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84
建设某生态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背景本报告旨在对建设某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保护和促进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但目前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包括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因此,建设生态保护区被认为是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目标本研究的目标如下:1. 评估建设生态保护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研究该区域的现状和环境问题。
3. 分析建设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
4. 提出建设生态保护区的具体方案和推荐措施。
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来完成研究:1. 收集相关的地理、生态和环境数据。
2. 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评估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价值。
3. 分析现有的环境政策和法规,了解相关限制和要求。
4. 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5. 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建设生态保护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
6. 提出建设生态保护区的具体方案和推荐措施。
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建设某生态保护区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2. 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保护区的重要基础。
3. 建设生态保护区可以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和保护。
4. 建设生态保护区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产业。
5. 成功建设生态保护区需要加强法规保护和社会参与。
推荐措施为了实现建设某生态保护区的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推荐措施:1.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护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3. 建立生态保护区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管理计划。
4. 实施生态修复和栖息地恢复项目,重建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5. 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风险和挑战建设某生态保护区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包括:1. 资金和资本投入的问题。
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承办单位概况 (3)三、项目区现状 (8)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5)一、项目建设背景 (1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8)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46)一、建设地址选择原则 (46)二、建设地点 (46)三、建设条件 (47)第四章建设方案 (51)一、建设规模与内容 (51)二、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方针、原则 (52)第五章项目区环境评价 (57)一、项目地区环境现状 (57)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7)三、项目建设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57)四、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58)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与节能规划 (60)一、劳动安全卫生 (60)二、节能规划 (60)第七章项目组织机构与实施计划 (62)一、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62)二、工程建设管理 (62)三、项目工建设计划 (63)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6)一、投资估算 (66)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68)第九章环境分析 (69)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77)一、主要结论 (77)二、问题与建议 (77)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旅游示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镇片区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镇片区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真心镇片区建设单位:真心镇人民政府(三)项目建设地点##镇片区建设地点:高速以南、路以北##镇片区建设地点:##县##镇真心镇片区建设地点:##市##县(四)建设规模与内容##镇片区建设规模:对上岗村北湾塘及两侧道路、排水沟进行综合整治。
建设内容:1、绿化工程:栽植乔木共28株;栽植灌木113.5m22、广场设施:(1)健身器材1套共十件(2)路灯50套(3)防腐木铸铁脚座椅2个(4)仿长城青砖挡墙12.38m3(5)面砖广场600m2(6)砖砌排水沟和预制混凝土沟盖板2300m。
3、池塘美化:(1)衬砌(包含防冲齿槽,砼连锁护坡、砼版封顶等)360m2。
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5)一. 项目名称 (5)二. 建设单位概况: (5)三. 项目建设地点 (5)四.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五.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六.项目预期目标 (7)七. 项目建设期限 (7)八.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九. 结论 (8)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0)一.项目建设背景 (10)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分析 (20)一.项目建设地点 (20)二.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22)第四章总体规划及建设规模 (26)一.旅游发展战略 (26)二.项目规划 (27)三.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29)第五章拆迁安置方案 (43)一.政策依据及目标 (43)二.拆迁安置方案 (43)三、拆迁安置程序 (45)第六章环境保护 (47)一.编制依据 (47)二.污染源分析 (47)三.环境保护措施 (49)四.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53)五.结论 (54)第七章劳动安全保护及消防 (55)一.劳动安全保护 (55)二.消防 (56)三.小结 (56)第八章项目组织运作与管理 (58)一.项目组织运作与管理模式 (58)二.项目正常组织运作 (61)三.项目运作保障措施 (64)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设管理及招标 (66)一.项目实施进度 (66)二.工程招标 (66)第十章投资估算 (69)一.投资估算依据 (69)二.投资估算 (70)二.资金筹措 (71)第十章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72)一.财务评价分析 (72)二.社会效益分析 (75)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78)一.结论 (78)二.建议 (78)第一章总论一. 项目名称某某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二. 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某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三. 项目建设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镇镇区。
某某镇镇区大致范围如下:北至某某、南至某某、西至某某、东至某某村。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报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咨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东川红土地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 项目背景一、红土地镇基本情况红土地镇是一个新组建的镇。
2005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法者乡、原新田乡,合并设立红土地镇,因境内拥有世界著名的红土地而得名,位于东川区西南部,距东川主城区75公里,西沿轿子雪山山麓走向与禄劝县转龙镇、乌蒙乡、雪山乡接壤,南与寻甸县凤仪乡、联合乡、金源乡相接。
全镇国土面积322.93平方公里,境内山多谷深,多为河流峡谷地带,全昆明市最高海拔4344.1米的雪岭也雄踞于红土地镇内,全镇最低海拔1450米,相对高差2894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全镇现辖15个村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小组,134个自然村,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22249人,分布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39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4.2元;全镇财政收入完成61.85万元。
红土地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并存,境内轿子雪山与红土地互为链接,交相辉映。
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
近几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的镜头的发烧级摄影胜地。
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
奇丽的色彩,映衬着高原上特有的蓝天白云,不断的风云变幻,演绎出无穷无尽的巨幅长轴画卷,令无数游客流连其中,乐不知返。
红土地在网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迄今全国各地的各类网站已发布了近万条有关红土地的图片和文字信息,“让人无数次震撼的红土地”、“无法想象、让人惊叹的奇景”、“色彩的国度”、“红绿交织成的美丽画面”、“东川红土地气势迫人”、“大地原来可以如此绚丽”、“激情燃烧的高原”、“奇异的红土地、大地色彩的律动”、“疑是彩霞落九天”、“那里有世间最美的土地,还有世间最好的乡人,如果不去那就白活了”等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无不证明东川红土地拥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研究报告旨在评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并提供实施该项目的建议。
二、市场分析1.行业概况:乡村旅游目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兴趣逐渐增加。
2.市场需求:游客对于舒适、安全、便利的旅游体验需求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3.市场竞争: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帮助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三、项目背景1.项目目标: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项目内容:包括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公共厕所建设、旅游导览设施建设等。
3.项目规模:计划投资5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2年。
四、投资评估1.投资收益: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游客数量和游客消费,提升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2.投资回报期:根据市场分析和收入预测,预计投资回报期为4年。
3.风险评估: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变化、自然灾害等,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五、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组成: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包括规划设计人员、施工队伍和监理人员等。
2.项目流程:项目分为前期准备、设计规划、招投标、施工及验收等多个阶段,按计划顺序进行。
3.资金筹措:可以通过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4.市场推广:项目完成后,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
六、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熟,施工可行性高。
2.经济可行性:经济收益可行性高,项目具备盈利能力。
3.社会可行性: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4.环境可行性: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可控性。
七、风险和建议1.风险: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
XX景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XX景区位于XX市市区的XX区,是市内唯一的大型风景区。
景区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然而,由于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游客体验感下降,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因此,XX景区管理部门计划对景区进行全面的工程建设,以提升景区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改善XX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形象,提高游客满意度。
具体工程包括修缮景区内已有的建筑和设施,修建新的景区服务设施,改善景区的交通和停车设施,增加游乐设施和娱乐项目,提升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绿化水平等。
通过这些工程,可以使XX景区更加完善和现代化,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项目投资1.建设和改善景区基础设施:XXX万元2.新建景区服务设施:XXX万元3.改善景区交通和停车设施:XXX万元4.增加游乐设施和娱乐项目:XXX万元5.环境保护和绿化工程:XXX万元四、项目效益1.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流量和收入;2.促进景区周边商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3.提升景区形象和品质,对景区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口碑;4.通过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景区运营成本,增加景区的盈利能力。
五、可行性分析1.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景区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同时,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扶持也为景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技术条件和资源优势:XX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通过合理利用景区现有资源和引入先进的建设技术,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营。
最新版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风景区,总投资规模约为1亿元,旨在建设新的基础设施
以满足景区的发展需求。
本项目包括公路、污水治理设施、供水设施、供
气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
二、商业性质分析
1、市场分析:景区地处市,处于国家公园和重点景区之间,拥有宜
居环境、独特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旅游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
发展前景。
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满足景区发展需求。
2、经济性分析:建设本投资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必须从经济
性及可行性角度考虑,以确保本次投资能够收获合理回报。
从本次投资规
模角度考虑,本次投资约1亿元,应当优先考虑原有设备的改造,以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以考虑引入相关企业兴趣加入合作,联合
共同发展,有效节约本次投资开支,同时也增加项目投资回报率。
三、技术性分析
1、设备选型:本项目具体设备的选型要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
选择具有较好性能和抗内部损坏能力的设备,能够确保景区的稳定运行,
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工程施工:具体的工。
旅游示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对旅游示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供完整的文档内容。
通过分析项目的背景、目标、市场需求、投资成本和收益预测等方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1.引言
1.1项目背景和目标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市场需求分析
2.1当地旅游发展概况
2.2当前旅游基础设施现状和需求
2.3旅游市场潜力分析
2.4市场竞争分析
3.技术可行性分析
3.1技术路线选择
3.2建设规模和设计方案
3.3建设周期和实施计划
3.4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4.经济可行性分析
4.1投资估算和成本分析
4.2收入预测和盈利能力分析
4.3投资回收期和财务指标评价
5.社会可行性分析
5.1对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影响评估5.2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考虑
5.3社会风险和风险管理
6.环境可行性分析
6.1环境影响评估和减排计划
6.2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6.3环境治理和监测措施
7.结论和建议
7.1可行性评估总结
7.2建议和决策支持
9.附录
9.1项目地点和基础数据
9.2资源清单和价格指标
9.3经济指标和财务报表
以上为旅游示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架构和内容要点。
实际报告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背景 (4)1.2 承办单位概况 (7)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1.4 项目概况 (9)1.5 问题与建议 (1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13)2.1 项目建设背景 (13)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第三章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分析 (18)3.1旅游资源介绍 (18)3.2景区介绍 (21)3.3景区内容 (27)3.4 旅游资源评价 (29)3.5开发条件分析 (29)3.6总体评价 (31)第四章景区现状及接待量 (33)4.1景区现状 (33)4.2景区近期游客量统计 (35)第五章客源市场及环境容量分析 (36)5.1旅游市场现状 (36)5.2客源市场分析 (37)5.3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38)5.4环境容量估算 (40)5.5游客增长预测 (41)第六章项目建设及场址条件 (43)6.1自然地理条件 (43)6.2社会经济条件 (44)6.3基础设施条件 (45)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46)7.1建设内容 (46)7.2基础设施建设汇总表 (48)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2)8.1编制依据 (52)8.2环境现状调查 (52)8.3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53)8.4环境保护措施 (53)8.5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55)第九章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 (56)9.1编制依据 (56)9.2安全建设方案 (56)9.3卫生防疫 (57)9.4消防设施 (57)9.5景区节能方案 (58)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9)10.1组织原则 (59)10.2管理机构 (60)10.3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 (60)10.4人力资源配置 (61)10.5人员培训 (62)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3)11.1项目实施计划 (63)11.2项目实施进度表 (64)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12.1投资估算 (65)12.2资金筹措 (66)12.3资金使用和管理 (66)第十三章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68)13.1编制依据 (68)13.2招标范围 (68)13.3招标组织形式 (68)13.4招标方式 (68)13.5招标的基本情况 (68)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0)14.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的参数选取 (70)14.2销售收入估算 (70)14.3成本费用估算 (70)14.4财务评价指标 (71)14.5不确定性分析 (72)14.6财务评价结论 (72)第十五章国民经济评价 (73)15.1 国民经济评价 (73)15.2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的选取 (73)15.3效益费用调整 (73)15.4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74)15.5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74)第十六章社会评价 (75)16.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 (75)16.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76)16.3社会风险分析 (76)16.4社会评价 (76)第十七章风险分析 (78)17.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及风险程度分析 (78)17.2防范措施 (78)第十八章结论和建议 (79)18.1项目建设的总体描述 (79)18.2建议 (80)附表、附件、附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项目名称:XX县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县旅游局法人代表:项目建设负责人:项目拟建地址:XX县乡生态旅游区项目主管部门:XX县旅游局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一、工程建设内容(1) 曲麦洒桑入口综合服务区过境路:主要功能是集流,是交通主干网的主要部分,以机动车交通为主,承担该区域的车行交通,也是对外联系的一条综合性干道。
规划为双向双车道,红线宽度为10m,道路旁种植绿化树种,草皮等,同时设置生态垃圾箱和交通指示系统。
游览栈道是景区内行人游览时的通道,连接各个功能片区,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两侧设置生态座椅,垃圾箱,平台等,与休闲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机结合起来。
规划道宽为3m,用木板铺砌。
(2) 喀巴东让神山观想抒怀区上山公路:其主要功能是联系山上山下、组织分流,与机动车道一起构成道路网骨架,兼有交通和生活双重的功能,红线宽度为7m,同时承担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草原栈道主要为游憩和休闲道路,包括栈道,台阶,坡道,观景台等,道路宽为3m,两侧设置垃圾箱,平台等。
沿山脊、山脚和上下踏步段,应设护栏,扶手等防护设施。
(3) 格萨尔王历史传说重现区过境路:是游客进入景区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系其他景区的一条综合性干道。
道路宽7m,红线宽度为11m,道路旁设置生态垃圾箱和交通指示系统。
帐区步行道是景区内行人游览时的通道,景区内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主要为帐区景观、游憩和休闲道路,包括栈道,台阶,坡道等,规划游步道宽为4m、3m、2m不等,两侧设置垃圾箱,平台等。
(4)民俗风情及娘玛寺宗教体验区(5)汽车和帐篷营地野营体验区(6)忠克垭口及外香寺畅游区二、工程规模1、景区配套的非干线公路173501m2(长28916m)。
2、军垦博物馆附馆修复工程:面积2400 m2。
3、防洪渠2800m。
4、景区游步道42142 m2(长21071m)5、供水设施:供水管线6428.50m,水井1眼,消防井24个。
6、供电设施:电讯设施3033.70m,电缆设施6173.50m,配电室4个。
7、污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线5534.40m,化粪池3座,每座50 m3,共计150 m3。
8、垃圾回收及处理设施:垃圾箱823个,垃圾收集点264 m2,共计11个,每个为24 m2。
9、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及游客安全保障设施各一套。
10、管理用房: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498 m2,管理用房总建筑面积2088 m2,共计4座,每座建筑面积522 m2。
11、旅游厕所:水冲式厕所共计4座,每座建筑面积223.8 m2,总建筑面积895.2 m2,环保厕所32座。
12、停车场:总面积为23642 m2。
13、环境整治:绿化面积为88000 m2,灌溉系统设置面积1980亩,地灯180个,太阳能路灯16个,坐凳82条。
14、建设期限:一年(2014年)15、工程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465万元,拟申请国家专项资金1495万元,所占比例为70%;自筹资金990万元,所占比例为30%。
其中:1、曲麦洒桑入口综合服务区:597.90万元;2、喀巴东让神山观想抒怀区:338.50万元3、格萨尔王历史传说重现区:165.68万元4、民俗风情及娘玛寺宗教体验区:854.95万元5、汽车和帐篷营地野营体验区:1131.38万元6、忠克垭口及外香寺畅游区:1125.50万元7、建设工程其他费:428.66万元8、预备费:271.30万元1.2 承办单位概况XX县旅游局成立于1999年6月,2003年11月文化和体育从文教体育局中分离出来与旅游合并成为文体旅游局,于2008年9月设为县文化体育局和县旅游局,旅游局属县政府主管的县直事业单位。
XX 县旅游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独立设置,隶属县人民政府管理。
为县属风景管理局的主管部门。
主要负责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面向全社会的旅游行业和旅游市场;大力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抓好行业管理。
其主要职能有:1、根据国家、省、州、县的产业政策和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编制全县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州上下达的旅游资金的立项和检查工作,负责全县旅游统计和信息服务工作。
2、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旅游业的各项法规、结合县实际,制定全县旅游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并组织实施。
3、对全县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行业管理。
组织县内旅游涉外定点饭店及国内定点单位的申报管理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和管理旅游价格、交通运输、景区秩序、指导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旅游安全、旅游娱乐、旅游审计等工作。
监督、检查旅游服务质量,受理国内外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4、负责组织全县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组织并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促销活动。
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管理出境旅游工作。
5、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县旅游行业教育培训规划,负责组织旅游行业岗位资格考试和认证工作,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等。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 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物动物保护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保护条例》(1994年)《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1.3.2 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甘肃省村镇规划标准》(DB62/T25-3034-2006)《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