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68
油品升级,触动了谁的神经(组图油品升级带来的设备改造成本让很多地炼企业吃不消。
(资料片油价上涨,让LNG重卡逐渐成为物流业的主要车辆。
(资料片9月23日,油品升级新政正式落地,明确了我国油品质量升级的时间表。
在这场油品升级风暴里,各方所受影响各有不同,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两桶油“话语权得以巩固,地炼企业生存堪忧,物流、快递行业利润被稀释……尽管各产业面对油品升级都有不同的方式进行压力转移,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油价上涨再次结结实实地牵动了相关行业的神经。
本见习李虎”两桶油“将受益垄断地位油品升级对于炼油企业的影响最为直接,新一轮的洗牌也在所难免。
从10月1日起,中国石化的所有炼厂都将生产国IV标准汽油,部分企业将能生产国V标准汽油。
中石化还提前在上海、江苏等沿江8地市及广东6地市开始置换相当于欧V标准的汽油,其余省区则提前3个月开始置换国IV汽油。
中石油的油品升级也不落后。
5月31日,中石油宣布旗下大连石化汽油质量升级项目正式投产,已具备年产400万吨国V汽油的能力,成为中石油最大的国V汽油生产基地。
有数据显示,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两桶油“并不只靠内部消化,因为它们每年还可以获得很多国家补贴,2012年”两桶油“就拿到总计122亿元的政府补助。
中石油年显示,2012年中石油营业外收入总计为115.78亿元,其中政府补助为94.06亿元。
此前中石油内部人士曾表示,国家给的补贴是综合补贴,这两年补的主要是天然气进口和油价倒挂时的炼油亏损部分。
今年油品升级压力最大,同时也是国资委要求中石油减亏最严厉的一年,所以企业能不能在油品升级方面拿到补贴还很难说。
分析机构普遍认为,油品升级过程中设备、资金、技术的优势,再一次巩固了”两桶油“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及其产品定价话语权,这将使油价上涨转化为其自身利好的刺激。
地炼企业徘徊”生死劫“占据炼油市场80%份额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凭借雄厚资金和政策扶持,油品升级改造的难度并不大。
论加油站如何做好油品质量管理发布时间:2022-11-11T09:20:49.33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1期作者:高炳宏[导读] 随着国内消费经济持续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和成品油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
加油站是油品销售的最后一道关口,油品的质量管理尤为关键,只有做好油品质量管理,确保销售的油品质量达到要求,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还能促进加油站健康发展。
中国石油甘肃白银销售分公司甘肃白银 730900摘要:随着国内消费经济持续增长、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和成品油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
加油站是油品销售的最后一道关口,油品的质量管理尤为关键,只有做好油品质量管理,确保销售的油品质量达到要求,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还能促进加油站健康发展。
关键词:加油站;油品质量;质量管理1加油站如何做好油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的含义较为广义,就加油站而言,一方面是要保障销售的油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达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是工作质量,指围绕油品质量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是产品特性的主要衡量标准。
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还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油站作为油品销售最底层的服务窗口,每天都会和消费者接触、打交道,一旦发生可能因为油品质量而引起的车辆故障时,比如出现车辆突然熄火、给油无力等,消费者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加油站购买的油品是不是问题,而不是先确认车辆本身是否存在机械问题。
如果这时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在信息传播更加快速的网络时代,负面新闻势必会扑面而来,直接影响到加油站的生存和发展,可见油品质量管理对于加油站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2加油站做好油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2.1制定精细化加油站油品质量管理制度为了能够提升加油站油品质量,需要加油站能够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去约束各个部门以及人员的行为,降低油品在采购、运输、存储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石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通过对石油产品的分析化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测试流程进行了合理的探索,从而找到了在石油产品分析化验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一类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产品的分析水平进行了规范,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了提高,改进分析环境,并对检验检测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同时还可以对检测检验内容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提高石油产品的应用质量。
关键词:化验;取样分析;石油产品对石油产品的内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借助于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定,是石油产品分析的重要目的。
在产品的化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对分析化验的技术进行优化,以减少在检测时出现的缺陷,提高产品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1石油制品的分析和测试程序1.1采样工作在对石油产品进行分析化验之前,必须对其取样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
在选择容器时,要尽量避免与样品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减少容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产品采样时,要遵循检验检测标准和规范,使该类设备的使用状态与工作环境相符,在正式开始取样工作的时候,必须按照规定穿防护服。
取样时间还需要合理地控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2取样设备取样设备是分析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以凝结点分析项目为例,凝结点是石油制品检验中的关键参数,在这类数据的检验中,应合理地控制取样设备因素,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度。
例如,在石油产品的检测检验过程中,要按照标准,对样品的含水量进行监测,当该数据超过0.1%时,要进行预脱水处理;如果产品中有杂质,需要将其加热到15℃,然后通过无线滤纸进行过滤。
在进行冷凝点的检验和检测时,要对电气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严格的考虑,要明确致冷剂的总体性能,要对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置换,要切实提高冷凝点数据的准确性。
2石油产品在分析化验过程中关键问题2.1不合格品石油制品的分析的准确度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有关的分析之前,必须先对试样的内在指标进行研究。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油品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中砥砺前行,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环保政策压力以及国际油价波动等多重挑战,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市场供需、价格走势、技术创新、环保政策、企业运营等方面对2023年油品行业进行年度总结。
二、市场供需1. 需求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石油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石油消费量约为6.3亿吨,同比增长3.2%。
2. 供应格局优化: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增长,进口渠道多元化。
2023年,我国原油产量约为1.9亿吨,同比增长1.2%;原油进口量约为5.4亿吨,同比增长4.5%。
此外,国内炼油能力持续扩大,炼油产能过剩现象有所缓解。
3. 供需平衡:在供需双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油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一方面,炼油企业通过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油品销售企业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三、价格走势1. 国际油价波动:2023年,国际油价整体呈震荡走势。
年初,受全球经济复苏、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油价一度冲高。
随后,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油价逐步回落。
2. 国内油价调整:我国油价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与国际油价接轨。
2023年,我国油价调整次数为24次,其中上调15次、下调9次。
四、技术创新1. 炼油技术:炼油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炼油效率。
例如,采用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先进技术,提高轻烃收率和产品质量。
2. 环保技术:油品企业积极引进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提高环保达标率。
3. 智能化技术:油品企业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运营、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五、环保政策1. 汽油质量升级:我国汽油质量标准不断提高,要求油品企业生产符合更高标准的汽油。
2023年,我国全面实施国六B汽油质量标准。
2. 排放标准:油品企业加强排放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
成品油升级方案引言成品油是指从石油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品质和用途的石油产品。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成品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成品油的品质,满足环境和市场需求,制定成品油升级方案十分必要。
1. 主要目标•提高成品油的油品质量•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优化成品油的储存和运输方式•增加成品油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2. 成品油升级方案的关键措施2.1 原油加工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原油加工工艺,优化成品油的质量和产量。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催化剂和催化裂化技术,改善重质油脱硫和脱氮效果,降低尾气排放的硫和氮含量。
•引入高效的脱硫装置,减少硫化氢的生成。
•通过调整原油的混合比例,使得加工后的成品油更符合市场需求。
2.2 尾气处理技术改进尾气处理是成品油升级中关键的一环。
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安装烟气脱硫装置,去除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引入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通过催化剂催化还原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使用低温脱硝技术,减少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2.3 储存和运输方式的改进为了提升成品油的品质,必须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来防止油品质量的恶化。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成品油密闭储存设备,减少油品中水分和杂质的吸附和氧化。
•定期对储油罐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储存环境的安全。
•优化成品油运输管道和船舶设备,降低油品质量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4 注重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创新是推动成品油升级的重要因素。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推广更环保的成品油生产和使用技术。
3.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成品油升级方案,预计可以带来以下效果:•成品油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满足环保和市场需求。
•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大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
油品储运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系统治理全市油品储运行业环境污染问题,推动油品储运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本项整治工作的整治范围主要针对油品(原油、汽油、航空煤油、石脑油、柴油等),不包含有机化学品。
一、指导思想贯彻美丽中国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油品储运行业污染整治,提升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节能降耗和治污能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油品储运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2024年全面启动并完成油品储运行业的污染整治提升工作,实现工艺装备优化升级、污染防治科学精准、节能降耗系统增效、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环境风险安全可控,环境治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
结合实际,聚焦油品储运行业突出性、普遍性和反复性污染问题,精准、科学、依法实施行业环境污染整治,促进行业优化提升。
三、整治任务(一)提升VOCs治理水平1.强化储罐大小呼吸废气治理。
对储存物料的真实蒸气压≥2.8kPa但<76.6kPa,且容积≥75m3的有机液体储罐,采用高级密封方式的浮顶罐,或采用固定顶罐安装密闭排气系统至有机废气治理设施,或采用气相平衡系统,或其他等效措施;固定顶罐排气采用吸收、吸附、冷凝、膜分离等及其组合工艺回收处理,或采用燃烧工艺(包括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蓄热燃烧)进行最终处理,或送工艺加热炉、锅炉、焚烧炉直接燃烧处理;内浮顶储罐,采用高级密封方式浮顶罐的,其中全接液式浮盘的储罐占比≥30%;或储罐排气采用燃烧工艺(包括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蓄热燃烧)进行最终处理,或送工艺加热炉、锅炉、焚烧炉等燃烧处理。
油气回收系统不得设置旁路,建有旁路的应采取彻底拆除、切断、物理隔离等方式取缔旁路。
在油气回收装置及浮顶罐处应定期检查由于密封等条件带来的可燃气体积聚问题,并做好定期跟踪,如有问题须及时维修。
2.规范装卸废气治理。
对储存物料的真实蒸气压≥2.8kPa 但<76.6kPa的挥发性有机液体汽车装车采用底部装载或顶部浸没式装载作业,并设置油气收集和输送系统;采用顶部浸没式装载,出料管口距离槽(罐)底部高度<200mm;顶部装载作业排气采用吸收、吸附、冷凝、膜分离等及其组合工艺回收处理,或采用燃烧工艺(包括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蓄热燃烧)进行最终处理,或送工艺加热炉、锅炉、焚烧炉直接燃烧处理。
成品油质量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先分析了成品油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成品油质量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措施,以此来保证成品油收发存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成品油质量过程管理。
关键词:成品油;质量;过程管理引言成品油从生产到销售,经过多个地方的运输,并且长时间的储存期间还有可能出现挥发和氧化等问题,都会影响成品油的质量。
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成品油质量的过程管理与控制,从而确保成品油在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的整个过程得到合理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影响成品质量的因素1.1轻组分蒸发油品蒸发是在储油容器内部传质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包括在气、液接触面的相际传质,以及在容器气体空间中烃分子的扩散。
成品油从出厂到销售过程中,轻质组分会不断蒸发,其直接结果是造成成品油数量上的损失,其次是引起成品油质量变化。
蒸发损失越大,引起的质量变化就越大。
特别是汽油蒸发性较强,因蒸发引起大量轻组分损失、馏程 10 % 馏出温度升高,饱和蒸气压下降,导致成品油质量降低,使成品油启动性能变差,抗爆性下降。
1.2氧化变质成品油运输和存储环节中会与空气大量的接触,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催化反应,进一步导致氧化,严重的氧化现象会致使成品油慢慢地产生大量的醇和醚等元素,进一步导致成品油酸化,这些有机物加速成品油的氧化与变质,成品油内出现大量的沉淀物,降低成品油的品质。
1.3人员操作因素收发存油品质量分析中,油品质量分析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一味求快,未对油品按要求进行全项目准确分析,操作方法、数值读取及计算等方面不够规范,产生分析结果误差。
收油环节中,卸油工艺未复核或者相关阀门未关闭到位造成油品内渗,工艺错误发生混油,或者最终清扫槽车不彻底对下次装油油品质量产生影响。
油品储存环节中,计量人员未定期对油罐进行测水、切水处理,导致油罐中水杂沉积影响油品质量。
2.成品油质量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措施2.1细化制度和流程加强入库质量验收,严禁不合格油品入库。