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与术后声带运动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1.97 KB
- 文档页数:2
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患者20例参加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中评估喉返神经受侵犯程度,对于受侵犯的神经,采取粘连松解。
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有声音嘶哑及声带异常患者2例(10%)例,术后6个月声音嘶哑4例(20%),声带异常5例(25%)。
结论:治疗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应该先进行准确评估,明确病情后治疗以粘连松解,神经减压为主,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关键词】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侵犯甲状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
但由于喉返神经自迷走神经分出后,位于气管食管沟内,只要稍加牵拉或者直接接触即可出现麻痹,导致喉返神经损伤[1]。
因此甲状腺癌手术中不仅需要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还需要保护喉返神经。
另外,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大部分患者的喉返神经可被肿瘤侵犯,增加手术难度,如何正确处理受侵犯喉返神经已经成为甲状腺癌的治疗重点[2]。
通常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喉返神经被侵犯,可将受侵犯神经组织切除,再实施神经吻合术,若甲状腺癌侵犯部位为喉返神经入喉处,由于不能明确神经远端,所以难以实施神经吻合术。
对此,本文研究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患者2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32-65岁,平均(41.08±2.74)岁,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
排除标准:①对手术不耐受者;③患有严重心脏病。
1.1.方法术前;通过CT、B超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了解患者肿瘤情况,并用MRI及喉镜了解声带状况间接判断喉返神经功能。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能会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这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了解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1. 解剖因素喉返神经是颈部重要的神经之一,它负责喉部肌肉的运动和声带的张合。
在甲状腺手术中,由于甲状腺癌往往需要进行广泛的切除,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喉返神经造成直接损伤,尤其是在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
2. 术者经验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缺乏经验的医生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容易导致手术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喉返神经受损的风险。
3. 术前准备不足对于患者术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手术时对患者的解剖结构不清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从而增加了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4. 术中出血和炎症术中出血和炎症会使手术视野变差,增加了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损伤风险。
5. 其他因素如局部肿物过大、术中无法明确解剖结构、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喉返神经受损的风险。
1. 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颈部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以明确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和周围神经的位置。
术前准备还包括手术医生对患者病史的仔细了解和分析,以及手术团队的充分准备。
2. 术者技术水平手术医生应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良好的技术水平。
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建议选择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操作,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完善的手术计划手术前应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切除范围、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
充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喉返神经的保护应有明确的方案。
4. 术中精细操作手术医生应对喉返神经进行精细的解剖和保护,尽量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要维持清洁的手术场,减少术中出血和炎症的发生,以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与术后声带运动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20T11:03:43.1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江许烨
[导读]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与术后声带运动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共126例
江许烨
腾冲市中医医院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与术后声带运动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共12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期间肌电信号的强弱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喉镜检查结果。
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出现术后声带运动异常的患者有8例,这8例患者手术期间喉返神经损伤的肌点信号振幅下降在0-50%。
没有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
结论:在完成手术之前,检测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肌电信号,其振幅下降如果大于50%,就会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声带运动异常。
如果振幅下降大于70%,患者术后声带运动异常的发生率就会提升。
因此,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监测患者的喉返神经的警戒值可以设定为振幅下降大于50%,这样有利于进行术后喉返神经功能的预测。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术后声带运动;相关性研究
在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
现阶段,甲状腺外科在手术期间已经广泛运用神经监测技术,根据国际上出现的较多关于神经监测指导的相关资料,甲状腺治疗医生已经了解和掌握此种监测技术[1]。
神经监测技术能够为肉眼识别保护提供帮助,能够避免患者术中出现喉返功能损伤情况,并能够进行神经功能的实施评估,主要是根据术中肌电信号振幅实现的。
但是国际上却少有关注肌电信号振幅变化达到那种程度可以影响患者的术后声带异动[2]。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与术后声带运动的相关性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6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26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3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38.4±2.3)。
其中,有102例患者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肿瘤率为80.95%,有24例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有105例(83.33%)患者是初次手术,21例(16.67%)患者属于二次手术。
1.2纳入标准
此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甲状腺患者初次监测振幅值在90%-110%之间,可以利用患者的初次振幅值评价喉返神经的肌电信号振幅,并且手术时长不会影响患者的振幅值。
1.3方法
此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患者手术的各个环节都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的。
建立IONM系统与术中麻醉管理都需要按照专业化的标准进行。
对比分析患者在手术之前与完成手术次日的喉镜检查结果,如果患者出现声带运动异常,则将其分为阳性病例组。
在所有患者完成手术第5个月对其喉镜检查,如果患者声带运动异常情况没有恢复,那么就确定其已经形成永久性喉返功能损伤。
此次研究采用专业化神经监测设备(生产厂家:Medtronic Xomed,Inc,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6第3211539号)对患者的所有喉返神经功能进行IONM系统监测,对术中各个环节显示的肌电信号振幅进行详细记录[3]。
在解剖喉返神经时,在患者甲状腺下方使用探针连续刺激,实时监测振幅值的变化情况,直到患者的喉返神经完全裸露。
在完成手术之前,要对喉返神经的喉返神经入喉处振幅进行记录,并与初次振幅值进行比较。
2 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初次振幅值以及喉返神经入喉处振幅,除过4条喉返神经数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直视情况下,患者的喉返神经均呈现完好状态,在完成手术之前,喉返神经入喉处的振幅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根据不同的振幅程度,将210条喉返神经分为以下几组,在126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后次日出现患侧声带运动异常的患者有8例,没有出现声带运动固定以双侧声带运动异常的患者。
详情见表1。
所有患者在术后5个月进行复查,出现异常的8例患者的声带运动情况显示良好,。
3 讨论
此次研究主要是通过IONM系统中的相关指标,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喉返神经机电信号振幅,根据手术显示的喉返神经的入喉处以及甲状腺下极下方的振幅比值判断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前喉返神经功能。
此次研究在进行喉返神经解剖时对患者的肌电信号振幅进行持续性监测,并且进行了神经监测仪的模拟,实现实时监测的功能。
根据表1数据结果显示:有8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损伤率达到6.35%,没有患者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
对所有患者进行喉镜检查,能够直接显示出患者声带运动情况,对于声带运动异常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这样可以实时掌握患者声带运动情况[4]。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功能与术后声带运动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喉返神经振幅能够影响
患者的声带运动情况。
人体的喉返神经一般比较纤细,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极易与周边的血管产生混淆,并且密切关联着甲状腺腺体的解剖。
所以,大多数医生都认为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时,一定会影响患者的喉返神经功能。
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有部分医生认为: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实时监测患者的喉返神经功能,这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这样可以促进恢复神经功能。
根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分析患者初次振幅值以及喉返神经入喉处振幅,除过4条喉返神经数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直视情况下,患者的喉返神经均呈现完好状态,在完成手术之前,喉返神经入喉处的振幅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在126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后次日出现患侧声带运动异常的患者有8例,没有出现声带运动固定以双侧声带运动异常的患者。
综上所述,在完成手术之前,检测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肌电信号,其振幅下降如果大于50%,就会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声带运动异常。
如果振幅下降大于70%,患者术后声带运动异常的发生率就会提升。
因此,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监测患者的喉返神经的警戒值可以设定为振幅下降大于50%,这样有利于进行术后喉返神经功能的预测。
参考文献:
[1]王展,李朋,韩彬,等.术中连续神经监测用于26例高风险甲状腺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04(25):452-453.
[2]钟敏,何敏芝,罗定存,等.术中神经监测在复杂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浙江医学,2017,01(22):928-929+932.
[3]任炜,张清泉,陈萍,等.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在甲状腺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7,04(30):561-564.
[4]蓝锦文.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03(16):2093-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