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对教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者特征,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学习者特征涉及很多,但对教学设计产生影响的特征主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个体认识发展的一般特征、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等;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学习风格、焦虑水平、意志、性格以及学习者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等。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两个方面对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系统设计的建议。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已完成了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已基本隐去,显示出了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认知过程由形象性向抽象性过渡,心理活动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集体意识开始形成等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学习特征。

小学生学习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

2.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偏爱

3.他们的起点水平较低,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

4.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

5.喜欢接受表扬,需要获得他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的认可。

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事情不会要求寻根问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效果将会更好。同时,小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活动中离不开直观、形象的支持,且儿童的感知观察比较片面,儿童语言虽然形象、生动,而在抽象思维方面就表现的相对薄弱点,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表扬和肯定,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相对他提高了。

但是,我们光了解学习特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有必要对他们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动机做进一步了解。

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一)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学习,有些学习差的小学生是靠家长逼着去上学,相当被动。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尤其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由模仿到内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集体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三)由不稳定到稳定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榜样的模仿也由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发展到对先烈和贤哲们的模仿,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希望的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也就日趋稳定。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学习动机的内容和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容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第一种,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这一种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

第二种,为履行集体和组织(学校、班级及其各种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例如,争当“三好”学生或争取被评为“优秀(或先进)集体”等。

第三种,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如当专家等而奋发读书。

(2)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刚入学的儿童通常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兴趣。调查表明,小学儿童的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是,小学生的这种对学科的选择性兴趣还很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化。引起小学生学科兴趣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观原因则主要是学生觉得该学科是否有用和需要动脑子。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具体的事实和实际活动,例如,阅读故事、小说之类的材料,进行体育活动等。

低年级儿童对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活动感兴趣;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这反映了儿童从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

儿童阅读的兴趣,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文艺作品进而发展到科普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对读物中的人物有强烈的模仿倾向。

学习者特征涉及很多,根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产生起主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对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

1.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

2.记忆,由不随意记忆占优势到随意记忆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

3.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启发式、因材施教等原则。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二)学生学习的建构性

学习是个知识建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知识或意义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三)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在某一主题内容的教学之前,学生常常对

这一主题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看法(现实的或潜在的),并且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学习者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

(四)学生学习的情境性

情境性学习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学校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与真实世界之间割裂。现代教育技术所要做的是通过远程教育技术从更深层次上实现学校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学生着解决真实性的问题。互联网可以将学习者带入现实工作场景、实验场景,并与一流实验室中的研究者、工作现场中实践工作者进行交流,甚至通过网络与这些人合作来完成一定的项目;另外,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能随时搜集关于学习过程的资料,构成“电子档案袋”,从而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融合性的过程性评价。

(五)小学生注意和意志的特点

注意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

2.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3.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彩。

4.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5.有意注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意志的特点:

1. 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

2. 管理上应重视对小学生的纪律教育、课堂常规教育,正确理解和处理小学生的违犯纪律的行为,教育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

(六)小学生的情感特点

1.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

2.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

3.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出做人的榜样,要关心爱护学生。

(七)小学生的个性特点

小学生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

了解了他们的心里特征后,我想对于教师的教学规划是很有作用的。我们都知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他们第一位重要的任务,学习使其智慧,使其高尚,使其成熟。然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同样是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的绊脚石。为了清楚阻碍学生学习进步的绊脚石,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提出以下几条对策,仅供参考。

(八)小学生的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去识记它们,但它们却自然而然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记仍然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增强记忆材料的直观性,使它带有情感色彩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和多

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有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它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智力活动,并服从于识记的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和影响下,三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的增强,有意识记渐渐占主导地位,能努力去识记难记的学习内容。由于有意识记能使学生有目的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有意识记的能力。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例如:在生动形象的讲解后,要让学生知道哪些英文单词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来进行识记,哪些英文句子需要不断地操练来进行识记。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讲明识记某些材料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再次,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识记的效果。如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要采用竞赛的方式检查单词,以表演的方式来检查学过的课文、对话。

我们知道,每个人有什么样的学习特征,很多情况下与他自己的心理特点有关,下面我们要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他们的学习特征来知道我们的教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的心理特征:

1明显的外向型;

2即使被骂也不会放在心上;

3容易分心;

4开始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5崇拜力气大的人;另外,他们还有以下小学生一般都具备的特点:

a. 兴趣导向性

b. 群体倾向性

c. 自由倾向性

d. 角色扮演倾向

(一)兴趣导向性

小学生参加任何活动,首要的前提是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即使在别人看来是如何有意思,有实用价值,他们也不会去参加。因此,对于孩子兴趣的了解非常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兴趣并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二)群体倾向性

小学生在休闲娱乐的时候,喜欢跟同龄伙伴在一起。这是儿童对友谊需要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社会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尽管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但是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他们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不会感到孤独。

作为教师,要善于将班级同学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这样既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自由倾向性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小学生开始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意处处受人约束,受人监督,喜欢无拘无束的玩乐。有的小学教师认为,现在组织班级活动不容易,只要不是硬性规定,就总有人不来参加。其实,这里面可能就有学生觉得受约束太多的原因。当然,对于班级组织春游、逛公园这一类的活动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安全问题。但是,如果为了这一点就不给小学生任何自由活动的机会,这样会引起小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反感和厌恶。因此,在条

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尽情地玩乐。比如,去爬山,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力量、胆略,向大自然挑战。

(四)角色扮演倾向

游戏活动在小学生的休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游戏活动之所以对孩子们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游戏中可以扮演自己喜欢或者向往的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使得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校学习中不能保证、不能实现的成功感和创造欲望,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儿童经常想显示自己的力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是被保护的对象。在游戏中,他们遵循自己制订的规则,不被大人操纵,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自我的欲望表达出来。这种角色的扮演起着从非现实到现实的桥梁作用,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如何设计教学才能够很好的利用学习者学习的特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教师的教学应该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例如:在教“认识正方形”这一内容时,我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张,要求辨认哪张板是正方形。接着问:“平时见过哪些表面是正方形的物体?”学生先后回答说:“我家地面铺的地砖是正方形”。“八仙桌面是正方形、""""""我问:你凭什么说它们是正方形呢?究竟怎样的图形才是正方形?留给学生悬念以后,随即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图形,数它的边、角。用三角尺量它的边长,量它的角。把学生观察的结果归纳起来,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使学生的悬念得到解决。接着我把一个个图形在黑板上拼成机器人。学生的气氛更活跃了。我说:“你们听着,机器人说话了,它说,谁能数出我身上共有几个正方形,我说给谁戴大红花!”这时学生都紧张地思考起来。这道题不仅锻炼了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直觉思维,更满足了优等生的求知欲,同时,通过总结,也促进了中差生的转化。由此可见,通过精心设计,把内容教得生动有趣,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善于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兴趣不稳定。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提高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势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引向间接的兴趣;由笼统的兴趣走向兴趣的逐步分化;兴趣的社会性和广泛性也在逐步地发展。正如表三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随着个体的长大而对所学数学的内容逐步分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待成绩中,差的学生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他们想错了不随便批评责备,对一些不肯动脑想问题的学生,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三、对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匹配相应的教学风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对于冲动型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来说,他们能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的关键特征比较迅速地进行分类,教师就应该通过想像、图片和色彩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想像和图片中接受学习内容,同时对于冲动型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激发的方式来鼓励他们进行学习,让冲动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这样他们会学得更好;

而对于慎思型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因为他们解决简单问题时,往往比冲动型学生更快,教师就可采取听说读写互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经常为他们提供视听材料,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运用写作能力。

四、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会不会学;二是愿不愿学。前者属于学习方法与策略,后者便是学习动机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占居首位的是厌学,厌学主要也是学习动机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情绪反应。可见,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不仅可以防止厌学情绪,提高其学业,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有多种途径,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种。外部动机激发着眼于创设各种外部条件(如获得奖赏、父母称赞、老师表扬或取得成功等),激发学习动机。内部动机着眼于内部各种心理因素(如需要、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自尊和自信等)激发学习动机。

五、加强自信能力训练

自我信念是动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有厌学、畏学的倾向,并不是他们智力问题,而是自己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或者有错误的认知。具体来说,一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可能改变和提高。因此,自信心的训练是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呢?其一,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能力概念。有厌学、畏学倾向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这些学生创设更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与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它,并且让学生的特长充分展示,此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其二,要通过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行为来培养自信心。树立成功的榜样的相似性问题,或榜样标准比学生实际高于许多,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这就达不到激励的目的。而当一个人看到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其三,从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要增强自信心、胜任感,个人就必须确立自我参照目标。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尤其对中、下水平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过去比,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

看了以上的信息后,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感触颇深呢。当小学老师真的很不易呀!要当一个好的小学老师是在是很困难的事情。不过我相信随着我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个期望会越来越容易实现的。

以上的一些针对小学三年级学习者学习特征而提出的一些教学设计思想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他们各自都有他们的作用。但是,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他并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学习者知识的建构是自己不断实践形成的,并且教师也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学生的身边,总有一天学生要离开学校,进入另一个学习环境。小学三年纪可以说是一个阶段的跨越,教学的设计应该注重学习者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最后我们来分析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的好习惯主要有:1.热爱学习,2.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3.认真、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4.课前预习、课后复习,5.独立思考、勤于思考,6.自觉学习的态度,7.多读书、丰富知识,8.敏而好学、不会就问,9.学习用品管理好,10.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学习者需要改进的主要不良学习习惯:1.被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差,2.不热爱学习,3.学习不刻苦、知难而退,4.作业不独立、及时完成,5.不仔细、不认真、不求甚解,6.不求上进、不爱动脑筋,7.不会利用时间,8.不会读书和学习,9.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10.无明确学习态度

培养小学生九种良好学习习惯

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2.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

要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用数学语言讲出来,然后再想一想,把弄明白的道理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

3.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深究习惯,哪怕对一个词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4.阅读课本习惯的培养

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其施为过程为:(1)循着知识脉络初读,重感知。数学教材中的公式、法则、性质、概念等,往往只揭示基本的推理和步骤。初读教材,要循“序”而读。沿着教材所揭示的知识发生、发展顺序追根溯源,探索每一步骤推理的依据,依着数学知识的结构,将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从整体高度加强认识。

(2)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理解。数学教材中的文字,多为提示思想性文字和结论性文字,语言简炼、准确。要能掌握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就要在逐字逐句阅读的基础上精读,要斟词酌句,注重要点,把握精髓,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

(3)针对知识、“疑难”研读,得发展。研读教材,要对每一概念、法则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参阅其他书籍,对同一概念的不同阐述,同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随时针对“疑难”研究探讨。

5.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还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法有:①培养学生认真正确的看、听、读、说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分析的习惯。在指导审题上,要寻找题中特点,思考计算法则,运用运算定律,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③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作业习惯。即作业书写规范化,作业订正自动化。④培养小学生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自查,用短程目标的管理,推动学生主动自查作业。互查,针对小学生好胜争强的心理,开展学生作业互查活动。

6.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①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②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7.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

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8.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后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9.快节奏有条理习惯的培养

要做到提高效率,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做到教学方案设计合理,组织严密,环环相扣,提高教的效率,还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的效率。

①竞赛训练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竟赛、游戏等方法,训练做题又准又快的能力。②手势会意法。教师运用事先与学生约定好的,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并领会的手势信号来传递信息,以提高效率。

《小学生学习习惯“三字经”》

小学生,要知道,养习惯,很重要。整书包,不迟到,早读书、要经常,铃一响、进课堂。桌凳齐,端坐好。备齐品,迎师到。不乱说,不乱动,认真听、勤动脑。要发言,先举手,人发言,会倾听,合作学,有主见,有异议,敢争辩。当天事,当天做。写作业,不抄袭,独完成,一定行。字工整,要美观。有错误,及时改。课外读,贵在持,开眼界,长知识。考试前,要复习,沉住气,答好题,题做完,细查全。“三字经”、牢记清、常坚持、功必成。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学生 【知识基础】 计算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枚举筛选能力以及对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数、图形的知识经验等。 【认知能力】 1.学生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缺乏抽象性。 2.认知水平较低,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 3.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 4.特别喜欢鲜艳的色彩,思维活跃,因此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 【学习动机分析】 1.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喜爱。 2.学生的兴趣并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 3.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事情不会要求寻根问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4.喜欢接受表扬,需要获得他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的认可,有一种优秀感,促使他想一直保持好的成绩。 【学习风格分析】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老师应经常鼓励和引导。 3.教师应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应该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精心设计,教师可以把内容教得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 1.学生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强。 2.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依赖成人监督。 3.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出做人的榜样,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 4.学生喜欢跟同龄伙伴在一起,作为教师,要善于将班级同学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这样既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不会感到孤独。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小学生开始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意处处受人约束,受人监督,喜欢无拘无束,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 学号:1151601151 姓名:张艳丽

语用学思考题最后版

第一章 1、什么是语用学?P14它探索的主要现象有哪些?P16主要有哪些理论?(莫里斯研究符号理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2、字面意义和语境意义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P17 3、语用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是什么关系?P9 4、语用学有哪三类研究方法?P15 5、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5-16 第二章 1、什么是语境?P22 2、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把语境分为哪两类?P18 3、“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思提出了什么语境理论?P18-19 4、索振羽主张语境要研究哪些内容?P23 5、研究语境有何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P37-38 第三章 1、英语“deixis“有哪些汉译?应该翻译成什么比较确切?P39 2、什么是指示语和指示信息?P39 3、指示语包括哪些主要类别?各类指示语在话语中传达什么样的指示信息?P42-53 ①人称指示语P43 ②时间指示语P45 ③地点指示语P47 ④话语指示语P48 ⑤社交指示语P51 4、举例说明是地点指示语的手势用法。P47 5、为什么说“我们”这一第一人称指示语也具有社交指示语的双重交际功能?举例以说明。 “我们”: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语用移情的社交指示功能,缩短主持人和听众之间在现时语境中的社交距离,改善社交关系,有利于推进言语交际, 例:①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语用功能:批评、劝诫,移情,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该话语的可接受性与劝说力 ②我们认为,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现象。 语用功能:仅指作者本人,不包括读者在内的其他人,与读者商榷的语气,表明谦虚,有助于提高其所指内容的可接受性、认同性。 6、举例说明“来”和“去”的内在指示意义。P48-49 7、照应和指别有何区别?P53 8、举例说明第三人称代词既有照应功能,又有指别功能。 如:①我和杨老师是好朋友,我们志趣相投.②你和汤姆是同屋,你们应该互相帮助。例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例②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们”都有照应功能。既起照应功能,又起指别功能。③她乖得很,是我们么儿。例③是一个给她邻居介绍自己的宠物狗的年轻女人说的话,这里的“她”起的是纯粹的指别功能。 第四章 1、什么叫会话含义?P54为什么要研究会话含义? 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际中,很多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传递的语用信息并非等于该话语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听话人根据相关语境因素进行推理,获取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隐含的语用信息,言外之意)。这种字面以外的信息就是一种隐含的语用信息,简称“含意”。它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言语交际中,类似的字面意义或语义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会话中的含义,即会话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小学2019年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小学处于学习数学的黄金阶段,为了丰富大家的数学知识,本文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家长做好辅导工作。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计算和两步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重点知识: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2.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3.两步应用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计算部分:A、口算:坚持经常练。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复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 2.应用题部分:着重引导孩子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孩子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部分:引导孩子归纳,整理,帮助孩子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四.单元知识点与题型梳理 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知识内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4.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一)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小树有多少棵) 1.题例:203=? 23=6 203=60 2.题型:口算,如书3页xx2 (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需要多少钱) 1.题例:123=? (1)103=30 23=6 30+6=36 (2)对位相乘123=36 2.题型:(1)口算,如书5页xx1 (2)填表计算,如书5页xx4 (三)练习一(巩固复习上两个知识点) 题型:先计算再在筐里填上或=,如书6页3题 (四)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参观科技馆)

小学学习者特征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本科学员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小学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者:张雅慧 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年级:2011 完成日期:2013年 5 月21日

目录 摘要 (1) 1小学学习者特征的概念界定 (1) 2小学学习者主要特征分析 (1) 2.1学习者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1) 2.2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3) 2.2.1如何培养与激发小学学习者学习动机 (4) 2.3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7) 2.3.1不同血型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 (8) 2.3.2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 (9) 3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小学学习者特征分析 摘要: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信息的加工者,具有认知、情感、社会等特征。由于受身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个体既表现出一些共性、稳定性的特征,同时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过去的生活与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情感,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常常对同一个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对于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学习者特征主要涉及学习者起点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对学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关键词:学习者;学习风格;学习动机 1 小学学习者特征的概念界定 学习者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人。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显著的征象和标志。学习者特征是指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他们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对教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者特征,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2 小学学习者主要特征分析 2.1 学习者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首先,对学习者认知能力分析,主要了解学习者在不同的认知、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三篇】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 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就可以看作是就是1)和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写作:()。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分之(),写作:(),它的分子是(),分母是()。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上海版小学三年级英语练习题及答案

上海版小学三年级英语练习题及答案 what can you see alice i cant s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翻译词组 一架飞机______________几辆公共汽车_______________ 几个孩子______________ 窗边____________ 落下______________ 一艘玩具轮船________________ 三、用所给的词正确形式填空 1. This is my ___________. 2. Look at _____________ bag. It’s nice. 3. I see two ______________. 4. I can hears some dogs. Can you hear _____________? 5. I can hear ____________ aeroplane. 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What can you se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colour is the do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colour are the boo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re they rubb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s this an oran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要求改变句子 1. What is it? Its a bu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My hair is brow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I can see an ap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 can’t see a b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 can see a bi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xford EnglishB 周练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正确抄写句子。 this banana is soft but that one isnt 二.任意填空每格一词。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e desk? .-- _________________ black.

小学生特征分析

小学生特征分析 一、概述 小学生是指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又称为学龄儿童,所谓童年即指人生的这一时期。其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迅速,每年可增加体重2~2。5千克,身高可增加4。0~7。5厘米,这一阶段的后期,身高增加尤为明显,同时,独立生活能力逐渐增强,但器官组织远不如成人成熟。 智力发育在小学阶段,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分析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使其行为变得更有目的、更有意识,模仿力极强,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智力发育较学龄前有明显的进步。但大脑细胞与成人相比,还较脆弱,故过多过久的脑力活动容易引起疲劳,学习缺乏持久性,自我控制能力弱。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 1.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特性的感知,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助词_和_的内涵解析_李奇术

第30卷第6期肇庆学院学报Vol.30,No.62009年11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Nov.2009 收稿日期:2009-09-12;修改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李奇术(1957-),男,河北成安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助词 ———「なり」「まま」「きり」和「っぱなし」的内涵解析 李奇术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なり」「まま」「きり」和「っぱなし」长期以来一直是日语界争论不休、困扰教学的突出难点之一。尤 其在语言学界诸多名篇高论相继问世,众说纷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们又完善了语言的本质结构,各显其能。本文在尊重、借鉴各家高论的基础上将从语言文化、心理状态、民族习惯等不同语境的角度出发,就它们的意义、独特用法及微妙之差做一分析、归纳,略陈管见。 关键词:语境;状态持续;惟命是从;置之不理;状态放置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09)06-0031-04 「なり」「まま」「きり」作为接续助词,用法各异。但三词接过去助动词「た」之后,并与表达否定意义的后项呼应使用时,其用法、含义非常相似,三者都可以用来表示前项动作、作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项动作作用的发生。相当于汉语的“一…就(不、没)…”,“一直就(不、没)”,“再也没…、再也不…”等意思。 这一特点给我们准确运用三词带来很大障碍。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三词易混同的原因及不同语境下的独特用法、互换规则等,希望能为准确运用三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っぱなし」是由「放す」的连用形转换而来的构词成分,因用法有限,将在下文中对该词做单独的分析、归纳。 一、易产生混同的接续助词「なり」 「まま」「きり」的语意解析 「なり」「まま」「きり」除上述“表示前项动作作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项动作作用发生”的共性之外,还有各自独特的个性[1]。 1.「なり」还可以用于表示前后两项动作、作 用的相继发生或前项尚未发生,而后项即将发生。例如: (1)新しい部长が着任するなり、次々に新 しい企画を打ち出した。(新处长一上任,一个接一个的新计划就出台了。) (2)12月になるなり、零下の温が いて いる。(一到12月份,每天都是零下寒冷的气温相 伴。) 而「まま」和「きり」却没有这种用法。另外,「なり」还有副助词和并列助词的用法,在此略。 2.「まま」的用法很广,除「…たまま」外,还有 接活用词连体形或「体言+の」的用法。例如: (3)足の向くままにいている。(信步而 行。) (4)野菜は生のまま食べるほうはがあ るんですよ。(蔬菜生吃,营养丰富。) 因这两种用法与「なり」「きり」无可比性,在此不再阐述。而「…たまま」的用法、意义,可参照本文第二部分的应用规则。 3.「きり」作为接续助词,常以「…たきり…な い。…たきりで…ない」等形式出现,构成否定的表达形式。但也有例外。例如: (5)それっきり会っていません。(自上次分手后再也没有见过。) (6)离婚したきり今もひとり暮らしらしい。(离婚后像是一直独身呢。) 以上两例都是由整体内容的搭配而构成的句子。即「それっきり」虽不是动词过去式,但在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 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 米; =0.000001 千米 2.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 米 =0.00001 千米. 3. 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 千米(km)=1分米 0.1 米(m) = 1 分米 10厘米(cm) = 1 分米 100毫米(mm) = 1 分米 10分米=1 米(m) 0.1 分米=1 厘米(cm) 0.01 分米=1 毫米(mm) 4. 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 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 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 ,000,000 毫米(公厘) 5. 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

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 加法各部分名称 “ +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 (加数)+ (加号)300 (加数)=(等于号)400 (和) 8. 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9. 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 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 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 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 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 算是否正确。 13. 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 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14.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5. 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16. 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17. 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 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上海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完整版

上海小学三年级上册数 学期末考试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部分计算(46分) (一)直接写得数 8% 730+370= 4900÷7= 540-239= 408÷4= 50×6= 7×9+9×4= 360÷60= ( ) ÷5=15 (3) (二)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10% * 37×9 = 450 × 6 = 836 ÷ 4= 验算: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4% 988 ÷4 +122 2167-67×5 648+375+25+152 195×2 ÷3 892+158-192 96×6×2 (四)列式计算 4% 下图中,由小方格围成的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cm2) 第二部分概念(23分) (一)填空 12% 1、 787×4,用百位上的7乘4,用算式表示是:()×()= ()。 2、教室的面积大约是25()小玲身高147厘米,记作()米。 3、比较大小,在○内填入“>”、“<”或“=”。 990米○1千米元○3元5角 4、一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18平方米,宽是3米,那么长是()米。 5、□10÷4,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里最小填()。 6、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是7厘米,从边的角度看,它是一个()三角 形,它有()条对称轴。 7、将10条短绳依次结成一条长绳,需要打()个结。 8、一个两位数乘3后得到的积是三位数,这个两位数最小是(),最大是()。(二)画图 3 % 找出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一条称轴。 (三)选择(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编号)8%

_从语源学到语用学_解读

第25卷第2期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6月V o.l25N o.2 Journa l o f L v liang H i gher Co llege Jun.2009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 解读 李红兵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山西离石033000) 摘 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斯威彻尔(Eve S w eetser)采用认知语义理论的方法发现词汇语义在社会物质域(soc i ophysical do m a i n)与认知域(ep istem ic do m a i n)、言语行为域(speech-act do m a i n)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隐喻关联,并很好地解释了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一对多匹配关系。这为解析复杂的语义现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语源;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3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834(2009)02-0031-03 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语义结构的隐喻和文化内涵 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该书于2002年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西方语言学丛书之一影印在中国出版发行。虽然正文加上书目和索引,全书也不过180页,但其论述纵横宽广,深刻而明晰,且角度新颖,无不使从事语言学研究与学习的读者从中受益。正如编辑在书末这样评述道: 在各种语言中,情态词、连接词、条件词、知觉动词恐怕都是最生动、也是最难以把握其意义的词类。其意义的多义性不仅困扰语言学家,也困扰分析哲学家。尽管如此,E ve Sw eetser的论述仍然向我们证实了它们是可以被分析,而且可以是成系统的分析 。 Eve Sw eetser的 从语源学到语用学 共6章,各章题目如下: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语义结构和语义变化:印欧语系体系中的英语知觉动词 第三章:情态动词 第四章:连接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第五章:条件词 第六章:回顾与展望 其中,导论介绍全书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客观主义语义理论无法充分解释语言的多义歧义现象。他把这类语言现象放在认知语义理论中考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者认为复杂的语义现象体现在词汇的多义性,词汇的语义变化,以及语用的模糊性三个方面。词汇的多义性表现为一种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词汇的语义变化涉及一个词的原义与新义此消彼长的过程。语法化的事实证明,词汇演变都是 A A/B B 的渐变过程,语用的含糊性指语言形式基本义在语境中的语用所指和语用含义。例如: H o w are you? 的最初义指是对对方生活状况的询问,但是这句话已逐渐转指一定情景下见面时的礼貌用语或开场白。汉语是类似的句子,如 你吃了吗? 这三个方面的一个共性就在于存在形式与功能的一对多关系。作者认为这些一对多的关系中存在着潜在的共性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客观主义语义理论所无法揭示的。 客观主义理论中,意义指词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语言形式与客观事物及状态之间的真假关系。该理论在揭示复杂的语义关系时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早期的生成语法将语义描写的一组特征集:如:bac he l o r一词包含以下一组特征[+HU MAN],[+ADULT],[+MALE],[+NE VER MAR R I E D]。这种分解方法把语义建立在义素的静态对比比较上,并没有对词汇语义进行充分的动态描写。同时,生成语法理论将共时语义结构与语义历时变化分离开来,无法很好地解释语义的复杂现象。 收稿日期:2009 01 24 作者简介:李红兵(1968-),男,汉族,山西离石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 3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沪教版上海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练习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后退—()长久—()遥远—() 2、理解带点的字,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良.机”中的“良”意思是____________。“良机”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鱼印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西沙群岛的海鸟 白鸟是西沙群岛数量最多的鸟,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海面上飞。当它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形体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的大黑板那么大。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雪衣。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当骤风雨来临的时候,别的鸟都躲起来,可海燕却在海面上迎着风浪高兴地飞来飞去,一点也不害怕。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上“√”: ⑴成群结.队:①聚,合。②收来,完了 ⑵骤.风雨:①强大而突然来的②过分急躁的 ③姓 1 / 21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对教学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者特征,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学习者特征涉及很多,但对教学设计产生影响的特征主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个体认识发展的一般特征、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变量等;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学习风格、焦虑水平、意志、性格以及学习者的文化和宗教背景等。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两个方面对小学三年级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系统设计的建议。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已完成了幼儿期向童年期的过渡,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已基本隐去,显示出了童年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认知过程由形象性向抽象性过渡,心理活动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和自觉性发展,集体意识开始形成等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学习特征。 小学生学习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 2.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偏爱 3.他们的起点水平较低,因此老师要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组织教学 4.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 5.喜欢接受表扬,需要获得他人特别是父母,亲人的认可。

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事情不会要求寻根问底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效果将会更好。同时,小学生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活动中离不开直观、形象的支持,且儿童的感知观察比较片面,儿童语言虽然形象、生动,而在抽象思维方面就表现的相对薄弱点,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表扬和肯定,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相对他提高了。 但是,我们光了解学习特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有必要对他们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动机做进一步了解。 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一)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学习,有些学习差的小学生是靠家长逼着去上学,相当被动。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尤其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由模仿到内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集体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三)由不稳定到稳定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测量知识点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测量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详尽情境选择适合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多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详尽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 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