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五十年一遇的防洪堤呢?
- 格式:doc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48
PART ONE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把治水放在重要位置,对水利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50年来,从50年代、70年代到90年代,水利建设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水利上了三个台阶,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1.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作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淮河问题的英明决策,领导全国人民揭开了中国治水的新篇章。
从治理淮河开始,到修整、加固黄河、长江堤防,开挖引黄济卫人民胜利渠,修建荆江大堤和分洪设施,并且先后建成了官厅、佛子岭、梅山、大伙房等17座大型水库。
由于水利建设方针正确,大部分效益较好,成绩显著。
在50年代初期,毛泽东、党中央曾多次提出了兴建三峡水库和南水北调的问题。
195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建设提出:“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
并提出:“还必须注意掌握巩固与发展并重,兴建与管理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
但随后到了1958年“大跃进”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左”的口号和方针下,违反自然规律,无视基建程序,急于求成,高指标,瞎指挥,在淮北地区大搞河网化,使水利建设处于失控状态,这个时期,虽然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掩盖了工程设计标准低和质量比较差的问题。
50年代后期,1958年1月,党中央在南宁会议上曾议论建设三峡问题。
1958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会议上曾因河南一篇文章谈到以“蓄(以蓄为主)、小(小型为主)、群(群众自办为主)”与“排(以排为主)、大(大型为主)、国(依靠国家为主)”的治水思路和看法,引起了在治水思路上“蓄、小、群”与相对应的“排、大、国”的两种意见。
水库回水变动区桥梁建设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发布时间:2023-03-31T02:53:03.75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3期作者:杨磊[导读] 以雅安市周公河澄清桥建设项目为例,通过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工作中的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河势影响分析计算等,论证了水库回水变动区桥梁建设受洪水的影响程度及对水库、河道的影响程度,从而确保桥梁建设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四川煤田一四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德阳 618000摘要:以雅安市周公河澄清桥建设项目为例,通过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工作中的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河势影响分析计算等,论证了水库回水变动区桥梁建设受洪水的影响程度及对水库、河道的影响程度,从而确保桥梁建设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水库回水变动区桥梁防洪影响评价1 水库回水变动区域桥梁建设基本原则水库回水变动区为水库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两条回水曲线端点之间的河段,参照《水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防洪法》第二十二条、《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等相关规定,水库回水变动区桥梁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桥梁建设必须征得水库管理单位书面同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它有关技术要求,维护水库安全。
(2)两岸桥台不能占用河道行洪断面,桥墩占用行洪断面比例不宜过大,桥梁轴线与水流方向夹角不宜过大,且必须进行充分论证,不得改变洪水主流线。
(3)桥梁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防洪应急预案,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指示标志。
(4)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应安排在非汛期进行,施工完毕应将弃土、建筑垃圾全部外运。
2 案例分析2.1 基本情况雅安市周公河澄清桥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东城街道,桥梁横跨周公河。
周公河系青衣江右岸一级支流,河长95.6km,比降25.5‰,流域面积1120km2,控制断面以上集雨面积1116km2。
桥梁采用跨径组合45+66+4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全长168m,桥台长6m,桥面全宽21m。
简析水利工程桥梁建设对于区域城市防洪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这几年的发展,水利工程桥梁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其建设的规模以及数量都在逐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河道行洪和桥梁的安全,就要对桥梁进行关于防洪的评价分析,从而能够让堤防以及桥梁建设能够处在一个安全的状态。
因此,分析水利工程桥梁建设对区域城市防洪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桥梁建设;城市防洪;引言从现实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跨河桥梁的防洪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最大程度地让河道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确保桥梁可以安全地投入使用,所以,要将这一关键性的评价工作做好。
此外,根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所指定的法律规范,对涉及河道范围的建设项目进行防洪评价也是有相应的要求的,所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桥梁在布置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水利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中会涉及到河道防洪的工作,在这一工作的处理过程中,要能够严格地按照既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
在跨桥梁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河道防洪既是基础性的工作,又是重点性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桥梁是否可以安全运行。
在实际的桥梁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应的防洪规范进行深入的了解,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来严格落实相关的举措,而且还要将防洪标准的要求进行细化,将具体的内容全部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
此外,在进行水利工程桥梁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遇到突发的时间,可以及时地予以应用,降低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对桥梁工程造成危害,确保防洪设计的安全稳定性。
在整个跨河桥梁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要对防洪规范以及道路建设等内容进行综合的考量。
最后,在对桥梁建设项目进行选址的阶段中,要将地质、气候等条件充分地考虑在内,为后续的桥梁建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也能够有利于桥梁工程的防洪设计,确保整个施工会更加的科学合理。
2与水利规划、防洪标准的适应性分析在对水利工程桥梁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洪的标准来进行,而且还要和流域治理规划或河道治理规划保持一致性。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一、流域概况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
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
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55.68万km2,其中嫩江29.70万km2,二松7.34万km2,松干18.64万km2。
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的4.38万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60.06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
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支流有16条。
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
流域内山区占42.7%,丘陵区占29.1%,平原占27.4%,其它占0.8%。
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
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3℃间,7月绝对最高气温为40.6℃,1月绝对最低气温-47.3℃。
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500mm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40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
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h。
无霜期100~150d。
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776.7亿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198.5亿m3、131.4亿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24亿m3、14.6亿m3。
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
**市**河河道整治工程设计矩形断面方案摘要**河穿越**市,本次整治段从黄河路—湨河入口段全长度为1950米,为了保护河道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进行本次河道整治工程,此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选定设计方案,设计河道横断面,推求水面线,进行河道堤防设计,河道中心线设计,河道护坡工程设计和栏杆、排水沟、伸缩缝等细部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统计与工程概算。
本次设计的方法及过程有以下:选择断面形式,矩形断面水力试算,通过伯努利方程推求水面线高程,然后设计堤顶高度;为了规顺洪水河槽稳定堤岸,进行河道中心线设计,首先在平面图上粗拟中心线,然后对有折角的位置圆弧化修改,圆弧半径应取3—5倍的水面宽度;最主要的设计是护坡工程设计,由于断面采用矩形断面,故只进行挡土墙设计和校核,细部结构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栏杆设计、排水沟设计、伸缩缝设计,最后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量统计与工程概算。
大大提高了该河段泄洪能力,减轻沿河两岸地区的防汛压力,河道将按50年一遇洪峰流量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洪水不漫堤,防洪效益十分显著,配合挡土墙护坡以及堤顶道路绿化带,可增加植被,美化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避免附近沟道淤塞,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增强河道沿岸绿化,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关键词:河道中心线布置;矩形断面;施工组织设计;Jiyuan SangYu river cours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 rectangularcross-section schemeAbstractSangYu river, this regulation period through jiyuan Ju river entrance from dimness - all for 1950 meters length of sec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river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masses, so safe for this river regulation engineer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esign is: selected design scheme, design river channel transverse section, the water line, derive river levee centerline design, design, river channel reve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baluster, drains, expansion joints, such a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detail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quantity statistics and project budget.The design methods and processes have the following: select section form,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hydraulic try to calculate, through the Bernoulli equation deduced the water line, then design elevation constructed height; In order to gauge the river bank, stable flood centerline design, first in river to plan, and then the centerline of coarse position of a discount Angle of circular arc modifications, arc radius should be take 3-5 times the surface width; The main design is reve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because, it adopts rectangle section section only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check, detail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including a railing design, drainage design, design, final is adjustable seam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quantity statistics and project budge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behaviors, reduc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along the river, the river flood area will press pressure in 50 years the peak flow design, 100 years in a checkdam, aimless and floodwaters are remarkable, cooperate flood control benefit protection and retaining walls constructed road greening, can increase vegetation,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reducing air pollution, effectively prevent soil erosion gully, avoid siltation near to protect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hancing the channel coast greening and improve the local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Key words: center line design,sqare cross-section,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项目基本资料说明 (1)1.1 概况 (1)1.2 工程任务 (1)1.3 工程设计依据 (1)1.4 工程地质 (2)1.4.1 地形地貌 (2)1.4.2 地基土层 (2)1.4.3 地下水 (2)1.4.4 不良地质作用与不良地质现象 (2)1.5 气象及水文资料 (2)2 整治方案 (4)2.1 项目区现状 (4)2.2 整治目标 (4)2.3 整治设计方案选定 (4)3 河道整治工程设计 (6)3.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6)3.2 设计基本资料 (6)3.2.1设计流量和水位 (6)3.2.2 河段糙率 (6)3.2.3 河道纵比降 (6)3.3 工程设计 (6)3.3.1 河道横断面设计 (6)3.3.1.1 主河道矩形断面水力试算 (7)3.3.1.2 不冲不於校核 (8)3.3.2.3水面线推求 (9)3.3.2 河道堤防设计 (11)3.3.2.1 堤身土料填筑标准与堤防沉降量 (11)3.3.2.2 堤顶高度设计 (11)3.3.2.3 挡土墙稳定分析 (13)3.3.3 河道中心线设计 (16)3.3.4 河道护坡工程设计 (17)3.3.5 标准断面设计 (18)3.3.6 细部结构设计 (18)4 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0年一遇设防标准设防标准是指为了防止自然灾害及其相关破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标准和措施旨在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轻灾害的影响,提高社会的抵御能力。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设防标准的重要性变得日益突出。
自然灾害无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和伤亡。
如果没有有效的设防标准,这些灾害将会更加具有毁灭性。
设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使得建筑物、基础设施等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和压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50年一遇设防标准则是在考虑特定灾害发生几率的基础上制定的。
50年一遇,意味着在一段长时间内,某种特定的灾害按照平均几率每50年发生一次。
当这种灾害发生的几率为50%时,就达到了50年一遇的设防标准。
这样的标准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大多数时间内能够承受住这种灾害的冲击,同时也给予了适当的安全余量。
在制定50年一遇设防标准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首先是历史数据和灾害发生的频率。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灾害发生频率。
其次是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不同类型的灾害可能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标准。
此外,还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确保制定的标准既能够保护人们的安全,又不至于给各方面带来过大的负担。
50年一遇设防标准的实施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
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和公众都应该共同努力,制定和遵守相关标准。
政府应该加强对设防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专家和学者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提出更新更科学的标准和建议。
企业和公众则应该积极参与,遵守相关规定,加强自我防护和减灾意识。
此外,设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监督和评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设防标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订和改进,才能够使得标准更加适应当下的社会和环境需求。
50年一遇洪水标准是怎么定
洪水的多少年一遇是按照洪水频率来划分的,如:洪水频率为百分之1,则为百年一遇洪水。
例如:百年一遇即在一百年内可能重现一次,累计频率为百分之1。
按照自然规律,特大洪水出现次数少,一般洪水出现次数多,须根据长期实测资料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
水文行业一般采用百分之0.01,百分之0.1、百分之1、百分之10、改为汉字数字来衡量不同量级的洪水。
洪水频率为百分之1,则为百年一遇洪水。
洪水频率即在多年时期内,该特征值等于或超过某定量的可能出现次数,也可折合成每一年内可能出现的概率,以百分数表示,其倒数即为“重现期”。
按照自然规律,特大洪水出现次数少,一般洪水出现次数多,须根据长期实测资料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一、流域概况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
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
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55.68万km2,其中嫩江29.70万km2,二松7.34万km2,松干18.64万km2。
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的4.38万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60.06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
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支流有16条。
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
流域内山区占42.7%,丘陵区占29.1%,平原占27.4%,其它占0.8%。
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
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3℃间,7月绝对最高气温为40.6℃,1月绝对最低气温-47.3℃。
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500mm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40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
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h。
无霜期100~150d。
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776.7亿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198.5亿m3、131.4亿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24亿m3、14.6亿m3。
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
关于水文调查与计算的几点意见关于水文调查与计算的几点意见胡文伟水文工作是个细致而繁琐的工作,涉及的面很广。
要搞好既要有理论知识基础,还应靠自己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和长期积累经验,水文重在分析。
本文不在理论上过多阐述,因教科书及专业技术书籍等都已详尽论述如:《公路工程水文勘察规程》、《桥位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水文勘察工作一般存在外业调查不够深入,搜集资料不齐全,进入水文计算时缺这少那等现象。
针对这些不足,以个人之见提供下列意见作参考。
当接受一个工程设计任务时,首先应在省会搜集水文资料。
如路线所经之处的1/5万、1/万地形图(用于勾绘汇水面积),向水利部门了解水利规划及水文资料。
一般说平原区经历几十年的除涝、防洪治理,每条河流都有分河段的河床断面尺寸、汇水面积、比降、流量、水位、糙率等资料,水利部门长期从事这门工作,资料齐全可供利用。
一、设计频率流量的计算1.1理论频率曲线(即皮尔逊Ⅲ型曲线)。
此法是利用桥位上游或下游已有水文站历年实测系列流量计算求得。
该计算方法符合我国国情,早已被水利、交通、铁路等部门广泛应用,其计算值最为准确。
笔者认为:用此法要注意三种情况。
1.1.1 桥位与水文站汇水面积之比、正负小于10%者可直接搬用流量。
1.1.2 桥位与水文站汇水面积之比,大于10%而小于20%者,则用流域面积相关法:公式为Q1=( ) Q2将逐年实测流量改正后,再用皮尔逊Ⅲ型曲线法计算。
其中n值建议由桥位所属水文分区参照分区表查取。
1.1.3 桥位与水文站汇水面积之比大于20%者,则应将水文站与桥位之间产生的区间流量,与水文站的流量叠加。
叠加后的流量为桥位频率设计流量。
1.2 利用水利部门提供低频率流量延长法求设计频率流量平原区一般河流水利部门只能提供五年、十年,极个别河流有二十年的频率流量,笔者多年来以此流量延长推算五十年、百年的设计流量。
其方法是利用桥位所属地区的Cs、Cv值试求平均流量,再以延长计算设计流量。
建(构)筑物倾斜导致工程事故的原因与纠偏技术阎佳熹【摘要】分析了导致建(构)筑物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些主要原因展开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倾斜建(构)筑物的纠偏方法,将其进行了分类,从而使建筑物纠偏技术得以完善,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main reasons caused buildings produced uneven settlement, and discussed these main reasons, given the rectification methods of inclination building, classify to it, so that perfect the building rectification technology, avoid the engineering accidents.【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07【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工程事故;倾斜;纠偏技术【作者】阎佳熹【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12.41 导致建(构)筑物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1)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调研,导致对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够了解;2)设计人员未能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3)施工单位和个人不能对施工质量给予保证。
2 导致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1)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调研,导致对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够了解。
有很多工程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对建筑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
地质条件,尤其是各土层的力学性质、分布情况、排列顺序等都会对地基承载力及其他的重要土力学参数构成影响。
如果对这些地质条件没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就会导致预算出的参数与实际情况有误,从而诱发工程事故。
一般导致技术人员对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能全面正确了解有如下几个因素:a.技术人员在工程开工前对整个工程的勘察工作做的不够到位。
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五十年一遇的防洪堤呢?原创2016-07-06俞孔坚俞孔坚,景观设计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第一个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奖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我们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我们的水患。
但水患越来越严重,裹掉了大自然的那双脚,江河自己不能调节雨涝。
2014年,俞孔坚在一席曾经分享如上的观点。
在全国大面积暴雨洪灾的当口,我们再一次推送这篇演讲给大家。
文章略有删节,建议直接看视频。
大脚革命俞孔坚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一直把乡下姑娘当作是土和丑的,只有是裹了脚才被认为是美的。
比如这两个姑娘的形象截然相反,一个脸很黑,脚很大,身体很结实健壮,另一个脸很白,脚很小,三寸金莲,我们一直认为后一个是典型的中国美女,腰不能站直,直了就不雅了。
中国古代对脚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三寸叫金莲,四寸叫银莲,五寸叫铁莲,再大就嫁不出去了,只能劳动,只能在乡下干活了。
所以在中国,大家认为西施是最美的。
西施走路弯腰,是因为她有病,后来有人研究她是得了心脏病,我们怎么会把一个病态的人看成是美,而把一个健康的能干活的大脚看成是丑的呢?这是因为千百年来,美是少数城市人定义的。
少数城市贵族为了有别于乡巴佬,为了有别于乡下人,定义了所谓的美和品位,他的手段就是把正常的人变为不正常的人,把健康的人变为不健康的人,把能干活的人变为不事生产的人,这是我们对待人的审美观。
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就是让卖豆浆和油条的语言登了大雅之堂,变成了诗歌,变成了今天的白话文,那么我今天要讲的,是关于土地的、关于我们生存环境的一场革命,一场设计的白话文革命。
大家也许会庆幸我们现在不裹脚了,为什么一百年前中国人这么傻,要把脚裹起来?也许一百年之后的人会说,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傻,因为我们还在裹脚,我们的审美观仍然是小脚的审美观,我们的价值观仍然是小脚的价值观。
你们看看我们的城市,再看看我们乡下的田园。
丰产的稻田,稻田种的是稻子,丰产而美丽。
但是我们不认为它是美的,到了城里以后,我们把这样的田平掉了,种上了光鲜的草坪,灌溉施肥,一平米草坪每年要灌一吨的水才能把它养活,我们认为这是美的。
再看看我们乡下的田园,果实累累的桃子、梅子、梨子,但我们认为那是乡下的,一到城里我们都连根拔掉了。
公园里种的都是这些树,都只开花不结果,我们不让它结果子,这些桃树的生殖器官变成了重瓣的花朵。
我们的鱼也是这样。
我们农民养的鱼不是美的,河里的鱼不是美的。
我们家里养的鱼都是中国特产的金鱼。
金鱼实际上是最丑的,头是畸形的,腰是畸形的,尾巴是没有力气的,所以这个鱼如果放到黄浦江里,明天就死了。
我们对待土地、对待江河也是如此,用的是小脚这种畸形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你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大小江河,从这儿走出去五百米,你去看看我们黄浦江就是这样的。
五百年一遇的防洪堤,一千年一遇的防洪堤,把大江大河全部裹上水泥,用无度的水利工程来试图防范我们的水患。
但是你发现了吗,我们的水患越来越严重,每年都会犯洪水,因为裹掉了大自然的那双脚,我们的大江大河自己都不能调节雨涝,不能调节雨洪。
这是我曾经看过的河流。
但在我一个月之后去看,已经变成了这样的河流,中国现在没有一条江河是完整的。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河流,中国把上千亿的人民币投入到治理所谓这样的河道,所谓的水利工程,所谓的防洪,所谓的美化,河道里头没有生物,没有自我调节能力。
而中国的降雨、水资源非常短缺,只有世界水资源的7%不到,但我们一下雨就把河里的水全部排掉,以至于整个中国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每年下降一米。
我们现在所有的城市都在惊恐,下完暴雨城市都淹掉了,恨不得把所有雨水一下完,当夜的水都要把它排干,所以我们的管道修得很粗很大,大家都在抱怨,城市被雨水淹掉是因为管道不够粗,所以政府投入巨大的资金,把水泥管道越做越粗,还安装上水泵,一下完雨水泵赶紧抽水,赶紧排掉。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时也毁掉了自然的大脚。
自然的调节系统没有了,就像一个人进了医院,靠输液、靠人工设施来维持心脏跳动,所以你看到我们的涝灾越来越严重。
2012年北京暴雨致死77个人,长沙一个女大学生被水管吸到地下去,这样的事每年都发生。
我们发明了非常精密的机器和滤膜,我们喝的水都是经过几十道工序过滤净化,包括纳米技术过滤净化,试图把水弄干净。
但你发现我们的水却越来越脏,中国75%的地表水都受到了污染,黄浦江流的是劣五类的水。
实际上,这些水在二三十年前都是非常好的肥料,农民会把它当成宝贝,但到了今天,我们却把它当成污水排掉,或者修建昂贵的污水处理厂,似乎要把它处理干净,但结果污水却越来越多。
新农村建设一夜之间把一条蜿蜒曲折灵动的乡下小河,变成了北京汉白玉栏杆的金水桥,两岸的稻田、玉米、高粱全部砍掉,种上了我们城里人喜欢的观赏植物。
你可以看到,左边是一个月之前我去看的。
一个月之后都变成了园林植物,原来都是油菜花、蚕豆,现在都变成了紫叶小檗,金叶黄杨,无用,但是我们把它当成美丽,并耗去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来维持这种美丽。
我们整个城市都在追求一种畸形的美,就像裹了脚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耗掉了世界50%的水泥、30%的钢材和30%的煤炭,用来毁掉我们健康的双脚,以至于我们的地下水年年下降,我们一共就600多个城市,现在有400个城市缺水。
我们的地表水75%是污染的,50%的湿地消失了,湿地就像人的肾脏一样,而50%被我们消灭掉了,为什么会消失?我刚刚讲了,因为所有河道都变成了面条,两边都没有湿地了,都变成了水泥和防洪墙了,原来两边都是滩涂,现在都没有了。
结果这导致了我们的土地本身没有自我调节能力,下一场很小的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就像人的双脚走不动一样。
因此我们需要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我把它叫做大脚革命,从我们自己开始,改变我们的审美观,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第一个要改变的就是对待水的态度,与洪水为友。
这是我跟我的学生做了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我们把所有防洪堤、所有大坝全部都炸掉,洪水能够淹掉的国土面积才0.8%,极端情况下才淹掉6.2%。
也就是说,中国防洪防了几千年,抗洪抗了几千年,实际上只为了0.8%的国土。
我想问,这值得吗,为什么要打这样一场永远不可能胜利的战争呢?所以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就需要行动,砸掉这样的钢筋水泥。
这是我回国做的第一个工程,十多年前在浙江台州的一条河。
原来非常漂亮的一条河,蜿蜒曲折,两边全是丰茂的植被、湿地,洪水来了水就涨上来了,鲤鱼也上来了,结果水利部门给了两个亿的工程款,说做成防洪堤。
工程刚做了一半,市长就接到了农民的上访,因为农民的牛没地方喝水了,原来我们的河漫滩都是成群的水牛在傍晚时候在河里去游泳,去喝水,后来又发现小孩子掉下去爬不起来了,人淹死了。
再后来发现青蛙也没了,因为湿地消失了,青蛙在河里产卵,蝌蚪爬不到岸上来了,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
市长连夜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办。
我说砸掉防洪堤,他一听吓坏了,两个亿说砸就砸掉,这不是政治风险嘛。
你怎么保证洪水不会冲掉我的城市?我就跟他做了分析,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的洪水分别淹到哪里,后来我们发现,没有这个防洪堤洪水也淹不到城市。
我们可以把淹掉的地方做成公园、绿地和湿地,甚至可以做成稻田、荷花,为什么要花两个亿来做防洪堤呢?这个两个亿投下去以后,农民要种多少年的地,才能从经济上把这两个亿的投资给还上呢?砸掉它以后,我们故意设计了河漫滩下的浅滩深滩,让鱼在这里产卵,让青蛙在这里产卵,让牛可以下去喝水,让人可以在这儿行走。
洪水来了,可能淹掉就一两天,或者最多也就一个星期,平时都可以让人去使用。
我们为什么非要做五十年一遇的防洪堤,五百年一遇的防洪堤呢?大家几乎一辈子都没法在河边走路了,这是很悲惨的事情,所以现在即使洪水来了,人照样可以在栈桥上行走,周边也恢复了茂盛的植被。
所以对待自然的水系统、自然的河道、自然的湿地系统,我们要做最小的干预。
我刚刚讲,砸掉水泥回到它的自然状态。
如果有了它的自然存在,我们就要善待它,最小的干预,还我江河自然的美。
这是一条很野的河道,大家觉得很危险,所以需要改造它。
那通常的做法是裁弯取直、河道硬化,然后园林部门铺点草坪,种上花,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这么做,这是河漫滩,原来的河漫滩都不要动它,完全让它自然保留。
最后我们只做了人需要的一条红色飘带。
这个飘带实际上是一条椅子,这条椅子你可以坐着休息,躺着休息,底下有灯光,而周边全是自然的,地形仍然是原来的地形,树还是原来的树,野草还是原来的野草。
500米长的一条坐凳,可以同时容纳上千个人,这里变成很浪漫的一个地方。
这条板凳2008年的时候,被美国的《旅行家》杂志社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你可以看到老人小孩都在这儿,这三个老太太是早上去的,到了晚上,她们还在那儿。
所以大脚革命就是我们要回归生产。
我们的土地本来是丰产,但是我们现在的土地,一进入城里就被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城里就不允许有农作物,甚至有的小区里会把居民种的菜都给拔掉,不让人家去劳动生产,但实际上丰产才是真正的、健康的美丽。
这是我们2002年在沈阳做的一个案例。
这是一个一平方公里左右的校园,校长花了一年时间,花了5个亿资金把房子盖起来了,校园盖起来了,建筑盖起来了,结果他发现没有校园,校园是荒芜的一片。
于是他给我打电话,说你能不能6个月时间把我的校园建出来。
他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是3月份,9月1号就要开学了,而且他说没钱了,5个亿都盖房子去了,他还想要有特色,美丽。
那我说好吧,我试试看。
我就收集雨水种稻子,城市中心没有灌溉设施了,只有收集雨水,雨水是免费的,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然后种稻子,稻子基本上是免费的,农民种一辈子他卖不出几个钱来,所以稻子是最便宜的。
而且几乎谁都会种,种草坪还需要专业的人培训,一个星期还得修剪一次,过两个星期要施一次肥,天天浇灌,所以种稻子比种草坪要便宜。
你看,在校园里头,可以读书,还可以放羊,老师在这儿散步,学生在这儿读书,耕读。
过去,耕读是中国比较久远的理学思想,一边耕种,一边读书,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耕种是怎么回事了,我们看到稻田就把它平掉了。
过去三十年,我们侵占了10%的粮田,中国的粮田非常珍贵,因为我们只有十分之一的国土是可以种地的,而我们其中十分之一的粮田已经被侵占了,全部变成了钢筋水泥,其中的30%到50%变成了绿地,而这个绿地就是变成了小脚的绿地。
我刚才讲,天天灌溉,天天施肥,天天浇灌,所以这个校园变成一个大脚的校园,有插秧节,有收割节,还可以生产绿色的粮食,这个绿色粮食变成了学生餐厅的食物,同时变成了纪念品,这是袁隆平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
回到生产,回到食物人以食为天,实际上,不要忘记土地的伦理,就是让它长出庄稼来,长出作物来,我们不要认为这个花才是漂亮的,丰产才是真正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