,水杉掩映,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此外,园内还有众多的景点,如“十二峰”、“十八涧”、“金鱼池”等,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据统计,十笏园占地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其中园内建筑共计59座,湖泊和水系总长约为4.5公里。
十笏园的建筑和景观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十笏园的旅游和休闲资源十笏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园内还设置了多个旅游服务中心,提供门票销售、导游讲解、餐饮住宿等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条件。
如果您计划前往十笏园旅游,建议提前了解门票价格和开放时间。
十笏园的门票价格为50元/人,开放时间为8:00-17:00。
此外,如果您时间充裕,还可以考虑在十笏园周边游玩,如潍坊博物馆、文化公园等,这些景点也都值得一游。
当然,潍坊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如潍坊烧饼、潍坊鸡蛋煎饼等,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祖国风光(1533)十笏园古建筑群祖国风光(1533)十笏园古建筑群“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丁善宝如是说。
十笏园是北方名园,1988年即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由两部分组成,即园林和住宅。
园林为人而设,供人游赏,这样的布局实为精心。
故其全名为十笏园古建筑群。
园林没有江南名园的规模,因此当年园主人谦虚地为它取名十笏,意为十块笏板的大小。
如今的园林依旧不大,仅一池山水,但紧挨其侧的住宅区却院中有院,曲折连通,目不暇接。
十笏园,实乃豪侈之所也。
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低调的门檐。
反映吾国儒家理念的板门题字:忠厚传家,诗书继世。
先人们不仅这么宣扬,也躬身践行。
他们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无不受此约束,无不以此为依归。
十笏园面积3430多平方米,和江南名园相较,确是小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系清代潍县(今潍坊)著名大宅———丁四宅的主人丁善宝在购得西邻郭家的一处废园后重建、改建而成。
园林分东西两块,东部为山水亭阁,休闲之所;东部为书房,言志之地。
水榭横陈,红鱼游弋。
游人至此,顿觉宠辱皆忘,飘然出世。
东跨院前院正厅为十笏草堂。
面北正对水塘。
上悬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
草堂正厅。
十笏园名,刻在奇石上。
松柏扶苏,小亭错落而列。
漪岚亭,五角袖珍凉亭。
落霞亭,上有郑板桥题匾:聊避风雨,建于假山之上,有石径通幽。
园主人浮生半日,在此品茗下棋,岂不快哉!郑板桥曾任潍县县令七年,因此十笏园藏有不少板桥墨迹。
假山之下,尚有地下通道,阴凉如秋。
四照亭,西面题字:涛音。
在阳光普照的清晨,万物复苏,听水流声,观花开花落,一切充满希望。
四照亭。
南面题字浣霞,使吾人想起另一个词:浴日。
大约说的是清晨的阳光洒在水面上,像是在洗涤一身的疲惫。
水中为四照亭。
六檩卷棚式歇山顶,四周有坐凳栏杆。
稳如舟,不系舟。
舟旁是开满漏窗的园墙,中间八角门洞,门洞上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书法“鸢飞鱼跃”,极为珍贵。
精巧隽永、南北结合之园林典范作者:刘红丽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8期摘要:指出了十笏园位于潍坊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乡绅邸宅,后经清代潍县首富丁善宝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内宅花园。
十笏园园林面积虽小,但山环水绕,曲折有致;亭台楼榭,高低错落;整体布局匀称紧凑、玲珑典雅,集中国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
深入分析了十笏园独特的造园手法,揭示了十笏园人文历史价值,全面展示了十笏园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十笏园;研究;风格独特;园林艺术;典雅别致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10051引言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49号,面积2652m2左右,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
清朝中期,陈兆鸾、郭熊飞先后迁居此处,几经易主,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买,当年地处山东平原的潍县,在清代是一个商业活动频繁的地方,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当年富商、地主、官僚造园之风日盛,著名的古园有16处,在清光绪年间建成的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也是现今仅存的一座。
园主人丁善宝,字黻臣,号六斋,在咸丰年间用巨款而捐得举人和内阁中书之衔,他作为潍坊四大豪绅之一,能诗能文,还著有《耕云囊霞》等文集。
他游历了大江南北,购此园后,拆除旧宅另建,堆山、凿池、架桥、建亭,按园主说园太小只“十个笏板”大,故名十笏园。
当时他聘请了他的好友蒯菊畦、刘子秀、于敬斋三人设计,以北方厅堂式建筑为主,又吸取了江南名园造型风格,融南北建筑手法为一体,营造了这座小型庭院式建筑。
因其布局得当,安排合理,古朴典雅,小巧玲珑,造园只用了8个月就竣工。
一时名家汇集,赞誉不断,安丘的王端麟有《沁园春》一词赞曰:“三弓隙地拓开尽,子久云林费剪栽。
有方塘半亩,镜湖潋滟,奇峰十笏,灵壁崔嵬,曲榭留云,清泉戛至,野草闲花自栽。
萧闲甚,是看山已足,五岳归来。
”1988年十笏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十笏园的造园布局及特色分析作者:王胜永王润泽张建秋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7年第02期摘要:中国传统园林拥有享誉海内外的独特名声和历史地位,在世界的园林发展史中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十笏园的出现则将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差异进行了融合,本文通过对十笏园历史来由的剖析和空间布局及造园特色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设计出符合现代理念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园林作品。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十笏园;园林;造园特色在陈从周先生的《园林分南北,景物个千秋》中写道,北方园林高亢华丽,南方园林婉约秀雅。
无论是以什么为基础成就了园林的艺术风格,但在发展之初它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拥有者是极少数的人群,是部分人群对造园理念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
1十笏园概述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城区护甲牌坊街49号。
园中有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67间。
十笏园始建于明代,最初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宅院,后在清朝初年被陈兆鸾收购,至咸丰年间又被郭熊飞购得作为居住场所。
直至1885年光绪年间被潍县首富之一的丁善宝重金购得后修建为“丁家花园”,历时2个朝代约300多年。
据《潍县史志》记载,丁善宝,号六斋,咸丰年间因捐学有功得内阁中书之衔。
此后他同朋友开始周游大江南北,并在购得十笏园后与几位友人共同进行设计改造,融合了南北方园林的不同特点建造而成。
由于十笏园占地面积较小,有如朝廷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因而为其取名为“十笏园”。
由于在建造初期丁善宝已年逾40岁,发觉自己身体每况愈下、难持久矣,他知道自己穷尽精力所兴建的园子最终的使用者还是后来人,因此在《十笏园记》中留书写到“余之构斯园也,以中年多病,治此以为养静之区,非侈逞台榭之观美,以贻后人之逸乐者。
今与后人约:毋得藉此会匪朋,毋得藉此演杂剧,更毋得藉此招纳娟优赌博,滋生事端,使泉石笑人。
之数事者,皆余生平所不能为,而尤不愿后之人为之也”。
潍坊十笏园景点介绍
潍坊十笏园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
它始建于清朝,是当时一位富商的私人花园。
十笏园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走进十笏园,你会被其美丽的景色所吸引。
园内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等多种景观,每一处都精心设计,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石雕、古朴的建筑和各种名贵的花卉。
除了美丽的景色,十笏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历史文物,如古井、古亭、古石等,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这里还是许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品茶论道,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瑰宝。
如果你来到潍坊旅游,十笏园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和文化的厚重感,也可以领略到潍坊这座城市的美丽和热情。
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还是故地重游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和感动。
总之,潍坊十笏园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可以咨询当地的旅游机构或查阅相关资料。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代园艺2017年第1期城市主题公园造园艺术浅析———以山东潍坊十笏园为例王瑞,孙晓刚(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30118)城市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十笏园的造园手法的调研分析,发现现代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盲目模仿现象以及设计脱离现实的问题。
最后对园林设计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期发扬中华民族古典园林的优势。
城市主题公园;潍坊十笏园;造园艺术狭小,在造园时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突破自身局限,充分利用四周的环境。
巧妙地借用周围景致,不仅可以延伸深度和扩大广度,而且可以使园林内外景色交融[2]。
②漏景。
在十笏园里竹被大量使用,在后院与走廊的过道里栽种了大量的竹子。
这些竹子可以通过墙壁上的花窗与花墙洞观察到[4]。
花墙洞使界限产生了模糊空间,产生了景中有景的视觉效果。
③对景。
十笏草堂与四照亭及其周围的山水、竹石、花木等组成完整的对景,中间隔水遥遥相对。
④分景。
十笏园的稳如舟亭与四照亭就是被划分开的2个景区,但是却借助水平构成了一个整体[4]。
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手法。
⑤框景。
从漪岚亭中看到的四照亭,从春雨楼往外看时,周围的景物就像是一副水墨画。
2.3十笏园造园特色该园的建筑特点是传统哲学不断沉降,南北融合的艺术形态组合。
南方属于私家园林,大多数建在闹市区,并无丰富的自然山水可以依托。
十笏园里的庭院式结构就是典型的南方风格。
北方特色,轴线对称;轴线对称是皇家、寺庙、北方私家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只不过轴线的对称程度有所不同。
十笏园的轴线与北方宫殿式轴线一致,将住宅也联系成一片。
将最重要的厅堂和大门,水池建立在上面。
其中东、西、中三分的结构与颐和园的御花园三轴较为相似。
十笏园的池中布列大、小湖石三组,有一池三山的意味。
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3.1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设计盲目跟风缺少自己的特色,没有针对自己城市的特色选择合适的方案;设计脱离现实,不切实际;设计缺少专业性。
视界Field of ViewShihuyuan As a Gathering Place to Experience Weifang’s Urban Culture 十笏园,见识潍坊城市文化的大观园文/陈文以十笏园为核心的老潍县自古文风昌盛,科甲蝉联,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深厚。
作为延续老潍县传统历史文化命脉的十笏园文化街区已蜕变成一个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街区,以“引导行业文明,打造城市客厅”为目标吸引着八方来客,感受老潍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这里也成了展示潍坊文化,讲好潍坊故事的绝佳平台。
城市因文化而厚重,历史因文化而多彩。
四月展会季和“五一”假期,十笏园文化街区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艺术家和十数万民众前来,感受潍坊文化的独特魅力。
十笏园文化街区投入运营四周年来,以总经理李伟为代表的十笏园文化街区运营团队站在城市运营商的高度,用短短4年时间,让园区重现繁华热闹,成为海内外游客来潍旅游的第一站,潍坊城市文化的金字招牌。
4年来,“中国画都、金石之都、潍县古城、文旅小镇、非遗空间”等极具潍坊特色的文化IP在这里不断呈现,在齐鲁大地以极具“首创性”和“符号意义”般的引领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效益明显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之路。
文脉之地 诗情画意4月19日—5月12日,中国油画界万众瞩目的“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在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成功举办。
开幕式上,动态展示作品环节,模特们身穿印着参展作品的特制服装婀娜走来,令观众脑洞大开。
这一别出心裁的展示,让作品“活”了起来,体现了策展人的用心和别致。
“可见之诗”系列展览已成为当今中国风景油画领域学术性、专业性、品牌化兼具的大型品牌展览,四届展览均得到全国油画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本届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以“庆祝建国70周年,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为主旨,共邀请了詹建俊、靳尚谊、许江、范迪安、闻立鹏、钟涵、张祖英、闫振铎、杨飞云、谢东明等10位中国油画界顶级名家的近30幅力作和“可见之诗”30余位历届获奖画家的150幅近作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