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匹配设计规范.(DOC)
- 格式:doc
- 大小:552.50 KB
- 文档页数:17
备案号:J×××-20**DB市工程建设标准DBJ×××-20**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套建设设计规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civil building electric vehicles'charging facilities construction(征求意见稿)20**-**-发布20**-**-**实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渝建发〔2012〕119号文件“关于下达2012年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由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共同编制本规。
在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总结近年来国各类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市的地方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通过专家审查会定稿。
本规共分7个章节,主要容是:总则;术语;充电设备;建筑;供配电系统;监控及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等。
本规由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和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在本规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市渝中区牛角沱上清寺路69号7楼,邮编:400015,:4,6;传真:7,网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长安新能源汽车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目录1 总则 02 术语 (1)3 充电设备 (3)3.1 一般规定 (3)3.2 非车载充电机 (3)3.3 交流充电桩 (5)4 建筑 (6)4.1 电动汽车停车位设置 (6)4.2 充电设备布置 (7)5 供配电系统 (11)5.1 一般规定 (11)5.2 负荷分级 (11)5.3 供电电源及电能测量 (12)5.4 低压配电 (15)6 监控及通信系统 (18)6.1 系统构成 (18)6.2 监控系统 (19)6.3 通信系统 (22)7 建筑设备 (23)7.1 给排水 (23)7.2 通风与空气调节 (23)7.3 电气 (23)附录A 非车载充电机技术参数举例 (26)附录B 交流充电桩技术参数举例 (27)本规用词说明 (28)引用标准名录 (2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Charging equipment (3)3.1 General requireements (3)3.2 Off-board charger (3)3.3 AC charging spot (4)4 Building (6)4.1 Parking spac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6)4.2 Charging equipment layout (7)5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10)5.1 General requireements (10)5.2 Load classification (10)5.3 Power supply and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10)5.4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13)6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16)6.1 System structure (16)6.2 Monitoring system (16)6.3 Communication system (19)7 Construction equipment (20)7.1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20)7.2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20)7.3 Electric (20)Appendix A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off-board charger (26)Appendix B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AC charging spot (2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2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5)1.0.1 为统一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套建设设计的技术要求,规其设备选型和工程设计,保障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本规。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 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作者:————————————————————————————————日期:ICST 47SZDB/Z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ZDB /Z 29.2 —2015取代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 2 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Part 2: Code for design of EV charging station and charging point送审稿(本稿达成日期:)- XX- XX公布XXXX- XX- XX实行深圳市市场监察管理局公布目次序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4)5 充电站和充电桩 (4)6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 (7)7 电能质量的要求 (10)8 电气照明 (12)9 防雷、接地和检测 (13)10 电气丈量和计量 (14)11 监控系统 (15)12 充电站安全防备 (15)13 对其余专业的设计要求 (16)附录 A(规范性附录)谐波电流同意值的换算和公共连结点各用户谐波电流同意值计算 (18)附录 B(规范性附录)环境噪声限值 (19)附录 C(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占地参照面积(以 2 台变压器、 8 个充电桩为例) (20)附录 D(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建设表示图 (21)前言SZDB/Z 29-2015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已经或计划公布以下部分:——第 1 部分:通用要求;——第 2 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第 3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第 4 部分:车载充电机;——第 5 部分:沟通充电桩;——第 6 部分: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第 7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第 8 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协议;——第 9 部分:城市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第 10 部分:大电流沟通充电接口;——第 11 部分:大电流沟通充电接口通讯协议。
关于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与整体优化摘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趋势,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但是当前纯电动汽车在关键技术等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主要集中在续航和充电等两个方面,而如何处理好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做好系统参数的设置,使汽车在规定电量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动力性,保障有效的续航里程成为主要目标。
解决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与整体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整体优化我国汽车尾气排放严重,能源消耗不断地加快,导致传统汽车节能环保问题突出。
而纯电动汽车在结构上更为简单,能源选择多样,与传统汽车相比不会产生加大的噪声,能够更好地控制尾气的排放,逐渐的受到了不同汽车企业的关注,加大了对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
1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动力系统、电气设备等共同构建成为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并且与内燃机在结构上进行比较,两者最大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上,特别是纯动力汽车主要有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管理系统以及辅助系统。
在电力驱动系统运行当中将电池化学能之间的转换为汽车动能,同时还能够在汽车减速等状态下降动能转换为电能直接的存储到电池当中。
功率转换器、机械传动系统、电子控制器等共同构建成为电力驱动系统,对于纯电动汽车整体动力与经济状况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电源系统能够为汽车的行驶提供驱动能源,主要有能量管理系统、充电装置、蓄电池等。
并且能够检测电池的运行状态,开展及时的充电管理。
纯电动汽车辅助功能主要有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
同时还具有辅助动力源,能够为空调系统等提供及时的电源。
2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2.1电机参数设计对于驱动电机纯电动汽车有着较高的要求,与传统电机相比在技术规范上更为严格,这是由于驱动电机关系到汽车的频繁起动和停车的过程有效性,将会承受较大的制动力,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在电机使用上要凸显出瞬时功率、过载能力等特点,需要拥有较为突出的加速性能,要保障其使用寿命较长。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控制器布置规范1范围本蟒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电机及控制器(以下荷称电机及控制器)及其相关附件的布置形式和布置原则°本标准适应于本公司生产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所有新能源车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量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OC JT108-2008整车二维数模装配间隙设计3术语和定义Q/OC TU08—20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L4布置形式4-1分类电机及控制器布置可简单分为前丘、后置,控制器一般布置在电机正上方。
4.2纯电动汽车本公司研发的纯电动汽车的电机布置一段为前置,其布置形式如下二a)纯电动汽车电机前过,电机与减速器同轴布:a,与整车ZX平面垂直,如图1所示:b)貌电动汽车控制器前置.为了接线方便和缩近堆束长度,控制群布置在电机接战盒位置的正上•方与整车ZX平面垂直,如图2所示工图1前置电机布置形式I图2前亘控翻器布克形式]<3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布置M以前置也可以后置,其布置形式如下,El)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前置,电机与发动机同轴布置与整车ZX平面垂直,如图3所示:b)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楼而置,为了接线方便和筋短缓束长度,同时要避让发动机及其附件J控制器布置在电机上方与整车ZX平面垂直,如图4所示Fc)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后置,为了实现四强功能,发动机前置,电驱动桥后:B・电机及控制器后置,电机与旗速器同轴布丘修整车ZX平面垂直.图3前五电机布适形式n图4前置控制赤布置形式II图5后置电机布置形式对于电机、控制器及其附件的布置,底保证工作川配J井能灌足整车布置的需要和整车性能的发挥;应保证机舱与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之间布置和设计的合理也电机及控制器的通风散热.诏音隔热良好,与其他零部件最小间隙合理、拆卸方便F同时还要保证安装T艺性、有足热的刚度和强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布置考出r动、除占间隙要求工装配工艺性要求;雄脩方便性等要求:。
目录1 整车控制器控制功能和原理 (1)2 纯电动客车总成分布式网络架构 (1)3 整车控制器开发流程 (3)3.1 整车及控制策略仿真 (4)3.2 整车软硬件开发 (5)3.2.1 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开发 (6)3.2.2 整车控制器的软件开发 (10)3.3 整车控制器的硬件在环测试 (12)3.4 整车控制器标定 (15)3.4.1 整车控制器的标定系统 (15)1整车控制器控制功能和原理纯电动客车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主要包括储能、驱动等动力系统,以及其它附件如空调等。
各子系统几乎都通过自己的控制单元(ECU)来完成各自功能和目标。
为了满足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目标,一方面必须具有智能化的人车交互接口,另一方面,各系统还必须彼此协作,优化匹配。
因此,纯电动必须需要一个整车控制器来管理系统中的各个部件。
纯电动车辆以整车控制器为主节点的、基于高速CAN总线的分布式动力系统控制网络,通过该网络,整车控制器可以对纯电动车辆动力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协调和监控,提高整车能量利用效率,确保车辆安全性和可靠性。
整车控制器的功能如下:1)车辆驾驶:采集司机的驾驶需求,管理车辆动力。
2)网络管理:监控通信网络,信息调度,信息汇总,网关。
3)仪表的辅助驱动。
4)故障诊断处理:诊断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其他部件故障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实时显示故障。
5)在线配置和维护:通过车载标准CAN端口,进行控制参数修改,匹配标定,功能配置,监控,基于标准接口的调试能力等。
6)能量管理:通过对纯电动客车载耗能系统(如空调、电动泵等)的协调和管理,以获得最佳的能量利用率。
7)功率分配:通过综合车辆信息、电池的SOC、温度、电压、电流和电机的温度等信息计算电机功率分配,进行有效的能量管理,以保证车辆能量效率达到最优。
8)坡道驻车辅助控制9)坡道起步时防溜车控制2纯电动客车动力总成分布式网络架构纯电动客车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
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布置规范————————————————————————————————作者:————————————————————————————————日期:XX公司内部技术规范A0级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布置规范2010-09-25制定2010-09-25发布XX公司发布前言本规范为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布置提供了依据。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版本号制定/修订者制定/修订日批准日期期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布置规范1 范围本规范明确了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布置位置、方法及校核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XX公司在A0级轿车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发的纯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2186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5084 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3 术语及符号定义3.1单体蓄电池构成蓄电池的最小单元,一般由正极、负极及电解质等组成,其标称电压为电化学偶的标称电压。
3.2蓄电池模块一组相联的单体蓄电池的组合。
3.3极柱单体蓄电池与外部回路电连接的部分。
如图1所示:图1 单体电池极柱示图3.4动力蓄电池组由一块或一块以上的单体蓄电池组成,或由一个或多个蓄电池模块组成的单一机械总成。
在纯电动上主要作为电机驱动的直接供电源和低压电器的间接供电源。
动力蓄电池组的单体蓄电池排列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单体蓄电池串联排列而成,如图2所示;图2 单体蓄电池串联排列示图第二种是单体蓄电池先并联成一个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再串联成动力蓄电池组,如图3所示。
图3 单体蓄电池先并联成模块再串联排列示图3.5动力电池包对动力蓄电池组进行包装固定的包装体。
4动力电池包布置步骤4.1布置输入4.1.1、市场部输入:市场部输入市场概念要求,明确乘员数量和续航里程要求。
4.1.2、数据输入:车身下车体数据、前后座椅数据、乘客舱行李舱内饰件数据、附在地板上的电器件数据、底盘数据的输入;4.1.3、动力蓄电池组的布置特殊要求:电池的散热要求,电池包的保护要求等等。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控制器布置规范1范禺本标准规定了电劫汽车用电机及揑制器C以下时称电机及拄制器)及茹村关附件的布宣瞪式和布宜本标准适.应于本公司主产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所有新能源车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足必不町少的.凡足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便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足不注日期的引用文fh英阜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丈件。
Q/OC1T108-2008整车二维数模•装配间隙设计3术语和定义Q.OC1T108—20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孤4布養形式4-1分类电机及控制器布負町简单分为前氐后民揑制器一般布罢在电机疋上方。
4.2纯电动汽车本公司研妊的纯电动汽车的电机布宣一般为丽宣,苴布置形或如下:a)纯电动汽车电机niK,电机与减連辭同轴AB,与整车ZX平而垂去,如图1所示:b)纯电动汽车揑制器前置*为了按线方便和縮垣血束长度,揑制器布置在电机按线盒位贾的正上方与整车ZX平而垂直,如图2所示.图1前置电机布萱形式I图2前査控屈器布直形式I4.3混合动力汽车馄令动力汽车的电机布爲町以前爲也训以后民英布置形式如下,E1)混含动力冼车电机前•置・电机与发动机同軸布置与整车竝平面垂宜,如图3所示:W握合动力汽丰控制器丽置,対了接线方便和術短缓束长度,同时墜进让发动机及苴附件J控制需布置在电机上方与整车ZX平面垂宜.如图4所示「C)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及绘制器后巴为了实现四驱功能,发动机E V3,电驱动桥后置.电机及径•制歸后食,电机与减連黑同轴布置与整年ZX平面垂宜.2图3前査电机布直形式FT ZX甲面I I控制器图4繭養控制器布置形式TI图5后重电机布査形式5布壬要求对于电机.控制髀及It附件的布置,应保吐T作町能J并能嵩足整车布置的需墓和整车性能的发挥;虑保证机船与发动机、变逋器.底盘之间布蜀和设计的合理性,电机及揑制器的通凤散热.隔音殊热良好,与直他零部件灵小间隙合理、拆卸方便,同时还亞保证安装工艺性、有圮谚的刚度和强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布置考.L別a)动、静握间隙要求「b)装囱工艺性要求;c)雉條方便性咎要求*d)安全碰攒夏求:e)热力学布置要求:F)NVH性能要求|g)各系统性腌要求"6布査原則6.1前養电机及控制器6-11纯电动汽车6.1.1.1纯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一般布置在汽车丽枪,空何相对比较宽裕,相关何隙要求见表。
动力电池设计方案1 综述电动车得得电池就好比汽车油箱里得汽油.它就是由小块单元电池通过串并联方式级联后,通过BMS得管理,将电能传递到高压配电盒,然后分配给驱动电机与各个高压模块(D C/DC、空调压缩机、PTC等)。
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得就是一个主控制器(BMU)与多个下一级电池采集模块(LECU)组成模块化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就是一种具有有效节省电池电能、提高车辆安全性、实现充放电均衡与降低运行成本功能得电池管理系统模式.高压控制系统得预充电及正负极高压继电器均由BMS控制,设置了充电控制继电器,增加高压充电时得安全性。
2 设计标准下列文件为本次MA00-ME100设计整改参考标准。
凡就是注日期得文件,其随后所有得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得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次设计开发,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得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得最新版本。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次设计开发。
GB/T 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GB/T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与故障保护GB/T 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GB/T 18385 —200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与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 18388 —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得连接要求GB/T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得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与测量方法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得电磁场辐射强度得限值与测量方法带宽9KHz~30MHzQC/T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ISO 11898-1-2003 道路车辆控制面网络(CAN)第1部分:数据链接层与物理信号ISO 11898—2-2003 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CAN)第2部分:高速媒体访问单元ISO7637—2道路车辆由传导与耦合引起得电骚扰(电源线瞬态传到干扰抗绕性试验)ISO11452-2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得电磁能量产生得电干扰得部件试验方法(吸波屏蔽外壳)3 动力电池得标准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组必须就是具有强大能量得动力电源,除了作为驱动动力能源外,还要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提供电力能源.此外,由于实际使用得需要,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还有更多得要求:(1) 由于电动汽车就是一种代步工具,必须有一定得续驶里程,所以电池要有较大得比能量。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M类和N类纯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 12428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9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 18352.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GB/T 27840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19596-2017和GB/T 3730.2-19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动汽车整车装备质量 complete electric vehicle kerb mass包括车载储能装置在内的整车装备质量[来源:GB/T 19596—2017,3.1.3.3.6]。
可充电储能系统 rechargeable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REESS可充电的且可提供电能的能量储存系统[来源:GB 18384-2020,3.1]。
30分钟最高车速 maximum thirty-minutes speed纯电动汽车能够持续行驶30min以上的最高平均车速[来源:GB/T 19596—2017,3.1.3.1.7,有修改]。
最高车速 maximum speed按规定的试验方法,纯电动汽车能够保持的最高稳定平均速度。
加速能力(V1到V2) acceleration ability(V1 to V2)纯电动汽车从速度V1加速到速度V2所需的最短时间[来源:GB/T 19596—2017,3.1.3.1.8,有修改]。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保障产品安全,提高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第二条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从事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利用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汽车动力电池是用于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芯、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部分。
第四条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应坚持“安全第一、品质第一、环保第一、创新第一”的原则,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国家将建立完善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体系,提高产品标准的可比性和适用性。
第二章产品要求第六条汽车动力电池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取得相应的产品认证。
第七条汽车动力电池产品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一)安全性能稳定可靠,能够经受各种极端环境和工作条件的考验;(二)多充电倍率,具备快速充电和高速放电能力;(三)循环寿命长,使用寿命能满足市场需求;(四)能适应不同型号和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五)具备电池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功能;(六)轻量化设计,具有较高的能源密度;(七)具备适应电网互联的能力。
第八条汽车动力电池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第三章生产要求第九条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二)拥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能够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三)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四)建立完善的生产控制和过程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五)建立完善的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六)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十条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全程可追溯。
第十一条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自检、互检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设计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15年8月21日发布2015年10月22日实施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 I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规范 . (1)1.概述 (1)2.设计原则 (1)3.参考引用标准 (1)4.术语和定义 (2)5.设计要求 (4)6.设计验证 (24)前言本规范规定山东省普天新能源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开发的专用车辆时的线束设计规范。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提出。
本规范由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批准。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劲松本规范于2015年8月首次发布。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规范1.概述动力电池系统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动汽车驱动提供能量来源。
由于电池系统是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产品,在设计电池系统时,主要从箱体设计、电池成组设计、电池安全、以及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
2.设计原则动力电池系统设计以满足车辆动力要求为前提,同时从电池系统自身内部结构和安全设计、电池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池箱外观尺寸:电池箱体尺寸主要根据车辆提供的电池安装空间进行设计,并且要考虑到接插件和机械连接部位的尺寸影响。
电池箱内部尺寸,主要从整体设计考虑,从电池的排布、线束的排布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尺寸位置、热管理系统尺寸及位置等方面进行设计。
电池箱的外观设计主要从材质、表面防腐蚀、绝缘处理、产品标识等方面进行设计。
(2)电池性能参数:电池系统参数,比如电压平台、额定容量、额定能量、最大可持续放电电流、瞬间峰值放电电流、瞬间峰值充电电流等,在设计时要根据车辆的动力参数和要求进行匹配。
序号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产品类别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氢发动机汽车二甲醚汽车储能装置种类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锌空气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液压/气压储能装置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锌空气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液压/气压储能装置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锌空气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锌空气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技术阶段发展期成熟期成熟期起步期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起步期发展期发展期发展期起步期成熟期起步期起步期起步期起步期成熟期起步期起步期起步期起步期起步期注:1.技术阶段的划分主要以储能装置种类为依据。
2.采用电-电混合方案的汽车,其技术阶段的确定以储能装置中技术阶段较低的一种为准,如:采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电-电混合方案的纯电动商用车,其技术阶段确定为起步期;采用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电-电混合方案的乘用车/商用车,其技术阶段确定为起步期。
3. 目前表中所列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括锰酸锂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和磷酸铁锂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两种类型。
如果有企业申报采用其它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产品,需暂时提请专家委员会确定技术阶段。
一1 2* 二34 5*6* 7 8生产能力和条件应有必要的生产场地、存储场地或者设施及适宜、整洁的生产环境。
生产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能力应当与产品特性要求相适合。
应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必须的专用设备、工装和工具,制定和实施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还需有充电设备。
设计开辟能力企业应当建立产品研究开辟机构,统一负责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开辟工作。
应当配备与设计开辟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能够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法规进行跟踪、评价和转化;能够完成系统开辟、整车匹配等工作。
电动汽车动力匹配设计规范(2)XXXXXXQ/XXXXXXXXXXXXXXXXXXXX XXX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XXXX-XX -XX 发布 XXXX-XX -XX 实施XXXXXXXX 有限公司 发 布目 次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 3 4.1 评价指标 .................................................................................................... 3 4.2 计算方法 .................................................................................................... 4 4.3 基础数据收集和输入 ............................................................................... 10 4.4 计算任务和匹配优化 ............................................................................... 10 4.5 计算结果输入及数据分析 .. (13)电动汽车动力匹配设计规范X X X X X X X X X X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前言我公司缺少关于动力匹配方面的设计规范,给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方面的计算造成障碍。
1综述电动车得得电池就好比汽车汕箱里得汽汕•它就是由小块单元电池通过串并联方式级联 后,通过BMS 得管理,将电能传递到高压配电盒•然后分配给驱动电机与齐个高压模块(D C/DC.空调压缩机、PTC 等)。
电池笛理系统(BMS )采用得就是一个主控制器(BMC )与多 个下一级电池采集模块(LECU )组成模块化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就是一种具有有效节省电池 电能、提高车辆安全性、实现充放电均衡与降低运行成本功能得电池管理系统模式- 高压控制系统得预充电及正负极高压继电器均由BMS 控制,设置了充电控制继电器, 增加高压充电时得安全性。
2设计标准下列文件为本次MA00-ME100设计整改参考标准。
凡就是注日期得文件,英随后所有得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得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次设计开发,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 成协议得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得最新版本。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次设il •开发。
G B / T 18384、1-2 00 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直GB/ T 1 8384、2 — 2 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与故障保护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得连接要求GB/T 18 4 87、3 —2 0 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GB/T 176 1 9- I 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得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与测量方法GB/T 1 83 8 7 —2008电动车辆得电磁场辐射强度得限值与测量方法带宽9K H Z 〜3 0 MHzQC T 743— 2 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4 1 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ISO 1 1 898-1-2003逍路车辆 控制面网络(CAN ) 第1部分:数揺链接层与物理信号ISO 1 I 898-2-2 0 0 3道路车辆 控制器局域网(CAN ) 第2部分:高速媒体访问单元动力电池设计方案GB/T 18384、3 — 2 00 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 GB/T 183 85 —20 0 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 T 1838 6 -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与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G B / T 183 8 8 —2005 电动汽车泄型试验规程 G B /T 18487、1-20 0 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184 8 7、2—20 0 1IS07 6 37- 2 道路车辆由传导与耦合引起得电骚扰(电源线瞬态传到干扰抗绕性试验)IS0114 5 2-2逍路车辆窄带辐射得电磁能量产生得电T•扰得部件试验方法(吸波屏蔽外壳)3动力电池得标准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组必须就是具有强大能量得动力电源,除了作为驱动动力能源外,还要向空调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提供电力能源•此外•由于实际使用得需要,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还有更多得要求:(1)由于电动汽车就是一种代步工具,必须有一;^^得续驶里程・所以电池要有较大得(2)电动汽车不可能一直在非常好得路况上行驶,为了应付恶劣路况及爬坡等情况得发生,故电池要有较大得比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