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简称DPN)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对其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本文将从DPN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DPN的临床表现DPN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神经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感觉异常、疼痛、肌力减退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感觉异常是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感觉减退或消失、麻木、刺痛等。
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烧灼感、针刺感或电击样疼痛。
肌力减退则表现为肌肉无力,行走困难。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则表现为心血管系统、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多器官功能异常,如心率不规律、胃肠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DPN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电生理检查、皮肤生物电阻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等。
临床症状和体征是DPN诊断的最主要依据之一。
对于诊断DPN的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包括感觉异常、疼痛症状、肌力减退等情况,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还应考虑到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DPN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确定神经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这一检查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对于DPN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皮肤生物电阻测定是一种新兴的DPN诊断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患者皮肤的电阻值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患者的神经损伤情况。
与传统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并且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更为一致,已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可靠的DPN诊断方法。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刘姚;王建林【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和 SSR检测。
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损害的程度重于上肢(均P<0.05);四肢NCS 正常的52例糖尿病患者中SSR异常率达67.3%(35/52)。
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单独应用SSR 检测的总异常率为81.5%,应用 NCS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4.0%,两种检测技术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 SSR联合NCS检测的总异常率高达90.0%,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联合检测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CS检测的异常率(均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以小纤维神经受累为主,随症状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
NCS是诊断 DPN的基本检查,将其与 SSR联合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的早期检出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kin sympatheticresponse(SSR)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Methods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conductionstudies(NCS),SSR in both upper and lower limbs were measured in 2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 which 100 cases had the symptom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mptomatic group),100 cases did not have the symptom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non-symptomatic group),and 60normal subjects were set up as controls.Results In the diabetic group,the ratio of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abnormal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otor nerve,and the severe extent of neuropathy in lower extremity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upper extremity (all P<0.05).The abnormal rate of SSR was 67.3%(35/52)in the 52 patients with normal neural conduction in their extremities.The abnormal rate of SSR in symptomati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symptomatic group (P<0.01).The total abnormal rate of SSR was 81.5% and that of NCS was 74.0% in the diabetic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bnormality rate between SSR and NCS used alone (P>0.05).The whole abnormal rate diagnozed by combining the SSR and NCS test together was 90.0% in the diabetic group,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with the NCS test used alone,and symptomatic group and non-symptomatic group also got the same detection rate (all P<0.05).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hold peripheral neuropathy to different extent in the early non-symptomatic stage.At this time,sensory,motor and automatic nerves may be sufferedfrom.Moreover,the small fiber is affected earlier than other nerve fibers.Along with the emerge of symptoms,peripheral neuropathy aggravated over time.NCS is a necessary test for diagnosing DPN.Early diagnosis rate of subclinical neuropathy will be obviously elevated owing to combination of the NCS and SSR tests.【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658-661)【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皮肤交感反应;神经传导【作者】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刘姚;王建林【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医院内科,云南昆明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是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
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刘效巍;王洪志;许晶;高淑敏;宋春莉;周丽娜;李秀敏【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症状组(有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者)13例,无症状组29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及交感皮肤反应(SSR)检测,同时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无论是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分别为92.30%、72.41%及78.57%)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异常率(分别为76.92%、37.93%及50.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2) 无论是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糖尿病患者QTT 的异常率(分别为78.57%、92.30%及72.41%)均高于QVT的异常率(分别为42.86%、46.15%及41.4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3)无论是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QST联合SSR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6.55%及92.85%)明显高于单独使用QST(分别为72.14%及78.57%)、SSR(分别为48.27%及51.72%)或SNCV(分别为37.93%及50.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QST联合SSR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最高,可用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选检查.【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4页(P551-554)【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定量感觉检查;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作者】刘效巍;王洪志;许晶;高淑敏;宋春莉;周丽娜;李秀敏【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3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R741.04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其起病隐袭,发病率和致残率高。
· 糖尿病与并发症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1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与结果分析钟菊,关海天梧州市工人医院脑电图室,广西梧州 543001[摘要] 目的 观察4种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梧州市工人医院脑电图室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症状表现分为有症状组(n =59)与无症状组(n =41),再根据症状的程度将有症状组患者分为轻度(临床症状较轻)、中度(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和重度(临床症状明显且功能受累严重)分别为21例、25例和13例。
对两组患者均予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 )、交感皮肤反应检查(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 SSR ),统计两组患者的3种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MCV (47.20±12.36)m/s 、SCV (42.30±8.58)m/s 、SSR (0.77±0.59)mV 低于无症状组患者MCV (69.14±14.26)m/s 、SCV (53.22±7.36)m/s 、SSR (1.34±0.46)m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神经电生理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MCV 、SCV 和SSR 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病变程度的加重,其神经电生理各指标的越低,可知MCV 、SCV 、SSR 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严重程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简称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诊断对于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神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大幅进步。
本文将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临床症状的诊断特点:DPN的临床表现与神经病变程度和类型有关,常见症状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肌力减退、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重点应询问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的出现及其相关因素,辅以神经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神经生理学检查的应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DPN的主要方法之一。
主要有两种常用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技术: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简称NCV)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简称EMG)。
NCV主要用于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兴奋传递的功能情况,而EMG则是评估神经肌肉连接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这两项检查可通过测量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改变、神经电位异常等来判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
4.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影像学检查在DPN的诊断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RI 可以直观地显示神经组织的异常改变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DPN。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逐渐变得更加准确。
临床症状的特点、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皮肤生物物理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诊断和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和类型,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双下肢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肖丽;熊承强;徐芳;欧阳桂兰;罗若秋【摘要】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lower limbs EMG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The data of lower limbs EMG of 148 cases of type 2 diabet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the tibial nerve,peroneal nerve motor amplitude and conduction velocity,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sensory amplitude and conduc-tion speed,F-wave latency of tibial nerve,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foot 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 Results:The abnor-mal rate of tibial nerve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higher than amplitude;the abnormal rate of 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s amplitude was higher than its latenc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 01);Peroneal nerve,F-wave,and 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s abnormal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e Tibial and the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1);Compared with the abnormal rate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EMG diagnosi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00). Conclusion:Lower limbs EMG is a valuable means of checking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目的:探讨双下肢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关键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定量检测临床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是检测自主神经病变的一种电生理方法,是由内源或外源性刺激所诱发的皮肤瞬时电位变化。
它来源于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的冲动,诱发汗腺的同步活动,属于催汗运动[1]。
ssr检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临床植物神经检查方法诊断价值不太确切,虽然valsalva试验、心电图r-r间期变化的监测和体位性血压改变的测量等检查在神经科临床有一定诊断意义,但其敏感性、重复性和可靠性差,仍不能较全面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ssr的研究和应用为临床诊断交感神经病变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
20世纪70年代,ssr检测法用于精神生理学研究,以观察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相应的生理作用,这种生理现象称为心理电流反射。
80年代,shahani等首先应用电刺激腕部正中神经的方法[2],用表面电极在对侧掌心、足心记录到了一个双相电位,称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其方法简便,且无创性,从而逐渐在临床应用。
90年代初uozumit等用磁刺激头部和下颈或下腰部诱发出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关的稳定[3]、清晰的ssr,而未产生明显的适应性,这样ssr 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ssr的发生机制目前ssr的解剖通路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它是一种多突触反射。
其中枢段包括:下丘脑、脑干、边缘系统、脊髓中间侧柱;下丘脑后部和中脑网状结构是产生ssr的最重要神经结构。
其周围段为交感神经节,节前、节后纤维及皮肤汗腺。
电刺激正中神经时,冲动经周围有髓感觉纤维传入,经中枢突触传递后,再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椎旁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传出,兴奋皮肤上的汗腺,在该皮肤表面即可记录到ssr。
在内、外源因素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上述通路产生ssr。
主要影响因素皮肤温度:皮温对无髓的交感神经节后c纤维有一定影响。
测定皮肤交感反应时,室温应22~25℃,皮肤温度应保持32~36℃,资料显示皮温<30℃时记录不到ssr。
交感皮肤反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正常人(20例)、糖尿病患者30例,同时进行SSR检测,记录潜伏期、波幅情况。
结果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肢SSR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在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的自主神经病变的准确诊断更加困难,无证据可依,行SSR检测,则可及时早期做出诊断。
关键词:交感皮肤反应;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Th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LIUY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sixth hospital of Beij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for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Methods SSR test were examined in 30 diabetic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controls.Analyze the incubation period, amplitude record. Result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atency of each limb extended ,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amplitud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s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is difficult, especially for the early accurate diagnosis of autonomic neuropathy is more difficult, there is no evidence can depend on, SSR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can be timely.Key words: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diabetes mellitus;autonomic neuropathy 引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累及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纤维。
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贾玉凤张萍
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4期
【摘要】目的:研究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2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分为神经损害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SSR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神经损害组患者的上下肢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
【关键词】SSR;周围神经损害;早期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可累及任意周围神经,其中交感神经最容易受累[1]。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明确的治愈方式,但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生存时间仍非常理想,所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了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目标之一。
糖尿病交感神经病变的起病非常隐匿,早期受累后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2]。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交感皮肤反应(SSR)能够客观的反应机体交感神经的变化情况,可重复多次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中具有一定价值。
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2例,对其进行SSR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2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分为神经损害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
神经损害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2±6.4)岁,病程1~5年者22例,>5年者2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1±6.1)岁,病程1~5年者22例,>5年者18例。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使用丹麦生产的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患者取平卧位,保持身体放松,皮肤温度32℃,使用电激法测量四肢的SSR,刺激强度45~55mA,连续3次,每次刺激的间隔时间应超过60s。
测量参数保包括上肢、下肢SSR初始潜伏期和波幅。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for Windows 11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s)的表现,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
2 结果
经SSR检测发现42例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有25例发生SSR异常,异常率为
59.52%,但仅有12例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症状体征阳性率为28.57%,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的是患者跟感觉和自主神经受累,交感神经是周围病变最常累及的神经,可在糖尿病早期发生,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且交感神经受损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待患者发现症状后神经系统已经受到损害[3]。
我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了SSR检查,结果表明,42例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有25例发生SSR异常,异常率为59.52%,但仅有12例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症状体征阳性率为28.57%,P
综上所述,因糖尿病造成的周围神经改变既可以是功能性,也可以是器质性的,神经受损时存在一个过程,在结构受损前,功能性的损害通过治疗是可逆的,因此加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对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洪志.联合QST和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
[2] 吴群励,梁晓春,姜楠等.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及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15(1):24-27.
[3] 田丽,孙明昊,刘娜等.电流感觉阈值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的评价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1):869 -873.
[4] 赵艳莉,赵贵娟,李晓光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1(12):110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