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4.50 KB
- 文档页数:58
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题库500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56最容易使后乳化渗透检验失败的是()
A.渗透时间过长B显像时间过长
C.乳化时间过长D乳化前过分清洗
2.下面关于汞弧型黑灯光的操作,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开灯后需要预热5分钟使灯泡达到最大输出
B.如果电源电压降到90伏以下,黑光灯自动熄灭
C.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正负5伏时,对灯泡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D.黑光灯要即用即开,即停即关
3.13以下哪一个项目不属于溶剂去除剂性能检查内容()
A.外观检查
B.去除性能检查
C.含水量检查
D.贮存稳定性检查
4.16水悬浮湿式显象剂呈弱碱性,在哪类材料上使用需要考虑腐蚀问题()
A.钛及钛合金
B.铝镁及其合金
C碳钢和低合金钢D.均无需考虑
5.下面哪条不是着色渗透探伤中使用的显像剂应具有的性()
A显像剂应是吸收型的
B显像剂应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涂层
C用于荧光渗透探伤时,显像剂应能发荧光
D显像剂不应含有于操作者有害或有毒的成分
6.27新配制的湿式显像剂()
A.应用比重计校验
B.应搅拌30-40分钟
C每加仑显像剂应加入28.35-42.52g的氮,并使混合液稳定
D应放置4-5小时再使用
7.31后乳化型着色探伤,采用湿式显像的施加方法是()
A刷涂B擦涂C浸入D喷雾
8.13化学消洗剂可用来清洗非常脏的、有油污的零件。
用这种清洗剂清洗之后,必须()。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承载索必须选用有制造承载索资质厂家的产品,并在产品的订货文件中,申明所订密封索系用作缆索起重机的承载索,其承载索钢丝的抗拉强度不宜大于A N/mm2。
A.1570B.1670C.19702.《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焊缝等级中,1级是指重要A结构件的焊接接头:3级是指C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A.受拉B.受弯C.受压D.受剪3.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轨道接着的高低差D≤2mm,侧向错位f≤B mm,接头间隙e≤D mm。
A.1B.2C.3D.44.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滑轮的入绳角不应大于B。
A.3。
B.5。
C.7。
D.10。
5.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对槽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的B倍。
A.10B.15C.20D.256.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起升绕绳系统的绳长应满足在吊具到达起重机正常作业区域的任何地方时,除固定绳端的长度外,保证至少还有B圈的钢丝绳完整的缠绕在卷筒上。
A.1B.2C.3D.47.《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组装后的桅杆.心的直线度不大于A且小于B mm。
A.1/1000B.40C.1/2000D.608.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规定,桅杆起重机主要受力结构件的对接焊缝应进行100%无损探伤,射线检测按GB/T 3323规定,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为A级;超声波检测按J13/T 10559规定,合格级别为B级。
A.ⅡB.1C.IIID.29.《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缆绳数目最少为C根。
A.10B.8C.6D.410.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在未作特殊申明时,起重机应能在工作环境温度为A的条件下安全正常使用。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起升.牵引机构工作制动器宜选用盘式制动器,起升机构还应设置安全制动器,安全制动器的制动盘应与卷筒B连接。
A.挠性B.刚性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持证焊工应当在期满C之前,将复审申请资料提交给原考试机构,委托考试机构统一向发证机关提出复审申请。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3.《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对于埋置式地锚,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沿锚因载荷方向作B倍缆绳最大计算载荷的预拉,保持一段时间并确认地锚不会产生松动后,将缆绳恢复至初拉力的状态。
A.1B.1.1C.1.25D.1.54.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液压系统应设有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安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应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B,系统的试验压力不应小于额定工作压力的C。
A.100%B.110%C.125%D.150%5.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的回转机构,可D回转时若采用常闭式制动器,非工作状态时起重机应可通过手动方式确保制动分离,确保臂架能随风转动。
A.90。
B.120。
C.180。
D.360。
6.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 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宜选择对制动衬垫的磨损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制动器工作时制动轮和制动衬垫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B。
A.50%B.70%C.80%D.90%7.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卷筒上钢丝绳绳端固定装置应有或自紧的性能,联接应牢固可靠。
压板固定时,压板不应少于B个。
A.1B.2C.3D.48.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滑轮的入绳角不应大于B。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载重小车的导向滑轮布置应满足吊钩在A位置时,起升索不相互缠绕。
A.最低B.最高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17S个Z6002—2010)规定,与埋弧焊这利焊接方法相对应的焊接代号为A。
A.S A WB.SM A WC.ESWD.P A W3.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的司机室.通道.电气室.机房应有照明设施,照度不应低于B1x。
照明电路电压不应大于D V,其供电不应受停机影响。
A.24B.30C.110D.2504.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操纵台手柄操纵力不应超过100N,推荐采用值:对于左右方向的操作,控制在A之间;对于前后方向的操作,控制在D之间。
A.5N~40NB.5N~60NC.8N~40ND.8N~60N5.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回转处采用停电器供电的起重机I集电滑环应满足满足相应的电压等级和电流容量的要求,每个滑环至少有一对电刷,电刷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D。
A.IPl0B.IP34C.IP44D.IP546.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液压系统应设有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安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应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B,系统的试验压力不应小于额定工作压力的C。
A.100%B.110%C.125%D.150%7.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轨道接着的高低差D≤2mm,侧向错位f≤B mm,接头间隙e≤D mm。
A.1B.2C.3D.48.《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停止器应能承受B额定起重量作用下使卷筒反转所产生的冲击载荷。
A.100%B.110%C.120%D.150%9.《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安装有B套支持制动器时,应采取措施以自动控制主.副制动器的动作时序,防止产生不当的运动冲击载荷。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26470—2011)规定,架桥机上所有的操作部位以及要求经常检查和保养的部位,凡与桥面距离超过C的,都应能通过斜梯.平台.通道或直梯到达,梯级应装护栏。
A.1mB.1.5mC.2mD.2.5m2.常用的牌号J507的焊条,按照国标GB/T 5118《低合金焊条》,其型号应是A。
A.E5015B.E5016C.E5018D.E5024E.E50273.《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跨度两端应设有非正常工作区,国产缆机.非正常工作区长度一般为跨度的A。
A.1/10B.1/12C.1/154.《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重要构件桁架梁杆件的直线度中桁架腹杆轴线对理论轴线的偏差应小于等于C mm。
A.3B.4C.55.《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重要构件是指塔架.机台主梁.钩梁.载重小车架.承载索拉板.大车运行机构的车架及平衡梁,当工作环境温度低于-20℃,板厚小于20mm时,其重要构件钢材牌号选择不低于C。
A.Q235-AB.Q235-BC.Q235-D6.《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跨度是指主.副塔(车)之间承载索两端铰点连线的A,其垂跨比是指承载索最大垂度与跨度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A.竖直距离B.水平距离7.《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承载索(主索)是指联接在主.副塔(车)的构件上,并用于支承C运行的钢丝绳。
A.吊钩B.索具C.载重小车8.《架桥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26470~2011)规定,应在架桥机的合适位置或工作区域设有明显可见的A,如“起升物品下方严禁站人”等;在架桥机的危险部臣应有B和C。
A.文字安全警示标志B.安全标志C.危险图形符号D.报警装置9.《架桥机安全规程》(GB 26469—201 1)规定,架桥机作业时,应视线良好;并提供有效的通讯手段保证架桥机的安全操作,不应在AD天气下作业,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起重机的构件连接和接头对结构件的疲劳强度有很大影响,应尽量采用较为合理的应力集中情况等级K值,推荐采用B,尽量避免采用D。
A.K1B.K2C.K3D.K4E.K52.《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 B/T 47014—2011)规定,专用焊接工艺因素分为重要因素. D因素和次要因素。
A.一般B.次重要C.正常D.补加3.《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 Z6002—2010)规定,水平固定试件和45。
固定试件,应当在试件上标注焊接位置的钟点标记,定位焊缝不得在B标记处。
A.“3点”B.“6点”C.“9点”D.“12点”4.《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的所有考试试件,第一层焊缝长度中部附近至少有A停弧再焊接头;焊机操作工考试时,中间不得停弧。
A.一个B.二个C.三个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或者焊机操作工采用对接焊缝试件或者管板角接头试件,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除其他条款规定外,B于角焊缝焊件,母材厚度和管径D。
A.不适用B.适用C.受限D.不限6.《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l0)规定,手工焊焊工采用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短路弧焊接对接焊缝试件,焊缝金属厚度t<12mm,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适用于焊件焊缝金属厚度为A t。
A.≤1.1B.≥1.1C.≤1.2D.≥1.27.《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或者焊机操作工采用不带衬垫对接焊缝试件或者管板角接头试件,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适用于对应的A焊件或者管板角接头焊件,反之不适用。
A.带衬垫对接焊缝B.不带衬垫对接焊缝C.所有焊缝8.《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焊机操作工采用螺柱焊试件,经过仰焊位置考试合格后,适用于D位置的螺柱焊焊件。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液压系统应设有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安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应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B,系统的试验压力不应小于额定工作压力的C。
A.100%B.110%C.125%D.150%2.《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母材检测时,若发现缺陷回波幅度超过荧光屏满刻度B%的,应在被检工件表面相应部位给出标记。
A.10B.20C.30D.403.《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管材角焊缝试件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时,可在管——板角焊缝试件(记为A)与管——管角焊缝试件(记为B)中选择C。
A.AB.BC.A或BD.A和B4.《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考试合格后,适用于管材对接焊缝焊件时,管外径应大于或等于C mm。
A.70B.73C.76D.795.焊接不锈钢和有色金属时,焊接方法最好采用D。
A.电弧焊B.埋弧焊C.C O2气体保护焊D.A r弧焊6.产生未融合的原因不包括D。
A.焊接电流过小B.焊接速度过快C.焊条角度不对D.焊接电压过大7.《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主要承载结构件在不同连接处允许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来A,但在同一连接处不宜混合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A.传递载荷B.承受载荷C.阻挡载荷D.缓冲载荷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钢材质量组别由总评价系数Z确定。
而Z值取Z A.Z B.Z C的C。
A.最大值B.最小值C.和D.积9.《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Q345B钢与Q345C钢因冲击韧性的试验温度不同,导致这两种钢材抵抗C的能力就不同。
A.屈服变形B.拉伸破坏C.脆性破坏D.塑性破坏1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构件材料的厚度越A,脆性破坏危险性越大;温度越D,材料脆性破坏的危险性越大。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轨道接着的高低差D≤2mm,侧向错位f≤B mm,接头间隙e≤D mm。
A.1B.2C.3D.42.《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和区分缺陷信号或伪缺陷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 B .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A.上下B.转角C.直线D.摆线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Q345B钢与Q345C钢因冲击韧性的试验温度不同,导致这两种钢材抵抗C的能力就不同。
A.屈服变形B.拉伸破坏C.脆性破坏D.塑性破坏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构件材料的厚度越A,脆性破坏危险性越大;温度越D,材料脆性破坏的危险性越大。
A.大B.小C.高D.低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 1—2008)规定,在三类焊缝中,A类焊缝脆性破坏的危险性最小,而C类焊缝脆性破坏的危险}生最大。
A.IB.IIC.I ID.IV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受动载荷的主要承载结构,在保证焊缝受剪计算截面面积的情况下,角焊缝的表面应呈D或直线形。
A.弧形B.曲线形C.微凸弧形D.微凹弧形7.《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ll一2008)规定,角焊缝中,对于一般角焊缝,墀脚尺寸不应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B倍;被焊接件厚度小于4mm时,焊脚尺寸等于被焊接件的厚度。
A.1.1B.1.2C.1.3D.1.5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起重机的构件连接和接头对结构件的疲劳强度有很大影响,应尽量采用较为合理的应力集中情况等级K值,推荐采用B,尽量避免采用D。
A.K1B.K2C.K3D.K4E.K59.《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在设计由D控制的主要焊接结构时,应采取各种降低疲劳应力的措施,如改善接头型式降低应力集中等级,对双面连续焊缝的头部进行包裹回焊.采用较大半径的圆弧过渡板以减少内应力等。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的司机室.通道.电气室.机房应有照明设施,照度不应低于B1x。
照明电路电压不应大于D V,其供电不应受停机影响。
A.24B.30C.110D.2502.《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曲面工件对接焊缝检测中,检测面为曲率半径不大于D mm曲面时,应制作与检测面瞳率相同的对比试块,并采用平板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A.100B.50C.200D.2503.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一般采用B电源,这时电弧稳定,飞溅小,焊缝成形好。
A.交流B.直流反极性C.直流正极性4.《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采用不带衬垫试件进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时,必须从A面焊接;焊机操作工考试时,B加引弧板和引出板。
A.单 B.允许 C.双 D.不允许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焊工或者焊机操作工采用不带衬垫对接焊缝试件或者管板角接头试件,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适用于对应的A焊件或者管板角接头焊件,反之不适用。
A.带衬垫对接焊缝B.不带衬垫对接焊缝C.所有焊缝6.《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焊机操作工采用螺柱焊试件,经过仰焊位置考试合格后,适用于D位置的螺柱焊焊件。
A.平焊B.立焊C.横焊D.任何7.《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lO)规定,手工焊焊工向下立焊试件考试合格后,B免考向上立焊;反之,手工焊焊工向上立焊试件考试合格后,A免考向下立焊。
A.能B.不能8.产生未融合的原因不包括D。
A.焊接电流过小B.焊接速度过快C.焊条角度不对D.焊接电压过大9.《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 1—2008)规定,在三类焊缝中,A类焊缝脆性破坏的危险性最小,而C类焊缝脆性破坏的危险}生最大。
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44烘箱温度过高会()A.对缺陷中的渗透剂无影响B.使缺陷中的渗透剂变干C.使零件变形D.以上都对2.29即使表面上有少量污染,渗透剂也能在表面上扩散为光滑均匀的薄膜,我们说这种渗透剂具有()A低粘度B高粘度C强润湿能力D低蒸发性3.2下列哪种试验能够最好的反映出乳化剂的综合性能?()A.水溶性试验B.容水量试验C.水洗性试验D.粘度测定4.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渗透液和显像液均是溶液B.渗透液是溶液.显像剂是悬浮液C.溶剂清洗剂是悬浮液D.显像液是乳状液5.12显像剂有助于检出滞留在缺陷内渗透液是由于什么作用?()A.后消洗工序B.乳化作用C.吸附作用D.干操工序6.13下列哪种功能是显像剂承担的?()A.将不连续性中的渗透液吸山B.遮住不相关的显示C.干燥零件表面D.提供一个无反差背7.1粗糙表面对渗透探伤的影响是()A.渗透液渗入缺陷有困难B去除多余渗透剂有困难C.无法进行缺陷观察D以上都是8.4对工件表面预处理一般不推荐采用喷丸处理是因为可能会()A把工件表面的缺陷开口封住B.把油污封在缺陷中C.使缺陷发生扩展D.使工件表面产生缺陷9.6渗透探伤前重要的是要保证零件上没有()A.油和脂B.酸和铬酸盐C.水迹D.以上都不能有10.25以下有关渗透时间的叙述,哪一条是正确的()A.一般不得少于10分钟B.有时可能长达数小时C.时间长短和温度及欲发现缺陷种类有关D.以上都对11.18下列哪种方法对非常细微的缺陷最灵敏?()A.油白法B.水洗型荧光法C.后乳化型荧光法D.后乳化型着色法12.33用渗透法检验工件时,工件的温度应接近室温,如果检验使工件温度很低,则()A渗透剂会变粘B渗透剂会很快蒸发C渗透剂的色泽将会降低D渗透剂冻结于工件表面上13.20下列渗透荆中.哪种渗透剂是常用的渗透剂?()A.后乳化型渗透剂B.有色金属渗透剂C.化学腐蚀渗透剂D.上述三种都是14.50使用溶剂去除型渗进剂时,普遍公认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A.不要施加过量的乳化剂B.不要施加过量的溶剂C.清洗压力应足够大D.应用紫外灯检查清洗效果15.63以下关于“热浸”技术的叙述错误的()A所谓热浸是将清洗后的零件在80-90℃的热水中浸一下B.热浸的目的是加快干燥速度C.热浸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过洗D.热浸只适合于机加工后的光洁零件16.66在紫外灯下目视观察工件,发现其荧光背景的本底水平较高,这说明()A.渗透前预洗不当B.渗透后清洗不足C.乳化时间太短D.以上都是17.水洗型渗透过程结束后,去除渗透剂的理想方法是()A.用低压水柱喷洗B.用水和刷子、清洁布清洗C.用连续的水流冲洗D.与高压急流水冲洗18.使湿式显像剂的灵敏度受到严重损害的是()A.显像剂温度高于环境温度B.显像剂层太厚C.在显像剂中添加腐蚀抑制剂D.零件表面经过抛光19.施加湿式显象剂通常采用的干燥方法是()A.用吸湿纸轻轻地吸表面B.使工件在80度条件下干燥C.用室温空气快速吹干D.在50到52度的烘箱烘干20.显像前干燥时应注意()A.时间越长越好B.在保证零件表面充分干燥条件下,时间越短越好C.温度越高越好D.温度越高越好21.关于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式显像,渗透剂去除后进行干燥B.采用溶剂去除型渗透检验时,显像前不必进行干燥C.以上都是22.大型工件大面积渗透探伤,应选用()A.后乳化型渗透探伤法B.水洗型渗透探伤法C.溶剂去除型探伤法D.以上都是23.19磁粉探伤灵敏度试片的作用是:()A.选择磁化规范B.鉴定磁粉探伤仪性能是否符合要求C.鉴定磁悬液或磁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D.以上都是24.26渗透温度一般控制在()A.15-50℃B.4-60℃C.20-40℃D.小于80℃25.36用来表示被检零件金属的连续性间断的通用术语是:()A.不连续性B.裂纹C.缝隙D.折叠26.119仰焊位置容易发生的缺陷是A咬边B焊瘤C未焊满D烧穿27.荧光磁粉显示应在哪种光线下检验?()A.荧光B.自然光C.黑光D.氖光28.9下列关于连续湿法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通电磁化时间一般需要3秒钟以上B磁化强度大约为试件达到饱和磁通密度的80%C施加的磁悬液在探伤表面上流动,待探伤面上的磁粉停止运动后,在切断电源D施加磁悬液可采用取浇法,也可采用取浸法29.27下列关于干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试件温度高时,干法比湿法号B干法是以空气为媒质施加磁粉的方法C在检出近表面内部缺陷的场合,干法比湿法好D以上都对30.34在大多数零件中,哪种形式的磁化最容易控制?()A纵向磁化B周向磁化C永久磁化D平行磁化31.35采用通电法对钢轴进行周向磁化,控制磁化规范通常依照()A经验估计B用仪器测量工件表面磁场后确定C用标准试片确定D用标准试块确定32.36采用交流,单相半波整流,三相全波整流三种电流对轴类工件进行周向磁化,为了得到大致相同的磁化强度则三种磁化电流不同,正确的选择是:()A交流电最大,半波整流电次之,全波整流电最小B半波整流电最大,全波整流电次之,交流电最小C全波整流电最大,交流电次之,半波整流电最小D全波整流电最大,半波整流电次之,交流电最小33.37以下关于退磁的叙述,正确的是:()A退磁应在零件清洗后立即进行B退磁应在磁粉探伤前进行C所用的零件都有进行退磁D当剩磁对以后的加工或使用有影响时才需进行退磁34.40如果留在局部的磁化可能产生不相关显示会妨碍磁粉检验。
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 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对光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的B倍。
A.10B.15C.20D.252.摩擦型高强螺栓传递力是靠D。
A.连接间的螺杆B.连接间的螺母C.连接间的螺栓D.连接间的摩擦力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受动载荷的主要承载结构,在保证焊缝受剪计算截面面积的情况下,角焊缝的表面应呈D或直线形。
A.弧形B.曲线形C.微凸弧形D.微凹弧形4.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l一2008)的规定,如图11-1-1所示节点连接,节点板采用角焊缝双面连接,构件材料为Q345,焊脚尺寸min= B,h fm A x=C。
A.5.2B.6.4C.14.4D.21.6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角焊缝应计算其抗剪强度。
计算时焊缝的有效高度一般取为B h f,h f为较小的焊脚尺寸。
A.O.5B.0.7C.1D.2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对接焊缝(焊透的焊缝)的计算应力,按连接中最薄的板厚计算。
当无法用引弧板施焊时,每条焊缝的计算长度为其实际长度减去B。
A.tB.2tC.3tD.4t7.《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钢熔化焊焊缝连接是起重机金属结构最主要的连接形式,其焊缝的主要型式为对接焊缝和D。
A.T接焊缝B.搭接焊缝C.平接焊缝D.角焊缝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与D的综合机械性能相适应。
A.整机B.机构C.构件D.母材9.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操纵台手柄操纵力不应超过100N,推荐采用值:对于左右方向的操作,控制在A之间;对于前后方向的操作,控制在D之间。
A.5N~40NB.5N~60NC.8N~40ND.8N~60N10.《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桅杆起重机当起重机工作地点有雷击可能并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时应设置D。
A.灭火器B.救身衣C.防护罩D.避雷针11.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液压系统的油温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最高油温不超过C℃。
A.60B.70C.80D.10012.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轨道接着的高低差D≤2mm,侧向错位f≤B mm,接头间隙e≤D mm。
A.1B.2C.3D.413.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的回转机构,可D回转时若采用常闭式制动器,非工作状态时起重机应可通过手动方式确保制动分离,确保臂架能随风转动。
A.90。
B.120。
C.180。
D.360。
14.《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停止器应能承受B额定起重量作用下使卷筒反转所产生的冲击载荷。
A.100%B.110%C.120%D.150%1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Q345B钢与Q345C钢因冲击韧性的试验温度不同,导致这两种钢材抵抗C的能力就不同。
A.屈服变形B.拉伸破坏C.脆性破坏D.塑性破坏16.《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用电动机应装设超速开关,超速开关整定值取决于控制系统性能及额定速度,起升机构超速开关整定值一般为最高下降额速度的B倍。
A.1.05B.1.1C.1.1517.《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重要构件是指塔架.机台主梁.钩梁.载重小车架.承载索拉板.大车运行机构的车架及平衡梁,当工作环境温度低于-20℃,板厚小于20mm时,其重要构件钢材牌号选择不低于C。
A.Q235-AB.Q235-BC.Q235-D18.《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跨度两端应设有非正常工作区,国产缆机.非正常工作区长度一般为跨度的A。
A.1/10B.1/12C.1/1519.《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摆塔式缆索起重机的塔柱摆动角度左右方向宜在B范围内,前后方向宜后倾0。
~5。
A.±10。
B.±12.5。
C.±15。
20.《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当钢丝绳最大I线速度不大于5m/s时,钢丝绳绕入或绕出滑轮绳槽时的最大偏斜角不大于B。
A.1.5。
B.3。
C.4.5。
2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在任何工况下,除固定部分以外,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的安全圈不得少于B圈,起升索严禁接长使用。
A.2B.3 C 422.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规定,钢丝绳固定采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A倍,并且不应小于D mm,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A.15B.20C.100D.30023.《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载重小车行走车轮应采用C材料,以减少对承载索的磨损。
A.有色金属B.黑色金属C.尼龙24.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滑轮的入绳角不应大于B。
A.3。
B.5。
C.7。
D.10。
25.根据《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规定,试述桅杆起重机按构造型式分为几种类型?DA.3B.4C.5D.626.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规定,桅杆起重机主要受力结构件的对接焊缝应进行100%无损探伤,射线检测按GB/T 3323规定,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为A级;超声波检测按J13/T 10559规定,合格级别为B级。
A.ⅡB.1C.IIID.227.《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组装后的桅杆.心的直线度不大于A且小于B mm。
A.1/1000B.40C.1/2000D.6028.《桅杆起重机》(26558—2011)规定,缆绳越过公路时,架空高度不应小于A m。
A.7 B.10 C.15 D.2029.按照《桅杆起重机》(26558—2011)的要求,桅杆起重机起升绕绳系统的绳长应满足在吊具到达起重机正常作业区域的任何地方时,除固定绳端的长度外,保证至少还有B圈的钢丝绳完整的缠绕在卷筒上。
A.1B.2C.3D.43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主要承载结构件在不同连接处允许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来A,但在同一连接处不宜混合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A.传递载荷B.承受载荷C.阻挡载荷D.缓冲载荷31.《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起升.牵引机构工作制动器宜选用盘式制动器,起升机构还应设置安全制动器,安全制动器的制动盘应与卷筒B 连接。
A.挠性B.刚性3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l部分:总则》(GB 6067.1—2010)规定,焊缝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报告编制人员和签发人员应持有相应探伤方法的B以上资格证书。
A.II级B.Ⅱ级或Ⅱ级C.Ⅲ级或Ⅲ级D.Ⅲ级33.《桥式抓斗卸船机安全规程》(GB/T 18224—2008)规定,高.低压开关她鳏用整体防护型,置于室内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3,置于室外时,防护等级不低于A。
A.IP55B.IP41C.IP33D.F IP2334.起重机制造单位进行无损检测的错误做法为D。
A.制造单位有2人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II级资质,并且拥有相应的无损检测条件,自己出具报告B.委托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无损检测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C.所选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比例和合格等级应当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标准D.委托其他起重机制造单位进行35.《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当母材厚度6≤T<20mm,焊缝等级为1.2.3级时,D区域出现裂纹类缺陷,则评定结论为不合格。
A.中部 B.顶部 C.底部 D.任何36.《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缺陷定量检测中,扫查灵敏度应调到评定线灵敏度。
对于回波幅度A的缺陷,均应对其进行定位和定量。
A.大于I区B.大于Ⅱ区C.小于Ⅱ区D.小于Ⅲ区37.《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曲面工件对接焊缝检测中,检测纵缝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与检测面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B%。
A.5B.10C.15D.2038.《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母材检测时,若发现缺陷回波幅度超过荧光屏满刻度B%的,应在被检工件表面相应部位给出标记。
A.10B.20C.30D.403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采用二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1.25P(P为跨距);采用一次波技术时,探头扫查宽度应大于C P。
A.1.5B.1.25C.O.75D.O.540.《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焊缝等级中,1级是指重要A结构件的焊接接头:3级是指C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A.受拉B.受弯C.受压D.受剪41.《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堆焊两相邻焊道之间的凹下量不得大于B mm,焊道间搭接接头的不平度在试件范围内不得超过 mm。
A.1.1 B.1.1.5 C.1.5.1 D.1.24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26002—2010)规定,各种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夹钨.气孔.焊瘤和未焊透;机动焊和自动焊的焊缝表面不得有A。
A.咬边和凹坑 B.裂纹 C.气孔 D.未焊透43.《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焊工采用铜与铜合金中某类别任一牌号材料,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手工焊焊工焊接该类别其它牌号材料时,D重新进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
A.应该B.必须C.可以D.不需44.《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手工焊为焊工用手进行操作和控制B而完成的焊接,填充金属可以由人工送给,也可以由焊机送给。
A.速度B.工艺参数C.焊接尺寸D.质量4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个Z6002—2010)规定,焊工分为手工焊焊工.机动焊焊工和自动焊焊工,机动焊焊工和自动焊焊工合称为D操作工。
A.自动B.机动C.机焊D.焊机4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规定,构件材料的厚度越A,脆性破坏危险性越大;温度越D,材料脆性破坏的危险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